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培训心得体会汇编4篇》
校园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
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1
x年8月29日上午在三楼小礼堂由郑媚副主任给我们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智慧校园”的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
智慧校园的提出,顺应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所谓智慧校园是一组硬件、软件的组合,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生活进行融合。智慧校园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好的蓝图: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同时,对于各项数据的分析,将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指出方向,甚至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及科研决策提供依据。
智慧校园的规划首先要明确,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唯一的、统一的平台,所有的应用都将依赖这个统一平台。智慧校园是一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在最底层提供硬件及核心网络等基础服务,中间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所有的应用通过数据接口与整个系统连接。
智慧校园的实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后,智慧校园需要按照规划分部实施。整个系统的实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软件的建设与硬件无法适应,即已有的硬件条件包括设备网络基本满足需求,而软件建设滞后,无法放大信息化对校园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促进作用。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去年,海口市建立了网上阅卷系统,从某些方面开始着手现代技术在学校方面的应用,给我们阅卷带来了很多便利。相信如果智慧校园真的能够得以实现,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方便的地方。
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2
10月17、18日,我参加了区第三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这为期二天的培训,通过六位老师的精彩演讲,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十一世纪,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再是一个等着灌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启的大门。
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渴望、设想、需求、矛盾……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开启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
一、对自身而言,班主任必须具有人情味。
想到一个故事: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大衣脱下来,北风上场了,刮得飞沙走石,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的衣领衣扣系得更紧了。太阳上场,它悄无声息地把阳光洒向大地,结果慢慢地暖和了,行人开始解开衣扣,最后把大衣脱掉。什么是人情味?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我觉得在做班主任工作当中,就应该具有这种阳光的味道。
想到我和学生的一个小故事: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学生对我说有个女孩子哭了,可能自己那天心情不大好,态度是有点不屑的,心里想也就是为了些再小不过的事情,我甚至有些疲倦得不想做出任何反映,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任凭她哭。不过最终还是忍不住,把那位女孩子叫了过来,原来是一个男同学不小心把汤洒在她帽子里了,虽然已经向她道歉,还是不免觉得委屈,我拿了张纸巾,将已经被男孩子擦干的帽子又擦了一遍,说:他已经向你道歉了,那原谅他行吗?告诉他以后小心点吧,不要伤心了。女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瞬间扫尽了脸上透露的伤心和委屈。我想或许她哭只是想告诉我,她需要一句简单的关心,需要一点来自于老师的阳光,那又何必吝啬这一点的人情味呢。
我想,一个班主任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特别是有一颗爱心更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的: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爱应该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
二、对班级而言,班主任要把群体打造成一个集体。
一个班级,几十个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而作为班主任,应引领这个群体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并制定有效的行为体制,为同一个信念紧密团结在一起,彼此关怀、鼓励,共同进步,成为一个发展的集体。
闻老师讲述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位班主任老师公开课时写了一个错别字,等活动结束,一教研员私下和她的学生聊天,谈及老师写错别字的时候学生纷纷道:我们老师平时上课非常好,今天可能是太紧张了,所以犯了个错误。这是对班主任老师的极大维护,我可以想象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也想到发身在自己班里的一件事,一学生经无数次警告依然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便发出威胁对全班说:“请大家想想办法,如果他下次还不完成作业怎么办?”这时,一孩子的话让我感动,他说:“我们一起帮助他吧。”我为自己感到羞愧,为我的学生感到自豪。我想,只有当群体转变为集体的时候,学生才会主动发挥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一个班级才能和谐地发展。
这些都是我通过这次的培训所想到的,我想这次培训为我的教育作了重新定位,同时也为我开创了明天之路。
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xx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虽然时间只有六天,但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受益匪浅。听了张德文教授、吴晓刚教授、黄平教授等教育专家的讲座,以及教育局几位领导的讲话后,使我更加领悟到了学校的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形势下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抓队伍促发展、抓管理提质量,走科学的教研教改之路,明确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现代教育背景下的校长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校长要立足本职、更新理念、凝聚人心
