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管理制度(实用9篇)》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精选9篇)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1
为规范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保证学校获取客观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之中,每学年组织一次体质监测。
2.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及监测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学校的目标管理之中,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等以上者,方可获得三好学生及其它奖励形式的资格。
3.加强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
4.学生达标活动的实施与阳光体育活动的'进行联系起来,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力度,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5.认真组织每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时间及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节省时间,又要方便学生,除集体组织的大型综合性考测以外,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学进度灵活安排测试时间及项目。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2
为切实保障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特异体质学生管理保护制度。
一、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建立特异体质***,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特异体质情况记录等。
二、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应当主动向学生或者学生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了解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应及时报学校卫生室建立相关档案。
三、因特殊体质涉及学生隐私,请班主任、体育老师及相关人员保密。班主任、体育老师在调换班级任课时,必须向新到任老师交接有关特殊体质学生的相关状况。
四、对监护人书面告知以及自行发现的有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五、集体活动或者体育课上,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对有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身体近况做好全面了解,并适当减轻运动量或者免予活动。
六、遇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学生在校时有异常反应,班主任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告知家长或医生在校时的异常情况。
七、本制度所称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主要是指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或者患有肺结核、心脏病、高血压、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G6PD缺乏、伤残等慢性病。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3
为规范学校体质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决落地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双减)的文件精神,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部署落实“双减”工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从严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增强。
三、体质管理监督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具体实施工作
(一)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要严格落实XX市教育局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作为“XX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完善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建立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
(二)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
除了学生身体素质确实在提高外,科学的练习方法也很重要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短距离跑、耐力跑等基础项目,难度不大,对身体条件要求也不高,但从数据上看提高幅度并不大,因为这需要一个连贯持续的训练过程。想要达到考核标准,还需要一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上肢和躯干核心部位肌群的力量。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核标准,还需要一些辅助性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上肢和躯干核心部位肌群的力量。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四)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每天保证40分钟大课间活动并科学设计内容。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五)做好健康监测。学校将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六)创新体育特色课。
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七)各科教师必须按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的课件活动时间。中午课间活动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各班级不得占用,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五、加强监管
(一)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对于“五项管理”要宣传到位。
(二)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五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学生五项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三)学校校长是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通过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强化体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不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体魄强健正在成为新时代学生的标配,健康活力正在成为校园新风尚。
六、落实体质管理实施措施
(一)保证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继续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广泛组织各种文体兴趣活动小组,每年组织召开运动会等活动。
(二)做好体质健康监测。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__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三)组织做好眼保健操,预防学生近视
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并开展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主题班会及主题会议宣讲活动,并制定相关实施方案
(四)开展体育活动兴趣班,体育组要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开展相应的体育兴趣班,丰富学生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体质。
(五)强化措施,保证锻炼时间
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开展,落实和完善阳光体育大课间制度。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减少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2、保证开齐上好体育课。
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情况,保质保量开齐上好体育课,学校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强占体育课。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我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做到每年秋季对学生体质进行检测,规范监测方法,严格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将监测结果在规定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六)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跑操制度,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QQ群和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七)保证学校体育卫生经费投入。
