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合集32篇)》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精选32篇)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
刘吉传,男,58岁,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为了众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20__年以来,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费兴修水利,每年都无偿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绿化荒山,荫福后代子孙。
缺水一直是困扰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__年3月,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刘吉传拿出毕生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共计60万元,历时两年,在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达20万立方米的蓄水堤坝,可为周边5个村的近万亩农田进行灌溉,开创了沂蒙老区个人筹资兴建水库的先例。修筑堤坝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活。山路迂回盘旋、崎岖不平,运送建材物料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刘吉传只好和工人们用手推车一点点往山上送。一天下来,刘吉传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个来回,胶鞋磨破了底,脚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来,浑身像散架了一样。因为修筑堤坝,他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钱,现在仍有20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修筑堤坝,他吃住在山上,两年没下过马陵山;因为修筑堤坝,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了这名朴素汉子内心永远的痛。20__年堤坝修筑完工以来,刘吉传每年都无偿放水,为水库周围5个村提供农田灌溉用水。
如果说修筑蓄水堤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刘吉传绿化荒山的手笔则更让人感觉到震惊。他自筹资金专门聘请林业专家进行勘测规划,请来石料开采专业人员在岩石缝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树木的地方,几乎全被他开垦起来了。先后在草不生、树不长的荒山岗轰炸岩层560余亩,开挖果树带680亩,绿化面积达1800余亩。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岗,如今已经成为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胜地。
刘吉传做的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贴心人。20__年春,刘吉传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着谢圩子村党员群众的厚望,刘吉传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筹资30余万元,对村里所有巷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昔日泥泞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环境优雅、花红柳绿的文明村。
对于未来,刘吉传充满了希望:“等还完了款,有了积蓄,就实施水库二期工程,将水库大坝加高、加长,实现蓄水50万立方米。”目标虽然艰难,但刘吉传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会让儿孙们接着干下去”。这就是沂蒙山优秀儿女刘吉传的铮铮誓言,他用执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和朴实情怀。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
张朋义,男,1969年出生,栖霞市观里镇观里村农民,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硕士,现任烟台市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潜心于BSD苹果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创建BSD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成为栖霞市苹果新技术种植推广带头人,带领全市果农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主抓科技培训,创建正诺品牌,带领农民走出一条科技发展之路
张朋义,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自幼就对土地、果树怀有深厚的感情,自1998年开始涉足农资行业,20xx年注册成立烟台市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公司以销售推广绿色无公害农资为主,面向全市果农郑重承诺:“凡因质量问题对公司造成的损失由公司全部负责赔偿”。
由于果农相对文化知识较少,对果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不了解,假冒伪劣农资不能辨别,果农虽有很高的生产热情和以果致富的愿望,但对苹果优质丰产、稳产高效的果园管理技术还不掌握,许多作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顾此失彼,这些问题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果农自己却找不出原因来。
张朋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每年都要组织果农专业知识培训,为果农讲解病虫害发病规律,并且在每次打药之前都安排公司专人负责向果农发短信,指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掌握用药时间,到目前为止张朋义共组织农民科技现场会230余场次,直接被授课果农达13.8万人,极大的带动了果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张朋义也深深明白肥料对于果农丰产的重要性,时刻心系农民疾苦的他力争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肥料、生产出最好的苹果。所以他以“用良心做合格肥料”为己任,总是在化肥生产第一线兢兢业业。他主持开发出的品种有42%的长效缓控释肥、32%的全元氨基酸肥、34%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果丰宝复合肥、土壤改良型腐植酸钙等,每年可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企业创收超500万元。这一切都为栖霞苹果产业化科技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德立企,担当社会责任,严把食品安全生产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已经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追求食品安全成为现代生活的一大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xx年6月1日开始实施,正是顺应时代、关注民生、深得民心的大好事、大喜事。食品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也需要一个“人人以之为耻”的大的社会环境。食品安全涉及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从食品生产者的角度思考,必须把好首要的关口,张朋义经常想只有我们每个从业者都以这种道德律令为内驱动力,我们栖霞的苹果产业发展才能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每年3.15金盾打假护农活动时,张朋义都发动职工配合工商执法人员到集市等公共场所宣传食品安全法,宣传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带领果农进行苹果安全生产,经国家农业部多次抽检,栖霞苹果生产符合国家规定食品安全生产要求。
三、传播绿色科技,服务现代农业
在张朋义的带领下博士达集团全体员工艰苦奋斗,始终以发展服务绿色无公害苹果产业为己任,以政府科学的前瞻思想为指导,先后扶持培养560名农民成为果业新技术推广员。张朋义带领全体技术员工深入田间采集土壤样本,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积极倡导“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对每个农户的每一块土地,全部建立档案,根据不同土地的特点生产出不同含量的化肥,为农民节省成本。借助科研院校、名优企业优势向广大果农提供果业技术与产品,所做工作一直受到众多果农与各级政府部门的信赖与鼓励。公司多次被省市工商局授予“山东省农资经营优秀诚信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烟台市农资经营诚信企业”、“烟台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优秀农资经销商”等称号20xx年公司被栖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xx年张朋义又光荣的当选为栖霞市人大代表,20xx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栖霞市最具爱心慈善捐助个人20xx年当选为栖霞市工商联副主席,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xx年当选为烟台市人大代表。
四、从“绿色”到“有机”,倡导“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当人们还在对绿色食品津津乐道之时,张朋义早已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有机苹果”生产上。张朋义作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3
李芳,女,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信阳市董家河镇人,生前任教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
