《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合集7篇》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从1998年到20xx年,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平均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0%。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和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受到政府、非政府组织、消费者以及企业本身的不断重视。《财富》杂志在对1000家公司的调查中发现,95%的被调查者坚信在今后的几年中,他们将必须采用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为以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社会责任标准SA8000(Soeial Aecountability 8000)传入我国,社会责任这一新生事物,开始被我国企业所重视,部分企业发布了企业责任报告,如房地产企业的领头羊万科在20xx年就率先发布了《万科企业社会责任绿皮书暨20xx年企业公民报告》,体现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福利的提高,同时对企业本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一致认可,企业品牌己经成为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一种关键资产,在竞争中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房地产企业品牌在建立进入壁垒、培养顾客忠诚、吸引投资者、招揽优秀员工以及强化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现实情况表明房地产企业品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销售、企业形象、最后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因此,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他企业有着很大的带动作用。如果能研究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品牌塑造的具体影响,就能引导房地产企业及相关企业通过履行合适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这对企业本身而言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对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理论。研究中运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基于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研究旨在为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进行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借鉴意义,同时为学者今后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2、实践意义
研究基于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建设,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宏观方面,研究基于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对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整体上不是很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人们并不能强迫某个房地产企业承担法律要求之外的责任,所以,如何能使国内的房地产企业自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执行负担繁重、难以监督,因而更迫切地需要借助市场力量的方法,即各公司积极主动地利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作为使自身与众不同的差异点。品牌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品牌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完全可以成为企业与众不同的“差异点”。
其次,微观方面,对房地产企业自身来说,承担社会责任不但可以丰富企业品牌的内涵,而且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很多人对品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产品的名称和标识等肤浅的表层上,对品牌的文化内涵、品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等缺乏深刻的了解。因此,对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的深层次研究,可以对房地产企业员工和外部人员深入理解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的关系的以及品牌的真正含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1、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发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吸引了来自经济学界、管理学界、法学界和伦理学界众多学者的探索与思考。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获得了较大的丰富与发展。
(1)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美国学者霍华德·R·鲍恩(1953)出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宣告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开始,由此展开一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辩论。鲍恩在书中论述到,如果企业在决策中认识到更广泛的社会目标,那么,其商业行为就会为广大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他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归纳为: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按照社会目标和价值观要求,向有关政府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以承担应有的义务[1]。
艾尔斯和沃尔顿(1961)对社会责任的解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概念,他们指出:当人们谈及企业社会责任时,他们所考虑的是企业发展对社会所带来的问题,以及该如何确立适当的伦理原则来约束企业和社会的关系[2]。约瑟夫·麦奎尔(1963)提出了一个从企业的经济和法律义务角度中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社会责任观念意味着企业不仅具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应具有某些超出这些义务之外的对社会的责任[3]。
戴维斯和布罗姆斯卓姆(1975)的论断为企业社会责任下了一个更为明确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决策者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同时所应具有的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社会整体福利的义务。保护社会福利意味着企业应该避免伤害社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改善社会福利则意味着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为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做出贡献[4]。埃德温·埃普斯坦(198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与企业对特别问题的决策结果有关,决策要达成的结果应对利益相关者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关注企业行为结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5]。
在前人观点基础之上,美国佐治亚大学管理学教授、社会责任专家阿尔奇·B·卡罗尔(1991)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了一个较为清晰的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乃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可以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即慈善责任)之和[6]。美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理查德·T·德·乔治(1991)也把企业赢利的经济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他指出:企业的社会使命并非单纯来源于法律,其所承担的一般社会职责,即提供丰富的高质低价产品,事实上也是一种社会职责,它来自公众需求,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7]。
