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自评报告 >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合集3篇)正文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合集3篇)》

时间: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精选3篇)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 篇1

一、部门概况:

截止20xx年12月,我校有在职教师101人,无退休教师,在校学生人数1607人。

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教育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学历教育。

学校部门整体支出包括教育基本经费、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经费。

教育基本经费: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

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保障学生及时入学,活跃校园气氛,保证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

教育发展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教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教育基本经费总支出11144954.46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9354687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507295.96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480元,资本性支出282491.5元。

区教育局建立健全了资金分配规程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成立了教育财务审核中心,制定了财务报账审批制度,修订完善了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差旅报销管理办法。由核算中心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做到先申报后采购,按流程办理。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政策规定,学校“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20xx年无因公出国(境)费支出;无公务接待费;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二)专项支出:(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教学仪器设备经费)

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教学仪器设备经费,在教育局装备站的指导下,为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提高师生信息水平,抓好教研教改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协调发展,根据学校预算金额,专款专用,无违规超范围使用情况。

三、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学校的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教学仪器设备经费,是由区教育局装备站,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组织管理专项资金的'项目招投标、调整及使用,学校配合督查管理。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教育基本经费的使用,力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学校的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经费、教育发展校方责任经费、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的使用,给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得到充实,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力推动了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自评优良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水电费、打印耗材费开支较大,应加强管理、减少浪费。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做好本单位情况调查,仔细测算部门资金需求,努力使预算资金合理,防止资金完成后出现结余,减少部门资金结转。

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廉政建设。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 篇2

20xx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所有资金全部已经存入我局专项资金账号里,符合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我县流浪乞讨项目,主要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类是“三无流浪人员”,主要是流浪儿童(包括有轻微违法活动的儿童)和成年流浪者,这部分人占流浪乞讨人员的多数;第二类是乞讨人员,其中分为职业乞丐、残疾人乞丐、无返乡能力的临时性乞丐等。我县拟在20xx年救助230名流浪乞讨人员。

20xx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5万元(州级30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407221.5元,年末滚存结余:571699.35元。:20xx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0万元(州级25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106218元,年末滚存结余:765481.35元。20xx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资金开支在流浪人员救助、无名尸体埋葬等工作上。支付依据合法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我局组建流浪乞讨项目领导小组,作为流浪乞讨财务管理抓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流浪乞讨财务管理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流浪乞讨财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中财务室牵头协调流浪乞讨财务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工作。财务室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及时财务处理。

截止20xx年9月我县流浪乞讨项目对照项目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了目标任务。

流浪乞讨项目的实施,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人员权益的重视献。

通过这几年,我县对流浪乞讨工作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流浪乞讨救助工作。

(一)完善全国救助联络网络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救助网络多年,但全国各救助站的联网情况并不乐观。没有完全做到全国救助信息共享,这就给一些恶意“跑站人员”造成了可趁之机。通过完善全国救助网络,使来救助站求助人员的信息全国救助机构共享,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中,由分管领导牵头、民政部门负责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并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督促,既能理顺工作机制,又可以整合资源。此外,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大对职业乞讨人员的规范管理和对非法组织乞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流浪乞讨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有人抓,有经费保障。

(二)设立省级“流浪者救助基金”

引导并鼓励民间慈善资源合理救助,现行法规只起到宣示性的社会效果,政府要鼓励就必须拿出诚意,或物质奖励或精神嘉奖。这种鼓励不应只是号召,更应落实并体现政府诚意。同时,各地要放宽慈善机构进入标准,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救助作用;加强慈善机构对此类人员的救济,无疑也是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首先,“流浪者救助基金”资金来源主要分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其次,“流浪者救助基金”专项用于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但要进行教育培训,还要为他们寻找工作岗位、缴纳相关保险等。最后,在积极向社会募捐的同时,还须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基金运行公开、透明、公正。