李芳同志扎根山区,从事乡村教育29年,一直默默耕耘、敬业奉献、精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学校认可。她心怀大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生命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让崇高的师德和不朽的师魂熠熠生辉,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20__年6月11日17点30分,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正常放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李芳随护路队护送学生离校回家。17点51分,护路队行至红绿灯路口,李芳老师正组织学生按绿灯指示有序通过。突然,一辆装满西瓜的三轮摩托车自北向南向护路队急速驶来。情况万分紧急,李芳老师一边大声呼叫学生避让,一边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并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严重撞击,昏迷不起。学生们得救了,李芳老师却遭受重伤,虽经医院一天两夜全力抢救,终因重度颅脑损伤致呼吸循环衰竭,于6月13日凌晨4时40分不幸殉职。
李芳老师被分配至董家河镇谢畈小学任教,谢畈小学撤校后她被分配至绿之风希望小学任教。在同事眼里,李芳老师是工作学习的榜样,许多实习教师和年轻教师都愿意拜她为师,近5年,她带出20多名“教师徒弟”。在家长眼里,她是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老师。她的手机里存了很多留守学生父母的电话,一有空就为他们介绍孩子的情况。翻开李芳的档案,任教近三十年,她始终坚守教育第一线,在担任学科教师的同时,又先后工作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岗位,生前荣获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辅导员等表彰22次。
20__年6月16日上午,李芳老师的追悼会在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举行,4000余人来到现场沉痛悼念李芳老师。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分别前来看望慰问李芳同志家属。
20__年6月教育部追授李芳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教育厅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__年7月河南省委追授李芳同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__年7月李芳同志荣登“中国好人榜”;20__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评定李芳同志为烈士;教育部长陈宝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等领导同志先后就学习宣传李芳老师的先进事迹作了批示。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4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xx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xx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xx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xx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5
一、黄是我单位推荐的孝老爱亲模范,主要事迹摘要如下:
1、常怀感恩之心,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
2、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母亲身患重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妻子身患绝症长期救治几乎失去生活信念,哥哥不幸去逝、弟弟家庭变故陷入困境,自己也患糖尿病,仍坚持岗位,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独自承担起照顾、护理母亲、妻子的全部责任,在救治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惜钱财,给重病中的亲人以真切的亲情和人道的关怀;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疗和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除此之个,还给予困难中的姊妹以力所能及的扶助。
黄出生于1962年,父母生育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那时农村家庭经济普遍比较困难,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深知父母将儿女养育成人所付出的千辛万苦,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他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在兄弟姊妹中起带头作用,不攀不比,尽心尽力尽责,让父母丰衣足食过晚年;他常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文明家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20xx年至今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庭先后遭遇不幸际遇。先是年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大小便失禁,后来恶化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他在单位担任执法队长职务常有外勤,忙完本职工作总是匆忙回家照顾母亲;但屋漏偏遭连夜雨,20xx年春,年仅46岁的妻子患卵巢癌并已进入晚期,不仅如此,哥哥不幸去逝,孀居的嫂子带着尚未成家的侄儿经济也有些困难,弟弟也因家庭变故陷入经济困境,接着自已又患了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必需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和领导给予他及时的关怀和照顾,他被委派到非公有制单位“银河数控”任党支部书记。尽管如此,独自撑持起这样一个家庭,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母亲瘫痪在床,他体谅兄弟姊妹的难处,承担起母亲所有医治费用的同时,堂堂男儿独自担负起照顾、护理母亲的全部责任,大小便的清理、揉肩捶背、洗澡擦身的日常护理他都是亲自动手,为了让母亲呼吸新鲜空气,他买来轮椅推着母亲外出晒太阳,怕母亲生褥疮,他买来气垫床并亲自为母亲做按摩;他爱母亲,只要母亲活着,他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莲 山课件>尽可能挽留她的生命;母亲医治无效逝世,他为母亲办理丧事,老人入土为安,他常怀念于心,追思母亲恩德。
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也以“老吾老及人之老”之心关爱帮助有困难的老人。一天,他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独居家中、八十多岁的母亲突发中风,急需送医院救治,尽管这位朋友与他平日没有往来,但他在安抚朋友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老人家中,将老人送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疗,并垫付门诊费和押金,直到病人的亲属赶来才离开。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得已康复,目前生活完全自理。
妻子患的是卵巢癌,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严重的病情和即将面对的治疗中的痛苦使妻子几乎失去生活信念;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的,“执子之手,与子皆老”,他用真情感动着妻子,多年来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疾病痛苦,树立生活信念。在医生的建议下,他的妻子先后接受了近20个疗程的化疗和3次生物疗程;每次化疗之后,他都亲自护理,面对因疾病折磨得烦燥不安脾气古怪的妻子,他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精心陪护。为了争取妻子生命的延续,他先后带妻子奔走于南京、广州、重庆、长沙、益阳、湖北等地,求医问药,不辞艰辛。当打听到一种叫“野生猕猴桃树根”对癌症有缓解作用的时,亲自开车数百里到茶林县,请当地药农带领他到原始森林中寻找。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生命的风帆,顽强战胜疾病痛苦,乐观生活,常参与练气功、打军鼓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
黄尊老敬亲的事迹感动着他的亲人、同事、邻里,是当之无愧的尊老敬亲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6
温立新,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20xx年参加工作进入环卫所,整整 10个春秋,他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岗位,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了一批批环卫新人,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全县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20xx年,年仅24岁的温立新分配到康保县城镇环卫处,干起了垃圾车驾驶员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就好比当兵却没能上前线,这活太没意思不说,而且脏、累,还容易被人看不起,然而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心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虽然地位低、条件差、工作苦,平凡的清扫清运,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人民贡献大,对社会影响大。工作之余,他还不忘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工作间隙,自学装载机驾驶技术、挖掘机驾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温立新在环卫处迅速成长成一名环卫机械的全能驾驶员;同时他通过与修理工学习,从书本学习,凭着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各种机械的修理技能,每年为环卫处节省修理费用上万元。
二、满怀歉疚,为爱感动
温立新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对待家庭却充满了太多的歉疚。工作20xx年来,他以岗为家,他常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在家庭尽的责任确实太少。相反,他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他在感动中体会着独特的幸福感受。孩子小时,为不耽误工作,他让仅有两周的儿子上了幼儿园,我们知道那时康保大幼儿园不招收四周以下的儿童。一次,有一个大型检查很早就需要出车,他早早把儿子放在那家私人幼儿园门口,等他又一次经过幼儿园门口时,没有书包大的儿子仍旧站在幼儿园门口哭泣,当时他比儿子哭的更伤心,直到现在想起那一幕他都止不住的掉泪。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吧,儿子上学后每见同学丢垃圾,便上前制止,当问及爸爸的职业时,他总是不无自豪地说,我爸爸是“城市美容师”。