进一步健全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的长效机制,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投资计划,保证体育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
(八)体育竞赛管理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九)加强教师的职业化培训。
教师是最小的单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训练水平、科研水平会决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老师不能只是将动作示范给学生,指导他们练习,要具有规划性和计划性,给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引体向上为例,在体能训练领域是分为8个步骤或者12个步骤,需要逐级提高,不是到最后测试前才加练。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4
为规范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保证学校获取客观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1、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3、分管校长全面负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校总务处协同体育组、当地卫生院共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4、我校每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5、体质健康测试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规定,使用国家指定的.测试器材和数据汇总方式,实行技术监督和医务保障制度。
6、我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实行统一公布制度。监测结果应遵照《统计法》对统计资料公布和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公布。未公布前,任何个人不得公布和公开使用。
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由教务处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后,各班级可以公布本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8、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属保密资料。学校各科室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及安全措施,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向任何个人提供监测数据和资料。
9、经学校批准,有关科室在遵守保管、保密制度的情况下,可无偿使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和资料。
10、学校学生可以通过监测结果公告和监测报告等获取有关信息。
11、学校监督电话。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5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科学评价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规范学校体质健康管理,现制定xx中学体质健康管理制度如下。
一、明确学校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原则。
校长、书记是学校体质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体工作的决策、组织与实施,政教、教研、综治、政教、班主任等都是具体执行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人,体育教师是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实施者和直接负责人。
二、学校应每年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每学年监测学生身体技能状态与体育运动能力的各项数据,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记录与保存,并及时上传到学生体质健康网;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导,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和生命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将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学生,对身体机能异常与运动能力过低的学生,要及时告知家长,查找原因,尽早治疗。
1、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设置体检场所,并有醒目标志:形态、内科检查必须分设男女检查室,检查室应有窗帘、门锁完好。
2、体检前至少一至二天,应采用书面或手机短信、微信、QQ等方式告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并给每个班级发放书面的体检须知,包括各班具体体检时间、体检要求、体检流程顺序、体检表的发放和收取、体检各项目及其地点等。
3、体检结束后2周内,将体检结果告知学生及家长,凡体检中发现可能有脏器异常或发育异常等情况的学生,要求家长带至正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査明确诊断,并将检査结果反馈学校。
4、体检结束后1个月内,汇总统计全校学生健康信息,对学生常见病提出防治建议。
5、分班级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汇总班级学生常见病和内脏疾病信息。
6、每年体检结束后,根据体检结果汇总需要进行体育课分组的学生名单及分组建议给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共同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学生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状况,及时调整分组名单及分组建议。一般分为基本组、准备组和保健组。
①基本组:凡健康状况正常或只有一些与运动无碍的疾病或轻微缺陷(如齲齿、慢性鼻炎、轻度扁记平足等),但机能水平尚好,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纳入基本组。基本组的学生,均应按照国家制订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学习与锻炼,并按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体育课的考核与测验。他们可以而且必须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另外,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事某一单项(田径、球类、体操及武术)的业余训练和比赛。
②准备组:健康状况尚属正常或存在某些轻微生理缺陷,身体素质一般,机能水平虽差,但无不良反应及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者,纳入准备组。对准备组的学生,可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与锻炼,但要注意进度与渐进性。在进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练习时,应有选择地按其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锻炼。这些人只可以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不宜参加激烈的训练和比赛。
③保健组:健康状况不正常,或身体患重病刚刚康复,或身体存在严重的永久性缺陷,不宜参加一般的体育活动者,纳入保健组。对保健组的学生,应按专门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如果没有专门的大纲,则可选用普通大纲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教学,但考核标准要降低,学习期限适当延长。对他们最好多开展医疗体育,课内外都应当禁止他们参加激烈的训练与比赛。还应特别注意对他们进行医务监督。保健组学生的体育教学与锻炼,必须由体育老师与医生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切实按计划执行。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健康教育。
1、以国家教委下达的《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中二十个项目的具体要求来规范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心理健康课程课时,并通过教务教研部门,严格监督、有效指导课程教育教学的规范化与实效性,有效避免因运动准备不足、训练强度过大引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除下雨等不可控因素外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大课间时间30分钟,除执勤教教师外,师生全员参与,保证每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
3、加强视力保护。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纳入学校一日常规,由学生会进行量化考核,学校禁止教师在眼保健操时授课,水电工要经常检查学校灯光系统,及时更换烧坏的日光灯。贯彻落实每学期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
4、积极举办、主动参与各项体育赛事。每学年组织开展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广播体操比赛;参与田径运动会、三大球联赛、冬季趣味运动会。
5、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在教师中培养心理咨询师,建立健全各类资料表册。在行课期间,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疏导,生活心理疏导,疾病心理疏导等,消除学生焦虑情绪,缓解学习压力、消除人际关系紧张、消除认知误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6、学校每年春秋两学期,邀请属地派出所专聘法制副校长进行禁毒、校园安全、防火、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专场讲座。
