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正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4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及口语交际。学用字词句要求对学生用音序法进行写话。写好铅笔字要求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读读背背了解成语大意,熟记于心;对联是引起学生产生读背兴趣,鼓励学生收集、摘录春联。口语交际要求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 教学要求:

1、 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 把全包围结构的字写匀称。

3、 读背成语和春联。

4、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难点:把话说完整。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观察足球比赛场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设计:

一、教学第一题

(一)审题。

读题,讨论题目要求 师强调要求。

(二)指导。

1、出示足球比赛图

问:同学们在干什么?

2、充分让同学说,教师给予几个词语:紧张、激烈、较量、旋转、见势不妙、扑、钻、兴奋、手舞足蹈

3、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自己观看足球比赛的情况,把自己当作队员,用第一人称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4、动手试着写一写。

5、反诲 表扬好的。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卡片 认读。

2、回忆描红、写字要求。

3、指导写回范写强调

4教学园国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读背成语、春联

教学设计:

一熟记成语

1、 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的内容,说清时间、场面、

2、 出示词语,读,理解

3、 请联想生活中的场面,用其中一个说话。

4、 练习背诵。

二、背诵春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8,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8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

11、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语文教案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树木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表演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朗读,理解桦树的对话。

教具准备:

课件。(枫树、桦树、小兔)头饰,松叶,奖品。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真高兴和你们认识,一走近你们,我就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真漂亮!(营造一轻松的课堂气氛)一下,我姓薛,单名一个芳……我也想认识一下你们,一下吧?也可以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我认识……刚才我们这一番交流,这种形式叫什么?(学生自由说的很多,如交谈、勾通、谈话,对话等等)

板书:对话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喜欢)听说过或见过会说话的树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小动物啊!小树啊!都和我们一样活泼可爱,会说话还会脱衣服呢!你们说奇怪吗?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和树的对话”

板书:小兔和树的对话

齐读课题。

师:我们带着问题听故事,我要看看哪个孩子最聪明、最爱回答问题、最善于思考、解决问题。

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目听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初读课文。(配音;放轻音乐)

1、检查生字词。

师:本课的生词看大家是不是能认识。

树 减 蒸发 蹦 奇怪 针

师:试试是不是会读(学生自由读)会了吗?老师不信再试看。

指名读---开火车读。

自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理解“蒸发”“奇怪”。

2、检查朗读。

(1) 指名读

(2) 评议朗读(你觉得他(她)读和怎么样?)

(3) 评议后再读(配音)

3、自由解决提出的问题。

重点感悟。

(一)出示课件1

师:这幅图讲的是哪段的内容?(指名读读)

师:小桦树真的是在脱衣服吗?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自由说。

师: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t冬天,地里的土冻了,根很难吸收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平安过冬,必须把叶子脱掉)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二)出示课件2

师:小兔知道了这些后很高兴,就蹦蹦跳跳往前跑,它看到松树爷爷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由说)

边看课件边想问题。

师:松树爷爷为什么没有像桦树一样脱叶子呢?--指多名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

边观察松叶边说你所知道的松叶的样子。

师:你知道什么是保护膜吗?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有保护膜?---学生自由说如:西红柿、苹果等。

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自由说。

(三)出示课件3(三者的对话)

自由读:同位互读。

自由找最好的朋友或同位带头饰表演这个故事。

表扬并颁发最佳表演奖。

(四)出示课件4(思考题)

到了秋天桦树的叶子为什么脱落,松树的叶子为什么没有落?你还见过哪些的叶子到时了秋天会掉叶子?

扩展活动

把你今天学到的东西告诉你亲人。

画一幅秋天风景图

二年级语文金牌课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重点认识8个字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复现。通过朗读感知8个生词。指导书写“命”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原著等学习资源提高识字效果,增强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以名著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文学作品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学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够有感情地诵读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在朗读重点语句中感知生字、生词。

课前难点:运用工具书独立完成预习。

课前准备:查找、阅读、观看有关孙悟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给大家放一首动画片的主题歌,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

2、你知道孙悟空的哪些故事?

3、孙悟空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二、方法拓展、有效识字:

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认真听老师读读这个故事,听准字的读音。

2、感知生字

(1)读词卡。

(2)读准字音。

(3)重点识记“命”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用口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用耳朵聆听世界的声音,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4)指导书写:

那就让我们动手写一写这个富有生命的字吧。

(5)学习“守”

像这样由两个字义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你能说出哪些?

(6)学习“摘、拧”

你还知道哪些提手旁的字?

(7)学习“炼、炉”

你想用哪种方法学习这两个字(炼、炉)

(8)学习“君、赤”【2分钟】

谁还能给这个“君”字组出更多的词语?