三、用心动情,可敬可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工作突出,上进心强,20xx年康保镇任命温立新为环卫所副所长。主要负责清扫、垃圾清运、保洁等工作。他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他上任后最大可能地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处处关心。他在工作中总结实施的“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得到了环卫工人的认可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清扫队里曾有两位清扫工的作业区常常要“补课”。温立新了解到是因为年轻嫌推车拿扫帚难看,低人一等,尤其怕见熟人。于是他多次找两位清扫工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她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那以后,两位清扫工工作积极肯干,重活脏活主动请缨。清扫工老李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想多做一份工作,多挣点钱。温立新征得领导同意后,调整了老李的作业班次,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场所打扫卫生,增加收入。他还经常到一线,帮助一道清扫。老李常说:“小温就像是自己的小老弟,不好好干,觉得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0xx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带头发扬“5+2” 、白加黑的实干加苦干作风、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只要居民有急事、难事,他都会有求必应。县城降水多的时候,有的公厕粪水溢到了坑边,附近居民和行人都躲的远远的,不身临其境,你真的无法理会这个“脏”字的全部内涵。而温立新却在别人都躲开时和环卫工人一道站在臭气熏天的粪坑边,一桶一桶的将粪舀干净。20xx年冬天,雪多雪大,为及时清扫积雪,组织环卫所出动所有的人员和车辆,每次都争分压秒,将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保证了道路的畅通、更确保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虽然耳朵、手脚冻伤了,但是路通了他的心里亮堂了。一些份外活,像居民需要修下水、雨季居民区需要排水等等,更是有求必应。年底温立新同志当选为康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温立新身上充分体现了环卫工作者高尚的品格,他以“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的默默奉献精神,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推进全县环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7
一、勤奋敬业,埋头苦干,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默默奉献
自从20__年6月调到xx县信访局从事信访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不计名,不计利,不攀比,任劳任怨,为党分忧负重,为民解忧消愁。多年来一向从事人民来访接待工作,始终站在接待群众来访的第一线,整天应对的是怨声重重的上访群众,是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来访者,甚至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每一天听到是叹声,骂声,怨声,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面前,没有嫌工作环境差,没有抱怨生活待遇低,仍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在本局已有多名同志调动到其他相对好的单位的状况下,仍坚守岗位,无怨无悔,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要求调动工作。每年接待来访群众一千多人次,多次得到领导的肯定。
二、熟悉政策,坚持原则,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
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中,尤其是接待来访工作,更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来访人看来,接待人员的每一句话,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在接待处理群众来访中,做到打铁须先自身硬,首先熟悉党的方针政策。除了学习《信访条例》等信访法规外,还学习掌握其了法律法规政策,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劳动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二是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参与接待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反映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上访群众日渐增多,在接待这类问题的群众上访中,首先自己认真学习县政府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实施细则,领会其精神,然后按照县政府文件精神做出解答,对一些要求提高拆迁补偿标准的,主动告知信访人县里制订的补偿标准是合理合法有政策依据的,从而打消了部分群众越级去市以上集访的念头。
三、贴近群众,视群众为亲人,想方设法帮忙上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多年的接待群众来访中体会到,群众上访是因为有心声要向党和政府倾诉,有实际困难需要党和政府帮忙解决,是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表现。接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信访局这个大窗口中的一线窗口,直接同人民群众打交道,更要身体力行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持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切切实实地帮忙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接待来访中,总是认真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结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心比心地分析给群众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心地帮忙解决。在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中,有的是贴合政策就应解决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对这类问题,总是热情地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加以解决。
四、工作主动,开拓创新,用心为领导出谋划策
此刻社会正处于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为了超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处理在基层,除了日常接待来访外,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主动分析排查不稳定因素。对可能出现的信访苗头进行排查,上报领导决策,包案处理到人,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一是定期排查;二是在重大节日和重大决策出台前排查;三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排查。
2、及时提出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推荐。
3、对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在问清并记录后,以交办函的形式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乡镇政府进行转办、交办,提高了办事效率。
4、建立信访状况通报制度。为了使各级领导能够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推荐领导建立信访状况通报制度,按月对全县上访状况进行定期通报,遇到重大状况,一事一通报。此举有力地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处理信访问题的力度。
此外,还协助领导做好县信访局日常管理工作,工作深受领导和同志们好评。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8
在xx县xx镇xx村,村民们为村计生主任总结了3句话:“爱操心,好管事,无愁事。”
自20xx年5月踏上计生专干工作岗位。她一上任就有两大难题:一是个别村民不愿意实施长效节育措施,二是部分外出务工妇女不能按时回来参加妇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做工作,以现身说法讲长效节育措施的优势以及流产给女性带来的身体损害,最后终于做通了这些村民的工作。
去年秋天,有位村民因措施失败造成计划外怀孕,这对夫妇已经生育了两个女孩,不符合再生育的条件。上门动员她尽快采取补救措施,但这位村民却想不通,想实现儿女双全的心愿。多次上门,耐心地讲政策、算经济账,宣传生育公平和法律尊严,这家村民终于被执著精神感动了。
为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计生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人口计生和奖励扶助政策,以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她把学到的政策和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村民听。还利用协会活动、人口学校、五老协会等向大家宣传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使群众认识到多子不一定多福、优秀的子女才能让父母增光露脸。