四、预防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1、学校加强对体育器具使用的维护修理,了解体育器械的安全状况,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2、全体教师需要参与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宣传安全防范知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一旦学生发生伤害事故马上就地妥善处理,及时报告属地医院,派人陪同就诊,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事后积极随访至事故终结。
五、强化校园疫情期间安全卫生清洁。
1、校园卫生: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消毒清洁2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特别注意废弃口罩的收集处理。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2、个人卫生:便后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不随地吐痰,不吸烟。
3、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过期食物,各班饮水机定期消毒。尤其是开学复课期间的集体就餐、饮用水需高度重视食品卫生问题。
六、关注患病学生学生及弱势群体学生
1、行课期间在校生病学生,要及时送医,并及时通知家长。
2、因非传染病或者负伤带病上课学生,要时刻关注健康动态,做到学习治疗两不误,对疾病无好转的建议停课治疗。
3、对病愈返校复课学生,要密切关注后续康复状况。
4、关爱关注身体、智力缺陷学生,避免弱势群体学生遭受校园欺凌。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6
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维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是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而且要“学会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健康教育应同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一样成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今的高校更多地侧重于健康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健康教育,而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区分开来,这势必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三者兼顾且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文化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的隐性教育。高校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建设是通过在宿舍区里创设和营造与健康相关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朝向健康方面发展,从而塑造健康的身心素质的教育过程。
一、大学生群体亟需健康文化建设
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弱化,某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等,一些大学生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会有一些不和谐,同时因为父母在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孩子未必能得到适当的教育,这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和作用。而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经验方面的一些经历也会给心理健康留下一些问题和隐患。正因为这些,一些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身心已经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发展状态对其产生的影响。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风气死灰复燃,例如价值观紊乱导致嫌贫爱富、享乐攀比,信仰缺失导致生活迷茫无目标,法律道德观念淡漠导致行为失范。大学生涉世未深,人格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形成期,自制力不高,再加上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大肆宣传,使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传入大学校园,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大学生群体特殊的行为习惯。
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体育、音乐等个别专业,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事的脑力活动。不少大学生上课时伏案学习,下课后坐在电脑前,特定的行为习惯除了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之外,还会减少他们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阶段,很多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全面的认知评价,这导致他们不自信。在学习工作上面,存在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倾向,这会使得他们遭遇更多的挫折感。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不能以合理的心态去应对这些挫折,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这些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容易在自我认识、情绪情感、压力调试、挫折应对等方面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5、大学生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学习主要靠自觉,上课以外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度过了高中时紧张的高考期,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形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熬夜。很多学生成为“手机控”、“电脑控”,长期熬夜。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而上网,大部分学生上网只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等。晚上睡得晚更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其他不熬夜同学的睡眠状况,更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饮食不规律。晚上睡得晚早上就可能起得晚,特别是在上午没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一觉睡到午饭点,早饭就被忽略掉了。不少学生为保持身材刻意节食减肥,有些同学把零食当正餐,这使得大学生饮食不规律的现象愈发普遍和严重。
(3)缺乏体育锻炼。大学里基本是不要求晨练早读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就仅仅局限于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上,大三大四体育课取消,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生命在于运动,较少的体育锻炼使得大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逐渐下降。
二、在学生宿舍区开展健康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1、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宿舍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交流、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观念起着重要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学生宿舍已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使以文化参与为中心内容的“宿舍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2]高校学生宿舍区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区为主要空间、以宿舍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校园文化或大学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舍为单位的大学生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3]大学生是容易从众、受周围人影响的群体,以宿舍区为单位开展健康文化建设可利用学生群体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整个宿舍区的健康导向,更有助于发挥文化的熏陶、影响功能。
2、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