除以上观点外,下面几位管理学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也颇有代表性。约翰·B·库伦(1994)在《多国管理—战略要径》中指出:社会责任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超越盈利的责任,也就是说,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公司不仅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还要考虑其他成员的利益。社会责任通常关注于公司作为一个组织,其政策和程序所产生的伦理后果[8]。斯蒂芬·P·罗宾斯(1996)在其出版的《管理学》中也明确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肩负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仅仅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他区分了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认为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道德责任[9]。另一位经济学家哈罗德·孔茨(1993)也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从道义层面上认真地考虑自己的一举一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10]。哈佛商学院教授林恩·夏普·佩因(20xx)在其著作《公司道德—高绩效企业的基石》中将社会责任作为所有非财务责任的总称,强调遵守基本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观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11]。
(2)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正当性的研究
约翰·斯蒂纳和乔治·斯蒂纳(1998)在《企业、政府与社会》一书中总结了20世纪前期三种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受托人观”,该观点认为管理者是受托人,公司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的行为不仅要满足股东的利益,而且要满足顾客、员工和社会的需要;第二种观点是“利益平衡观”,即管理者就是各种各样的相互冲突的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人;第三种观点是“服务观”,他们认为企业有义务完成社会项目去造福或服务于公众[12]。
20世纪中期以后,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这些利益相关者或是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代价,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补偿。企业追求的应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13]。
阿尔奇·B·卡罗尔(1991)在其《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中系统阐述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分别探讨了企业对他们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14]。
20世纪末期,美国企业伦理学家托马斯·邓菲和托马斯·唐纳森(1998)在《有约束力的关系》一书中提出了综合性社会契约论。他们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遵守的所有契约总称为综合性社会契约,进而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他们认为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做出反应,这是因为企业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利益相关者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载体。倘若企业忽视其利益要求,那么它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问题[15]。
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网络首席主席霍尔斯特·施泰因曼(20xx)指出,由于市场和法律存在调控方面的局限性,自我负责在日趋全球化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主要的制度因素。企业,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运作的企业,早已不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中心,而且也是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家。企业通过其自身的行为积极影响着经济游戏规则的形成。为此,施泰因曼认为,将企业责任纯粹等同为向私利负责,那是曲解企业责任。在今天向私利负责虽然是经济行为的必要条件,但决非一种良好的、注重公益的经济行为的充分条件。他进一步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助于一个社会实现内外和谐[16]。
2、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相比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是袁家方(1990)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该书主要从消费者、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等层面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今后学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基础[1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渐深入。刘俊海(1999)从法学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对消费者和员工所肩负的责任。认为公司不能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消费者利益、员工利益、债权人利益、环境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社会弱势群体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18]。
20xx年以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刘连煌(20xx)认为:“公司之社会责任,除了必须按法令行事外,亦必须实践‘公司伦理责任’及所谓之‘自行裁量责任’(如举办慈善事业等)”[19]。著名法学家卢代富(20xx)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经济发展负责任及支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六方面内容[20]。广东社科院赵琼(20xx)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其中包括遵守职业道德、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员工职业健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在高层次上表现为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21]。药明杰、袁安照(20xx)则认为,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特有的企业精神,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责任。二人也指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范围,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对政府的责任、对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供应商或债权人的责任、对雇员或员工的责任以及对社区的责任[22]。
著名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家高尚全(20xx)则认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包含两类:一类为基础责任,即基础资本企业本身的良险发展;另一类责任是在前一类基础上所产生的其他连带责任,即企业需要解决由于其发展所造成的外部问题”[23]。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20xx)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还应当充分考虑利益关系人的利益[24]。
3、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对房地产社会责任的研究较少,因此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主要参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整体仍处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初期阶段。国内专家学者针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房地产企业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
