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通用31篇)正文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通用31篇)》

时间: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精选31篇)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带轻声“的“字的短语,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能结合语境,运用猜字谜、做动作等方法,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能按正确的笔顺书写 “月、里”两个字,认识 “门字框”和“横折钩”。

3. 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带叠词的“的”字短语。

板块一:导入新课

1.看,这是什么?(出示一组船的图片)

一起读(船标红)

2.小结:这些都是船,哪一幅图是小小的船呢?

观察:小小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呢?

3.出示课题:小小的船(读课题)

板块二:学习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一)正确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找一找,小小的船在哪里呢?

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说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呢?

小结:原来,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

2.这首诗你会读吗?学生齐读,老师用手机把他们读的声音录下来。

表扬学生字音读得很正确。

(二)流利朗读课文

1.但是,我发现你们读的和老师读的有点儿不一样。听一听,哪里不一样?(播放学生齐读的音频,发现很拖拉)

2.怎样才能读得不拖拉呢?指学生说。

小结:要想读好这首诗,有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3. 读好带“的”的短语。

(1)出示带音节“的”的短语,观察,这些词语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这些“的”的音节中都没有声调,是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示范读,跟读,男、女生读,指生读,齐读

4.通读全诗。

(三)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弯弯的月儿”就是说月儿是什么形状的呀?(弯的)

那直接说弯的月儿就行了呀,这样还简单些。你们觉得呢?

2.出示原诗与改后的诗,对比读

课件: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的船儿两头尖。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的船里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的星星蓝的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你更喜欢读哪个?为什么?

小结:有了这些词,读起来像唱歌一样更顺口、更好听。

(四)积累带“的”的叠词

1.你还能说弯弯的什么,小小的什么……?

2.出示一幅图,看图说叠词。

板块三 学习字词。

(一)认识10个生字和“门字框”

1.读好这些词语,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诗歌读得更好听。齐读课文。

2.真的读得很好听了!如果我把诗歌中一些字给去掉,只留下生字,你还会读吗?(课件隐去其他字,只留下带音节的生字,便于学生结合语境猜字音)

自己试着读一读,不会的请同桌教教你。

3.指生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齐读

4.猜谜、做动作巩固识字

猜谜记字

“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两

“一点一点大——头

土中出太阳——里

生日——星

做动作记字。

手目——看 人门——闪(认识“门字框”)

5.把这些生字组合成词语,读一读

在船里 两头 看见 闪闪的星星

(二)写字,认识“横折钩”

1.出示“月”和“里”,认读,组词

2.学习“横折钩”

3.比较“月”和“里”的第二笔有什么不同,书空。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5.展示,评价,学生自我修改。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

我在上《小小的船》这一课时,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破其难点,我设计了“欣赏歌曲导入;趣味识字,形象记忆;合作、探究,读中感悟;伴乐朗读,大胆想象;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美妙动听的乐曲中,趣味横生的游戏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既定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张扬了个性,有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享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课堂上,我除了精心设计歌曲欣赏的导入、富有童趣的教具、趣味识字、声情并茂的范读等教学环节外,我还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如:老师评价学生、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有效地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真诚地赞美与激励,创建了活跃、有趣的`课堂

低年级的孩子们喜欢唱、喜欢跳,特别是对自己熟悉的曲子,在语文课上出现更觉得新奇。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伴乐朗读与想象”等环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边听音乐,一边感受夜空的美景。那满天可爱的小星星,那美丽的弯月仿佛就出现在眼前。把诗的内容,诗中的景——星星、月亮,诗中的人——那个看月亮的小朋友“我”,连同写诗的人都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中,似真似幻的意境让学生已深深陶醉其中,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邀游于闪烁的广袤星空,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就这样,孩子们伴着音乐,张开想象的翅膀,声情并茂地多种朗读,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我。而此时的我也毫不吝惜自己的语言。“你们真是一群用心用情的好孩子!”“你的声音真甜美!”“读得真好,可以当我的老师了!”“老师相信你再读一遍,一定会读得更好,想试一试吗?”一句句热情地赞美,一声声真诚地鼓励,激发了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欲望,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回顾整堂课,在欣喜之余也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凑,在读的指导方面不太饱满,有几处当学生读得不太好时未及时鼓励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其实,本着呵护每个娇嫩生命的天职,我应鼓励学生再读,并利用看图读、表演读、想像情境读、范读等手段让学生在悟中读、读中悟,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感受到老师的肯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健康的人格得到更和谐全面地发展。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3

听了段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我们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段老师 教学《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故事引入,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了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本课例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如由故事引入,教具设计富于童趣,安排音乐欣赏及水果拼盘游戏。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例如1.看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2、各种形式的读文,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3.感情朗读课文: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这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4.“宝宝”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5.配乐朗诵,练习背诵。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6、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我们每个老师经常都谈论到,这个孩子习惯太差……其实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受到了他习惯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就是习惯非常差的。因此,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时间,我们应该抓住。而作为低段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应该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在这里。那课堂教学是落实习惯培养的好地方。

在段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她在这个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精心的习惯是她做得最好的习惯,可以看到她课堂上是非常安静的,孩子们在安静里也是在认真的积极的参与的。现在我们都感觉到孩子们非常浮躁,就是因为孩子静不下来。而语文学习是一门特殊的科目,静是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读,静静的写……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美。

当然我也有一些建议: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在一些环节处理上速度太快,还不够扎实。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4

(一)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二) 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听音乐,背唱《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有关太空的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5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听了一年级四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一个个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说说吧: 陈爱华老师整个课堂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本课有几个亮点:

1、 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陈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陈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我也有几点建议:

1、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

2、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锤炼。一个是语速还可加快,一个是语调的高低。

张华玲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

(一)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二) 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听音乐,背唱《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

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有关太空的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刘新华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刘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

二. 语言亲切、细腻、感染力强,娓娓动听。

对于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而且决定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刘新华老师的语言感染了她的学生,因为她的语言亲切、柔和、自然。在教学中,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改进,不失时机,不吝美词去赞美她的学生,如:“你真聪明”,“你真让老师喜欢”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给我的感觉好象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相当的好。

王丽琴老师的课

一,拼音与生字的教学处理,富有创意。

一般的教学,都是先认读拼音,再认读生字就完了。可李老师在认读音节和生字后,反过来让学生由生字去拼读音节,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音节,也认读了生字,收到了双重效果。

二. 指导写生字的方法,巧妙实用。

在教学生如何定生字时,她巧妙地利用“房间”与“田字格”的相似处,生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占用其它空间,使学生养成了一个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方法,同时又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与写字也有相似处,要脚踏实地。

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个别学生的调皮,李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她没有及时地制止,因此课堂有些乱;表扬学生一体化,缺乏针对性,有些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些偏差,也说“你真聪明”,这不太妥当。虽说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表扬,但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也很重要;又如生字教学与文章的衔接有些地方稍牵强了些,不够紧凑。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6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儿童诗歌。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龙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就龙老师的这节课说几点自己的看法。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龙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如:老师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较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2、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课前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学生、认真备课。