爱操心、好管事,快言快语,是特点。曾从事多年民办老师的她,语文、数学、英语等“十八般武艺”都能拿得起,深受村民和孩子们的爱戴。现在,村里许多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还是喜欢找“蔡老师”求教。今年暑假期间,有些村民因打工或干农活,家中无人照看孩子。看到这种情况,就在家办起辅导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并帮助家长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说:“只有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工作就会得到群众拥护。”有位村民的独生子意外死亡,其妻过度悲伤不能自拔服毒自尽,幸福的3口之家一下子失去了两口。第一时间上门做好安抚工作,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并依据政策及时帮其办理了计划生育扶助金、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使其经济上得到帮扶,精神上受到慰藉,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注意研究工作方法。开朗、乐观,说话不憷头的她,经常会被村民请去担当司仪主持婚礼。她同时借此机会,及时向新婚夫妇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一举两得,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一个村子里住长了,总有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调解起来费心劳神,往往各说各有理。但只要找到她,她从不推脱,都主动为他们调解。
以真诚的工作赢得了村民拥护,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开展。近年来,该村计划生育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妇查到站率均达99%以上。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9
赵,女,1970年出生,是莒南县住建局市政公司一名普通的女职工。工作中,她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团结同志、任劳任怨,是单位工作一位行家里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生活中,她十七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常年身患重病的婆婆,谱写一曲人间大爱,倍受称赞。
如果你在那一天早上七点,在莒南县人民医院看到一位长着一双大眼睛,皮肤稍黑,扶着一位老人慢慢走向透析室,后面有时跟着一个文静小女孩的女人,她可能就是莒南县市政公司的职工赵。
1999年8月的一天,赵经亲戚的介绍认识了在部队服役的潘增军,相亲过后的他们开始了书信的交往。本是平淡的相识,平淡的交往却擦出真爱的火花。起初赵并没有对这门亲事太认真,可是老实本份的潘增军喜欢上了这个清瘦稍显青涩的姑娘,但母亲长年有病和家庭经济拮据,让小潘心里担心姑娘能否看上他。交往中小潘老老实实的将家里的情况告诉了赵,仁彩犹豫了,但母亲说:“只要人老实就行,日子慢慢过总会好起来的。”从小看到父母对爷爷、奶奶细心照顾、和睦相处的情景深深地烙在了赵.心里,仁彩决定嫁给这个本分老实的小伙,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一年后的腊月二十四日,母亲说:“你婆婆身体不好,你去看看她,不要让她担心是她拖累了你们。”还有三天就要结婚的赵,在母亲的催促下,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踏进了婆家的大门。公公、婆婆殷勤的接待这个即将过门的儿媳,赵懂得婆婆的担心和歉意,她安慰婆婆的一番诚恳温暖的话,让婆婆感动的两眼泪流。
就在小潘入伍的第三个年头,婆婆患上脑血栓,次年摔伤骨折,接下来又查出肾脏肿瘤,本来比较拮据的家庭一下子负担又加重了。
20__年7月,对母亲身体的担心,对母亲的惦念,对经济的拮据,对妻子的愧疚一并袭来,让小潘在电话中泣不成声。仁彩电话里安慰着丈夫:“自古忠孝两难全,你安心工作,家里的事有我和爸爸来处理,放心好了,现在医疗条件好,会好的。”筹集住院费,住院手术,照顾婆婆,没日没夜的开始了,有孕在身的仁彩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干着这一切。精心地照顾让婆婆倍受感动,也心生愧疚,不想拖累这个纯朴善良的孩子,为此,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仁彩拉着婆婆的手说:“不为别的,就只为你即将出生的孙女,你也得坚强的活着,总不能让孙女一生下来就看不到奶奶,我们一家一个都不能少。”婆媳两个的交流,令在场的医生护士无不动容,大家一直认为她俩是母女,却原来是婆媳,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20__年,女儿潘捷妤降生了。仁彩长期的操劳和营养不良,让刚刚到来的女儿体质很差,隔三差五的发热感冒,让仁彩应接不暇。一边是患病的婆婆,一边是可爱的女儿,强烈的责任感支撑着仁彩的身心,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必须坚强。坚强地支撑这个家的仁彩更瘦了,但她脸上挂的是坚强而倔强的笑容。
20__年,婆婆的肾病再次加重,尿毒症终于在赵担心中发生了,3天透析1次,沉重的经济负担再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丈夫的话更少了。为了省钱,透析的那天,他们早上四点钟开始准备,用脚踏三轮车,将婆婆送到团林车站,坐车到县城,然后再乘三轮车到医院。即便这样,每年也至少5000元的乘车费用,还不包括每年至少七八次的住院,日子就这样艰难地走过了17个年头。女儿也一天天大了起来,懂事的女儿每当看到妈妈疲惫的时候,总会用稚嫩的小手帮妈妈轻轻捶背,那一刻,一切的负担倾刻消散,那一刻,幸福的笑脸上却总是挂着泪花。
孩子慢慢地长大了,租住的房子连孩子学习的空间也没有,孩子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妈妈爸爸,我们怎么总住这里的房子?小朋友们都住楼了,冬天暖和,夏天凉快……”夫妻对视,一时无语,歉意之情袭上心头。终于20xx年6月在有关部门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一幢53平方米的廉租房为仁彩一家敞开了大门。这一天,最高兴的是女儿,一起吃饭的爷爷、奶奶和丈夫喜悦里透出了沉重,仁彩笑着说:“这不是日子越来越好了吗?”
夫妻两人17年来没有因为个人休息过一天,请过一天假,没有迟到或早退过一次,因为他们舍不得...为了婆婆,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也为了关心帮助他们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
这就是发生在赵身上的故事,她曾先后荣获《临沂市第六届沂蒙十佳敬老模范》、莒南县《最美家庭》、全县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0
“雷神”杜富国荣立一等功,现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在云南麻栗坡扫雷过程中突遇当场昏迷,深受重伤,年仅27岁并且今年刚结婚,便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年轻英雄的重伤无疑是悲痛的,帅气阳光的微笑让我们不忍相信上帝的无情,英勇无畏的军人气质让我们肃然起敬。今天这位英雄的名字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铭记在我们的心头,是英雄身上充满着榜样的特质,蕴含着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学习的方向。
27岁的他,已经有8年的军龄。19岁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向往成为英雄,但是不惧成为烈士。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科技工作者的初心是为创新事业找突破,为中国经济添动力;青年学子的初心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成就自己而努力。每个人均有自己的初心,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并身体力行。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新的时代赋予了军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当然新的时代,也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肩负起新的使命担当。铁肩才能担道义,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有担当责任的胆量和气魄,充分认识担当作为的重大意义,坚持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德,心中有学。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下意识的倒向自己的战友,保护自己的`战友,是军人的义、团结和队友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家庭精神,充满着和谐、信赖、保护的团队氛围,维系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心灵契合。团结的力量源于统一的目标。共同的理想,一致的追求使各种力量汇聚到一起,并朝着同一方向叠加累积,进而真正达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的团队拥有共同的理想,秉持着共同信任,贯穿着舍己为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深化团结意识,践行舍己为人。
“雷神”的重伤让你我陷入悲痛,但“雷神”的力量激励着你我勇往直前。我们一定不忘初心,谨记责任担当,注重团队精神,致敬排雷英雄,在新时代下发挥新时代力量。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1
宋建强,男,生于1975年7月,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武强县分公司员工,曾荣获 “武强县新长征突击手”、“衡水市第二届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及20__年度“河北省第五届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武强县春晖义工协会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他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中。他牵头发起了“爱伴夕阳红”、“幸福饺子”等工程和以“拥军助老”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他带领春晖义工和县光荣院、马头养老院结成对子,定期去慰问、义务服务,至今已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达1200余小时。
在宋建强的带动下,武强春晖义工协会也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商家和个人主动联系宋建强也加入到了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与义工共同携手,传递着爱心和温暖。
面对社会和老人们的赞誉,宋建强说自已做的还远远不够,他表示自己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和协会的爱心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为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快乐自已,一人一份爱,多人就汇集成了爱的海洋!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2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
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3
