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评课稿(汇编8篇)》
守株待兔评课稿(通用8篇)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1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这则寓言的教学,我主要采取读中感悟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学生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出“种田人印象”,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都有自我的见解。之后我对种田人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教师评价的根据。“真幸运、真敢想、真耐心、真伤悲”四个“真”引领学生感悟了文中的重点句子,同时种田人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也更加生动。
在最终一个环节,我说:假如这个种田人是你的邻居,你每一天都看到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来撞死,好美滋滋地拿回家美餐一顿,可是,兔子再也没有来过了,他田里的庄稼都没了。这时的你,应当怎样劝他呢?我的话音刚一落,一个个小手便举起了。陈仁俊迫不急待地说:“你快点去种田吧!兔子不会再来了,要不然你会没有东西吃的。”紧之后吴哲宇说:“上次你捡到的兔子只是幸运才捡到的,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劝你还是回去种田吧。”林茂也不甘示弱,说:“你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你想要得到就赶紧去劳动吧,不要再等了。”……哎呀,班里真是热闹得很呢!真是佩服孩子们说得这么好。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学完了,要让他们生硬地说这个道理来,恐怕也难些。可是,他们能够经过读课文,然后如此地劝说种田人,我认为这说明孩子们真正地懂得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这堂课在我们的讨论声中结束,孩子们却意犹未尽……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2
今天有幸听了黄志娇老师上的《守株待兔》。走出课堂,我一直反思,黄老师的课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我想,应该有这样的三点值得我去学习。即这节课她努力做到了“三实”:扎实、丰实、真实。
第一,扎实:这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即: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不劳而获,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一深刻的道理。更让学生经历了阅读体验的过程。即本课贯穿始末的朗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我觉得这节课就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1、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例如:学生欣赏了动画里野兔撞死的经过,顺势鼓励学生通过“窜”读出野兔因为惊慌而撞死在树桩上,增强了感染力。
2、以读动情,坚持渗透性。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黄老师在教学“种田人白捡了又肥又大的一只野兔”这段时,让学生抓住种田人当时的想法反复读,在逐层渗透中,为后面理解种田人错在哪里做出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丰实: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节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在老师创设的和谐的心理氛围中,课上生成了很多灵感的火花。
如:学生做动作地读(在读种田人白捡了又肥又大的一只野兔”这段时,学生把自己当作种田人,读出美滋滋的表情。学生读后说:我要回家把它做成红烧兔。复述课文时,学生也能边做动作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因为前文为学生揭示种田人错在哪儿做好了铺垫,所以当黄老师让学生入情于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请同学们看图,你看这个人还在那儿呆呆地、傻傻地等着,假如这时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课堂气氛就随之推入了高潮,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比比皆是。
第三,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结尾处,黄老师步步为营地引导学生感受做人的道理,如果把拓展想象设置为:“假如你就是他的亲人、邻居、朋友,你会怎样劝他?”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朗读的形式不够多样,应该牢牢抓住朗读,加强感受与体验,使老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总是在大门外徘徊,举足不前;老师可以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
用一句话作为我与大家交流的结尾,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3
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本寓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年我做为国培2坊主备人之一,经过三次备课两次上课,顺利完成了坊主吴老师交给的任务,现在将这一节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中不仅有文言文还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大意,让学生根据每一句大意去找对应的文言文句子。学生看到这样的要求,高兴劲儿立马就来,太简单了。不一会就高举小手,纷纷发言。学生找出对应的文言句之后,我又让学生在找出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字词,帮助理解课文。学生们读了白话文大意后,和文言文进行对比,一读就懂,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常常佩服古人有才,这么多的意思竟然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到位,倾诉清楚,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 琅琅上口,所以古人称读为‘吟”“咏”。学生在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通顺流利即可。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找出我读的和他们读的不一样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心中一亮:“原来老师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感情。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在品读中感悟到寓言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三、理解寓意突破重难点。明白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已经知道寓意,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班内展示等形式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说启示的方法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寓言告诉道理牢记于心。
不足之处:时间分配上有点前松后紧,造成后面讲故事环节展示学生稍微少了点。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4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之后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我再次读文,自我想,自我填;最终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5
《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短小精炼,内容通俗易懂。王亚娥老师设计的这一课准确把握年段特点,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个是“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写清楚的的基础应该是仔细观察图画,王老师在导入环节安排的寓言故事观图,旨在让学生整体入手,捕捉图画信息,仔细进行观察,既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并且符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另一个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夫会被外国人笑话和他错在哪里,顺势引出本篇文言文表达的道理,学生在引导下畅所欲言,明白了不能靠好运气过日子的道理,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古文的朗读,特别是节奏的把握上还需要方法的引导,王亚娥老师通过让给学生听课文朗读,然后出示正确的停顿划分,再让学生朗读,有节奏的朗读也就水到渠成。在学生朗读这一环节中,王亚娥老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生自读、指名读、齐读、比赛读等方式,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如果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配乐朗读,可能效果会更好。