3、识字教学中能循序渐进,有层次感,教学思路清晰。如:教学生字时由听(看)——勾画——读——问——考(互助)——检查——识记——检查。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

(1)看听思结合法、

(2)符号标注法、

(3)拼音识记法、

(4)同桌互助法、

(5)观察法、

(6)想象法、

(7)读思结合法。

如:在教学中龙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是什么样的月儿”“船儿是什么样的”“我看到了什么”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通过边读边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5、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有针对地设计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媒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如:教学中用了生字卡片、课件、音乐视频等

6、这节课龙老师能采用多种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

(1)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教学时能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正确的评价,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7、能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如:

(1)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求学生既要坐姿端正又要举手规范,

(2)学会帮助别人和求助别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还可以更全面更细致

2、问题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如:教学设计中的第二个环节的目的是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而提的问题却是这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呢?这与本环节教学的教学任务无必然联系。可这样提问:同学们听读课文后能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找出来吗?

3、学生读还得加强,读的层次还没读出来,读的形式还欠一些,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还不完美。

4、组织教学的经验还需要多积累。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龙黎老师的共同学习人、指导教师,我愿与龙黎老师一道,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有效建议,与他们共同成长。

一是多深入年轻教师课堂听课,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提高学习指导的针对性。

二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全面熟悉了解新课标,丰富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是重视教育教学经验积累,关注教学焦点问题,提高解决教学难点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会珍惜每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虚心学习。相信龙黎老师也会和我一样,通过活动的锻炼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评课稿3

刘新华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刘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

二.语言亲切、细腻、感染力强,娓娓动听。

对于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而且决定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刘新华老师的语言感染了她的学生,因为她的语言亲切、柔和、自然。在教学中,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改进,不失时机,不吝美词去赞美她的学生,如:“你真聪明”,“你真让老师喜欢”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给我的感觉好象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相当的好。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评课稿4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听了一年级四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一个个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说说吧:陈爱华老师整个课堂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

她的课堂本课有几个亮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陈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陈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我也有几点建议:

1、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

2、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锤炼。一个是语速还可加快,一个是语调的高低。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评课稿5

听了江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江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江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江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江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结构中进行区分,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江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叠词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读得非常好。

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江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十分巧妙。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与“小小的月儿两头尖”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孩子们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的妙处,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其次在朗读上口的优势中体会到“船”与“月”的相似之处。

最后,江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指导孩子进行了写字练习。本环节也十分扎实有效,孩子们也因此写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字体,孩子们学得高兴而且有效。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7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沈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

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

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沈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沈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沈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沈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读得非常好。

因为这首儿童诗简短且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而且由于字词版块的有效铺垫,初读课文时显得十分顺利。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沈老师首先抓住了孩子们对于一句话的理解。在沈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句号,什么是一句话。沈老师也很大胆,能够给予孩子尝试标出课文有几句话的机会。事实也告诉我们沈老师的尝试是正确的,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句号,什么是一句话”,因此标得非常好。在引领孩子认识一句话的过程中,沈老师以“指名分句连读课文的形式”进行了朗读课文,使孩子们对于一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沈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十分巧妙。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沈老师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与“弯的月儿小的船。”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孩子们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原句的妙处,朗读上口的优势中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且引导孩子理解“像”的句式,以“弯弯的月儿像”的句子形式出示给孩子,让他们说一说,在交流中使学生理解了句子。在阅读理解第二句话的时候,沈老师重点抓住“尖尖的”这个短语进行理解,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

最后,沈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指导孩子进行了写字练习。本环节也十分扎实有效,孩子们也因此写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字体。一句话,本节课是一堂非常完美的课,孩子们学得高兴而且有效。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8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做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穿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在诵读中陶冶儿童感受语言美的情操。

听了我们一年级三位语文老师的课,感觉她们都上的很出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来一一的说一说。张琼芮老师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秉着“生本”课堂的理念,本节课上的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张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标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渡都很自然。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张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准备了“蓝天”、“月亮”、“星星”等素材,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

3、使用儿童化语言进行教学。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纪比较小,教师使用儿童化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产生倾听的愿望。孩子愿意听,并且听得进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拼音与生字的教学处理富有创意。

一般的教学,都是先认读拼音,再认读生字。可是张老师在认读拼音和生字后,又反过来让学生由生字去反推拼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拼音,也认读了生字,收到了双重效果。

当然,对于这节课,我们也有几点建议:

1.多音字的认读环节被教师忽略了,这样学生心中可能会存疑,造成错读情况的发生。

2.课文读的还不够到位,读的时间还有所欠缺,读的效果也有待加强。

3.生字小老师不够灵活,可能还是经历太少,仍需加强训练。

孔燕茹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根据张琼芮老师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有效的改善和补充,她的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孔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得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2.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孔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放松环节,让幼儿齐唱《小星星》歌曲,并在课堂结束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对多音字的识记和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在认读生字环节中,能及时的讲解多音字以及本课需要掌握的偏旁部首,有效利用了课堂时间,使学习内容更加完整、细致。

4.用游戏学生字,学生更有兴趣。

孔老师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这让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激趣是教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让生字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们能积极的参与到生字游戏当中来,高效实用。不过,这节课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教师在讲解多音字时,没有明确的指出什么叫多音字。如果有一个归纳总结,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去总结归纳了。

2.课件上出现了错别字。

3.没有及时对答对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学生说错的地方也没有及时纠正。

有了张老师和孔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为基础,王婷老师的课堂设计更加的完整细致,是一节成功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她的课堂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扎实有趣的字词学习。

在字词板块的学习中,王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后教师又进行了配乐朗诵,让孩子展开美丽的想象,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使学生在比较分类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此外,王老师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我们平常所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如何让生字宝宝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呢?教师创设了多种途径和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了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多次反复展现课文中的生字,采取“开火车”、“摘星星”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中不知不觉和生字宝宝成为了朋友。并且注重整体识字,把生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读。

2.将视听的感官体验引入到教学中来,事半功倍。

王老师在范读课文以及在让孩子诵读课文时,都进行了配乐,这让孩子不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文章的美,更通过音乐加深这种美的印象。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情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能按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再到小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识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更利于孩子以后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堂课,只有不断的完善。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表扬学生一体化,缺乏针对性;教师的语调稍显平淡,不够抑扬顿挫富有激情。但是只要抓住了“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进行的越来越精彩。

最后,作为新进语文老师,通过本次语文教研周的活动,我们也学习到很多宝贵经验,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向本次讲课的优秀教师们靠拢。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韵文中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易于激发儿童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以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猜猜它是什么?(月亮)

2、真聪明,你平时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是圆圆的,像园盘。是弯弯的,像镰刀,像月饼,像小船。)

3、是啊,晴朗的夜晚,蓝蓝的天空上,星星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在星星的中间有一弯像小船一样的月亮,月亮上坐着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位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板书:小小的船

4、配乐,师范读课文。

先听老师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中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不太熟练的句子多读几遍。 觉得读得比较熟练了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轮读)

2、谁愿意当小老师来给我们领读?(指名读、齐读)

3、你认识这首诗里的生字宝宝了吗?齐读星星生字卡片,指名读。

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谁能想办法让我们把他记住呢?(重点分析坐:你来坐,我来坐,两人坐在土堆上。闪:人在门中,一闪而过)

三、品读课文,想象中创新

1、画月亮,理解“弯弯”。

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字,那么,你知道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画个弯弯的月儿。(师生一起画,生画在课本上),评一评画出了“弯弯”的样子吗?