张建辉,男,中共党员,1974年生人,豆村乡闫五门村,1993年入伍,20__年转业后自主创业,在天津经营着三家公司。20__年4月被评为河北省“最美退伍兵”。
张建辉同志在天津消防总队服役期间,先后荣获2个三等功,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精武标兵”等荣誉称号,是天津消防总队官兵学习的榜样。
20__年,张建辉转业到了武强县北代乡政府,不安于现状的他却拒绝了乡政府的好意。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拿着家里10多年积攒的全部家当踏上了创业之路。十几年来,他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过失败,但不折不挠,重新定位,找对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方向。20__年,他正式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从 20__年到现在,产值稳步增长。20__年,张建辉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从传统行业直接跨越到了科技领域,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器火灾预警系统。
创业有成后,他积极回报社会,反哺家乡。他定期组织员工周窝敬老院看望老人、奉献爱心。看到乡亲们缺乏致富门路,他还成立了五门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准备带着先进的技术回乡投入农业生产,带领更多的乡亲早日脱贫致富。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4
韦正雄,男,47岁,布依族,贵州省望谟县油迈瑶族乡教育辅导站教师。
韦正雄的家在平卜河边,附近的平卜小学宿舍较少,他主动把自家一楼腾出来让32名学生寄宿。20xx年6月12日深夜,天降大雨,平卜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很快淹没了房屋。从睡梦中惊醒的韦正雄一家,赶紧抢救困在一楼的学生。女儿海丰突然想起,隔壁二叔、三叔家都是平房,两个婶子和弟妹们肯定也在水里,“他们也很危险呀!”听到此话韦正雄顿时泪如泉涌。但情势已十分危急!他吩咐女儿:“快!快到后墙处喊叔娘和弟妹们,我去救学生!”说完就冲到楼梯口处下了水,摸黑向楼下几个房间游去。两个女生最先摸到门口出来了,有5个学生在水中挣扎着,由于太黑暗,找不到出口,韦正雄急忙用嘴含着手电筒,往水里趟去,把这5个学生一个一个拉到楼梯口。接着他又撬开一间被泥沙堵住门的房间,把6个男生拉出来。
洪水还在暴涨,上气不接下气的韦老师不顾一切,马上游到另一间快被洪水淹没的女生寝室里,两次拉出来4个学生并把她们送上楼。还有15个学生被围在洪水里。幸好韦正雄家楼房墙缝都用水泥和石灰糊过,大水来势太猛,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在天花板下形成了约20公分的空间,学生们站在床架上可以勉强呼吸。此时进去救人,会卷走空气,学生反而会被憋死,韦正雄只得俯下身鼓励孩子们坚持住。到13日凌晨1时许,洪水从二楼屋面消退,一楼大半截还浸在水中。韦正雄再也等不及了,找了一根长竹竿游下楼去,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只有一名学生不幸遇难。
随后,筋疲力尽的韦正雄迫不及待地直奔一墙之隔的弟弟家。然而,两个弟弟的家已经被洪水冲毁,两家7口人全部遇难。如果韦正雄先去救自家人,也许能救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但是身边学生的急切呼救声容不得韦正雄有过多思考和犹豫,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了亲人选择了学生。
20xx年,韦正雄被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xx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5
钟南山,男,71岁,中共党员,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xx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钟南山是我国呼吸疾病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他和同事一道努力,使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20xx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xx年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xx年主持的《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xx年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审和答辩。钟南山积极推动呼吸病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鉴于他的学识和贡献,他成为世界慢性气道疾病防治执行小组组员,20xx年底又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急性重症传染病应急委员会顾问,参与国际急性传染病咨询工作。
钟南山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参政议政,积极献言进策。近年来他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极为关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解决思路,并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议案,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改进和发展。钟南山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加社区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
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党的xx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6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7
孔,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xx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__年6月,孔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__年1月20日,孔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__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8
蒋敏,女,29岁,羌族,中共党员,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导员。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蒋敏强忍家园被毁、母亲和女儿等10名亲人遇难的巨大悲痛,顽强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把对亲人的爱奉献给灾区群众,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面精神旗帜。走上新的岗位后,她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深入扎实干好本职工作,倾力投身灾区重建,彰显了一位新时期女警的英雄本色。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蒋敏系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当得知外婆、奶奶、母亲和两岁的女儿等10位家人在北川老家全部遇难的噩耗时,蒋敏抹去泪水,强忍巨大的悲痛,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她夜以继日参与抢救受伤群众,安置灾民生活。因悲伤过度和体力透支,蒋敏极度虚弱,多次昏倒在抢险救援现场,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所有关心我、关心灾区的人,现在母亲、女儿已经不在了,我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抗震救灾告一段落后,组织上任命蒋敏为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导员。面对新的角色和工作任务,蒋敏立足本职,虚心学习,表现出谦虚谨慎的作风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身为女教导员,她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工作上总是率先垂范,坚持参加夜里轮流值班,执勤一丝不苟。她一手抓从严治警,一手抓从优待警,既健全了干警队伍建设制度,又切实解决了干警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蒋敏说:“人民的警察,就要始终牵挂着灾区人民的冷暖。”20xx年春节前夕,她带着过冬物资到彭州市重灾区磁峰镇板房区看望群众,看到一些孩子上学困难,她与3个残缺家庭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当发现板房中的群众夏日备受蚊虫袭扰,她立即拿出工资购买了灭蚊药具送给群众。
蒋敏先后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抗震救灾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19
刘旭,男,汉族,1976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__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后,刘旭主动将获得的1万元奖金捐给了受灾家庭。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0
