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班数学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一、活动素材分析
本次活动主要借助物品不同的摆放特点,有的散开着排列、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有的重叠排列、有的部分遮挡排列,还有的将商品藏在了盒子里,通过数一数这些与孩子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物品,锻炼孩子的数数能力。
二、幼儿经验:
根据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层次性的区角材料,投入使用后,观察了幼儿游戏情况。我发现,幼儿数数时的方法、速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在观察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之后,我开展本次探索活动,想帮助孩子了解数正确的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
三、环节分析
环节一,接数引题,直奔主题,引起孩子们对数数的兴趣。
环节二,运用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观察进行记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环节三,迁移生活之中,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次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内容和要求:
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材料,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活动难点: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记录纸、笔、ppt
活动过程:
一、数数导入(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
提问:你最多能数到几?那我来说一个数字,请你们接着往下数三(四)个数。
(提醒幼儿按要求数数,不多也不少。)
二、游戏“趣味数数”(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
1、看图数数,讨论结果
(1)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提问: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
(2) 幼儿数数并记录
(3)讨论结果
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
小结:原来,要数对兔子是有方法的,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数,观察要仔细。
看看花有几朵?
小结:要把东西数正确,除了要按照顺序数以外,还要听清楚要求。
2、看记录单,领会要求
(1)出示记录单,帮助幼儿明确要求
教师:条是什么意思?数一数带鱼有几条?蛋有几只?数数饼干有几种?
(2)幼儿数数并做记录
(3)统计并讨论结果
带鱼是几条?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
小结: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要数特征非常明显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图形的特征。
2、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复习10以内数的圆圈减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教具一套、录音机、磁带、两个山洞圈(图上有大标记和红标记)
2、学具:人手一套磁性操作材料(两个贴有标记的空心圈及几个图形)五角星胸饰,小组材料四份,复习材料(算式接龙,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
活动过程:
一、看表演导入活动:(出示多媒体)让幼儿看表演《花儿找家》发现问题。
情节:两个空心圈,一个是大花的家,一个是蓝花的家,四朵花根据标记回了家,而一朵既是大的,又是蓝的花说:“别吵了,别吵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了,小朋友你能告诉我吗?”
二、学习交集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花的特征,知道大的蓝花同时具有两个家的特征。
2、小组讨论,共同操作一份小组材料,为大的蓝花找自己的家。
3、演示教具,将大花的家和蓝花的家相交重叠一部分并配上音乐,使幼儿知道这个重叠部分是两个家公共的地方,并能运用,加深理解。
4、把大的蓝花送进重叠部分,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5、演示教具分别拿掉相交相重叠部分大花家的弧线和蓝花家的弧线,帮助幼儿验证,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花朵才能住在两个家相交重叠的部分。
6、请幼儿共同完成小组操作材料,并选派一位幼儿把材料送上来,让大家检查。
三、小组活动:
演示教具:以小花瓣跟着音乐迎风飞舞,变成了各种形状的形式,激发幼儿运用经验的兴趣。
1、让幼儿从桌子上小黑板的反面找出操作材料,并讲一讲你的操作板上有哪些材料。
2、交待活动要求:
(1)边讲边操作。
(2)请幼儿相互检查作业,如果做好了,请从篓子里拿一个五角星夹在胸前,表示对自己的奖励。
(3)新游戏做完了,可以去做复习作业(算式接龙、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
四组分别按大标记和绿色标记、小标记和三角形标记、蓝色标记和梯形标记、黄色标记和正方形标记进行交集分类。
四、活动评价——出示幼儿作业,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按标记给图形找家的。
五、游戏——看标记钻山洞
幼儿拿着奖品五角星,看山洞上的标记,跟着音乐进行钻山洞的游戏,老师重点检查两个重叠部分幼儿的游戏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大全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将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关系。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正确、迅速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 逐步培养幼儿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幅
2、小鸭子、小鱼、苹果、小花等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师:刚才我们变了很多小动物出来,今天小动物们都来森林里玩了,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内容
二、教师出示背景图
1、引导幼儿看图回答问题
池塘里先游来了5只小鸭子,又来了2只小鸭子,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子?
2、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5、提问:如果池塘里先游来2只小鸭子,后游来5只小鸭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6、请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
三、教师创设情境并提问
1、师:池塘里的7只小鸭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池塘里有几只小鸭子了?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
四、以相同方式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算式
师:天空中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两只,一共有几只了?
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师:大树上有10个苹果,被小鸟捉走了两个,还剩几个?
以相同方式请部分幼儿说出算式
五、活动结束:
游戏——邮递员
请幼儿以“送信”的方式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算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综述幼儿对合成式在平日的智游活动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此活动玩骰子的形式激发幼儿用点数的方式来写合成式。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10以内的自然数例中三者之间的等差关系(及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2:教学图卡组(数字卡若干)3:房子图10副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呈现已有经验。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2)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教师: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教师出示房子和数字图卡请小朋友来给数字宝宝搬家,并找邻居。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2:探索相邻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1)请你仔细看一看,邻居和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
(2)前面的比中间的数要怎么样?后面的呢?
教师小结: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就是前一个数比中间的小1,是它的小邻居,后面的一个数比中间的大1,是它的大邻居,前后两个数就是中间这个数的相邻数。
3:实际操作,让幼儿运用新经验位数字(3、5、7、)找邻居。
(1)教师提问:请你小朋友为3、5、7、这些数字宝宝找小邻居和大邻居。
(2)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同伴交流)4:拓展:为相邻数找共同的邻居。
(1)教师出示两张数卡提问:谁是5的邻居,又是7的邻居呢?
(2)幼儿操作,举卡回答。
教师小结:
6是他们的共同邻居。它是5的大邻居,7的小邻居。
5: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引导幼儿填空。
教师:是相邻数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请在空白框里写上数字使它们成为好朋友。
(2)幼儿互相交流操作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服装可以分为上衣和裤子,食品可以分为水果和蔬菜。
2、学习根据物体特征来设计分类标志记录分类,并学会设计操作记录表。
3、愿意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准备分别画有上衣、裤子、水果、蔬菜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将物体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以帮忙整理超市的游戏引出分类的要求:"老师有一个朋友新开了一家超市,可是她太忙了没时间整理,你们看,都有哪一些东西呢?""你们愿意帮她整理一下超市将这些东西分成两堆吗?"教师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相同的特征分成两类。
幼儿操作后与教师共同检查是否按类摆放。
以给超市分区域的游戏来邀请幼儿设计标志:"如果要将这些分好了的商品放进超市,我们应该分别将它们放在哪些区域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来为这两个区域设计你喜欢的标志吗?"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将这些商品分成了服装和食品,并且分别给它们设计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
2、学习将分类后的物品再次按类摆放并设计标志记录分类。
"老师还想请小朋友将每个区域里的物品按不同的特点再分成两堆。分好后,请大家给你们分好的商品分别设计一个你们喜欢的标志。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来超市的客人一眼就看出来她想买的商品在哪里。"幼儿操作,教师去每一组进行指导。
教师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得很清楚了,我们将服装区的商品分成了上衣和裤子两堆,食品区的商品分成了水果和蔬菜两堆。并且已经给它们都设计好了自己喜欢的标志。
3、学习设计操作记录表来展示自己的记录。
"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些商品分好了,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怎样通过你们刚刚设计的标志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你是怎样将这些商品分好的。"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集体讨论,引导幼儿对各组的记录单进行讨论,看看这些记录单是否能让别人清楚地知道是怎样对商品进行分类的。
5、根据记录单引导幼儿回忆,今天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帮助幼儿体会层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