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最新7篇】》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他会带给我梦想。我要插上书的翅膀,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我要插上书的翅膀,飞向更高的成长阶梯;我要插上书的翅膀,让他带着知识,伴我飞向未来的梦想。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最新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读书心得体会900字 篇1
当你的事业跌进谷底,当你的人生充满了失败,当你被所有人嘲笑和排斥当你觉得未来再也不会有阳光。你会不会真的放弃你会不会仰着头守住自己最后的倔强?你会不会从失败中积累经验?潜心修行,你会不会咬紧牙关拼命一搏?事实上只要你不放弃,只要你坦然面对一切绝望,坚持到底,你就会发现等待你的就是晴朗,明媚的未来。——《逆商》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正如掘强这首歌里的这句歌词一样,我们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我们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等待被浇水……我们要做那些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花朵,在悬崖的缝隙中生长,去看更广阔的天空!大树之所以坚固,是因为它不断深深扎根于地下,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找寻自己需要的水源,然后努力的吸收阳光雨露,为自己撑起一片阴凉。所以我们要做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在大风大雨中,屹立不倒,并且能为人们送去自己的一片阴凉……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些一路绿灯的人,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他们负重前行。我们没有好的出身,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出属于自己的天空。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不要害怕,正是因为这些困境我们才能成长,正是因为困境才让我们明白生活的不易,正是因为困境才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逆境是特别考验我们情商的,一个人在逆境中的表现能表达出一个人情商,逆商的高低。逆商高的人从来不怕生活中的困境,相反他怕的是人生之路太过顺畅,因为风平浪静的背后往往是大风大浪。而逆商低的人却不喜欢困境,甚至说一点点的小困境,就能让他缴械投降,从此再也爬不起来。世界上每一位成功的人士后面,必定会有各种走过的困境的足迹,这代表着他们新生的证据,如果不是经历了这些,他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成就?
想要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这句话是有它自身的道理的,不然也不会传到至今。每一个看起来表面风光的人,背后必定是走过的艰辛,谁也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就像跳芭蕾舞的人,她们是非常的艰辛的。人们只看到了她们在舞台上的光辉,却没看到她们背后的付出。想要跳好芭蕾舞她们在下面练习了一年又一年,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脚烂了一次又一次,正是这些的积累,才能让她们在舞台上绽放她们的美。如若不是她们下面的努力,怎么能跳出既有力量又不失柔美的芭蕾舞?所以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逆境就像是我们的炼丹炉,环境已经提供好,想要炼成什么样的丹,就要看你自己有多努力,越努力的人越容易接近成功……
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篇2
夏夜,无意中捧起老舍的《骆驼祥子》,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祥子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多舛命运敲击着我的心灵。
祥子的生活环境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一个拉车的吞下去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善良正直的青年车夫祥子,生活在北京旧三十年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他的理想。他起早摸黑,省吃俭用,历经三年如愿以偿。却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车被夺走了。逃离苦海后,又被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诱惑,不得不娶了虎妞,可虎妞又死于难产。从此“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堕落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如果不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
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有的人沉默死去,有的人呐喊反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祥子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是懦弱性格的悲剧。
祥子从农村到城市的“打工”生涯可以说是祥子生命力和意志力与外在社会条件以及恶劣的生存现实之间的一场真正的挑战。挑战之后,代之而起的则是祥子的顺从与屈服乃至随遇而安。当拉车能养活自己,能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时,祥子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是蓬勃向上的,也无须怀疑自己,向外界要求什么。在祥子看来,吃苦耐劳养活自己是“最有骨气的事”。而当自己的洋车与辛苦赚来的钱遭受轮番的抢掠时,祥子的生命力、意志力渐渐地屈服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强大的社会压力,被渐渐消磨殆尽了。婚姻上,屈服于虎妞的欺骗,对虎妞的无理取闹和无穷的欲望不敢反抗,只求凑合。个性上,变得更懒,更滑,更无赖;生活态度上,越加消极,学会了欺骗、敲诈,欠债不还,学会了游手好闲,出去嫖等等恶习,对周围的人和事麻木不仁。在婚姻、家庭、社会、事业、世俗的层层围攻下,祥子的生命力、意志力被彻底地磨蚀掉了。祥子全身上下充斥着懒惰、自私、油滑、欺骗、投机等种种恶习和观念。
眼睁睁地看着“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堕落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我的心无比悲痛!脑海中浮现出鲁迅的名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他能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积极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他的命运将迥然不同。所以,当我们身处逆境,不能自甘堕落,要勇敢地面对,永远充满着希望面对新一天。
读书心得体会900字 篇3
《草房子》这本书写得是一个叫油麻地的小乡村里发生的事。在油麻地里,还有一座油麻地小学,那里的房子都是用草搭成的,所以这些房子就叫做——草房子。小主人公桑桑和校长爸爸桑乔还有妈妈就住在这里面。
这里面的人物都非常了不起,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杜小康和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和秦大非常想要一片土地,在几十年的艰辛里,他们换来了一小片土地,可是油麻地小学的桑校长和老师都觉得这片土地应该属于他们,想把秦大他们家赶走,可是他们花了十多年的工夫都没能成功。后来秦大死了,就剩下秦大奶奶。
最后实在不行了,就来硬的,地方政府给秦大奶奶在别处盖了新房,又划分了一小块土地,叫来几个大汉把秦大奶奶抬走了。油麻地小学建起来后,秦大奶奶天天告状。政府受不了了,只好给他在油麻地小学的一角,给他盖一间小房子。
可是老师们都不服气,秦大奶奶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个恶婆子,很讨厌她,秦大奶奶知道了,于是就开始发泄,捣乱校园,她的鸡、鸭、鹅也跟着捣乱,搞得大家都受不了了。
桑乔也发动所有老师开始捣乱秦大奶奶的艾地,他们把艾拔了,种上了楝树。秦大奶奶看见了很伤心,就在苗圃上乱滚。
过了些日子,乔乔为了一支花而掉进了水中。秦大奶奶看见了就奋不顾身的跳进了水中,把乔乔救了起来,而自己却晕倒在水中。大家纷纷过来抢救奶奶,这次救人改变了桑乔对秦大奶奶的看法。
可是后来,秦大奶奶却为救一个大南瓜而落水身亡。这是一个多么有爱心的秦大奶奶啊!