沈星,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上尉军衔,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20__年5月11日,沈星请假回山东青州,为准备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材料。20__年5月13日10时许,青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生王鸿昊在青州市南阳河不慎落水。途经此地的沈星听到呼救声后,奋不顾身立即跳入水中实施营救。他一次次将王鸿昊推向岸边,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湿滑,王鸿昊一次次从河堤滑下来,经过沈星数次奋力推举,在闻讯赶来的一名妇女和中年男子协助下,终将落水学生营救上岸,但沈星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在军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捞上岸,但因溺水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当沈星被打捞上岸时,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仍然举着双手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他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沈星同志是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挂在他宿舍台灯上的小卡片,写着这样一段话:“共产党员的称号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召,蕴含着把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领凝聚到一起的无穷力量!”。沈星同志是一个奋发有为、恪尽职守的人。每次岗位调整都能很快进入角色、胜任本职。先后参与编写了6项教学规范和教材,2套教材分获二炮一、二等奖,发表多篇教学理论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植头脑、融入血脉。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扫屋子。沈星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组织策划同学“保卫母亲黄河”活动,自行车骑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开展社会调查和宣传活动。
沈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古城青州,感动了齐鲁三秦,感动了神州大地。驻地数万群众自发到英雄牺牲的地方点亮烛光、敬献花圈、谱写诗歌,通过各种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忆英雄。追悼会那天,200多家党政、企事业单位敬献花圈,近10万群众自发沿途送别。
英雄逝去,精神长存。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深入报道沈星事迹,新闻联播节目以3分钟时长在提要和头条中播出,网络点击量超1000万,跟帖评论达10余万人次。20__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迹被西安电影集团拍摄成专题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进入院线公映,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
为弘扬英雄壮举,二炮党委和山东省潍坊市委分别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沈星先后被军队系统追授“第二炮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热爱人民好军官”荣誉称号;山东省、陕西省分别追授他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团中央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1
,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上尉军衔,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20__年5月11日,请假回山东青州,为准备毕业论文收集相关材料。20__年5月13日10时许,青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生王鸿昊在青州市南阳河不慎落水。途经此地的听到呼救声后,奋不顾身立即跳入水中实施营救。他一次次将王鸿昊推向岸边,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湿滑,王鸿昊一次次从河堤滑下来,经过数次奋力推举,在闻讯赶来的一名妇女和中年男子协助下,终将落水学生营救上岸,但因体力透支沉入水中。在军地共同搜救下,被救捞上岸,但因溺水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当被打捞上岸时,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仍然举着双手坚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他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承诺。
是一个梦想信念坚定的人。挂在他宿舍台灯上的小卡片,写着这样一段话:共产党员的称号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召,蕴含着把优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领凝聚到一齐的无穷力量!。是一个奋发有为、恪尽职守的人。每次岗位调整都能很快进入主角、胜任本职。先后参与编写了6项教学规范和教材,2套教材分获二炮一、二等奖,发表多篇教学理论研究文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植头脑、融入血脉。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经常帮忙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扫屋子。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组织策划同学保卫母亲黄河活动,自行车骑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开展社会调查和宣传活动。
英雄壮举,感动了古城青州,感动了齐鲁三秦,感动了神州大地。驻地数万群众自发到英雄牺牲的地方点亮烛光、敬献花圈、谱写诗歌,经过各种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忆英雄。追悼会那天,200多家党政、企事业单位敬献花圈,近10万群众自发沿途送别。
英雄逝去,精神长存。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深入报道事迹,新闻联播节目以3分钟时长在提要和头条中播出,网络点击量超1000万,跟帖评论达10余万人次。20__年3月,英雄事迹被西安电影集团拍摄成专题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进入院线公映,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
为弘扬英雄壮举,二炮党委和山东省潍坊市委分别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先后被军队系统追授第二炮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热爱人民好军官荣誉称号;山东省、陕西省分别追授他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团中央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2
白彦军,男,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简单普通的话,却是白彦军父母对他精心侍奉双亲的孝心的极大肯定。20__年,他父亲因摔伤,手术后患脑壁性梗塞,经治疗后右手无力,脑梗后遗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来精心侍奉父亲,每天为父亲洗脸,隔一天擦洗一次身体。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对父亲的侍奉从未间断,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护下,他的父亲现在能够做些从高架车转换到轮椅车的简单活动。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亲,不幸又患上白内障,经手术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不让母亲感觉失落,他工作之余经常陪伴老人唠嗑、拉家常,让她消除孤独和寂寞,减轻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白彦军精心赡养老人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父母亲逢人便夸:“孩子不孬!”。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3
x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xx年二月出生,xx年6月担任x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x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x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x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x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x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x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x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x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4
虽然没有做过像林海燕那样拒接私吞大款彩票,也没做过拾到巨款再去寻找施主的大事件,但他却时刻要求自己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诚实守信的一个人。
xx199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本来可以找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但是他却毅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工作。很多人都劝他说:“你一个老师整天这么繁忙,就没想换个工作?”他总是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他要对学生、学校负责,要讲求诚信。”在教学的这20xx年里,哪里有需要他就调到哪里,从来没有提出过意见,总是服从领导的安排,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工作。
参加工作之初,他在条件十分艰苦的谢湾村小学工作,亲戚朋友都劝他离开那里,调回镇小,但他却没有那样做。他总是反劝大家说:“领导派我来这里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不讲原则,不讲诚信,既来之则安之。”