(三)设立职业乞讨行为鉴定中心

加大打击非法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违法犯罪活动面对现今大量滋生的职业乞讨行为,立法似乎显得无从下手规制。这些行为不能采纳所谓的“道德强制说”,仅仅基于行乞者“个人懒惰”的理由对其进行舆论制裁或是道义审判,也不能放任自由。通过对职业乞讨行为的分类,发现职业乞讨的诈骗行为。针对这些诈骗进行处罚虽效果有限,但能有效遏制职业乞讨行为的蔓延。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 篇3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及批复情况

崆峒区索罗乡汝林村产业道路硬化工程于20xx年4月完成施工图,20xx年4月22日区交通局以区交复〔20xx〕264号文件批复工程施工图设计与预算,工程预算总金额274.742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263.651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0913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全长3.663公里包括六条线路,路线一起点在汝林村西侧与村内硬化道路相接,沿现有道路先向东、再折向南布设,终点与现有道路相接,线路长度1260米,线路二起点位于C037、C236线相接路口南侧,沿现有道路向南布设,终点与现有道路顺接,线路长度1004米,线路三起点与线路一K0+546处相接,沿现有道路整体向北布设,终点与C236线相接,路线长度268米,路线四起点与C236线相接,沿现有道路向东北再折向西北布设,终点与C037线相接,路线长度459米,线路五起点在汝林村二队与C037线相接,沿现有道路整体向北布设,终点位于村庄北侧,线路长度372米,线路六起点与村内硬化道路相接,沿现有道路整体向东南方向布设,终点与现有道路顺接,路线长度300米,路线全长3.663Km,路基宽度5.5m,路面宽度4.5m,标准为18cm水泥混凝土面层+18cm水泥稳定层+15cm天然砂砾垫层,按照四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5Km/h。

(二)项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

1.年度目标。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改善我乡环境面貌及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从而促进该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美丽新西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2.长期目标。项目建成后,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经济、文化、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3.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明确绩效目标,结合项目实施年度,分阶段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形成具体可衡量的分目标工作任务,以利于项目绩效目标顺利实施和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工作,采用科学性的评价,采用通用指标外,还采用反映项目特性的专业指标,形成自评项目的体系,评价指标能够量化测算,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和评价。

4.项目资金申报和相符性

崆峒区索罗乡汝林村产业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资金申报和规划遵循了国家、省、市、区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分步实施;20xx年计划申报项目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明确,符合规定、切实可行。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到位及使用

1.资金到位情况。文件下达资金274.7426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274.7426元,20xx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崆峒区索罗乡乡能够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规定》等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实行单位建账、单独核算。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成立工作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乡政府成立由政府乡长任组长,政府副乡长和道管所副所长任副组长,项目专干、包村干部、村支书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全力抓好项目的建设工作。

2.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各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把该工程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审核力度,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确保土地、资金、管理人员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实施工作。

3.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事中监督,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建设项目规范运行。

三、项目完成情况及效益

(一)目标完成情况

计划本年内完成全部项目投资。项目建成后,我乡将及时上报区交通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申请对项目进行验收,通过实地察看、查阅相关资料,并认真对项目申报内容和目标进行审核等方式,确保项目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质量技术规范要求完成目标,所有建设内容均要按批复要求按时完成,竣工验收完成后质量达到良好等级。

(二)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改善我乡环境面貌及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从而促进该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存在问题

1.绩效目标执行出现偏差。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前期初步设计及批复、施工过程中雨季汛期等因素的影响,对项目施工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2.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的规范和现行环境不相适应,项目施工环境、实施标准与预想施工环境相差较大。

(二)整改措施和建议

1.纠偏整改措施。加强项目监管,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并整改,及时督查检查,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督促施工单位按预期目标完成施工内容。

2.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明确项目工作职责和程序,立足长远,高度重视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对扶贫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便于对项目进行跟踪、监管、改进和问责,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准确地使用和工作的有效推进,建议在项目政策、财政经费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