生活中你看到过那些弯弯的东西?(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桥洞、弯弯的香蕉、弯弯的眼睛……)我们再读第一行,想一想: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小船、镰刀、香蕉……)

2、 放《小小的船》曲子,师描叙,生闭眼想象:

这首诗写得太美了,所以有人把他编成了一首歌,请你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让我们也想象着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想象一下,你还会看到什么?

3、表演读

说的真好,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伴随这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朗诵这首诗,能表演的就放下课本表演。(面向家长)

4、游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摘星游戏”,请小朋友到上面来摘星星,先读出上面的字,再组个词,然后领着大家读,那么这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小朋友们,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能真的坐上宇宙飞船,飞向蓝天,登上月球,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老师这儿有一份作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作业印刷好发给学生)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0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歌,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听了孙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有亮点,也有不足。

亮点是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孙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清晰的表现为四个大版块:导课,识字,朗读,写字。课堂教学讲究环节精,环节少。孙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是非常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一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猜谜语引出月亮,出示图片引出圆月、半月,而后老师拿出弯弯的月亮导入课题,并且告诉学生叶圣陶先生还写了一首儿歌来赞美它,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对识字的处理,扎实有效。

先借助拼音识字,分组读;再去掉拼音识字,提名读,当小老师领读;再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在随文阅读中又注重了多音字“只”的教学。孙老师在识字环节中抓住了学生的识字规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

三是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

孙老师在指导朗读诗歌时,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展开想象读,分组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尤其是重点指导了叠词的朗读,在这里,孙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声情并茂。

四是写字指导。

孙老师安排了“月、儿”两个字的书写,先让让学生观察了书写笔画、占格位置,老师范写,学生练写两个,提醒学生书写姿势,写后评价。孙老师的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扎实。步步注重语文学习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书写的姿势等。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体会到,孙老师是非常注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去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从细微处把孩子的基本功抓扎实。这是非常可贵的。

不足之处是还要注意教学策略的灵活多样,孙老师虽然抓住了教学的知识点,但在点的教学上总感觉力度不够。如:识字教学,只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效果是会读能识,而没有记,没有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记住字,也没有体现积累字词,重点生字也没有随文识字;叠词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最后的视频发射宇宙飞船,重点是引导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而不是发射。建议孙老师还是要注意教学策略的灵活多样。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1

小小的船是一手优美的儿童诗,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诗中有景,有情,有韵。

魏主任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扎实字词学习,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板块的学习中,魏主任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魏主任以图片动画的形式引出课题,而图片正是一年级孩子喜爱的熊出没,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图片吸引,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朗读技巧。

因为这首儿童诗简短且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所以初读课文显得十分顺利。

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魏主任的教学设计也十分巧妙,引导学生像的句式,以弯弯的月儿像的句子形式出示给孩子,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也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了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这节课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识字教学实践占用较多,影响整体课堂学习效果。但整体来看瑕不掩玉,这节课还是比较优秀的。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2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我们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一、有效而富有特色的组织教学

大家都知道作为低段,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上的组织教学,它不但只是课堂教学的保证,更是孩子学习生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从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月时间里,她的组织教学是扎扎实实地在抓,而且抓得很好。她的课堂上组织教学形式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多种形式。她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很自然的,结合教学展开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形式,在她的课堂上没有“1、2、3快坐好”这些我们经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语,她的每次组织都是很自然很贴切,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细节里。在课堂上呈现的是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状态,能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二、教学环节很有特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她课堂的教学环节,还能清晰的记得是三个大版块:识字;写字;读好课文。课堂教学讲究环节精,环节少。王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是非常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每个环节落实、适合低段教学

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片段:

片段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晴朗的夜晚你能看到什么?(课前准备)出示蓝天图,学生边说教师边贴星星月亮。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有一位老先生写了一首儿歌来赞美它!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王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很好。

片段二:对识字的处理,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先学,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后教,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教学“坐”字时,除了让学生注意读好平舌音之外,根据字形遍儿歌记忆。“一个人走进门”“双人坐在土地上”“两个小人坐在地上聊天”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记得牢。又如教学“弯”字,教师弯下腰让学生说它的反义词记字也是理解词义,再让学生组词加深印象,并且随机总结了识字的方法。当堂训练,出示练习: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对勾。

片段三:对正确的朗读课文的指导。

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王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很好。

片段四:写字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了见的书写、再练习见的笔顺、再讲田字格、再观察见在格子里的放置、再示范它的书写、学生描红、学生独立写。在写的时候,不是提笔就写,先巧妙的引出握笔姿势,再谈写字姿势,再要求安静写。。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扎实。步步注重语文学习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书写的姿势等。

从以上四个片段,我们可以体会到,王老师是非常注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去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从细微处把孩子的基本功抓扎实。这是非常可贵的。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我们每个老师经常都谈论到,这个孩子习惯太差……其实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受到了他习惯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就是习惯非常差的。因此,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时间,我们应该抓住。而作为低段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应该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在这里。那课堂教学是落实习惯培养的好地方。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她在这个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精心的习惯是她做得最好的习惯,可以看到她课堂上是非常安静的,孩子们在安静里也是在认真的积极的参与的。现在我们都感觉到孩子们非常浮躁,就是因为孩子静不下来。而语文学习是一门特殊的科目,静是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读,静静的写……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美。

当然我针对该课文的教法,我也有一些建议:

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在一些环节处理上速度太快,还不够扎实。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出来,共同学习。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一】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田字格内4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认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体会诗句所描写的夜晚的天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获得阅读的乐趣和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以识字、朗读、背诵为重点,以借助画面,通过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为难点。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处理

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我安排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9个生字,会认会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体会诗文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田字格内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法分析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儿童诗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以情境教学法、激趣引读法为主,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互评等合作形式,达到情景的统一与交融,使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三、学法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学习诗文有一定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交给学生一些学法:讨论学习法、尝试自学法、自主学习法、表演学习法等。