(9)变换语境识字:

(10)再次读文。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大声地读出来。

三、复现生词、指导朗读。

1、表演读:(出示句子:孙悟空见他中计,“嘿嘿”一笑,变做赤脚大仙的模样,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瑶池。)

2、欣赏读:(出示句子:悟空搬出几坛仙酒,就着为宴会准备的佳肴,开怀畅饮,不知不觉喝得大醉。)

3、对比读:(出示句子:心想:“不好!不好!这下可闯大祸了!”)

(出示句子:悟空心想:“王母娘娘既然不肯请我,我不妨变做赤脚大仙的模样混入瑶池。”)

小结:这两句话虽然都是孙悟空心里想的,但是不同的想法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4、评价读:

在这四句话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来读一读,觉得自己读得很好就给自己加一颗星,觉得自己读得特别好就加两颗星。

5、汇报读:谁能勇敢地来汇报你的朗读成果?

四、名著导读:

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大闹了一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回到花果山。后来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故事多来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原著中记录着更多的精彩故事,让我们阅读原著,感受文字世界的魅力。

板书设计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生命)

命、守、摘、拧、 (命令)

练 —炼、炉、赤、君 既然 不肯 模样

(字卡贴在树上) 中计 佳肴 闯祸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小象的动作词语体会小象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2.借助边读边想象、夸一夸、演一演、比一比不同形式的读读出小象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3.在体会小象能够想办法让铜匠明白壶在漏水,帮助主人干活儿时,让学生感悟到人与动物是朋友,激发学生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意识到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抓住小象的动作,体会小象很聪明、可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帮助”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体会小象很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师:我们先来和字词朋友打个招呼。请你看准字形,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字词

二、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都见过或养过宠物吧?你见过或养过什么宠物?

2.有一个人也养了一只宠物,是什么呢?请你猜猜看。出示谜语。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替人把活干。

3.这个人不仅养的是象,而且是一只小象。师生板演:小象

4.想看看嘛?

出示图片

5.你觉得这只小象怎么样?师生板演:可爱的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小象的生活看看它是怎样可爱的,继续学习课文15课。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想想小象的哪些地方可爱?

四、体会聪明、可爱,指导朗读

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小象的可爱?

1.聪聪是一只经过驯养的可爱的小象。它会帮助主人做家务活儿,可能干啦!

抓住:经过驯养的可爱的做家务活儿能干体会

读出小象的可爱。

指名读,评议,夸一夸读

2.有一天,主人让聪聪把一只漏水的铜壶送到铜匠铺去修理。过了一会儿,聪聪用长鼻子挂着修过的壶回来了。

抓住:一会儿体会小象办事认真的可爱板书:修铜壶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小象在路上了一些水,把铜壶满,扑踏扑踏地向铜匠铺走去。

抓住小象的动作吸、灌,体会小象的聪明。板书:吸灌

指名读,评议,比读

4.聪聪来到铜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铜壶。铜匠看见铜壶还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聪聪的头,说:“你真聪明!”于是取下铜壶重新把它修好了。

抓住小象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的动作进行演示,以及铜匠的反应和看画面体会小象的聪明、可爱。板书:举聪明

指名读,分角色读

5.小象聪聪用长长的鼻子挂着修好的铜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它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诉路上的行人:“你们瞧,我多有办法!”

抓住小象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借助图片及路人的表扬体会小象因为有办法完成任务而高兴的可爱。

指名读,分组读。

五、情感升华,朗读全文

1.你喜欢这头小象吗?

填空:我喜欢这头小象,是因为()。

因为(),我喜欢这头小象。

2.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出小象的聪明可爱?

()帮助()()。

小节:通过修铜壶这件事,抓住小象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小象的聪明可爱,你也可以抓住你喜欢的宠物的动作写出它的聪明可爱。

3.小象还可以帮助主人做什么?

生说,师作补充。

小象可以为主任做那么多事,说明它和主人是一对()。

4.除了小象和人是朋友外,其他动物也和人是朋友。图片补充

动物和人是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

5.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课文。配乐朗读

六、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5可爱的小象

聪明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桌、台、闪、印、忙、怕、乎、诉、但”9个字,会认“睡、着、探、构、寄、楚、耐、结、称”10个了,掌握多音字“着”、“结”、“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小作者想当作家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感受“我”实现梦想的自豪,激发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付出行动。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及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我”为自己的梦骄傲的原因,感受小作家美梦成真的自豪和他在追求梦想中

教学难点:

了解小作者想当作家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感受“我”实现梦想的自豪,激发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付出行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文章的大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说一说,由课题,你猜测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

理解“作家”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自主识字,认读生字。

方法:自读课文,找出田字格的生字画上圈,找出双横线线中的字,画上波浪线。

2、同座互读互查。

3、集体正音。

4、认读词语:书桌、拧开、构思、闪耀、依旧、兴奋、几乎、安慰、着急、称呼、骄傲、耐心(注意“兴、几、着”等多音字的读音)。

5、分段读课文,评读正音。

6、指名读全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7、指导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举例:第一自然段,说说谁什么时候做什么?