在二十一年教育生涯中,时刻对学生报以诚信。只要是说过的话一定会向学生兑现。周波的转变就是我众多诚信教育案例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波,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因在老家交通肇事外逃到异地与他的妈妈重组了新家后,有了周波。十年后案发,爸爸入狱。当时他才十岁,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亲眼看到自己的爸爸拷上冰冷的手铐,对他的内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够站稳,并一路走好呢?时间证明了担心是有必要的。周波由原来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变成了偷拿妈妈和同学钱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决定用诚信来打动周波。答应周波作业写好就为他贴一颗红星,他奖给了周波;要求周波在室外不打闹就为他讲一个故事,送给了他;教育他说话算数,就和他一起做游戏,他满足了周波。在用自己亲身做法感染周波的同时,告诉周波也要像老师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学期下来,看到了他的转变,但觉得还不够。浇树浇根,育人育心。于是,他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周波生日那天,给他买一个小生日蛋糕,中午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给周波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在蜡烛点燃的那一刻,生日歌响起的瞬间,看到了,周波的眼睛湿润了。许个愿吧,周波哽咽着说,“我明年还想过生日。”对于一个缺少父爱,家庭残缺的他,知道这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想法。此时己经感受到诚信给周波带来的快乐,友情给周波带来的决心。悄悄的对周波说:“如果你能从心里彻底的改掉拿钱的毛病,老师就请你到家中做客,为你过一个更加难以忘怀的生日。”周波不做声,只是一个劲的点头。在诚信的呵护下,周波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的成长。
朴实光可鉴,诚信亮人生。说,他愿意像灯泡一样,毫无保留的发光,给人照亮!他虽然过着知足者常乐的朴实生活,但是却用“尽本分、守信用”的人生信念照亮着自己人生的道路,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5
罗,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__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罗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罗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又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困难。20__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罗留守学生之家"。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置。20__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20__-20__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置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__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6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7
李明素,女,55岁,中共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20xx年7月17日
清晨,回龙坝镇梁滩河洪峰汹涌,一幢幢民房成片垮塌,情况万分危急。
站在自家楼顶的李明素发现50米开外的一个屋顶站满了群众,正在大声呼救。由于地处洪流中心,房屋受到强大冲击,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而一旦坍塌,群众生还的可能十分渺茫。李明素毅然决定带领一家三口,立即展开营救。李老师用手势引导受困群众利用两楼之间的四幢房屋屋顶,逐步爬向相对安全的自家屋顶。当30多名群众爬到隔壁王孝伦家楼顶时,由于两家间隔太大,群众被困在了王家楼顶上。李明素来不及多想,割掉家中所有绳索拼接在一起,将楼梯搭在两屋之间,她和丈夫牢牢地扶住梯子,人们顺着梯子一个个向李明素家转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李明素的指挥下,老人、小孩、妇女、男人,依次爬了过来。上至65岁的老人,下至2岁小孩,一共32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李明素家屋顶。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不到10分钟,王孝伦家的房子轰然倒塌,顷刻消失在滚滚洪水之中。由于长时间受惊吓,群众情绪很不稳定。李明素又安抚大家说,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不久,救援队来了,用绳索搭起一条滑道,惊慌失措的群众都想抢先通过。李明素再一次挺身而出,安排妇女儿童先走,然后老人,最后是年轻小伙子。群众一个一个脱险,李明素却把自己的儿子留在了最后。
李明素说,“在这次洪灾中,虽然我的损失很大,但受灾的群众还很多,需要党和政府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决心和信心与党和政府一起共渡难关,困难只是暂时的。”朴素的话语,表达出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20xx年,李明素先后被重庆市妇联、全国妇联评为重庆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8
于金忠、男、46岁、中共党员,在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工作已有20xx年时间,20xx年来他谦虚好学,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团结同志积极向上,对热爱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特别是担任一建公司项目部副经理后工作综合繁琐,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于金忠八冶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自知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经常向一些学历高的同志学习,开始从基础技术学起,天天查资料,细心专研施工图纸,耐心细致地学习、查阅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并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得到快速成长,同时也铸就了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每天早晨天刚亮,他便起床洗漱完毕,伏在桌上钻入图纸的“海洋”。晚上,别人的房子早早就关灯休息,他的影子却清晰地映在窗帘上,直到很晚。经过自己刻苦学习,20xx年取得了电大大专学历。他的学习精神受到员工们的高度赞扬。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来往的领导及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为了适应工作,于金忠自己买了有关接待及职业道德等多种书籍,系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受到顾客和农民工的好评。在他的协助下,项目经理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和才智,把项目部由一个小施工队发展扩大成一个管理岗位齐全,责任明确的知名项目部。
20xx年11月,因工作出色,于金忠同志被公司任命为项目副经理,从此,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弹奏起拼搏与奋击之歌。
在工作中他对年轻人也是关爱有加,常常把徒弟们称作“孩子”,在气氛融洽时还经常开开玩笑。在担任“导师带徒”师傅几年中,他共担任了3位学员的指导老师,倾其所学,耐心辅导,使学员快速成长,现已全部成为了技术骨干、管理能手。徒弟们一提起师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高高在上、望而生畏,而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徒弟们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和融入企业文化中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他从来没有训斥、批评过我们。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工期紧的时候,通宵加班黑白颠倒地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加班他都陪着大家。”
于金忠也是生活在上有老人,下有妻子和孩子的一个大家庭,他为了项目部的工作,为了给员工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员工们上班前半小时他就上班,每天下班最晚的就是他,他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处理一些家务。就20xx年底他母亲患了脑梗阻、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情,需要家人里外伺候,他总会想尽办法把工作的事情和孝道合理的安排到位,他和妻子轮流守护在老人身旁,为了不耽误公司的工作,他让妻子白天管老人自己夜里管,每天晚上于金忠为母亲翻身、测温、擦洗。既保证了老人的身边有亲人伺候,又使项目部的工作正常运行。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工作20xx年来,于金忠参加了酒泉卫星基地工程、嘉峪关水泥厂、兰州河湾铝厂、青铜峡铝厂、俄罗斯图瓦金矿工程等十余个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二十七年的艰苦与磨砺,造就了于金忠严管理、善经营,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勤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以优秀的业绩受到各级表彰,连续多年获得集团公司和一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很坦然地说:“过去的成绩已成历史,我不会抱着昔日的荣誉沾沾自喜,我要把它当成一种鞭策,为了我们心中的信念,我将不断前行!”于金忠是一名普通的经营管理者,但又是一名不平凡的共产党员,他以对党的事业赤诚奉献和绿叶对根的深情,谱写了一曲锻冶青春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赞歌。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29
是省建一安公司的退休职工,今年80岁,19xx年随着支援大西北建立队伍的行列来到兰州。25年前,老伴患病不幸去世,儿女及亲友们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生活上有人关心,将来也有个依靠,但考虑到一直随自己生活的老母亲已80多岁高龄,如果再找一个老伴,婆媳关系是否能处的好?如果相处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对老人的晚年生活有影响。因此,就消除了再找老伴的念头,一直围绕在母亲身边,随时照顾老人家,毫无怨言地担负起为老母亲做饭、洗衣服、梳头以及端屎倒尿等日常家务活。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买了一些有关老年人保健的,尽可能多地学习老年人的`保健知识和养生之道,精心安排饮食起居,调剂饭菜品种,荤素搭配,想方设法变换口味,给母亲增加食欲,使老人吃的可口顺心。为了使老人每顿早餐都能喝上新鲜豆浆,他买了个豆浆机自己制作,不仅用黄豆,还要放一些核桃仁、花生米。他说,这样打出来的豆浆才有营养。为了减少老母亲夜间起床解手的次数,总是陪伴老母亲到晚上11时入睡后才休息。不管老母亲何时翻身换睡姿,他都会起床,看看老母亲的被子是否盖严,是否要起床解手。尽管自己今年已是80岁的老人,并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也需要儿女们的照顾,但他从来没有过要自己的子女照顾他和老太太的打算。每当说起老母亲,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母亲精神状况很好,身子骨比较硬朗,至今还能端着碗吃饭,不要别人帮助,她觉得自己吃舒服。老人说:“人老了,不用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比什么都强。儿孙们都很孝顺,我就心满意足了。”
