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精选7篇)》
徐霞客是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的《徐霞客游记》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
二、阅读提示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三、阅读概括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
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生字词认读。(略)
思考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
允许用词变化。(具体略)
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前后呼应,突出主题,全文结构严密。
四、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结构特点。
2.写出一个名胜的导游词,准备竞赛。
3.复习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以备下节课学习本
文语言用。
第二课时
一、研究内容
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略。
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构思的严谨。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不同点略。
三、总结、扩展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全面,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扩展:课堂口头作文《小传》
四、布置作业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2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2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简介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霞客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1)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宽度和深度的具体记载。并初步论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等。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2)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如否定自《尚书·禹贡》以来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导江”旧说,肯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源。正确指出河岸弯曲或岩岸近逼水流之处冲刷侵蚀厉害,河床坡度与侵蚀力的大小成正比等问题。对喷泉的发生和潜流作用的形成,也有科学的解释。(3)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4)调查了云南腾冲打鹰山的火山遗迹,科学地记录与解释了火山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质地及成因;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对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包括各地的经济、交通、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和风土文物等,也作了不少精彩的记述。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在文学上的主要特点是:(1)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2)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3)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4)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注意表现人的主观感觉;(5)通过丰富的描绘手段,使游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
此外,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情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3
(一)研究内容。
1、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
2、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
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
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
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构思的严谨。
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
(三)总结、扩展。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全面,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
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
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扩展:课堂口头作文《小传》。
(四)布置作业。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4
导入 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深入研究课文语言,写法上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并从徐霞客的精神闪光点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
(一)明确目标
1.分析精要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2.用比较法体会本文的写法特点。
3.学习徐霞客的伟大精神。
(二)整体感知(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此问题的设置,从浅入深,有一定的坡度。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1)第3、4段对徐母进行了语言行动描写,“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可以看出徐母是一个胸襟开阔、与众不同的妇人。她叫儿子陪她游荆溪和勾曲,表明她善解人意,处事巧妙。总之,徐母是一位可敬的母亲,正是有了她的不断鼓励,使徐霞客毫无顾虑的走上旅途,坚持信念,取得成就。(2)主要通过环境险恶,条件艰苦来突出徐霞客写作游记的艰难。第7~8句写出游历自然环境的危险,第9句写途中人为的艰难。第10~11句则如特写镜头,描绘出徐霞客夜宿山野,挑豆燃草坚持写作,突出了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感人形象。 (3)徐霞客是一个不慕世俗,志存高远,有恒心、有毅力、有着不懈追求,无畏探险精神的智者勇士。文中对徐霞客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性格。第3段写他不愿读“经书”,“最喜欢涉猎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对科举不感兴趣”,即说明他不与世俗合流,有自己的观点和人生追求。从他顾念母亲表明他不是私己莽撞的人。从他坚持30多年游历,并坚持写出游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从不退缩,表明他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毅力,值得敬重。
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的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的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幻灯出示下表,学生明确讨论方向。)
篇目
相同点
不同点(结构、思路、语言、写法等)
《鲁迅自传》
《哥白尼》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对此表,应组织讨论,发动学生集思广益,不要求面面俱到,可抓一个方面进行讨论,但无论研讨哪一点,都应以课本为依据,不凭空想像。