后面的内容学生说,看谁的语言精练。

提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发表,连做梦都梦到自己的作品发表了,我把这个梦告诉了小朋友,可大家都不相信。这段话讲得是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8、用一段完整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说说刚才的问题你知道了哪些答案,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生字“桌、台、闪、忙、印”,指名读后全班读。

2、同桌交流:如何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生交流,重点指导:“印”左右大小差不多,左上右下。“桌、”下面要能托住上面部分,写平稳。

4、学生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几个,写好后同桌交换评一评。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朗读和理解课文,理解“我”为自己的梦骄傲的。原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换位体验,领悟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通作互相朗读,说说自己会怎样读这段?

2、说说这段中哪些地方写的?问什么?

3、勾画出这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背诵第一自然段。

4、看课件练习背诵。

我( )爬起来,( )衣服,( )鞋子,( )走到书桌前,( )台灯,( )我构思的童话。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悄悄地”怎样读好。

如果是你把自己的作品信寄出去以后,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2、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体验情感

3、说一说从这两段中你感受到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提示:极度盼望、企盼自己的童话能发表的心情。其中也有遭到小朋友的笑话后心里难过的感情。

4、把小朋友梦中的情景勾画出来,积累背诵。

过度: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事情的结果怎样呢?

(三)品读体味,激起共鸣。

1、读课文最后两节,说说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作者的梦实现了,从小朋友叫他“小作家”可以体会出来。)

2、应该怎样读这两段?(读出高兴、活泼、顽皮)

3、指名读书。

二、整体回顾,完成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拼音)书桌台灯闪耀印书依旧连忙几乎告诉但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悄悄地( )轻轻地( )兴奋地( )耐心地( )

闪耀的( )跳舞的( )构思( )格外( )

3、学会完整地回答问题。

“我”做了一个什么梦?为什么“我”会为自己的梦骄傲?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一类生字及10个二类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读懂课文的内容。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能从多角度感受到小老鼠旅行过程中的危险与收获。

3、通过读文,能够深深感受到小老鼠身上所具备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目标和梦想不怕艰险与困苦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乏、要、受”三个一类生字,并理解课文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识记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领读难以读准的字音。

2、采取多种方法读文。

指导学生读文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二、识认一类生字。

乏:小篆像是“正”字的反写。《说文》:“反正为乏”。所以乏的本义是“不正”。不正则不完善,于是有“缺乏”的意义。这是本义的引申,后来成了乏的常用义。又引申为疲乏、困乏,人困马乏,乏味、不乏其人。

要:会意字。小篆像双手叉腰的形象。这是“腰”的本字,因为腰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于是引申为中枢、关键。又引申为要点、纲要。又引申为概括、总括。

要还是多音字:yào需要、重要yāo要求

阻:本义指“险要的地方”,又指道路的难行。引申为阻碍;阻止。阻止、阻碍、阻挡;山川险阻,通行无阻。

望:登高远望、望尘莫及、拜望、盼望、望子成龙、喜出望外、丰收有望、威望

但:形声字。本读作tǎn,是脱衣露出上身的意思。后来借作“只”、“反”或“徒然”的意思。其本义便写作“袒”来表示。但愿、但是、但凡

受:甲骨文、金文的受字,上面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间为“舟”,表示一方给予,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受字的本义,既有给予的意思,又有接受的意思。在古书中两种用法并存。后来在受字旁再加手旁,另造一个“授”表示给予的意思。这样,受字后来就专作“接受”的意思来使用了。

受用、受命、受宠若惊、受贿、忍受痛苦、受害、受风、受暑

晚:本义是日暮、傍晚。引申指夜间。又引申指相对意义的“晚”,即“迟”。又引申为将终了、一个时期的后一段渗入:晚年;晚期;晚唐、晚辈。

沉:甲骨文中。间像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的意思。上古把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林川泽,这是一种祭祀仪式。沉,本义是“没入水中”,与“浮”相对,沉重、沉淀、沉思、沉醉、下沉。

三、练习

1、读课后“读一读”词语,并试着造句。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读一读一、二类字,词语卡片。

2、齐读课文。

二、读课文、感悟文章内容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自然段讲了旅行前的准备。

2、()——()自然段讲了旅行中遇到了危险。

3、()——()自然段讲了小老鼠旅行的收获。

(二)多种方法读1—4自然段。

1、指导朗读,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对话时的语气。

2、你想对小老鼠的父母说些什么?

(三)读5—9自然段,思考问题:

1、旅行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危险、困难?

2、读读重点词语,如:幸免一死、数次迷路、受尽惊吓。

(四)读10—12自然段,思考问题:

1、找出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读完文章你最想对谁说一说心里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连一连”练习题。

2、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读生字词卡片。

二、指导书写。

要:注意“西”的正确写法。

受:与“爱”区别讲解。

乏:共四笔

三、完成练习。

1、完成课后习题“读一读”、“背一背”。

2、熟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五、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海滨旅游遇到危险咬断尾巴;

数次迷路爬上山头贪婪观望;

安宁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