(1)关于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经纬率先提出房地产行业社会责任问题,认为:对业主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城市负责,这是房地产产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建议房地产业应积极提倡“生态建筑,节能减排[25]。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认为,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包括:房地产企业不仅应该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还要承担对员工、客户、商业伙伴、社区、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遵守商业道德、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自然环境等[26]。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会长田润之指出:目前对房地产企业来讲,有以下两个问题应该予以注意:一是房屋质量问题,特别是民用住宅的.质量问题。房屋质量好,对消费者负责,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另一个是房屋价格问题。中国老百姓现在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房价要合理才行。作为房地产企业,赢利天经地义,但是赢利也要适度,要兼顾一种社会责任。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建造质量好、价格合理的房子就是一种社会责任。
同时进一步指出,农民工问题、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这三方面问题是房地产企业应予以重点关注的[27]。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比较广泛,房地产企业不仅应该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还要承担对员工、客户、商业伙伴、社区、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遵守商业道德、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自然环境等[28]。
(2)关于房地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研究
陈国强认为,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首先要对自己的客户有诚信,不做虚假广告,不随意延期交房,不偷工减料,不欺骗消费者;其次是要对投资者有诚信,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给股东创造较好的投资收益,给员工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第三是要对合作者有诚信,包括与材料供应商、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诚信。第四是对金融机构的诚信。在融资过程中,企业是否有虚假材料、是否按时还款,是否存在虚假按揭、诈骗银行、贿赂官员等行为,都值得企业反思。最后是对社会的诚信,其重要表现就是是否按章纳税,合法经营[2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秦德安认为,在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来说:一是要科学规划,保证相关者的利益,如保证银行贷款本息、承包商款项的及时、全额支付;二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能够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发布真实信息,保证与购房者签订的合同条款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努力作好售后服务工作,为业主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四是在房地产经营的整个环节能够依法诚信纳税;五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部分需要援助的公共项目和慈善计划[30]。
四川大学郭险峰认为:解决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促使房地产企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建设两方面来着手。房地产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公司员工应该成为企业公民的主体,公司文化应该把企业公民和社会责任理念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公司内部建立起良好的自律机制。除此之外,外部环境的完善,对于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也是极为必要的[31]。
(二)有关品牌建设的研究
1、国外品牌研究现状
品牌观念的产生源于17世纪的英国,广告代理商首先出现。18一19世纪初,品牌对广告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专业。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品牌的概念最终形成,全球广告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这一时期随着广告意识的觉醒和广告公司的大量涌现,更新更多的技术应用到广告中,品牌得到了专业推广,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品牌都在这个时期诞生。与此同时众多的关于品牌建设的理论也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罗塞尔·瑞夫斯系统地阐述了 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USP的理论核心思想非常清楚:在品牌产品推广时,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并确切告诉顾客:买下它对你有什么好处[32]。与罗塞尔·瑞夫斯同时代的另一位广告人大卫·奥格卫提出了品牌形象论。他认为品牌形象的灵魂是产品的个性,品牌形象反应购买者的自我意象,一个产品就像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个性,这个形象决定了在市场的地位[33]。他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形象的构造和塑造是非常困难的。
20世纪80年代,拉·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新的理论—定位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出产品定位,不改变产品的本质,产品的价格和包装,只是在顾客脑子里占据一个有价值的地位[34]。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凯文·莱恩·凯勒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品牌创建理论。他认为品牌的价值基于顾客的认知,以及由这个认知而产生的对企业的品牌营销所做出的
相对于无品牌产品而言的差异性反应,如果这个差异性反应是正面和积极的,这个品牌就有正面价值,反之,这个品牌就有负的品牌价值[35]。1998年,大卫·艾格提出了品牌识别理论,是对凯勒的全面营销的品牌创建理论的极大补充。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品牌识别的界定,确定品牌给顾客创造的价值目标导向,在品牌识别、品牌的顾客价值和品牌与其他品牌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品牌一顾客关系”[36]。这样一个完整的品牌识别系统的设计工作就完成了。
西方品牌理论发展了200多年,对于品牌的建设、发展、品牌营销等方向的研究己经成熟,现在己经从这些传统的品牌研究转移到了对品牌延伸、品牌资产等理论的研究,同时已经开始关注品牌的保护、品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关乎品牌长久发展的理论。
2、国内品牌研究现状
我国从事品牌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代初,品牌研究主要从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从与品牌研究有关系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并不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以企业识别系统ClS为中心的品牌研究迅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品牌意识逐渐提高,品牌建设也迈出了一大步,从品牌的识别、定位、设计和品牌资产的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向国际专业化水平看齐,但是我国品牌研究的依据是西方的理论,研究的内容更注重纯理论,实证研究很少,并且品牌到目前为止尚处于前科学的体系,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目前比较成熟的理论,是将认知心理学引入品牌研究,有代表性的是李维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品牌是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群集,是关于品牌知识和对品牌主要态度的总和。与产品自身相比,品牌更依赖于消费者心智中的解释[37]。李维教授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对品牌的研究实现了由企业生产者的主权向消费者主权的转移。