四、教学程序

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沟通合作、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理念,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有针对性地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以下四个学习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晴朗的夜空吗?(学生可能会说喜欢)那你们知道夜空有什么呢?(生自由说)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看,今天老师把月亮带进了教室。(播放课件)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圆月的夜空)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再出示新月的夜空)我趁机提问: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课文中小朋友为什么觉得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今天,我们就把它当成小小的船,一起来学习第7课《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我与学生朋友般的交流,把天上的月亮搬进教室,蓝蓝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的面前,通过设置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地进入到诗文的意境。

第二步: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以下阅读环节。

1、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先范读课文。这样,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学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自找学习伙伴,组成小组。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3、多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船、弯、坐、只、看、见、闪、星、蓝)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教师打乱生字卡片排列顺序,学生认读。

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认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三步: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㈠学习诗文,引读激情

1、现在,谁再来说说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简笔画板书月儿,板书弯弯、船)这条小小的船真特别。你们看它的两头(让学生观看课件理解"尖尖的",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小小的船两头尖。板书尖)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学生自由说)再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诗。

2、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小船呢?你坐上后会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引导学生自由表演说:"我在小小的船里坐"板书:坐)那坐上小船要上哪儿去呀?(学生可能会说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稳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可要注意看呀,你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播放课件,学生兴趣盎然,)我伺机指导说: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简笔画板书星星,板书闪闪、蓝蓝)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诗。

这样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现课文情景,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学生将会受到情感熏陶。

3、接着,我启发学生:弯弯的月儿除了像小船之外,它还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想象说话,创设更大的思维空间)我再启发学生:你坐在船里除了看见星星和蓝天,还看到什么?(学生可能说如果往下看会看到夜景中的城市和乡村等)

这样不会把学生的思维定位,诱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大胆放飞学生的想象,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㈡多形式朗读,体会感悟

1、以读为本,即兴表演。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演读方式:自由演读、个别演读、全体演读。具体做法如下:

小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大家可以站起来,先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小朋友,再美美地读一读,最好能用上你喜欢的动作来演一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学生互评。最后全班一起模仿较优秀的学生边读边演,教师也作为其中一分子,这样,教师角色转化为学习伙伴角色,师生互动来带动生生互动,学生将会入情入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激趣演唱,情感升华。

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多像一条小船呀!(放音乐)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轻轻摇摆。想想你是不是好像飞上蓝天,坐在月儿上了呢?(播放课件,让学生睁开眼睛)我们好像已经飞上蓝天,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轻轻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随歌声,学生将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发他们欲飞上月亮船的美好心愿。

3、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看到这样的夜空,你想用什么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呢?(学生此刻将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体验夜空的美丽和心情的愉快)是啊,大自然的美使我们心情这么愉快,我们可得热爱它,才会有更多美的享受。(这样来渗透思想教育)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充分阅读为前提,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尝试读好的基础上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第四步:鼓励质疑,拓展延伸

1、质疑: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懂?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合作解决。(照顾中下层生)

2、小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向课本、同学和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在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在大自然中,到处蕴藏着科学的奥秘。我们应从小热爱科学,长大后不断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3、拓展延伸:课后抓住"月儿""星星""蓝天"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中的美景说给你的家人听,或把它画下来。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运用价更高。这样不失时机地总结和拓展知识,也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了新课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感受、情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引路人。

五、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将自己定位于各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备课和说课的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指正,谢谢!

板书设计:

7、小小的船

闪闪

坐 儿

(船) 蓝蓝的天

尖 弯弯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4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听了一年级四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一个个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说说吧:陈爱华老师整个课堂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本课有几个亮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陈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陈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我也有几点建议:

1、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

2、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锤炼。一个是语速还可加快,一个是语调的高低。

张华玲老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

(一)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二)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听音乐,背唱《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有关太空的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5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做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穿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在诵读中陶冶儿童感受语言美的情操。

听了我们一年级三位语文老师的课,感觉她们都上的很出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就来一一的说一说。

张琼芮老师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秉着“生本”课堂的理念,本节课上的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以下几个亮点:

1. 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张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标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渡都很自然。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张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准备了“蓝天”、“月亮”、“星星”等素材,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

3. 使用儿童化语言进行教学。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纪比较小,教师使用儿童化语言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产生倾听的愿望。孩子愿意听,并且听得进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 拼音与生字的教学处理富有创意。

一般的教学,都是先认读拼音,再认读生字。可是张老师在认读拼音和生字后,又反过来让学生由生字去反推拼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拼音,也认读了生字,收到了双重效果。

当然,对于这节课,我们也有几点建议:

1. 多音字的认读环节被教师忽略了,这样学生心中可能会存疑,造成错读情况的发生。

2. 课文读的还不够到位,读的时间还有所欠缺,读的效果也有待加强。

3. 生字小老师不够灵活,可能还是经历太少,仍需加强训练。

孔燕茹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根据张琼芮老师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有效的改善和补充,她的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1. 注重阅读实践。

在本课教学中,孔老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得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2. 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次教学,孔老师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放松环节,让幼儿齐唱《小星星》歌曲,并在课堂结束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 对多音字的识记和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在认读生字环节中,能及时的讲解多音字以及本课需要掌握的偏旁部首,有效利用了课堂时间,使学习内容更加完整、细致。

4. 用游戏学生字,学生更有兴趣。

孔老师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这让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激趣是教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让生字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学生们能积极的参与到生字游戏当中来,高效实用。

不过,这节课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 教师在讲解多音字时,没有明确的指出什么叫多音字。如果有一个归纳总结,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去总结归纳了。

2. 课件上出现了错别字。

3. 没有及时对答对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于学生说错的地方也没有及时纠正。

有了张老师和孔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为基础,王婷老师的课堂设计更加的完整细致,是一节成功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她的课堂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 扎实有趣的字词学习。

在字词板块的学习中,王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后教师又进行了配乐朗诵,让孩子展开美丽的想象,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使学生在比较分类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此外,王老师还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我们平常所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如何让生字宝宝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呢?教师创设了多种途径和方式,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中创设情境,采用了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多次反复展现课文中的生字,采取“开火车”、“摘星星”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玩中不知不觉和生字宝宝成为了朋友。并且注重整体识字,把生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认读。

2. 将视听的感官体验引入到教学中来,事半功倍。

王老师在范读课文以及在让孩子诵读课文时,都进行了配乐,这让孩子不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文章的美,更通过音乐加深这种美的印象。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情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能按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再到小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识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更利于孩子以后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堂课,只有不断的完善。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表扬学生一体化,缺乏针对性;教师的语调稍显平淡,不够抑扬顿挫富有激情。但是只要抓住了“关键性”细节去突破,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进行的越来越精彩。

最后,作为新进语文老师,通过本次语文教研周的活动,我们也学习到很多宝贵经验,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快向本次讲课的优秀教师们靠拢。

谢谢大家!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6

知识目标:

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音乐。

谜语导入:

1、师说谜语: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落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是什么? (月亮)

2、你们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有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也喜欢月亮,他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成了一首小儿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小儿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主读文,一读课文,读准字音;二读课文,读通句子

三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读音。

3、说说在字音方面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后鼻韵母音节xing)

4、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同桌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5、巩固识字: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

6、检查课文初读情况:指名读课文,评价。

7、抢答练习: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船?什么样的天?什么样的星星?

