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歌曲、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我心永恒》
2、学生回顾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关于村庄外景的描写内容;教师点出几个带“大”字的词语,引出西部旷远广博的特点。
3、教师抒情性导入:用课件播放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4、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用课件展示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本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不用教师指导,应该能轻松完成。如果有学生将第二部分分成三段,教师予以肯定)。
用课件展示段落划分
1、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2、第二部分(2—23节)分写三次落日。
3、第三部分(第24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四、学生谈第一部分写作的必要性。
1、提出“世间有大美”,引出写作的主体,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备于与结尾照应。
2、师生讨论“我每年去一趟x疆”一句的作用。
①写去的次数多,使得观察落日机会多、欣赏三次落日的体验才显得真实可信。
②去的次数多,对大西北的体验才够深刻。这样落日与其它景物相比才有可能,与其它地区相比才有可能,“世间有大美”才有所依附。
五、研读第二部分师生互动过程:
1、师:写景最重要要注意什么?
生:抓住特征。
师:本文写日落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生:颜色、形态。
2、师: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三次日落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比较有什么区别,完成后由两位同学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发言(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1:(颜色上)第一次春联的红
第二次灰白→血红
第三次烧红了→热烈的红→炫目的红
生2:(形态上)第一次勒勒车
第二次硬币→一轮
第三次躲在背后挥舞魔杖
3、请学生体会用“春联”来写红的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年冬的效果);更体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
4、体会“勒勒车”写形的表达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5、学生体会“硬币”的修辞效果。
生1:圆(教师适当评价)。
生2:写出一种苍白的感觉。与气氛相对应。
6、学生讨论“躲在背后挥舞魔杖”的修辞效果。
生1:变化多端。
生2:热烈、神奇。
生3:不可思议。
7、学生发言三次日落颜色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总结。
三次对日落颜色形态的描写,体现出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日落过程中有动与静的分别描写,也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体现(学生在文中划出相应内容)。
8、师:除了对日落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的?
生:侧面烘托;历史典故的渲染。
9、师:请一位学生读出文中侧面烘托的句子并简要分析作用(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第一次惊呆了
第二次遗忘脸上的红光
第三次惊骇向红光走去自己的卑微
10、师小结:三次落日,都有侧面的烘托,但我们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枯燥,原因是每次都有变化,而且体现出了一种由“旁观”到“向红光走去”的变化,这是落日对人的感染。三次落日,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壮阔,由静态美到动态美,由“恍若梦境”的一瞬到“挥舞魔杖”让人倍感平庸的“惊世骇俗”,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奇幻的画面。
11、学生体会“向红光走去”的表达效果。
生:双关。既是事实上行走的方向的陈述,也是心灵上依附的表现。
12、师:“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面对三次落日,我们都被打动了,陶醉了。实际上,这样的落日,我们身边也有,天天都有。但是不是也像作者所写的这样,让人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呢?
学生讨论能否写出同样的落日,能写,如何写;不能写,为什么?
师: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课文三次写日落,在我们的视觉当中融进了其它一些东西,虚拟出一个现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让你纵览古今,神游中外。积蓄在我们身心深处的情结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便感觉到美了。
13、师: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感觉西地平线上这三次落日伟大动人之处的原因,在于作者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回顾上。请学生回答文中三次落日引出的相关文化内容。
生:第一次:左公柳(左宗棠征西)
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第三次:匈奴的外迁成吉思汗(元朝的外扩)
14、点名读课文第5段提及“左公柳”的内容。体会抒情性的描写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结合古人“折柳”典故进行开放性的分析,答案不一,可集中在思乡、为民造福、文人的雅行等点上。)
15、师:大家一定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并为其主题曲《我心永恒》所打动。哪位同学说说这首曲子给你的感受?
生1:悲伤的感觉。
生2:死亡的气息。
生3:悲壮而又令人感伤。
师:也可以调过来说,“令人感伤又觉非常悲壮!”
六、课堂反馈:生字词的书写与解释。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1、生字词的理解。
2、描写一种自然景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说“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屏”的相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风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品味课文生动的说明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屏”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在古代有一种叫“屏风”的家具吗?
