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三篇)》
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精选3篇)
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 篇1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确保20xx年度人口计划的落实,使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我乡计划生育目标,特签订以下责任书:
一、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户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各村积极完成帮扶目标,“三结合”帮扶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二、党支部、村委会必须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两包一挂”责任制。
三、积极配合镇计生服务部门开展好一年四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三查”率达到100%,每少查1人,扣村工作经费。
四、计划生育报表要做到及、准确、无误、确保无漏报、错报现象。若当年出生人口漏报、错报1人扣村三职干部活动工资。
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到家底清、对象准,外出流动人口办证率100%,外来人口验证率90%,。
六、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率达到100%。
七、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误差率小于0.05%,党支部、村委会严格审核奖扶资料,确保准确无误,对于虚报隐报的扣除村三职干部活动工资。
八、积极配合镇计生办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未完成的,扣三职干部活动工资。
九、对计划生育严重失控的村,按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村干部、驻村干部进行组织和经济处理。
十、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
十一、安排符合政策的人员生育。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目标管理人,目标责任人各一份,一并纳入全乡工作目标内进行考核。
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 篇2
为认真贯彻消防法律法规,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和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责任书如下:
1.认真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方针政策,自觉接受学校和上级消防部门的监督管理检查。
2.熟练掌握本区域内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加强消防安全教育,遇有火灾发生时,能积极进行扑火施救工作。
3.严格按章操作,自觉做到安全消防,不违章操作,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培训会。
4.做到每日检查本地区的消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学校消防队反映。
5.凡在泸县二中有房屋的住户,必须购买1—2具ABC干粉灭火器。
6.若出现一次消防责任事件或事故,学校将立即收回所出租房屋所有权。
7.自觉遵守上述规定,如有违反,将追究本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承担经济损失赔偿,以及法律责任。
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 篇3
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方案》,为圆满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确保20xx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主要工作目标
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确保实现到20xx年全县贫困县“摘帽”,6个贫困村、565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20xx年末农民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两番的总体目标。乡镇党委、政府要履职尽责,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千方百计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本乡(镇)56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收入,1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推动基础设施大提升、社会保障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房子、好身子、好日子,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三好两富”幸福生活。
二、重点工作和任务
1、扶贫对象精准。认真摸排,严格程序,做好精准识别,确保扶真贫、真扶贫。对全乡(镇)565名贫困人口,逐户调查摸底,切实做到“五清”。一是家底状况要清。充分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致贫问题要清。找准贫困户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扶持措施要清。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四是帮扶人员要清。明确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做到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脱贫任务要清。要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严格按照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安排专人管理,确保档案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真实具体、随时可查。
2、扶贫项目精准。坚持把贫困村作为“主战场”,盯紧“七难”问题,科学制定扶贫攻坚规划,用好用活各行业项目资金,形成攻坚合力。扶贫项目要精准投放、精细管理,重点投入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将道路、灌溉、产业、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等作为项目重点,确保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美观,项目建设促增收效果明显。
3、资金使用精准。坚持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制度,对性质相近、用途相同的扶贫开发和涉农资金实施整合,把资金集中投放到贫困村、贫困户和具体贫困人口,将低保民生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补贴性资金精准到户到人,严禁挤占挪用、冒领私分,切实发挥资金效益。
4、扶贫措施精准。按照“2+12”扶贫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城乡群众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动“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和“扶贫攻坚六大行动”,根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求,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5、驻村帮扶精准。结合“双联”工作和“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活动,分片包干、包户到人,实施每个贫困村有1名责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每个贫困户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六个一”驻村帮扶行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带头作用,做到思想上、行动上以扶贫攻坚为准绳,严格履行职能职责,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工作措施和责任
1、强化扶贫工作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是扶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包村领导、第一书记是贫困村扶贫开发具体责任人。实行党委、政府直接抓精准扶贫工作制度,乡(镇)要建立与县相符贫困人口的工作台账,完善各村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全面建立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的奖惩机制。
2、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1)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并将任务分解细化到村到人,制定贫困户脱贫增收计划,细化脱贫措施,明确增收目标,严格组织实施。挂图作业,认真实施“一计划八到户”,即贫困户脱贫增收计划和基础建设、增收产业、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科技培训、社会保障、金融支持、惠农补贴8个到户。将增收减贫目标分解到村,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行定位、定量、定时的精细化管理。同时,把建档立卡的质量、与到村到户到人的项目相衔接,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2)按照《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落实20xx年减贫人口任务的通知》20xx年应完成减贫目标任务60人,其中:村7户、22人;村2户、8人;村2户、7人;村2户、9人;村2户、7人;村2户、7人。
3、因地制宜强化指导。要根据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实际情况,打好“整体战”,重点瞄准贫困村贫困人口,因人因户落实扶贫措施,通过生产就业、易地搬迁、政策兜底、医疗救助、连片扶贫等举措,实施精准扶贫、定点消除。
4、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干部带领带头作用,切实盯紧抓实扶贫攻坚工作,对完不成贫困村减贫、贫困户脱贫任务的,严格追究乡镇党政领导、包村领导、村“两委”负责人、驻村帮扶责任人责任,在干部提拔任用时一票否决,在年度目标考核时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