答案:相同点: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②选材都是典型的,《鲁迅自传》中多选择体现鲁迅生活中反抗封建教育,追求新学,爱国奋斗的材料。《哥白尼》一文只选择哥白尼研究地动学说的事件记述,而对其他多方面的成就均未涉及,内容统一而不庞杂。本文则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③谋篇布局方面均注意了布局严密,构思巧妙。《鲁迅自传》一文突出时间顺序:从幼年、青年到工作,将零散的事件串编在时间这根主线之上,线索明晰,条理分明。《哥白尼》一文。从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入手,详细记述学说创立和经过几个世纪的斗争最终被承认,战胜神权的过程,正是按照地动学说的创立过程来写作,逻辑非常严密。本文则从徐霞客的家庭影响,母亲支持,写到一生游历四方,及至书写游记,前后部分因果相承,层层铺衬,浑然一体,完整和谐。④表达方式均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传记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它需客观记录人物生平经历、成就或失误,也应以客观公正的笔墨给人物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应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鲁迅自传》一文记叙多,评论言简意赅,如“不好的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语言虽简却也画龙点晴,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哥白尼》一文第3、4段大笔墨评价地动学说的巨大价值和影响,第5、6段夹叙夹议歌颂科学家撼卫真理的勇气和献身精神,点明全文的主旨。本文对徐霞客的伟大精神多含于描写之中,但结尾对《徐霞客游记》的评价则大段议论,高度评价,体现传记的客观性。
不同点:①三篇文章结构虽均巧妙,又各有独到的风格。《鲁迅自传》一文的时间为线,如大事年表,一目了然。 《哥白尼》一文和本文则注重事件原因条件的交代,事迹的清楚叙述,结果明确,按照事件发展顺序成文,写作更丰满。②《鲁迅自传》一文语言简洁,直述事实,不过多评论,且多处用语谦逊平易,体现了自传的特色。《哥白尼》一文夹叙夹议,不论是记叙还是议论,态度鲜明,语言明确,客观公正。文中虽有引文,但不直接描写人物,构织情节,属历史性的介绍,本文多运用描写,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把对徐霞客的赞颂揉人到描写之中,有极强的文学性。③就写法而言, 《鲁迅自传》一文用到了暗语和反语句式,较隐诲的表达作者对当时反动人物、反动势力的不满和谦虚的态度。 《哥白尼》一文用到对比,天动与地动的对比,科学与愚昧的对比,使传记人物的性格更鲜明。本文用到铺衬,以其父的影响,母亲的鼓励来映衬徐的坚定,别具匠心。
通过比较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三篇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传记文章的特点、写法更明确起来,全面起来,借此归纳总结有关传记的文体知识。(幻灯打出以下概念)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四)总结、扩展
总结: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我们要学习他志存高远的品格,不懈追求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作风。我们目前的学习、建设,也如一座座高山险峰,等待我们去攀缘探险,古人尚能拼搏,我们更不甘人后,我们要效仿古人,更要超越前人,我祝愿同学们勇攀知识的高峰,创造辉煌的业迹。
扩展: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的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课堂口头作文,题目为《小传》,要求用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件,体现本人某一方面特点。文章可先不露姓名。等说完之后,大家猜一猜这个人是谁,从而评价一下,小作者的选材是否典型,特征抓的是不是准确。
此活动不超过10分钟,可先做2分钟构思准备,然后口头表述,活动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练习选典型材料和抓人物特点的能力,也锻炼快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猜谜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布置作业
1.小作文题,选择自己曾亲身去过的一处风景区,回忆其景色、古迹,写一篇200字的导游稿。并要求,以后如有机会外出旅游,应养成写
旅游笔记的习惯。
2.课后练习第一题。
答案:本文以歌颂徐霞客志存高远,不懈追求,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中心结构全文的。课文写徐父母是对徐霞客外出游历展现其精神的铺垫。正
是有了徐父不慕世俗,淡泊名利的影响和其母热情的鼓励和支持,才会使徐霞客抛开顾虑,走上旅途,这些是后文的前因。
(六)板书设计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侯仁之
六、参考资料
徐霞客与他的游记
徐霞客名叫徐宏祖,别号霞客,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从小在私塾里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地理、历史一类的书籍。老师总是看着学生读儒家经书,徐霞客却趁老师不注意时,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精彩的地方,不觉眉飞色舞。
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当时明朝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国力衰退,民不聊生。徐霞客对此十分不满,他不愿应朝廷科举考试,也不谋求做官,决心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一番,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一想到母亲年迈,没有人照顾,也就把这事搁在了一边。
毕竟是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她早就看出了儿子心思,就教导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照顾我就留在家里呢?那就像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一样,是没有出息的!”母亲这样体谅和支持他,他当然更加坚定了远游的决心。
母亲为他准备了行装,还为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徐霞客22岁的时候,正式离开家乡,到大自然中游历去了。这一次,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如太湖、洞庭湖、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和恒山等。
后来,老母亲去世了,徐霞客就更集中精力来从事他的考察事业了。到50岁的时候,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游历,他整整用了四年时间,遍游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的山山水水,一直到达边境腾冲。他冒着严寒酷暑,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其中的艰辛和险情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从不停歇。有一次,他到达越南香旬,经过一座突兀高耸的山峰,发现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岩洞,看看四周,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到上面,看来是没有人上去过的。他冒着生命危险,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边,一步一步爬了上去,对洞内进行了一番考察研究。
还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听当地老百姓说山上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妖精会吃人,只有懂法术,能够降妖捉怪的人才能进洞。其他常人进去了,就不会再出来。徐霞客听了不相信,他毫不犹豫地点上火把进洞了。村里老百姓听说有人敢进洞� 徐霞客在洞里考察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没有了才出来。拥在洞口看热闹的老百姓看到他安全出来了,一个个被惊呆了,好奇地说:“我们等了很久,以为你一定被妖精吃了哩!”大家亲眼见到徐霞客从洞口进去,又安全地出来,这才相信,洞里根本没有妖精。