有四个儿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都很孝顺。多年来一直亲自照顾老母亲的精神,给儿孙们树立了典范。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看望老人,为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家庭成员中从来没有闹过一次别扭,红过一次脸。今年40多岁的孙媳沈贺萍说:“多年来,爸爸一直在亲自照顾着奶奶。爸爸的这种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是我们行动的典范。我能天天来看奶奶,完全是受到了这个家庭的家风影响。人不能忘恩,要感恩父母、亲人,最起码的底线就是要孝顺。”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30
,男,56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我是一名公务员,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举过头顶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诺。”坚守这种信念与承诺,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政事业默默奉献。为实现诺言,在全区率先提出了“应保尽保,应帮尽帮,应业尽业”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与就业双向联动机制,使8000多名申请低保但有劳动能力的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思路。在全区建立了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社区慈善超市,并帮助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爱心屋。慈善帮困达到了10万余人次,募集善款2260万元。
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购买式”、“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多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建立了“十分钟为老服务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乐、助托”等服务,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实施独居老人“守望工程”,为独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服务。率先开展“扶手工程”,解决老年人上下楼梯难问题。他还率先在公务员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残、助医、助学”为主要内容的义工服务队伍,并实行公务员义工服务“一册通”,即公务员凭义工服务手册可以到本区57个义工服务点进行义工服务。义工服务手册被老百姓称为“群众满意记录册”。
推出了“医疗拥军”措施,方便部队官兵就近看病,解决了军人子女读书难和军嫂安置难的问题。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免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前体检、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建立了“离婚劝和”机制,接受劝和咨询的.当事人,劝和率达到52%。在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中,他在机关干部中实施了“五心工程”,即对最可爱的人要热心,对最困难的人要关心,对老年人要孝心,对年青人要育心,对民间组织的法人要诚心,提出了全面建设“百姓民政”的目标。20xx年普陀区民政局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普陀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x20xx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20xx年获得上海市民政系统第三届孺子牛奖金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31
刘,男,58岁,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为了众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20__年以来,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费兴修水利,每年都无偿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绿化荒山,荫福后代子孙。
缺水一直是困扰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__年3月,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刘拿出毕生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共计60万元,历时两年,在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达20万立方米的蓄水堤坝,可为周边5个村的近万亩农田进行灌溉,开创了沂蒙老区个人筹资兴建水库的先例。修筑堤坝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活。山路迂回盘旋、崎岖不平,运送建材物料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刘只好和工人们用手推车一点点往山上送。一天下来,刘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个来回,胶鞋磨破了底,脚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来,浑身像散架了一样。因为修筑堤坝,他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钱,现在仍有20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修筑堤坝,他吃住在山上,两年没下过马陵山;因为修筑堤坝,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了这名朴素汉子内心永远的痛。20__年堤坝修筑完工以来,刘每年都无偿放水,为水库周围5个村提供农田灌溉用水。
如果说修筑蓄水堤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刘绿化荒山的手笔则更让人感觉到震惊。他自筹资金专门聘请林业专家进行勘测规划,请来石料开采专业人员在岩石缝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树木的地方,几乎全被他开垦起来了。先后在草不生、树不长的荒山岗轰炸岩层560余亩,开挖果树带680亩,绿化面积达1800余亩。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岗,如今已经成为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胜地。
刘做的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贴心人。20__年春,刘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着谢圩子村党员群众的`厚望,刘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筹资30余万元,对村里所有巷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昔日泥泞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环境优雅、花红柳绿的文明村。
对于未来,刘充满了希望:“等还完了款,有了积蓄,就实施水库二期工程,将水库大坝加高、加长,实现蓄水50万立方米。”目标虽然艰难,但刘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会让儿孙们接着干下去”。这就是沂蒙山优秀儿女刘铮铮誓言,他用执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和朴实情怀。
道德模范人物及事迹 篇32
,男,汉族,1959年4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长沙生殖医学医院院长。
38年初心不改,专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疗,为近3万个不孕症家庭实现生儿育女梦想;承诺“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26年来减免患者治疗费用1000余万元,为践行“医者仁心”写下最美注解。
践行初心与诺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难题。在行医过程中,常接触到不孕症患者。1983年,立下诺言:攻克不孕不育难题,哪怕耗上一生的时间。遍访全国知名老中医,广读中医典籍,刻苦钻研医术。1995年,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长沙不孕不育专科医院。20__年该院获批试运行夫精人工授精技术。20__年获批正式运行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医院已形成中医中药、康复理疗、西医手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不孕症治疗体系。
承诺,“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他严格规范医疗项目收费,“因病制宜”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经检查确诊无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劝导,不做无谓的治疗。他身体力行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拒收红包、礼品。他为特困家庭患者减免医疗费,甚至补贴回家路费。26年来,为4000多名患者减免治疗费达1000余万元。
常年组织医疗队深入贫困、偏远地区免费送医送药;他在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吉首大学、南华大学等大学设立“奖学金”,目前累计奖励学生460人次、教师52名,奖金合计115.4万元;他为武陵山区等省内90所曾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累计捐款1850余万元。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