校长的职业角色主要是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正如张德文教授所讲的: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做一个有教育思想的校长,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县教育局的精神要求,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明确办学目标,规范办学行为,运用教育规律选择高效能的方法统筹全校工作,科学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取得一定的效果,不忘自己的使命,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当好师生和家长的服务员角色。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教师工作,以合理、合法、合情的层次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要坚持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原则,营造一个和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凝聚力,发挥团队作用的、团队精神,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因为在新的世纪,情商将成为成功领导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校长要更新观念,以培养学生为目标,抓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也就是教育境界,只有符合教师、学生实际的理念,才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校长要以激励竞争为基点抓学校管理机制建设,以师德素质为核心抓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质量为中心,抓教研教学管理机制,以创新思想为指导,抓基础设施建设。总之,要当好校长非常难,因为要当好老师、学生、家长的服务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二、学校必须走科教兴校、科研兴教的科学发展之路
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学生要发展。校长要树立科学的教科研理念,有超前的教育意识,要带头搞教研教改,积极参与,使校长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教师,与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学校要把教研教改的主攻方向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高效课堂和加大力度关爱学困生,转变学困生两个重点之上。引导教师研懂教材、改进教法,与学困生交流思想,建立相互信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困生解决心理上的障碍,能力上的障碍,思想上的障碍,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树立信心,相信自我,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走出困境,我认为转变一名学困生比培养一名优秀生意义更大、更重要。校长要引导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科学安排讲与学的时间分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各教研组都有教研教改的主攻方向和解决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主攻点和解决的问题,真正把教研教改落实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了,素质提高了,学校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方式,表现为学校的整体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和策划,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的速度,决定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塑造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因而学校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精神层面,执行层面和形象层面,三种层面相互联系和制约,但精神是核心,执行和形象是两翼,把学校建设成绿色生态校园。
总之,通过培训,使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开放的教育中培养现代人,在民主的教育中培养自主人,在科学的教育中培养创新人,在和谐的教育中培养健康人。
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有幸聆听了学校教研室郑媚主任的一场关于“构建智慧校园”的专题培训活动,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和高度融合的全新学习模式,感触颇深。
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极大的冲击了老师们的许多教学理念。通过主任播放的几段小视频,老师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这种近乎一对一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优点。比如说,当堂练习时,学生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在平台上的作业,教师通过软件及时获得全班作业情况,包括错题内容、哪些学生答错,它能够做到“即时反馈,自主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对一”方式在网络上及时与学生交流,而学生也能通过电脑的反馈获得自己的答题信息,并及时反思进行纠错,同时还能进行同类题的强化练习。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布置分层作业,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老师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见解,比如ipod的用电问题,一般只能待电两个半小时,这样一天几节课上下来能不能保证ipod的正常使用。另外,网络的兼容性是不是能够满足现在的班级人数。当系统系统本身出现了问题时,老师们能不能及时解决等等。很显然,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旦在上课时出现操作故障,课堂往往很难进行下去,其可操作性将严重受到限制。同时,完全的数字化的形式代替了纸质教材,对学生的视力是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也有待商榷。
个人认为这种数字化课堂模式仍然是一种提高教与学效率的手段而已,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数字化教学都不能把技术和手断层面的东西看得太重,关键还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我想只要用好了手中现有的技术条件,努力提高了教学效率都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这种一对一的数字化课堂模式的优势绝不应该仅仅是在网络支持下提供学生人手一机的硬件条件和学习环境而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它的各种优势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不管怎样,这种新型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必须尝试着去接受“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这种尝试我想是值得的,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发展,这种模式必将不可避免的逐步改变师生教与学的理念,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因此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更需要我们提前的去发现探索和学习。同时,如果我们暂时还不能用上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我们也要尝试着更加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更加主动化的个性学习,就算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的情况下,也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未来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