杜小康家是油麻地小学最厚实的一户人家,他们家有个大红门。而且杜小康的学习很好,在班里是班长,晚上有很多人都到他们家吃东西。可是有一天,杜小康家突然一落千丈,随后他爸爸又病倒了,他们家不像以前那样富有了,所有的钱都拿去给他爸爸治病了,还借了人家好多钱。
有一次他们去赶鸭子,赶到了很远的地方,可是在那里遇到了暴风雨,他们的鸭群全都分散了,找了半天才全部找到,回到家,他们已经还不起人家钱了,就把他们家的红门拆了给别人抬了回去。杜小康上不起学,就天天在学校门口卖东西挣钱。
杜小康真了不起,虽然他们家变穷了,上不了学,但他依然热爱学习,而且去卖东西为家里挣钱。小小的年龄就为家里分担困难,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最后桑乔因为校长当得好,被分配到另外的地方去了,因此桑桑他们家也要跟去,他们将永远地告别与他们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写出了乡下孩子的童趣,还有他们那份真诚的友谊,我非常感动。
读书心得 篇4
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给我们不同的感悟。‘四书五经’是古人必读的书。‘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许多的书,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现在这些书也在影响着我们。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应该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知道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根据以上文献,我认为“礼”的原始意义可以解释为(1)敬神祈福的仪式,这是一种祭祀祖先的需要,诸如《礼记·祭义》中记载的“致齐(祭祀)于内,散齐于外”;(2)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必须要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诸如《礼记·曲礼下》中记载的“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形成的规范,诸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以及“长者问,不辞而对,非礼也”等。
具体而言,我认为古代的“礼”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等级制度,小到见面、穿着、丧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 https://m.d8qu.com/ ,它包含着古人对于“神权”的敬畏,以及对于皇权的服从。即便是对人们日常交往中、对人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一些言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皇权的尊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五四运动和文革使得传统的“礼”文化中落后、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今天的“礼”指的主要是符合社会道德、审美、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的原则是真诚、简易、克己和适度。
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篇5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
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读书心得体会900字 篇6
在一个很平凡的下午,我翻开了高尔基的《童年》,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可怜的阿廖沙三岁丧父,被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他性格暴躁,自私贪婪;两个舅舅也粗野不堪,自私至极。阿廖沙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争夺财产、打架斗殴、愚弄毒打儿童等。在这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幼小的阿廖沙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忍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肮脏和丑恶,那幼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许多次沉重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成算是阿廖沙的亲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它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体会到沙皇的制度的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地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难历程。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高尔基在作品的开头就写到:“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于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评判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并要让这种卑鄙灵魂消失。
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高尔基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黑暗中的光明。
高尔基用他充满苦难的童年向我们诠释着一个真理:在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眼前的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只要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光明必会到来。
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篇7
闲来无事,偶抄一本,不知不觉便入迷。
这便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拥有一股深深的吸引力,不容你抗拒。
《朝花夕拾》可以说是我看过所有散文集中最好的一本,十篇故事,篇篇精彩。我能看到,书中的灿烂如朝阳的金色和斑驳若残影的黑色,当不安和战乱席卷了那个年代,当黑暗和残忍吞噬了那个空间,人们在战栗,在哭泣,在背井离乡,在无助的祈祷!祈祷他们可以拥有一点可怜的抚慰!在这个时候,那些平常口口声声说爱民,亲民的官呢?那些大腹便便走街串巷的富翁呢?虚伪的面容不能掩饰心里的丑恶,鲁迅先生看透了这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受到倍加迫害,在悲哀的阴影下,鲁迅先生用笔点燃了那一丝光芒,使更多迷途的灵魂找到自己该走的、正确的道路,那就是——革命!在那个时候,人们拿起武器,脱掉羊的皮毛,向企图夺走中国这片广阔土地的侵略者,露出了他们不屈的心!
“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后来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停留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的视点,叙述了这沉闷的一切。
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百草园里长着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有在树叶里长吟鸣蝉,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有忽然从草间直窜云霄里去轻捷的叫天子。在园子里的少年鲁迅经常搬来凳子,爬上大树,在树叉上坐下,寻找着鸟蛋,大人来了,他又到草丛里去趴着,在青草的掩护下与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会照着闰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鸟,无奈,每次所捕得的鸟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