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群体中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宿舍园区是学生群体相对稳定又逐年更新的环境,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和新生入住。新成员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宿舍区的文化氛围和活动氛围,良好的宿舍区健康文化会使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朝着大家遵循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群体认同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宿舍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高校宿舍区健康文化的内容与途径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的传播、健康环境的创造与熏染、健康心态的塑造、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等。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1、精神层――塑造全局的健康价值理念。
精神层文化是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宿舍园区在长期发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规范体系,它表现为管理服务人员所推崇的健康理念和师生共同具有的健康价值规范。精神层的文化也是构建宿舍健康文化最关键和根本的维度,健康的宿舍风气、人文气息作为健康精神的外在体现,需要高校从整体、全局的观念出发,构建整个学校健康的校风、学风,塑造健康的大学理念。
2、制度层――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
制度层的内容是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得以践行和延续的保障,同时也是精神层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化。它包括宿舍区的领导体制、组织机制、管理制度、服务规则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一是将健康这一价值追求和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在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中;二是分别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住宿大学生加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例如可以形成晨练制度、定时熄灯或者断网制度、宿舍矛盾团体解决制等;三是将健康作为对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一项重要考评,以评促建,以评促健。
3、行为层――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宿舍区健康文化行为层的内容是指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在学习生活、管理服务、文娱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健康行为文化的核心是“知”和“行”,“知”不仅包括在生活、学习、管理、服务中的健康知识、健康智慧,也包括对健康知识、健康智慧的知晓、学习、传播和理解。“行”指的是生活工作在宿舍区的人的学习、生活、文娱活动,特别是在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理念影响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在宿舍区的健康文化构建中,需要对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鼓励与倡导,以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替代“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健康行为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贯彻这三个阶段,就要在形成健全良好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执行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学生宿舍区,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之间并非单向的管与被管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互相管理、互相监督,以巩固行为执行的效果。
4、物质层――创设健康的文化设施环境。
物质层是最表层的内容,也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物质基础。宿舍区健康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健康优美的住宿环境和学习环境;二是建立一支拥有健康体魄和精神风貌的管理服务队伍;三是要配置必要的运动娱乐设施;四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处理和协调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宿舍文化是一个丰富、系统的体系,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文化的这四种要素和表现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健康的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健康的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健康的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健康的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只有在宿舍管理和建设中对这四种形态的健康文化加大建设力度,统筹分配,合理协调,才能在高校校园中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环境。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7
第一条为切实保障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特异体质学生管理保护制度。
第二条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建立特异体质***,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特异体质情况记录等。
第三条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应当主动向学生或者学生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了解身体健康情况。监护人应该如实向班主任教师说明学生健康状况,对有特异体质的学生其监护人要向班主任出具书面告知书。如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应及时报学校建立相关档案。涉及学生隐私的,班主任及相关人员应当保密。
第四条对监护人书面告知以及自行发现的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第五条集体活动或者体育课上,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对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身体近况做好全面了解,并适当减轻运动量或者免予活动。
第六条遇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在校时有异常反应,班主任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告知家长或医生在校时的异常情况。
第七条本制度所称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主要是指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或者患有肺结核、心脏病、高血压、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伤残等慢性病。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在校长室。
第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中小学校将建学生健康档案
按照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各地各校将立即全面组织进行一次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状况摸排调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预防措施实。各校将通过告家长一封信、家访等形式,动员学生和家长如实告知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各校将对患有疾病的学生建立一份由学生家长签名的身体体质状况登记表,形成翔实准确的学生健康档案。
2、特殊体质学生将区别对待,避免伤害
按照要求,各地各学校在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得组织特殊体质或患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参加各种不适宜的文体活动,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特别是对面临中考体育加试的`学生,要将不便从事剧烈运动的学生情况及时通报家长、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体育锻炼或体育加试前,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安排。如遇学生家长坚持要求让其小孩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学校要向家长说明危险及其应担负的责任,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和保证。
3、加强预防工作形成合力
教育部门指出,随着中考、高考的临近,学生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各地各校要高度关注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做好预防工作。要加强与家庭和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关注小孩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疗,特别是对患有严重心理疾患和身体不适的学生,要及时劝导家长到有关专业机构进行治疗。要通过举办专家讲座、随机家访、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有效疏导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切实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方法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8