3、有关房地产品牌建设的研究
由于国外有关房地产品牌建设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着重对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戚振强、钱雅丽(20xx)从房地产市场失灵的角度对品牌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房地产市场中卖者和买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房地产的施工中承包方也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由于建筑产品生产中质量的不确定性和我国现阶段建筑产品的质量现状造成了市场的失灵,而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的竞争中树立起来的,它以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认可为前提,故品牌有传递信息的作用。[38]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圣欢副教授(20xx)认为交易成本是品牌产生、创建与品牌价值形成的关键要素。房地产商品特性和政策约束,使房地产交易成本呈现“部分刚性”,从而加大了房地产品牌创建的难度。房地产企业应该在经营规模、产权确认、信息供给和交易执行上作出努力,通过降低购房者的交易成本,方可有效创建房地产品牌。[39]我国房地产品牌研究专家金乐(20xx)从房地产品牌理念系统和破译品牌密码两方面对房地产品牌的塑造进行分析。
其中,房地产品牌理念系统包括空间品牌塑造、社区品牌塑造、生态品牌塑造、风水气场塑造、虚礼生活塑造;破译品牌密码则包括空间认知、环境认知、房地产品牌密码之谜三个部分。[40]纵观金乐对房地产品牌的论述可以发现,他主要是从产品角度对房地产品牌进行研究,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状况,与品牌建设基本路线相违背,这也是该书最大的局限性。
吴拯、张远林、王建红(20xx)认为我国房地产业已经发展到行业竞争的高级阶段,即品牌竟争阶段。作为业界代表的品牌企业,其发展己经不仅仅满足于在本土上取得的成就,而是开辟新的市场以期取得品牌的维护、扩张和企业利益的增加,。在该论文中,他们也提到了企业品牌、项目品牌和服务品牌的房地产品牌结构,但是没有对如何产生这种品牌结构、房地产企业品牌、项目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41]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从已述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的研究比较多,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到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从品牌的内涵理解到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的研究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然而,具体到房地产业这一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关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却寥寥可数。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存在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没有一个从房地产品牌建设过程的角度进行理论性论述。房地产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构建需要从品牌定位、延伸、传播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考虑,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很少有人进行归纳和系统性的研究。
2、鲜有把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虽然很多人都已意识到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品牌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2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部已启动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些高校也积极响应并推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因其优秀的培养质量、高度的社会认可度而受到了人们较大的关注。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建立工程师学院,尝试学习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山大学也在X年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培养模式,借鉴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经验,为我国培养国际一流的核能工程师。]学院于X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对外招生。至今第一批学生正好本科毕业,刚经历了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笔者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和协调的中方负责人,同时,也参与了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包括独立指导组、与法方Bertrand Mercier教授共同指导组,同时,笔者之前也完成指导了届传统中国模式下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共以特对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工程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完整课程将分六个学年完成,分别为三年的预科教育阶段和三年的工程师教育阶段(对应着我国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两年硕士教育阶段)。课程按照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开设,预科教育阶段主要借鉴法国工程师理科精英学校预科班的课程设置,包括法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计算机、社会和管理科学以及英语等课程。工程师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量子物理、流体力学、材料化学、核物理与中子物理、安保概论、系统可靠性、核安全与防护、环境与社会、核电站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完成了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掌握了语言、数学、物理和少许化学的相关知识,尚未涉及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科四年级对应着工程师阶段的第一年,课程任务繁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到晚上,除了星期三晚上没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另外,课程安排基本上采用短期集中授课的形式,每周或者隔一周的周末都安排有考试。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课题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投入时间有限的双重压力。
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论文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
(知问题:法方指导教师对工程师的培养机制较为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针对性地给出了较为简单的题目,类似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学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而中方指导教师往往习惯于我国传统模式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特别是来自中广核的指导教师,由于之前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多,完全假设这些学生和传统本科毕业生一样,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最后一学期没有课程,全部时间可用来做毕业设计,所以,他们所提供的题目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普遍偏难,学生需要自学很多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离问题: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紧密联系,随时交流,每周都召开毕业设计的进度讨论会;而校外导师来自法国和中国广核集团,较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说来,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工具,比如skype、Webex、Email等跟法国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广核集团虽然在深圳,距离学院所在地――珠海不太远,但是由于平时学生和教师们都很忙,只能偶尔组织周末见面讨论,平时也是通过Email或者电话联系沟通的。