8、课件出示短语,齐读,指导读好轻声“的”。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短语训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短语?

绿绿的( ) ( )的( )

三、课间游戏。

四、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一、二句,思考课文中写了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

2、你见过弯弯的月亮吗?用你的手比划一下弯弯的样子。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像小船)

3、师小结:这种把一个事物比作另外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叫比喻。比喻句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生动更形象。你觉得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句式训练:

弯弯的月儿像——————。

圆圆的月亮像——————。

白白的云朵像——————。

4、课件出示句子,指导读句。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弯弯的月儿多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3)感情朗读。

5、月亮这么美,想不想坐到月亮上去?闭上眼睛,让我们飞到蓝天上,坐到月亮上,看,蓝天中有许多亮晶晶的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飞吧,飞吧,让我们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

6、坐在月亮上首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星星和蓝天)

7、理解“只看见”的意思:这星星和蓝天太吸引人了,小姑娘眼中只有星星和蓝天,再没有别的东西了,请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8是呀,你们看,多美的夜空啊!(课件出示群星闪烁的夜空)

(1) 那星星一闪一闪的,多像——————。

(2) 蓝蓝的天空就像——————————。

(3) 指导读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9、配乐朗读。

(1)配乐自由朗读。

(2)配乐比赛朗读。

(3)配乐齐读。

10、指导背诵课文。

11、学唱歌曲《小小的船》。

五、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

1、欣赏古诗《古朗月行》。

2、小姑娘坐在月亮上,只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假如你有一双翅膀,来到美丽的月亮上,你会看到什么?

3、欣赏图片,感受宇宙的神奇、浩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作业:

想象夜晚的星空,画一幅画。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7

上完《小小的船》一课后,我细细反思,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充分地读书是一个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读的重要性毋庸多说,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才能读出情,读出趣,读出乐,读出思,而不至于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呢?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读的情境,如:“小小的船可好玩了,孩子们愿意上去坐一坐吗?”(自由读)“现在和小伙伴一起上去玩一玩吧。”(同桌读)“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带老师上去一次吧。”(齐读)学生读时兴趣盎然。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变换形式朗读,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此外,我还注意读的层次,如学“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句时,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我就采用了导读的方式,问学生:“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学生读得稍好一些了,我又提示:月儿再弯一点,小船再小一点。学生读得又好一点了。我又拿着手中弯月的图片对学生说:“再读得美一点,这个弯弯的月儿就会变成一只小船了。”学生兴致更高了,这一遍读得更好了。我手中的弯月一翻过来,反面就是一艘小船的造型,学生开心极了。

二、读与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读”字上苦下功夫,语文教学出现了勃勃的生机,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仅仅靠读行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提问题。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到诗歌中去寻求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在黑板上贴小问号的形式激发学生质疑。通过朗读、思考、查找资料,师生共同把小问号逐一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研究月亮的变化这一环节。在我出示“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根线”之后,我问学生: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十五十六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自编儿歌,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特别是我提出“十五十六之后月亮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一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把后半个月月亮变化的规律也推断出来了。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加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悟境,还把拓展阅读也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月亮的诗歌、歌曲、故事以及一些小知识,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在父母亲的帮助下,通过上网,向父母亲请教,翻阅书籍等手段找到了不少关于月亮的资料。课堂上孩子们背诗、唱歌、故事接龙、参加“争当月宫小博士”的活动等,对月亮的了解越来越深,积累了不少知识,并从中得到了锻炼,掌握了最基本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灵性才会自然而快捷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我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质疑、释疑、创作、唱歌、跳舞、讲故事、诵读诗歌……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正因为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一整节课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不断地涌现,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1、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了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没有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

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虽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表现不够幽默。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8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郑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郑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郑老师以听音乐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美妙的音乐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郑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读得非常好。

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郑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十分巧妙。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郑老师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与“弯的月儿小的船。”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孩子们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原句的妙处,朗读上口的优势中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且引导孩子理解“像”的句式,以“弯弯的月儿像”的句子形式出示给孩子,让他们说一说,在交流中使学生理解了句子。

但是郑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仓促地指导孩子进行了写字练习,致使本环节没有实效。一句话,本节课是一堂趋于完美的课,孩子们学得高兴而且有效。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19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突出低年级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设计理念:

(1)少教多学: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写字,提升学生识字数量和写字质量。

(2)实践学习:通过多元朗读、丰富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

3、教材解析:本文是一首浅显的儿歌,描述了弯弯的月亮带来的奇妙畅想,把月亮比作小船,运用丰富的叠词,体现了想象的童趣,让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展开联想的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同类积累的好范本,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生活观察紧密结合,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生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儿歌比较感兴趣,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在学习拼音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拼读,同时观察字形自主识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偏旁分类识字,提升识字量。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词语特点,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够进行拓展联想,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表达。篇幅短小的儿歌能够快速熟读成诵,需要不断调动情绪,将诗歌的趣味性细致展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认识门字框,会正确书写“月、儿、头、里”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发现课文中叠词的运用,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并运用更多的叠词。

4、感受星空、月亮的美丽,激发奇妙的想象,感受诗歌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识字学词,积累叠词,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偏旁及字形特点灵活识字,运用叠词描述生活。

教法:示范朗读法、语境识字法、生活拓展法。

学法:同类扩展法、对比观察法、想象促读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直入课题,学习“船”:

1、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儿歌,题目是《小小的船》。(教师板书课题)

2、课题中有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生字,是“船”。见过船吗?(出示图片)说说这些都是什么船?(学生说说不同船的名称)

3、看看“船”是什么偏旁?(舟),舟本来就是“船”意思,比如用一根木头做的船叫作“独木舟”;很小的船,也可以叫“小舟”;打鱼的船,也可以叫“渔舟”。

4、后来,舟变成了一个独特的偏旁,带有“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课件出示:舰 艇 艘 航)这些字你都认识吗?(拓展识字量,引导学生猜半边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识字)

5、我们的课题是《小小的船》,该怎么读呢?(引导学生读出“小小”的感觉)

二、自读儿歌,积累短语,识字写字:

1、自己朗读儿歌,如果有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然后借助拼音再读读。

2、指名朗读,正音。

3、同桌练读,互相检查;全员反馈,正确、流利。

4、教师范读:有人说儿歌读起来很有节奏,我想为大家读读可以吗?(教师范读)

5、学生练读:有一种办法可以帮助大家读出节奏(出示停顿划分),你可以来试试吗?

