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复制全文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3篇》
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3篇正文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3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该页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精选3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绘本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绘本《石头汤》这篇故事讲述了三个和尚在化缘途中,来到了一个曾经饱经苦难的小村庄,这个村庄的人们由于在艰难的岁月中煎熬过,心肠变得很硬,不愿接纳别人。三个和尚想让村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于是通过在村庄里煮石头汤的方法,使人们自觉地奉献出自己的东西,让他们明白分享使人更加富足的道理。重点:理解并表达故事内容、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难点: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能力基础:大班幼儿爱读绘本,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对故事中的关键画面、情感主旨把握的还不够透彻,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

经验基础:幼儿已经提前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大班幼儿知道应该要学会付出和分享,但是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付出和分享后所获得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情节进行合理想象。

2、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懂得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PPT、绘本、自制拼图。

幼儿已经阅读过该绘本,知道故事里面的大概情节。

一、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喜欢喝什么汤?

过渡: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等等,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

出示图片:石头汤。

二、回忆故事前半段,感受村民们的前后变化。

1、了解和尚煮石头汤的原因。

提问: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过渡:是呀,和尚们进了村之后确实很饿,但村民们是怎么接待他们的呢?

出示图片。

小结:“当和尚们走到山脚下……一户又一户。”

提问:村子里住着些什么人?

小结:村子里住着这么一群人,其实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村民们不相信陌生人,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邻居。所以三个和尚决定煮石头汤。

2、感受村民们前后的变化。

过渡:请自主阅读绘本,思考村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村民们在和尚煮汤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其实村民们还是很善良并且乐于付出的,只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主动去做。

三、回忆故事后半段,感受村民们付出和分享后的快乐。

过渡:美味、丰富的汤煮好了,村民们为什么不端回家喝呢?

提问:桌上除了汤,还有哪些东西,它们是哪里来的?

小结:“大家坐下来一起吃……以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欢宴。”

过渡:阅读故事结尾部分至“给和尚们送行”。

提问:村民们与和尚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小结:其实幸福就在付出当中,愉快的为他人付出你就会得到快乐,当你感动快乐的时候,要记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提问:和尚走了,村民们会如何相处呢?为什么?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三个和尚为什么要煮石头汤了吗?

四、拓展延伸:拼图游戏。

说明游戏要求:

每个人贡献出手里的一小块拼图并拼出提示语,寻找到美味的糖果。

幼儿园绘本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观看数字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二、技能目标:能根据情节发展,仔细观察画面线索并大胆推测表达。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是什么样的呢?

(二)嗯,手小小的,脸小小的,脚丫小小的,身体小小的。但我们今天的这个小朋友却有点特殊,我么一起来看,贝琳达小朋友。

二、播放PPT

(一)播放至第4页,提问:人们说长大之后,脚看起来就小了,是这样的吗?那长大后贝琳达的脚是什么样的呢?

(二)播放至第8页,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脚丫有些什么好处以及不好的地方呢?

(三)播放至10页,提问:牛老师为什么选贝琳达扮演小丑呢?贝琳达想不想扮演小丑?牛老师说贝琳达是天生的小丑,这样说对吗?

(四)播放至第20页,提问:贝琳达最后成为了芭蕾舞者,牛老师为什么觉得可惜呢?

三、领读故事,加深印象

教师领读部分句子,加深幼儿理解。

四、教师总结

只要坚持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努力,自信与热情,梦想终究可以开花。

五、活动延伸

去绘画区画出自己的梦想,并说说怎样实现。

大班绘本教案 篇3

说设计意图:

《爱心树》这是一本用简单黑白线条勾勒的图画书,书里讲了一颗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爱的故事。虽然书的插画很简单,但是故事很有内涵很有教育意义,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绘本。由于《爱心树》这个故事比较长,一节课孩子们可能接受不了,因此我设计了二节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我将通过不同形式讲述故事,激发情感,层层递进,唤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自然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让幼儿感受、理解生活中好朋友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父母、亲人、老师、伙伴等,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从而激发幼儿对于朋友的感恩之情。

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绘本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进行教学。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进行表演示范,将整个故事制成一张张的图片,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幼儿知道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情感体验,在讲述过程中,我变换语气和声音,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中情感的变化。

3、提问法:提问是为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方法。我运用了引导性提问“小男孩又有什么要求?“猜猜大树是怎样回答的?”假设性提问“如果你是小孩该怎样去做?”

说教学流程: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

1、导入部分: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图片提出问题。

2、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让他们直观地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3、延伸部分:组织幼儿讨论,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回家知道感恩,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事。学会回报长辈,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4.活动结束部分: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爱心树》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

(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讲述。)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让幼儿学一学)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因为:

1、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因此,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高潮。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高潮。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