2、在我们学过的哪一篇古文中提到过“屏风”?(《口技》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在这场口技表扬中,屏起什么作用?(阻隔作用)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屏,你们看看这些屏在色彩、造型还有画面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答)4、可见,屏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性的一面。大家知道吗?在我国,屏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并且在历代的诗词歌赋中留下了各种优美的身影。为什么屏总能牵动人的情思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陈从周先生笔下那富有诗意的“屏”,听一听作者是怎么说“屏”的?(师板书课题《说“屏”》)
二、明确学习目标1、这是一篇轻松、随意的科学小品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屏)2、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幻灯:学习目标)3、请大家读一读学习目标a.阅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b.品味本文生动的说明语言。c.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三、检查预习情况1、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可以吗?幻灯出示词语2、指名学生读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思考这些问题:1、什么是屏?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读书时要求自由朗读,大声地读。
(二)、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问题
四、指名学生回答
1、什么是“屏”?(屏者,障也。这是一个判断句,屏,是遮挡的东西。)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作用:室外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2、从作者对屏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喜爱、向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屏,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还有“心生向往之情” 抓住以生:“更觉得它实在微妙”。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
五、再读课文,研读赏析
1、本文把“屏”的知识介绍的这么详细,感情又这么的真挚,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a.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b.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下定义:具体介绍,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举例子:说明屏的作用,避免乏味枯燥的介绍,使文章生动有趣。引用:增加了文章的诗意和韵味。分类别:说明屏的种类多。)(可以看出,说明方法的使用让屏这种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我们在写作当中也要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说明方法。)(本文把屏这种古典的家具介绍的这么典雅、古朴,不仅是因为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而且语言也很有特点。作为科学小品文,本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学生找句子。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原因,感知屏的美。(既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又有富有诗情画意的一面)
六、课堂小结及课外拓展作者用准确、周密而又富有诗意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屏的相关知识,并且抒发了对屏的喜爱之情。也期待在今后的生活中,屏能重新大放异彩。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另外两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请选择其中的一种为它写一段说明文字。
七、作业布置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查找资料,大致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并搜集整理有关屏的古诗句。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用词语。
2、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学习本文介绍核舟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
3、体会作者情感,认识我国微雕艺术的卓越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学习本文介绍核舟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
教学创意:本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中心,在学习《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的基础之上,自学《核舟记》,把握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感受我国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
教学步骤
一、自主感知,援疑质理
(一)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把不懂得字、词、句提出来,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较难的由教师引导学生来解答。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在此基础上同桌互译。
要求:1、一人译,一人听,听者指瑕校正,每人一段,轮流进行。
2、翻译时能落实字词,可增删调补,要求句意通顺。
3、两人都不能译通的句子做上记号,译完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答。
(三)标题为《核舟记》,其“记”的文体是否与前两篇课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的文体一样?
明确:虽然都属于“记”的范畴,但是本文的体裁是说明,不同前两者的记叙。
二、活动体验,把握顺序
(一)动手做【这一活动宜作为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提前完成】
①每两人发一张8K白纸按照课文介绍的内容折一只乌篷船。然后按课文的说明开上小窗,“画”上“题字”
②用小纸片剪成三个人形,要求为东坡画上胡须,在船头用粘胶等摆好位置,他人指正(请注意方位)
(二)动口说
①根据译文将课文内容的主体部分改成“解说词”,要求语言通俗、形象。
②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手拿核舟上台解说,其他同学质疑指瑕。(要按照课文的说明顺序进行解说)
三、删减添补,品析细节
(一)找关键句,文中统领全文并集中表现核舟艺术特点的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巧。(如果学生在这里不能思考出来,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勾连。《口技》也选自《虞初新志》,《口技》中统领全文的是“善”字,本文中的关键词应当是“巧”字。)
(二)王叔远如何表现核舟之巧?请大家速读第二段和最后一段,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说明制造核舟的材料很小。课文第 6 自然段对核舟上雕刻的内容作了统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来看,总计九个种类,即五十三个物件。说明雕刻内容之多。在“小”材料上刻“多”内容,实在是“巧”。
②有红有绿,色彩对比鲜明,怎一个“巧”字了得!
