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汇编四篇正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汇编四篇》

时间: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精选4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篇1

12月19日是我们语文组听评课活动的最后一次听课。听完郭老师的课,我们这一学期的听评课活动就完美结束了。我们小组的十来位老师都认真聆听了郭淑华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篇幅长,郭老师就以“修改作文和邀我做客”为主要内容,进行读练结合,讲练结合。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叶圣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格。

“拓展迁移、学以致用”是这一课的亮点,也是学习这一课最实用的地方——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而叶老作为一位“文学大家”,能为15岁的作者肖复兴修改作文,而且是“一丝不苟”,在原文中圈、钩、画等红色修改符号。郭老师一一讲述,学生明白后,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叶老的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训练。达到“拓展迁移,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郭老师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修改符号学着修改下发的学习单上的三个病句。这三句话也是肖复兴作文中的原句。在小组讨论修改完之后,老师展示学生的修改,再出示叶老的修改,并与叶老的修改作比较,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学到修改作文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习作的方法。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让学生乐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所以说,郭老师的“拓展迁移,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巧妙自如,而且效果颇佳。真是一堂用心的课啊!非常值得我学习、效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篇2

优点:

1、教学设计环节完整,重难点突出。教学层次特别清楚。通过读理解其深刻含义,突破难点。

2、目标定位准确。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边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等。

4、注重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深入研读,自主分析。

5、修改文章的训练。在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后,又进行了修改文章的训练,这样的练习过程可以感悟到用准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感悟到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这就能够帮助学生从不时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抓住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的句子去体会叶老先生的一丝不苟的他的平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不足:

1、理解课文难点部分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

2、字词训练不够到位。

3、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不突出。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建议:

1、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相互提醒,然后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几个字进行写字指导。

2、如体会两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对比朗读,或者先把这部分先放一放,先学习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部分,再回过头去体会,学生可能会更易理解。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篇3

每次听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听完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舒适。身为一名教学新手,一些教学方法对我而言只是为了展示给别人看,具体来说,应该是展示给听课老师和领导来看,颇有些哗众取宠之感,富含炫耀成分,为了给自己增加色彩。整节课最关注的是把流程赶完、得有亮点。而李老师的课是让我体会到,所有教法都是为了让孩子能真正扎实地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这样的一节课,不仅听课的学生很舒服,听课的老师也很舒服。

不足之处就是,今天的课容量比较大,占时比较长,学生到最后有点坐不住了。

建议:能多听李老师讲几节课,多学习学习。

刘群:

听了李老师的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具体收获如下:

1、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

2、教学思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

3、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进入了课文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

4、抓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理解文意,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可看出教师教学有法,经验丰富。

5、在讲重点句子意思时李老师以填空的形式出示一自然段话,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我觉得这既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又激起了孩子们思考的欲望,这一点很好。

建议:因为是录播课,上课前建议让学生把黑板擦干净。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稿 篇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袁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

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

开头袁老师以“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么课文是不是写爬山虎?”把学生引入课文,通过读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二、注重生字新词的教学,不但掌握了字的音和形,还掌握了意,并学会正确的运用这些词。

三、重视重点词的理解。如“密密麻麻”“春风拂面”的理解,使学生更深入地在理解句子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了叶圣陶的.慈祥和平和。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袁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足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几件事以及找出叶圣陶是怎样为作者修改作文的语句,以读用心理解其深刻含义,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

建议: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提出一点浅薄的看法。

课文除了要体会叶圣陶的慈祥、平和以外,也应该体会作者能够见到叶老的喜悦心情,第一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可以通过“燥热仿佛一下子减轻许多”“阳光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跳跃”来体会作者的无比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