(别外方导师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没有对企业导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导致了一些不是很有经验的人员被聘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而这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比较有限。另外,有些外方指导教师比较忙,责任心不是很强,从而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总结与建议
经过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践以及具体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发现:如果可能,可针对中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学生,取消本科毕业设计的环节,代之以一到两门课程。目前这些学生的课程设计都是借鉴了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距离我国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要求较远,因此,可以灵活处理,以课程设计代替毕业设计不仅仅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合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倘若坚持继续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增加至上,特别是在结束的暑假前将题目落实到每位学生,这样,学生们可利用这个暑假和接下来的寒假来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二是提高本校教师的参与度。本校教师跟学生交流比较方便,特别是学院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老师没课的时候一般都在办公室,可很方便地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加上老师们都经过本硕博的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可以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与质量。
课程设置方面也可将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安排表,从日常制度上保证学生的投入时间。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3
本科论文题目: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部已启动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些高校也积极响应并推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1]其中,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因其优秀的培养质量、高度的社会认可度而受到了人们较大的关注。[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建立工程师学院,尝试学习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3]中山大学也在20xx年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培养模式,借鉴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经验,为我国培养国际一流的核能工程师。[4,5]学院于20xx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对外招生。至今第一批学生正好本科毕业,刚经历了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笔者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和协调的中方负责人,同时,也参与了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包括独立指导1个小组、与法方Bertrand Mercier教授共同指导1个小组,同时,笔者之前也完成指导了20xx级和20xx级两届传统中国模式下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共21人),所以特对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对我国的工程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完整课程将分六个学年完成,分别为三年的预科教育阶段和三年的工程师教育阶段(对应着我国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两年硕士教育阶段)。课程按照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开设,预科教育阶段主要借鉴法国工程师理科精英学校预科班的课程设置,包括法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计算机、社会和管理科学以及英语等课程。工程师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量子物理、流体力学、材料化学、核物理与中子物理、安保概论、系统可靠性、核安全与防护、环境与社会、核电站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4年级本科毕业生完成了3年预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掌握了语言、数学、物理和少许化学的相关知识,尚未涉及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科四年级对应着工程师阶段的第一年,课程任务繁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到晚上,除了星期三晚上没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另外,课程安排基本上采用短期集中授课的形式,每周或者隔一周的周末都安排有考试。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课题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投入时间有限的双重压力。
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论文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
(1)认知问题:法方指导教师对工程师的培养机制较为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针对性地给出了较为简单的题目,类似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学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而中方指导教师往往习惯于我国传统模式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特别是来自中广核的指导教师,由于之前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多,完全假设这些学生和传统本科毕业生一样,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最后一学期没有课程,全部时间可用来做毕业设计,所以,他们所提供的题目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说普遍偏难,学生需要自学很多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2)距离问题: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紧密联系,随时交流,每周都召开毕业设计的进度讨论会;而校外导师来自法国和中国广核集团,较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说来,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工具,比如skype、Webex、Email等跟法国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广核集团虽然在深圳,距离学院所在地――珠海不太远,但是由于平时学生和教师们都很忙,只能偶尔组织周末见面讨论,平时也是通过Email或者电话联系沟通的。
(4)个别外方导师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没有对企业导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导致了一些不是很有经验的人员被聘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而这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比较有限。另外,有些外方指导教师比较忙,责任心不是很强,从而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总结与建议