6、趣味朗读:谁还能相出办法把儿歌的节奏读出来?(激发学生个性化朗读的热情,拍手、摇头等读法)

7、积累短语:

(1)课文读得这么好,生字也都认识了吧!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叠词短语)谁会读?(指名快读认读)

从这几个短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叠词的存在,认识叠词的形态。)

你能记住他们吗?我考考你!(出示填空练习,前后分别考核,巩固文中短语。)

(2)课文中的短语记得真清楚啊!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发现呢?

以“弯弯的( )小小的( )”为例,进行指导,让学生表达;

同桌两个人练习,“闪闪的( )蓝蓝的( )”,看谁说得又对有多。

(3)其实,除了我们课文里的这些词语,我们也可以自己创作哪!(出示图画)能把你看见的事物用叠词说出来吗?

(学生自主尝试,丰富语言积累,火花生活表达。)

8、识字写字:

(1)我们刚才认识的生字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有几个生字散开了,你能帮他们找到朋友吗?(出示识字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组合文中词)

结合学生发现,指导学习“两头”“在……里”“看见”等字词,指导学生单字组词。

重点指导“闪”,认识门字框,积累认读更多生字:问、闻、闲、闷、闯、闭、间,引导学生运用形意结合方法识字。

(2)这些生字和大家都是朋友了,想和大家玩个捉迷藏,你能找到他们吗?

(出示儿歌,更换语境检测识字:抬头看天上,星星闪闪亮。月儿弯又弯,好像独木船。

我在船里坐,两手抱月亮。星星闪着光,送我入梦乡。)

(3)大家认字都这么厉害,写字一定也很棒!

出示“月”“儿”: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竖撇的笔画)

我们学过“撇”,比如“人”字,和竖撇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竖撇的写法)

掌握好关键笔画就可以把字写漂亮,这两个自己里还有什么笔画特别重要?(引导学生发现并对比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形态和运笔区别。)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描述,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指导,展示点评。

三、课堂小结,熟读成诵: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有趣的儿歌,你记住了吗?老师考考大家!(出示填空式背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儿歌。

2、用叠词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3、完成生字书写。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0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色。本诗形象鲜明,多用叠词,读来琅琅上口。如果单靠教师纯粹的语言描述、琐碎的分析,就会显得苍白,如何让学生感悟夜空的美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考虑的重点。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小小的船》美在纯净的色彩,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优美的韵律。发展心理学的成果表明小学生正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用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唤起学生的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起与作品接连或相类的意象,才能体验美。在上课时,我设想让学生听儿歌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坐上飞船,飞到月球,感受美丽的夜空,想象月亮船、星星会说什么。使学生喜爱这神秘的夜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充分表现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2、正确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蓝天繁星图、弯月、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猜谜,你看见过怎样的月亮?

2、出示弯月,比较弯月与弯弯的月儿,朗读:弯弯的月儿。

3、听《小小的船》,告诉小朋友这首歌写的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

二、揭题

你想怎么念?试一试。

三、初读课文

1、听录音,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指导学生一行一行读课文。

四、游戏巩固生字。

1、摘星星。

2、猜猜我是谁。

五、学习课文

1、第一句

(1)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弯弯的月儿像——

(2)为什么这么说?出示:月儿是( ),小船也是( )。

练习说话

(3)月亮船高挂在天空,看到地球上的小朋友会怎么做、怎么说?请你当一回月亮船,四人小组表演一下。

(4)你喜欢这月亮船吗?有多喜欢?请你读一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2、课中操:

月儿弯弯对我笑,

挂在天空把手招,

我驾飞船上月球,

看看星空多美妙。

3、学第二句

(1)我们飞啊飞,到了,让我们坐在这小小的月亮船里摇啊摇,张开眼睛,这时你的心情怎能样?你有什么想法,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2)就让我们高兴地、兴奋地、惊讶地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3)机动:

a、老师也想说: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评议,学生朗读。

b、小红为什么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原来小红被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迷住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学生朗读。

4、齐读课文。

机动:小星星留下了一个问号:你看我像什么?蓝蓝的天又像什么呢?

六、指导书写。

1、看田字格,学写“见”。

2、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从竖中线起笔,竖弯钩在竖中线)

3、范写。

4、学生书写。

七、找一找其他写月亮的文章读一读。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1

(一)注重阅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教学中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创设自然情境,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诵读。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还学生以情,还语文教学以情。

(二)体现人文性

本课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充分参与,教师适度引导,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三)延伸发展,启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里提到: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知识,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者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四)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

本课教学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设计了听音乐,背唱《小小的船》歌曲,创作想像画等活动,使语文课与艺术课交叉、渗透、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还注重课内外结合,学生把自己在课内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有关太空的景,在课外画下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2

一、拼音与生字的教学处理,富有创意。

一般的教学,都是先认读拼音,再认读生字就完了。可李老师在认读音节和生字后,反过来让学生由生字去拼读音节,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音节,也认读了生字,收到了双重效果。

二、指导写生字的方法,巧妙实用。

在教学生如何定生字时,她巧妙地利用“房间”与“田字格”的相似处,生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占用其它空间,使学生养成了一个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方法,同时又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与写字也有相似处,要脚踏实地。

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个别学生的调皮,李老师可能没有注意到,她没有及时地制止,因此课堂有些乱;表扬学生一体化,缺乏针对性,有些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些偏差,也说“你真聪明”,这不太妥当。虽说一年级的`学生更需要表扬,但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足也很重要;又如生字教学与文章的衔接有些地方稍牵强了些,不够紧凑。

展开全文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3

听了马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一、教学环节

(一)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马老师课堂的教学环节,还能清晰的记得是四个大版块:导课;读好课文;识字;巩固总结。

(二)每个环节落实、适合低段教学

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片段:。

片段一:读课题

知道孩子读课题时,先范读,再齐读紧接着问:“谁能读出是什么样的船?”“小小的什么?”无形中锻炼孩子的朗读能力。

片段二:对识字的处理。

先学,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逐个讲解识字方法,运用加一加,猜字谜,拼音拼读,根据字形遍儿歌记忆。“一横下面一间房,两个小人里面藏”“人字进门就是闪”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记得牢。

片段三:自由读

让全体孩子起立,看着黑板自由读,读完以后坐下。这样的方式有效有趣,很好的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让孩子消除了课堂久坐的疲劳。

二、组织教学能力高超

从马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月时间里,她的组织教学是扎扎实实地在抓,她的课堂上没有“1、2、3请坐端”这些我们经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语,她的每次组织都是很自然很贴切,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细节里,例如:会听的孩子最会学习……

三、注重习惯的培养

例如坐姿,回答问题:说话、回答问题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听得见;会听的孩子比会说的孩子要厉害的多。

四。建议:

