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优秀8篇】》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是编辑为大家找到的8篇《鱼我所欲也》教案,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 篇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
3.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鱼我所欲也》 篇2
(一)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粗体字。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向为身死而不受
(3)得之则生 (4)舍生取义
2.翻译下列各句。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2)呼尔而与之。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文段运用了 、 等论证方法。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增加,指带来好处。(2)从前,往昔。(3)得到。(4)舍弃。
2.(1)为了我认识的贫穷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2)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3)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
3.对比论证 例证法
4.人生下来固有的善良本性,此文指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一文议论性很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思想,修辞、论证方法上均有特色,必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得深刻,故课堂仍宜采用诵读教法。通过诵渎,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通过诵读,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安排
1.要求诵读课文,仔细辨析“为”(全文中出现12次)的读音。
2.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二、检查背诵,导入新课
学生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精彩句子,导人新课。
三、简介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于思(即孔极,孔子之孙),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四、检查预习规定的思考题
1.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可以概括本章主旨。
2.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
3.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4.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解释)。
五、诵读第二段
1.请根据文章内容给第二段划分层次。
可分两层。开头至“乞人不屑也”为第一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至末尾为第二层。
2.诵读第一层。
(1)补充注释。
①“一箪食(旧读sì,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吒吒”)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合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③“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
(2)用“性善’’论观点解释:“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未泯,故宁死而不食。)
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照应”?(“所恶有甚于死者”。)
(3)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3.诵读第二层。
(1)补充注释。
①“万钟’’二句--“万钟’’言俸禄之厚,因其厚而不辩礼义,虽受,一人不能独食万钟,故云“于我何加”。“加”,增益之意。
②“为宫室’,一句--既不能独食,故有此问。“宫室”等三事皆身外之物,即所谓物欲,物欲陷溺其心,则失其本心,故“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乡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本心”--这里专指“羞恶之心”。
(2)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3)用“性善’’论观点来解释:为物欲所蔽,则失其本心。这是用反面例子来论证“舍生取义”。
提问:本段跟第一段中哪些语句“照应”?(“贤者能勿丧耳”中包含了“不贤者易丧”的意思。)
六、背诵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熟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背诵《鱼我所欲也》第二段,导入新课
二、诵读第一段
1.注疏要点。
(1)“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则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
(2)“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这里就来说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解释“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高于“生”。这是从正
面论证本章主旨。
(3)“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含欲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4)“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
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
(5)“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二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接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学生背诵第一段。
背诵这一段,关键是要弄清它的结构层次。划分层次有不同的方式(各种参考资料因划分标准不同而出入较大),我们可以按文章的逻辑推理过程来划分。
三、本文小结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你过去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鱼我所欲也》 篇4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肾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必以分人
C.所欲有甚于生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谓为信然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2分)
小题4: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①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②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4分)
小题3:舍生而取义;用“舍鱼而取熊掌”作比喻提出的。(答成用“鱼”和“熊掌”作比喻提出的也可得分)(2分)
小题4: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2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加点字意思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而”都为“连词、表转折”的意思。
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3: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观点是怎么提出来的。根据文章的开头来分析即可。
小题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列举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只要与舍生取义有关即可。
《鱼我所欲也》 篇5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
3、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
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课前检测:】
日本政府寓言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中的名句填空)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字 ,邹(今山东邹县)人,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 ,后世常以“ ”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2、课文讲解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 )提出本文的论点: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日常生活事例得出的,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第二层(从“ ”到“ ”):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因此,这一层次所有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第三层(“ ”),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三段运用的是 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 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二、问题研究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 ”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 篇6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 篇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孟子
2.①生存 ②停止,放弃 ③增加,增长 ④这个、这样、这种
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
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鱼我所欲也》 篇8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