经过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践以及具体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发现:如果可能,可针对中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学生,取消本科毕业设计的环节,代之以一到两门课程。目前这些学生的课程设计都是借鉴了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距离我国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要求较远,因此,可以灵活处理,以课程设计代替毕业设计不仅仅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合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倘若坚持继续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增加至1年以上,特别是在3年级结束的暑假前将题目落实到每位学生,这样,学生们可利用这个暑假和接下来的寒假来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二是提高本校教师的参与度。本校教师跟学生交流比较方便,特别是学院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老师没课的时候一般都在办公室,可很方便地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加上老师们都经过本硕博的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可以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与质量。
课程设置方面也可将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安排表,从日常制度上保证学生的投入时间。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4
课题名称: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系 别: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 业:英语教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技术才真正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为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门学科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国外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教学的手段之一。可以预料,现代科学技术无疑将极大地影响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英语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之所以选择本课题是因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育技术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扩展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等。因此,多媒体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多媒体英语教学有着传统英语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我国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老师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误区,如只图表面气氛而忽视教学的实效性,过多的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等等。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和怎样让多媒体英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与学的媒介作用,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让多媒体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淡化存在的问题,让多媒体更好的为英语教学服务,这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2.让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更好效果的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图表面热闹而忽视其实效性。
2.盲目追求形象性,限制学生创造力。
3.过多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方法:
1.运用查阅文献、书面调查等各种方法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材料,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题目;
3.执笔撰写;
4.修改定稿。
措施: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了解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3.上网查询;
4.请教导师陈金荣。
四、研究工作进度:
选题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写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提纲;
修改提纲,撰写论文,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修改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陈阳 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 顾佩娅 《英特网与外语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 1998 第1期
[3]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9月第一版
[4] 刘道义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6月第一版
[5] 励景 《网络知识与运用》 宁波出版社 XX年6月第一版
[6] 南国农 李运林 《电化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年3月
[7] 宋振宇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注意
[8] 汤燕瑜 外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够建和应用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9] 王珠珠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XX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0] 庄宇 让多媒体走入课堂[j] 外语电化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年2月
[11] 张莉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2]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6月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七、系领导审核意见:
1.通过; 2. 完善后通过; 3. 未通过
系负责人: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5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的目的
本课题的目的是以内容设计为基础,以书为载体的形式呈现,在书籍的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传统与现在方式的结合,表达出现代与传统、中式与西式的强烈对比和完美结合。使诗词文学书籍能给读者带来内容与形式统一并具审美与功能价值的书籍。
诗词文学书籍设计如果一味地追求古典效果,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但是一味的追求现在又将使古典诗词文思学书籍的装帧设计缺少了古典诗词的气韵,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诗词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求。当今对古典诗词书籍进行装帧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气韵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既不失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含蕴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
古今装帧审美方式的统一是当代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求,使读者在翻阅过程中与书沟通并产生互动,使读者从中领悟深邃的思考生命的脉动智慧的启示,体会出诗词情感的流露,视觉传达的图像文字的美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二)课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中国的传统图案在历史的每一个流程中,都留下了反映这一时代文化特征的不可替代的精华,这些装饰纹样反映了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既不断变异,又代代相承。与此同时,也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发展。
将传统图案应用到现代书籍设计当中,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图案的拷贝或挪用,而是在理解、挖掘、分析传统图案的内涵后,结合现代设计的特点,以传统图案作为创意点和启示点,进行全新的设计。