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在一些环节处理上速度太慢。

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评课稿范文(精选15篇)10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天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充满想象和童趣。

本节课,我制定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一个偏旁;正确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理解并会运用叠词。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为了达到识字的目标,我将这个环节设置为“送生字宝宝回家”,黑板上板书的课文空出需要识记的生字,然后找学生将打乱顺序的字卡送入到正确的位置。这样,孩子的兴趣很好地得到了激发,识字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

这节课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突破重难点。本课的一大重点是如何了解叠词并学会正确的使用,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叠词,机械化的定义说明并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因此我将“小的船”和“小小的船”,“弯的月儿”和“弯弯的月儿”进行对比,让孩子在自读中感受,这样他们就容易体会出叠词的形象感和韵律。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课文朗读不够深入,朗读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低年级孩子并没有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读,变得非常重要。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对读课文环节的设置非常单一,只有齐读,自读,个人读,引导读只机械地给学生们划分了停顿和重音。其实,我可以创设读的情境,还可以多变换朗读形式,不仅可以有范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闭着眼睛想像读等等。

二是忽略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但是,这节课本该让学生围绕“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坐在月亮上,你想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展开想象,去感受夜空的魅力,却没有涉及。

第三点是缺乏语文与生活的连接。这首诗歌其实是极富生活情趣的。但是,我的课堂上却没有让文本走入生活。特别是在学习叠词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观察教室里的一切,然后再用相应的叠词去修饰。而我直接出示一些事物去让孩子去选择既定的叠词,这样岂不是抹杀了孩子亲眼去发现的权利?

最后是课堂的生成性方面,我的应对稍显笨拙。这节课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点,就是在感受“弯弯的月亮”和“弯的月亮”时,有一个孩子回答说他更喜欢“弯的月亮”这种说法,理由竟是因为他喜欢蓝色的卡纸(我把“弯的月亮”写在蓝色的卡纸上,“弯弯的月亮”写在绿色的卡纸上)。而当时,我只能“目瞪口呆”,因此只能快速搪塞过去。这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备课并不仅要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关注到课堂的生成性,并重视这些“生成”的“意外”,这样课堂才是“活”的课堂,而不是死板的通教案的课堂。

总之,这次《小小的船》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而且整节课体现出来的不足更激发我的斗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越走越踏实!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4

《小小的船》属小学语文第一册看拼音读课文识字第二阶段的第32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在晴朗的夜晚一位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完美愿望。全诗共二句:第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儿“弯弯”“尖尖”那种惹人喜爱的形象;第二句由“小小的船”展开想象,写小朋友坐上月亮这条小船所看到的无边的蓝天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了儿童情趣,贴合低年级学生乐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思维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船、弯、两、头、见、闪、蓝”7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认识部首“舟”字旁,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述“船、头、看、见”。

2、能背诵儿歌,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能认识叠词的形式,学会初步运用。

4、观看媒体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想像说话:弯弯的月儿像 。

5、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课的开始,出示静中有动的图画情境,将小朋友们带入了优美的意境中,学生感到新奇搞笑,使学生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顺其自然的切入主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采用分散识字法进行教学

针对一年级新教材特点,学生的识字任务重,本人采用了分散识字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又能够减轻学生的识字任务。

三、注重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用激励性、挑战性的话语,并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就始终持续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四、注重说话训练和想象力的培养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说话训练到位,说话时想像意境美,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展开说话,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首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第一句中“弯弯的月儿”可爱而搞笑,在理解月儿和小船之间的联系后,立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第二句的品读中,结合课后说话练习“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 星星, 天”,我加以想象力培养的拓展,改成了“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 ”,然后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情趣盎然的谈起自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这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潜力,可谓水到渠成了。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说到火星、流星雨、银河系、外星人等等,进军宇宙的理想种子,也许就在此时此地萌发了。透过想象,扩展了作品的境界,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飞驰,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1、美读不到位。像这样优美的文章,是培养学生美读文章的潜力的大好机会。但文中两个词的读音不到位——“船儿”的儿化音过于僵硬,“星星”的后鼻音过于重,使得整首诗的美读大打折扣。其次,虽然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朗读形式,但还是不理想。

2、激励性的语言过于单调,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比如在生字教学中,“头”学生交流记字好方法时,提到找朋友的方法“两头”,我就应顺势引导学生“两头什么?”及时渗透量词知识。这样就不用再另外提问学生“你能说说一头什么?”其次,在学生找朋友“一头老虎”“一头狼”时没有指出他们的错误。

3、课堂教学没有把握好时间。原定的教学任务虽然完成,但拖延了将近5分钟时间,我想教学过程中,自我过于追求学生回答参与面广而没有控制好时间,其次生字教学时间还能够挤出些时间。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5

《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简短的语句,优美的意境,在孩子们的面前勾勒出一副满天星光,群星闪耀的迷人画面。再加上耳熟能详的乐曲,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深深陶醉在这篇美文中。

课的开始,我先从“船”这个词入手,问小朋友们又没有坐过船?坐过怎样的船?大家纷纷回答:“我坐过摆渡船。”“快艇!”“大轮船!”“那你们有没有坐过天上的船?今天,我们就跟着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坐一坐天上的船。”

顺利引入课文后,就是怎样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这里,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改动了原文中的“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这几组词,让学生们通过比较理解这些叠词在文章中起的`重要作用。果然,小朋友们在以后的朗读中,用语气、表情读出了对月亮、星星、蓝天的喜爱。

生字教学中,我注意抓每个字的重点。如,教学“船”时,我着重放在组词练习;“尖、见”则放在书写练习;“看”通过动作演示,让同学们记住字形;“闪”就用字谜引出,在加上动作,加深记忆。如果说,整堂课有比较成功的地方,那我觉得可能就是生字的教学了。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提高。

考虑到制作课件不是自己的强项,如果做一个粗糙的课件,效果可能还不如配套的课件,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想法。不过,课后和同年级的其他老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一比较,我立刻觉得,如果过分依赖配套课件,可能大大局限了自己对课文资源的利用,狭窄了备课思路,变得没有主见和想法。因此,通过这次的教学展示,督促我要赶快学习,早日掌握制作课件的方法,在日后的教学中多通过媒体展示给孩子们更多精彩的语文知识世界。

另外,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内思维的拓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这堂课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不管每篇课文的内容是简单还是丰富,这些训练和渗透应该是无时无刻的。只有抓住每一个闪光点,给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多练说,多想象,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学习到语文知识,并将这些本领运用到平时听、说、读、写的能力中去。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6

《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是在听了刘老师的课后上的,当时感觉很多“点”我也看到了抓住了,比如叠词的运用等,但在之后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从老师们的发言中仍然发现了许多我没有重视到的问题。