1.开齐开足体育课。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自20xx学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阶段学校确保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初中、高中逐步增加课时,保证充足的体育活课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应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2-3项运动技能。要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社团、校运动队及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体育竞赛体系。教师应参与体育教研部门定期进行的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教师指导要贯穿体育课全程。
4.实施体育素养评价。各学校要结合体育课安排,按照《体育综合评价试卷》各学段版,做好体育意识与体育知识相关测评工作,定期上报学生日常体育学习成绩,按时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测试工作(相关结果经系统直接导入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配合做好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参与情况的分级上报工作。
5.做好运动技能等级测试。各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安排开展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测试,注重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有机整合,减少重复测试。
6.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学校要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20xx年小学体质健康管理落实情况自查报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成立专项管理领导小组组长:(XX小学校长)副组长:(小学党支部书记)(XX小学教务主任)组员:年级组长及各位班主任(二)成立专项管理工作小组组长:马欣雅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成员:各班班主任及家委会成员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担任。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从学期初开始,利用升国旗、课间操、广播站和板报形式对《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成立了我校《标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王洪成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徐刚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同时拟定了《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要求各班校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二)注重效果,与各项体育活动结合 实施《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我校把《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项目测试统计结束后的数据如下:
一年级总人270人,优秀74人,良好123人,及格92人,优秀率:27%,良好以上率:45.5%,及格以上率:34%。
二年级总人264人,优秀58人,良好119人,及格83人,优秀率:21.9%,良好以上率:45%,及格以上率:31.4%。
三年级总人259人,优秀64人,良好114人,及格76人,优秀率:24.7%,良好以上率:44%,及格以上率:29.3%。
四年级总人236人,优秀73人,良好78人,及格85人,优秀率:30.9%,良好率:33%,及格率:36.02%。
五年级总人251人,优秀65人,良好76人,及格105人,优秀率:25.9%,良好率:30.28%,及格率:41.83%。
六年级总260人,优秀56人,良好93人,及格108人,优秀率:21.54%,良好以上率:35.77%,及格以上率:41.54%。
全校体质测评总人1540人,优秀390人,良好603人,及格528人,不及格19人,优秀率:25.32%,良好以上率:39.15%,合格以上率:98.76%。
(三)认真组织测试 我校统一安排体育老师进行测试,体育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上报,测试前对测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1、试时间安排:10月15日--11月15日2、测试形式与内容必测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选测项目为按照《标准》要求选测:耐力项目为400米(50米x8往返跑);速度灵巧类项目为男子50米,女子50米。
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
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 我们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毕业后放入***二、存在的不足从测试结果来看,我校学生体质良好,但此次测试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锻炼时间不足;
其次,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欠缺等因素造成学生运动量达不到要求;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从数据中还反映出学生柔韧、力量素质较差这有待于我们今后注意和重视的。还有,身高体重方面能达到正常体重的学生比例只有三分之一,而体重偏低、营养不良比例高达三分之一。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平时的生活习惯、起居、合理饮食等方面不是很好。通过以上分析,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有待改进和保持的地方,为了发扬成绩、改进不足。
三、整改措施: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更加关注薄弱生的发展;二、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柔韧、力量素质的训练(每节课拿出3-5分钟进行课课练);三、在教学中加强合理饮食科学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真正理解健康的涵义。
四、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措施,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继续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外活动的练习质量,确保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五、加强学生眼保健操的指导和检查,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预防近视。
总之,在这次测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发扬长处,再上新高。
学生体质管理制度 篇9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生体质管理制度》如下:
一、学校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建设学校体育场地,配备体育设备、器材,并由专人管理。
二、每年召“校长杯”足球赛、篮球赛等,利用“星期五”适时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
三、积极组织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队训练及体育竞赛等活动,组建各种学生体育社团,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培养体育竞技人才。
四、每天保证学生体育1小时时间。争取让学生能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尽量减少近视率和肥胖率的发生比率。
五、适时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家长有义务监督孩子在家好好锻炼,保证质量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学校定期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六、学校严格按照课时计划开足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学校无特殊情况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
七、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
八、抓好体育工作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实践操作,现场展示、现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耐力、体能方面的监测,结果作为评价体育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同时将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情况告知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学生视力监测机制。
九、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能力。建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机制,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