徐霞客远游南方时,除了一个仆人,还有一个和尚,法号静闻,同他做伴。一天,渡湘江乘船时,强盗抢走了他们的所有行李财物,静闻和尚同强盗搏斗受了重伤,半路上就死去了。最后,连仆人也逃走了。这些挫折都没有削弱徐霞客的意志,还是坚定地向前探索考察。
徐霞客的旅行、考察、探索整整花了30多年的时间,从22岁出游以后,就基本上是常年以云雾为伴,与山水为伍。吃尽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千辛万苦。他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都要把当天的见闻详细记录下来,不论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他都坚持写日记。徐霞客55岁那年,即1641年,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他留下了大量的日记手稿,都没来得及整理成卷。到清兵入关以后,他的家乡同样遭到劫难。这些手稿大都散失了,过了100多年后,他的后裔才将他残存的1070天的日记编刻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经过徐霞客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的错误记载,增加了许多过去没有人记载过的新的地理现象。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长江的上游就是岷江,徐霞客是第一个弄清楚长江的上游是金沙江的。游历中,他考察研究最多是岩溶现象,他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考察和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的人。
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摘自《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5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1.学习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手法的文章特点。
2.体会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概括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热爱自然、不畏艰险、求知探险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法引导
1.从朗读人手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2.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3.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难点:
1.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办法。
2.文学性传记既生动形象又不脱离事实的特点。
解决办法:现在的中学生,许多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父母亲人的呵护,很少经历自然的挫折,即便是出外旅游,也是乘船坐车,缆车索道,不会对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和热爱自然、不懈追求的豪情有什么深刻的体会。所以,解决本课的关键点,应该是引发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书中所刻画的徐霞客是那么的伟岸、高大,《徐霞客游记》是多么的珍贵。
针对传记文体的特点,本文与前两文有明显的不同,可用比较法,把本文与前两文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教具
投影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入人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你们曾去过哪里旅行吗?(学生答)在这些旅行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啊?(学生答)既然你们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感到如此的快乐,那么你们愿不愿游历更多的地方,欣赏更多的美景呢?(学生答)怎么去呢?对,我们有许多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在遥远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出行的呢?(学生答)坐马车,骑马步行,没有飞机火车,缆车索道,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那么古人是不是就不旅行了?(学生答)古人也爱旅行,更有一些人,除自己热爱自然,渴望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以外,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给没走过的人看、给后辈人看,用自己的辛劳换来大家的愉悦,这些人伟大不伟大?(学生答)今天我们来学一位中国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领略一下这位古人的风采。
(一)明确目标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时,我们将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我们学习本文,既可以学习传记的文体特点,了解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又可以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过程
1.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2.幻灯打出题板,进行生字词认读。
(1)宦huàn途 涉shè猎 羁jī留 危垣yuán 杀戮lù 散佚yì 南旸yáng岐
(2)多音字准确读音标注。
散sàn佚 服丧sāng 间jiàn隔 不禁jīn
(3)理解词语。
涉猎:比喻广泛的浏览书籍,一般不作深入的研究探索。
踌躇: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
徘徊:来回走动。
草莽:杂草、草丛。
3.思考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 (可让同学互相归纳补充,允许用词变化。)
第1自然段:介绍徐霞客姓名、生卒及历史地位。
第2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家庭情况。
第3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志趣及徐母助子出游。
第4自然段:早年游历及徐母去世。
第5自然段:游历范围及去世。
第6自然段:《徐霞客游记》的创作经历。
第7自然段:《徐霞客游记》的巨大价值。
通过归纳段意,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部分。详细介绍徐霞客生活环境和对旅游浓厚的兴趣及家人对他的支持,这些都是他能出游的主客观条件,是为下文所做的必要的准备和铺垫。第4-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细致介绍了徐霞客出游的具体情形,特别突出了他不畏艰辛、志向执著的性格。第6-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集中介绍《徐霞客游记》的创作过程和巨大价值,这也是他旅行所结出的硕果。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构思别具匠心,各部分之间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前后呼应,突出主题,全文浑然一体,结构严密。
(四)布置作业
1.读两遍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结构特点。
2.写出一个名胜的导游词,准备竞赛。
3.读教材第二册“小说单元”的课文,复习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以备下节课学习本文语言用。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我们在上一节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深入研究课文语言、写法上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并从徐霞客的精神闪光点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
(一)明确目标
1.分析精要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2.用比较法体会本文的写法特点。
3.学习徐霞客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过程
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