最后结合板书中梳理出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连环画讲故事,训练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智慧教室远程课一手托两家是非常难的,既要教学本班学生,还要关注对方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王老师的课堂上多次进行双方互动,让双方的学生都进入了很好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达中也可以看出整体效果较好。
但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暇的。三年级的教学中,写字教学应该还不能完全放手,建议王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书写一两个难写的生字。课堂上也可以使用反馈系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做到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6
今天有幸听了黄老师上的《守株待兔》。走出课堂,我一直反思,黄老师的课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我想,应该有这样的三点值得我去学习。即这节课她努力做到了“三实”:扎实、丰实、真实。
第一,扎实:这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即: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不劳而获,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一深刻的道理。更让学生经历了阅读体验的过程。即本课贯穿始末的朗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就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我觉得这节课就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1、以读显形,突出感染性。例如:学生欣赏了动画里野兔撞死的经过,顺势鼓励学生通过“窜”读出野兔因为惊慌而撞死在树桩上,增强了感染力。
2、以读动情,坚持渗透性。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黄老师在教学“种田人白捡了又肥又大的一只野兔”这段时,让学生抓住种田人当时的想法反复读,在逐层渗透中,为后面理解种田人错在哪里做出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丰实: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节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在老师创设的和谐的心理氛围中,课上生成了很多灵感的火花。
如:学生做动作地读(在读种田人白捡了又肥又大的一只野兔”这段时,学生把自己当作种田人,读出美滋滋的表情。学生读后说:我要回家把它做成红烧兔。复述课文时,学生也能边做动作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因为前文为学生揭示种田人错在哪儿做好了铺垫,所以当黄老师让学生入情于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请同学们看图,你看这个人还在那儿呆呆地、傻傻地等着,假如这时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课堂气氛就随之推入了高潮,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比比皆是。
第三,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结尾处,黄老师步步为营地引导学生感受做人的道理,如果把拓展想象设置为:“假如你就是他的亲人、邻居、朋友,你会怎样劝他?”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朗读的形式不够多样,应该牢牢抓住朗读,加强感受与体验,使老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总是在大门外徘徊,举足不前;老师可以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
用一句话作为我与大家交流的结尾,与大家共同分享: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7
听了胡老师的一堂课,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现说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问孩子喜不喜欢听故事从而引入课题《守株待兔》,教学“守”字,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不径直点明题意,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
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学生再读课文,根据回答板书:坐等、白捡、撞死、全完,然后根据板书用上“于是、结果”完整说出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1、兔子撞死的原因:窜、不知怎么的
首先让学生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窜”的特点,理解“不知怎么的”,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极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再进行句子训练:不知怎么的————
2、种田人的心情:乐
联系文本,理解“白捡”的“白”的意思,意会“不劳而获”。利用朗读表示白捡,捡得轻松易得,表演“乐滋滋”的样子,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3、种田人的行为:等
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等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理解“从此”的意思;出示句子训练:早上,当别人——-时,他却在树桩旁边傻等。中午,当别人——时,他却——;傍晚,当别人——时,他————;当你走过这位农民身边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出规律,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习
师问: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守株待兔评课稿 篇8
听了郑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脉络非常清楚。教师由看图让学生说熟悉的寓言来导入课题及对寓言《守株待兔 》一文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明确寓言题目的意思,寓言的主要内容,寓言说明的道理。理解主要内容时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最后结果怎么样?所以整节课郑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三个又三个问题进行教学,脉络清楚,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关键词,如“乐滋滋”“白捡”、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明确了这些词句好的原因。为活学活用打下基础。
三、多次有效拓展。
1、 以学生看熟悉的寓言故事画面来说寓言名字来导入对同样题材的《守株待兔》一文学习,既对文本外的寓言做了拓展了解和复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了解《守株待兔》故事内容和寓意后,郑老师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路人,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此次拓展是为了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最后郑老师出示《守株待兔》古文:以古文教学来结束全课。古文的引用恰到好处,出示古文,第一步,学生读一读,老师范读。第二步,从课文里找出与古文相对应的句子。这样恰到好处的使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的语文学习之门,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将古文适时、适度、适量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有益而无害。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两点遗憾:1、时间上前紧后松了。2、在对题目意思和寓意的理解上,指名说的学生,完整说的学生少了点,感觉还应该说得再透点,相关句子朗读再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