(三)魏学洢如何再现核舟之巧?
①请大家听老师读三四段的缩写,思考哪种表述更好。
教师读文本——船头坐三人,中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绝类弥勒。船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②缩写时去掉的内容,分别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比如,从动作来看,“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动作描写很具体,让人觉得东坡和鲁直的关系很亲密。又如,从神态来看“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写出了佛印很潇洒。从细节来看,“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一串念珠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这说明刻得细,写得更细,还有“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本身已经很小,作者却还要写童子的右手和右脚趾,这自然是写得很细。
四、再读《核舟》,回味艺术
请大家选择你觉得最能表现作者赞叹之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例如: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奇巧”一词直接表达对王叔远技艺的赞美。
又如: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其实,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是对王叔远雕刻技艺的赞叹,都表现了微雕艺术之美,没有一句不是夸奖,没有一处不是赞叹!
五、小结
正是因为王叔远细致的雕刻“表现”,才为魏学洢生动传神的雕刻“再现”提供了契机,反过来,魏学洢细腻的“再现”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王叔远记忆的精湛,两人均是“奇巧大师”,当之无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2.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习重点: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难点: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把握文本内容(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别以为只有人才会用语言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以问题形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不能。课文是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并用序词标明,使文章条理清楚。--“纬度影响”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去海南旅游,因为那里风光正明媚。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二、分析结构,把握文本条理性过渡:同学们都概括得非常好,那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的呢?
第4段中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 ”“……是……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是……”“此外……”“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找设问句:设问句,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
小结方法:学习说明文,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
教师小结:本文围绕“物候学 ”这门科学,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这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
三、品味语言,体悟文本生动性1.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围绕“物候”、“物候学”展开的,而且课文提示语也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而标题却不用“物候”,为什么偏偏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教师温馨提醒:注意文章开头的提示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学生浏览、思索、作记号)
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3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
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齐读这两句话)
2.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有什么特点?(1、2节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准确、生动)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力求做到生动形象,而此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要求文字浅显易懂,切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文化水准,又要贴近读者心态。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本文用语形象生动。
四、延伸课外,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大自然的语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粗心人怎么能发现。”同学们,你们甘心作懒汉,愿当粗心人吗?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 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 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 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 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 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 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 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 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 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 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 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 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 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小结。
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篇6
三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说“屏”》教案 篇7
说“屏”
作课人: 魏 霜 泗县第三中学 2005年月11月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 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教学过程
一、走入“屏世界”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导语 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自由诵读了解“屏”
积累词语、 感知文意
三、深情美读说说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合作讨论回答
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3、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5、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四、发挥想象设计屏
请发挥你的想象,自己动手设计一道屏,并为它写一段说明文字。
五、 拓展延伸寻找屏
抛砖引玉
例:南朝 《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 《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 《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雪》
[学习任务]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4、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达标任务]
预习之后,独立完成:
(一)了解作者作品
1、鲁迅,原名 ,字 ,他是现代的 家、 家、 家。
2、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的一部 集。鲁迅还有一部散文集《 》,两部小说集《 》和《 》。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磬( )口 忙碌( ) 脂粉奁( ) 灼灼( ) 嘻( )笑 褪( )尽 朔( )方 凛( )冽 ( )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 凛冽: 天宇:
精魂: 消释: 升腾:
(三)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能流利朗读有情感地朗读。
(四)初步感知
1、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请大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3、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五)问题:
课内研讨:
(一) 自学反馈
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 精读课文
1、 仔细研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
(1)第 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3)作者对江南的雪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2、学生齐声朗读第4至6段思考:
( 1)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 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
(4)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3、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总结达标]
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 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 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 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 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 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 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 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一片:
第二片: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4、 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二、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4.研习课文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三、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四、作业
1)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阅读古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自行查阅作者的身世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