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经常能从中发现传统图案。20__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背景”,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龙纹、书法及体育运动相结合。标志采用印章式的图案效果,而印章中的“京”字图案神似中国传统图案当中的龙,又形似运动中的人,把中国、北京、龙的文化和现代运动完美的结合起来。
雷圭元先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和流缺一不能高飞”。对传统图案艺术语言的研究和对其基本元素的重构和运用,是我们走向国际的桥梁。
将传统图案艺术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现代的书籍设计,共同融汇成当代书籍设计思想的主流,才能真正使中国的书籍设计走向国际。
2、现实意义
今天的书籍,已不只是停留在书籍装帧的表皮打扮或简单的内文装饰这一层面。现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今中外交易频繁,风格更是多种多样,个性化的书装更是大受欢迎。
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先生的设计常用中国的石刻;马蒂斯的设计常用线描和剪纸;陶元庆的设计常用装饰变形的人物;陈之佛的设计常用图案;而司徒乔的设计,则常用速写。说明他们不排斥各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后才能独出心裁。
从90年代开始,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成为潮流,这样既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气质,又有精致、简洁的国际化风格。
屡获大奖的设计师靳埭强就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他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中西合璧的设计更是广受喜爱。古老传统的文化艺术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也要靠我们去创造,创造中式设计与西式设计的和谐统一。
二、设计课题领域的国内外动态
(一) 课题的国内状况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书装设计发展脚步缓慢,人们对装帧的要求仅停留在一般装饰上。如今,经济腾飞带来观念更新,一件成功作品的诞生需要一系列有序的运作,丰富内涵的寻找、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片选择、规矩新颖的构成格式、到位准确的色彩配置甚至个性化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工艺,这时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意识到书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90年代,设计家为中国现代书籍装帧注入民族之魂,成为近年来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引人注目的重要特色之一。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的图书装帧工作者惊奇地发现,发达国家的图书竟是那么精美,书装设计中体现的新理念,使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者受到了极大触动。
随之而来的模仿,消解着中国装帧艺术中的民族性。近年来,一些书装设计者渐渐认识到一味模仿洋货设计出的图书,并不现代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装帧艺术家邓中和先生认为,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装帧设计中的回归,不仅表现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且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
人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感悟到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而且这种气韵随着设计观念的进步,开始贯注在封面、环衬、扉页、内文、封底甚至腰封的每个空间,并随着视线的转移形成气韵的流动感。另外,这种继承还表现在注重书籍装帧设计的品位上。我们看到今天的许多设计在形色之间即充满勃勃生机的动感,又渗透着深邃的文化修养与人品格调。由毛国宣设计的曾获1998年书籍艺术设计金奖的《流年碎影》便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从装帧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感受其中神韵的形式。
(二) 课题的国外状况
不能否认,由于国外的平面设计发展得比较早,现在国外先进的书装艺术更是比我们发达得多。国外的设计在用料上比较丰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及印制方面的限制,新材料在我国的应用并不普遍。在工艺上,国外的书装设计非常精致。在设计手法上大胆多变。在开本上,变化多端开本的书非常多。版式上,中国和国外的差距更大,不少书根本不讲究版式设计,一般的简装书多是极简单的设计。可见,现在国外的书籍设计已经到达了非常高的层次。
国外的一位书籍艺术家曾说装帧设计是有纪律的狂想。又有纪律,又有狂想,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热衷狂想而否定纪律的画家,难以介入装帧;强调纪律而忽视狂想,装帧设计又成为桎梏,难出真正的装帧艺术。“借题发挥”一词便于解释书籍艺术的特征,它既要借题,又要发挥。
设计是需要借鉴和创新的,通过对国外状况的了解,今后结合到实际操作当中,定当受益匪浅。
三、设计课题的设计与表现方法
艺术设计,追求的是“标新立异”,然而,我们都知道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标新立异”,首先靠的就必然是五千年的艺术素材的积淀。中国传统图案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式多样,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也是我们走向国际的立足之本。
本书籍装帧设计也需要运用传统图案来表现,这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渲染效果。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很多异族人羡慕和崇拜,这时,能充分体会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
设计的主要用电脑设计制作,,电脑与设计的结合,是一件好事。它能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是设计者的好帮手。但是设计者也不能反客为主地把书籍装帧设计的主动权完全让给了电脑,忘记了设计者的创意才是艺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版式上我就将运用手绘的部分,还有可能运用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使传统的元素在现代的书籍中运用自如。
四、设计课题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一)课题的基本思路
书籍《梦遇古风》是以古代诗词为主要内容。
书中将通过现代的表现形式表达传统的内容,颠覆人们对古典书籍的传统印象,把现在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人们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古代诗词的浓厚兴趣。不再认为诗词是枯燥无味的,让古典书籍看起来更生动,刺激读者更好的阅读。
整个毕业设计是由主体书籍和一个系列的招贴组成,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古代诗词展开的。
书籍设计的开本尤为重要,作为最外在的形式,就仿佛是一本书对读者传达的第一句话,为了体现出书的艺术个性,我决定用书籍的内容决定书籍的开本,我的书籍内容决定用古代的诗词为文字部分,由于唐诗是诗词中的代表,所以开本形式我选用了唐代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旋风装”。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由又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书籍中的每一页的版式不同,由图、文结合而成,画面充实又不显拥挤。
招贴的外轮廓将被设计为卷轴装,是为了和主体书籍相互呼应,希望看到的第一眼就能给予视觉的冲击力。
(二)课题的创新点
书籍设计的形态是尤为重要,是书籍整体之美的要素之一。在形式上,本书籍设计得装帧形式要颠覆现代书籍的装帧模式,主要是要运用旋风装为装帧形式,招贴将使用应用最为久远的卷轴装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视觉上有一种“书卷气”。我认为在形式上就是一个创新。
书籍设计中的插图的部分也是设计要素之一,插图是一种视觉艺术,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形象、思想内容进行具象的表现。所以,插图部分的图片我将采用白描的手法,再点上淡彩,利用手绘和电脑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出诗词的意境,表达诗词的内在意义。
整套设计放在一起,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设计课题检索的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书刊
[1] 肖勇,肖静.书籍装帧.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__.