1、唱读、跳读问题

研讨活动中,很多老师就提出了学生们在读儿歌时容易“跳读”、“唱读”的问题。比如“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一句,应该是“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孩子们很容易把它带节奏的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还有的孩子会在播放了配乐的儿歌后于朗读也不自觉的“唱读”,这也不是朗读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利于孩子们在朗读中抒发感情。所以刘老师在上课时一直不停地用范读的方式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读,同时加上正确的斜线断句符号,引导学生们关注朗读的停顿处而非带节奏的“跳读、唱读”。

2、反义词:小小的——大大的

在上优质展示课时,我注意到刘老师加入了“说相反的话”这一内容。比如:一位学生在说完“小小的船”后又想起了“大大的”一词,紧接着刘老师就问:“这样相反的话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反话?”后来在研讨活动中有老师问起,刘老师说这是她在上课时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突然间想到的`。我想这应该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吧,只有知道学生们的能力范围在哪儿才能做到这样“有范围的拓展”,所谓“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也应该是在适宜范围内打开的。像这样适度的拓展能够让课堂打开,让学生自然的接受新知识,而不是一定说要去花一整节课去专门训练,其实新知识早已融入每节课中了。

3、关于“看”和“闪”

其实是关于识字教学。刘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识字教学有趣的方法,比如在教学“看”时,出示了“孙悟空远望的经典手势——单手搭在眼睛上”再讲解:看,孙悟空手在眼睛上正努力的用火眼金睛看呢!看这个字,上半部分就像手,下面是个目,也就是眼睛,手搭在眼睛上就叫“看”。再比如“闪”——一个人快速地通过一扇门,就像飞快的闪过去一样,星星也是这样忽明忽暗一会儿亮一会暗。在现场能感受到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孙悟空一下子吸引住了,而且特别容易记住这个字。我感觉识字教学其实就有点像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孩子唤起脑中的已有记忆,将之联系起来,甚至日后再看到这个字时能迅速调动起这部分的记忆,这就达到了识字教学的效果。

这是教的第一首儿歌,从中学到了关于儿歌的朗读注意点;同时文离不开字,识字教学仍然是我们需要花力气去摸索去探究和创新的地方。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7

《小小的船》是一首比较柔和的歌曲。歌曲是三拍子、中速的音乐很优美,让人听了比较舒服,因此,课堂开始一开始气氛比较活跃,而在学唱歌曲时,多听几遍以后,有许多小朋友表现出困的精神状态。尽管整个班级来看,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不能将全班的小朋友全部带到活跃的气氛中来。相对而言小朋友比较喜欢欢快的音乐,比较缓慢的音乐一开始有可能比较感兴趣学的也比较认真,但很快就会出现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怎样让幼儿喜欢这些柔和的曲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新颖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想象:可爱的月亮挂上了蓝天,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时候孩子的想象很丰富,有孩子说像香蕉、像小船、像镰刀,趁着孩子们还沉浸在充分的想象中时,这时我播放音乐,引导她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儿歌的`内容,感受美的意境,领会到这儿歌中所体现的宁静优美的气氛,只有让孩子有了这样的感受,他们的声音才会更有神采。当我叫孩子睁开眼睛告诉我,刚才你飞出教室,飞上蓝天,你看见了什么?有的小朋友说:“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有的小朋友说说:“我看见我坐在月亮船上钓鱼!”有的同学说:“我看见星星在对我说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议论。

音乐欣赏《小小的船》是中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兴趣、感受乐曲风格等,是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这样一节音乐活动,我觉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儿受其知识水平的制约,一般须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由于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不是幼儿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无法让幼儿体验,因此,理解歌词成了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点、难点。措施:根据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我决定借助数字化资源多媒体图像功能,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因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能吸引幼儿注意,也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掌握和理解歌词内容。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8

刘新华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刘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

二.语言亲切、细腻、感染力强,娓娓动听。

对于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而且决定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刘新华老师的语言感染了她的学生,因为她的语言亲切、柔和、自然。在教学中,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改进,不失时机,不吝美词去赞美她的学生,如:“你真聪明”,“你真让老师喜欢”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给我的感觉好象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相当的好。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29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听了一年级四位语文老师的课,他们一个个上的都很出色。下面就一一说说吧:陈爱华老师整个课堂基本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

她的课堂本课有几个亮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陈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陈老师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坐在月亮上,我看见什么”的说话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当然我也有几点建议:

1、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

2、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锤炼。一个是语速还可加快,一个是语调的高低。

小学语文一年级小小的船评课稿6

听了江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江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把握了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二是有效的初读课文;三是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江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江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江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结构中进行区分,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江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叠词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读得非常好。

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江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十分巧妙。比较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与“小小的月儿两头尖”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孩子们首先在朗读中感受到课文的妙处,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为什么说月儿像小船,其次在朗读上口的优势中体会到“船”与“月”的相似之处。

最后,江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指导孩子进行了写字练习。本环节也十分扎实有效,孩子们也因此写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字体,孩子们学得高兴而且有效。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30

《小小的船》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儿歌,它语言亲切,意境恬静,画面优美。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而魏洪君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充满美感,让学生整节课寓意未尽。课堂中,丰富多彩的课件让人目不暇接,精美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完美的结合,充满了童真、童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总的来看,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①兴趣课堂,为教学推波助澜。教学中以动画片的方式打开话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然后让学生观察光头强的家,发现了门上的人物,从而引出作者与本课的课题。既简单明了,又富有童趣。识字部分又设计了贴星星与摘星星的游戏,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把枯燥的识字演变的.像一次比赛,你争我抢般完成了任务。

②注重方法,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石。在识字部分,通过课件动态的演示与学生介绍相结合,彰显出了中华汉字的文化底蕴。同时,多种方法识字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信心,在教书之余不忘育人。

③想象训练,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本课中安排了用“像”说话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在朗读课文中又加入了想象读与表演读,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

④读思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可见,语文教学中,读与思应齐头并进,二者不可偏废。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不同的要求去读,如初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间,再读时要把课文读通顺,听范读时要注意停顿,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让每一次读都有新收获,在不断的训练中自然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⑤设计紧凑,过渡自然。用一个大冒险的游戏,把一堂课连到一

起,首尾呼应,结束时更是留下问题,引起下节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有遗憾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才有再反思的空间,我觉得这节课中还有有待商榷之处:识字教学时间占用较多,影响整体课堂学习效果;课堂中要关注所有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回课堂学习中来;写字教学也可以随文进行。

小小的船优秀评课稿 篇31

一是扎实的字词学习;

在字词版块的学习中,刘老师的引导扎实而且有效。在对字词展开学习之前,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三拼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

二是语言亲切、细腻、感染力强,娓娓动听。

对于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浓淡,而且决定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刘新华老师的语言感染了她的学生,因为她的语言亲切、柔和、自然。在教学中,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改进,不失时机,不吝美词去赞美她的学生,如:“你真聪明”,“你真让老师喜欢”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这给我的感觉好象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友好地交流,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相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