(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
(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此问题的设置,从浅入深,有一定的坡度。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1)第3、4段对徐母进行了语言行动描写,“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可以看出徐母是一个胸襟开阔、与众不同的妇人:她叫儿子陪她游荆溪和勾曲,表明她善解人意,处事巧妙。总之,徐母是—位可敬的母亲,正是有了她的不断鼓励,使徐霞客毫无顾虑的走上旅途,坚持信念,取得成就。(2)主要通过环境险恶、条件艰苦来突出徐霞客写作游记的艰难。第7~8句写出游历自然环境的危险,第9句写途中人为的艰难。第10~11句则如特写镜头,描绘出徐霞客夜宿山野、挑豆燃草坚持写作,突出了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感人形象。(3)徐霞客是一个不慕世俗,志存高远,有恒心、有毅力、有着不懈追求,无畏探险精神的智者勇士。文中对徐霞客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性格。第3段写他不愿读“经书”、“最喜欢涉猎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对科举不感兴趣”,即说明他不与世俗合流,有自己的观点和人生追求;从他顾念母亲表明他不是私己莽撞的人;从他坚持30多年游历,并坚持写出游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从不退缩,表明他有着非凡的勇气和巨大的毅力,值得敬重。
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传记: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写,自己写的称“自传”。传记可分两类:①历史性传记。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包括史传、纪传、传略、年谱等,多属历史或学术著作,其中也有的富于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史记》的纪传体作品。②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它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富于艺术感染力。
(三)总结、扩展
总结:通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丰富了传记类文学作品的知识,也领略了一位伟大的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的风采。我们要学习他志存高远的品格,不懈追求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作风。我们目前的学习、建设,也如一座座高山险峰,等待我们去攀缘探险。古人尚能拼搏,我们更不甘人后,我们要效仿古人,更要超越前人。我祝愿同学们勇攀知识的高峰,创造辉煌的业绩。
扩展: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三篇传记,较全面地掌握了传记的知识,归纳起来无外乎一句话:以典型材料展现人物鲜明特点。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课堂口头作文,题目为《小传》,要求用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件,体现本人某一方面特点。文章可先不露姓名。等说完之后,大家猜一猜这个人是谁,从而评价一 下,小作者的选材是否典型,特征抓的是不是准确。
此活动不超过10分钟,可先做2分钟构思准备,然后口头表述,活动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练习选典型材料和抓人物特点的能力,也锻炼快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猜谜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布置作业
1.小作文题,选择自己曾亲身去过的一处风景区,回忆其景色、古迹,写一篇二○○字的导游稿。并要求,以后如有机会外出旅游,应养成写旅游笔记的习惯。
2.课后练习第一题。
答案:本文以歌颂徐霞客志存高远,不懈追求,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中心结构全文的。课文写徐父母是对徐霞客外出游历展现其精神的铺垫。正是有了徐父不慕世俗,淡泊名利的影响和其母热情的鼓励和支持,才会使徐霞客抛开顾虑,走上旅途,这些是后文的前因。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6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篇7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出游情况,突出表现了徐霞客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及其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二、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设计1
一、导人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徐霞客游历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课题。
(在广西融县龙洞,他为了弄清洞中的脉络几乎被水淹死。在另外一个暗洞中,见巨蛇横卧,不见首尾,他跨身进洞。他为了登临雁宕绝顶,误人歧途,不得不悬空而下布绳由于被磨破断裂,他险些粉身碎骨……)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
2.解释下列词语。 (略)
三、阅读、复述
学生默读课文。
阅读提要:熟知内容梗概后,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性复述徐霞客的生平及其贡献。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明朝末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其自幼聪明,博览了古今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的书籍,受其父影响,对科举应试不感兴趣,而喜欢出外游历;受其母的鼓励,踏上游历的征途。在游历过程中他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并用日记形式记录了经历和观察所得,被后人整理为《徐霞客游记》,此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 )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徐霞客不把“科举应试”放在眼里,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而他的叛逆性格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从文章中写父亲无意官宦、躲避官员访问的,可看出其父是个洁身自好、想尽办法逃避世俗的人,这对徐霞客有着很大的影响。其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深深理解儿子不甘心随世俗浮沉,而有意远游,去亲近大自然,开拓自己的胸怀,于是鼓励他前行。所以说徐霞客受到其父母的影响与鼓励才踏上游历的征程,才游必有记。才有如此大的成就。)3.在徐霞客车癸三中时刻充满着艰辛和险阻,文章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用“——”标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样做的?(用“——”标出)
4。以上这些语句体现了徐霞客什么样的精神?
(这些语句反映了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和不断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奋勇攀登、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
5.《徐霞客游记;有何价值?
(《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五、阅读·总结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立传人物来看,是属于自传还是他传?(他传。)
2.从本文中要看主人物传记的语言文字有何特点?(朴实无华;)
3.学习本文,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从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河山、不断进取、奋勇攀登等方面引导学生。)
六、布置作业
1.查资料搜集徐霞客的有关知识。
2.借助参考书,积累人物传记的写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