[2] 邱承德,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__.4.
[3] 张森.书籍形态设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__.5.
[4] 杨梦桾.书籍设计速查手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__.
[5] 邓中和.书籍装帧创意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__.
[6]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__.
[7] 杨永德.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__.
[8] 蒋杰,姚翔宇.书籍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8.
[9] 郑军,华慧.书籍与设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__.1.
[10] 邱陵.书籍装帧设计知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__.
六、在设计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措施
在创作中可能会出现不同表现手法,但也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差别,尽力避免产生比较大的差异。经常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并与其他同学协作来共同解决书籍从造型设计上、视觉上、触觉上等给人的整体直观感受上出现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课题开题准备工作已完成,现向指导教师、学院提出开题申请,请审批。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6
从选题到开题报告,到论文修改,再到论文答辩,最终由学校进行论文检测。
1、毕业论文的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
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3、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
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4、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
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5、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6、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7、导师评价后进行针对性修改
导师审阅后或经过论文开题报告会之后,再作必要的修改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手论文的写作。
好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样了,至于怎么让版面看起来更美观,让导师看起来更舒服些,你可以花点钱到学校的打印店,让他们帮你制作一下,封面可以用铜版纸。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篇7
题目:
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上,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育,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现在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再加上艺术院校在录取生源时比较看中学生的艺术能力,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低,所以造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了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出现瘸腿现象,加强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显得比较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学者普遍关注艺术教育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这体现了艺术教育应从过去培养单纯的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文者。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艺术教育一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整合。学者认为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也有学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它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艺术学科建设不能是粗放式的,而应该讲究精品效应。
单科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家,综合大学则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在这样的双轨制下全面发展,深入研究,进行改革,注重交叉学科,从宏观的角度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确立艺术学科的地位。要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向在校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整个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南开大学文学院的杨岚博士认为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发挥其作为文化平衡和文化创新因子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她认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普及性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鉴赏教育,着力点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对专业化教育、机械性文化、技术性理性构成强有力的文化制衡上。
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中重视文化素质无可厚非,因为任何技能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基础知识和文化密不可分,艺术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础文化知识之上的。但是,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只盯在论理上,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其实,从实证的角度更能说明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地位更应如何。所以,作者对艺术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重构,也愿更好的为艺术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建言献策。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缺失及其表现
(一)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支撑薄弱
(二)哲学知识不足,创新思维迟钝,思想僵化
(三)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不高,人文情怀不足,人格影响力欠缺
(四)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欠缺,精神意志不够坚定,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不强
二、艺术教育中增强文化素质的思考
(一)将审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二)突出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
(三)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
三、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访谈法、调查法、归纳法、演绎法、经验总结法等,开题报告《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3、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周最后确定选题、交中英文题目
第二周—第三周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译文
第四周开题报告答辩
第五周—第六周论文初稿完成
第七周—第八周第一次修改
第九周—第十周第二次修改
第十一周第三次修改定稿
第十二周一般毕业论文答辩
第十三周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二次答辩
第十四周成绩评定、总结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装订成册、归档
主要参考资料:
1、俞剑华:《中国书论类编》(上下卷)[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年
2、杨卫东:《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如何实施艺术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03期
3、吴炜:《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02期
4、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8、缪合林:《把握素质工作创新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光明日报x年7月4日。
9、燕国材:《再论主体教育》,《中学教育》x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