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3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篇1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豆荚的方式传播种子……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篇2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的课文,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把自然知识蕴含文字当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
总结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做法较为满意: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开展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从课题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中,引领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出课上的要求,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这样的引导,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文本中。
二、在质疑声中探究知识。
上课伊始,揭示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这样的设计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为下一步的读书探究打下基础。在这样的训练中也为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用读、悟的方法自主探究。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这几位植物妈妈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并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自由说说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在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蒲公英妈妈的这一段,抓住"降落伞、纷纷"等词去感悟,通过评读、赛读、想象阅读、师生对接读等形式反复朗读体会,为第3、4小节的学生自学作好铺垫。这样的读、悟结合的方法,孩子们易于接受,而且自主地交流的练习也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课后预留作业给学生拓展空间。
在课前预留的预习中,我让学生收集植物,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各自介绍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后,我模仿课文进行了一个小节的仿写,引领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尝试进行创编,看到孩子们创编的诗歌,既有韵律又蕴含知识,还是很不错的。
这节课也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在质疑后的落实上稍有些乱,另外板书不够及时,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弥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篇3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如何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呢?课前我动了一番心思。我想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前提下通过实物的演示来证实学生的猜想,因此本想做一个课件,可是阶梯教室在排练节目,无法操作。于是在上课前两天,我跑到平师杂草丛生的操场上寻觅蒲公英、苍耳的踪迹。婆婆笑我没有一点常识,蒲公英是春天的,而苍耳是深秋才有的。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对着文本进行想象吗?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这些呢?鉴于很多孩子都有吹蒲公英的经验,于是我就买了一个红毛丹来代替苍耳,还特意穿了一件毛衣去上课。
老师,请你打开投影仪
由于准备出现了问题,在课一开始,我就改变了原来的设想,请孩子们来介绍植物传播的方法。我说:“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小朋友,你们知道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植物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我知道,我知道。”我话音刚落,小家伙们就忙不迭地想表现了。有的说“风一吹,蒲公英娃娃就飞走了,落到哪里是哪里”。看来预习的不错。有的说“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说,很多果子被小鸟吃了以后,种子就在小鸟的粪便里,小鸟把粪便拉在哪里,种子就落在哪里”。看来有的孩子懂得预习要收集资料了。丁丁同学把手举得高高,一个劲地发出“恩恩”的声音,生怕自己知道的被别人说完了。我请他讲,没想到,他跑到讲台上来,手里举着一本彩色的图画书说:“老师,可不可以打开投影仪,他们讲的我的书上都有,他们没讲的书上也画的清清楚楚。”我能说不行吗?遇到这么聪明的孩子是我的幸运。我接过书一看,是一本插图版的百科知识《植物王国》。对着投影仪,他一边指图一边介绍:“植物传播的方法有很多,有的靠动物,就是刚才小朋友说的小鸟吃果子,它喜欢吃红红的果子,像山楂、樱桃、杨梅等;有的靠水传播,像椰子落到水里,因为他的肚子里有空气,就可以漂到海岸上生根发芽;有的靠自己的弹力,像课文上的豌豆,还有凤仙花;有的长着小刺,可以粘在动物的皮毛上,像苍耳,还有看──车离子……”看着孩子们瞪大的双眼,发出惊叹声,丁丁也是满脸的骄傲之色。我也惊讶于孩子的聪明,真是自叹不如。不过这样下去不就上成了常识课了吗?于是我言归正传:“植物世界真是奥妙无穷,植物妈妈的办法可真多。看到这么多有趣的办法,有一位诗人就用更有趣的语言把他们写下来了,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看,我的鞋子
课文的生字和简单的阅读交流后,我请孩子们交流不懂的词语,想抓住词语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当讲到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毛丹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什么是“铠甲”。孩子们深有感触地说:“它的外壳是硬硬的,像一根根小刺,可以保护自己。”我为自己的这一替换深为得意。于是示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将红毛丹粘在自己的毛衣上,可惜,红毛丹太重了,刺又太长太软,而我的毛衣又太平整了,几次实验都挂不住。正当孩子们失望不已时,丁丁举着自己的球鞋大叫:“老师,看我的球鞋!”他一边将球鞋上“刺毛粘”反反复复地演示,一边说:“硬的一面就像苍耳的铠甲,软的一面像动物的皮毛,不是可以粘住吗?”我如遇救星,不顾球鞋的脚臭,拿来再次演示,大力夸奖他的有心。其他同学也纷纷低头脱自己的球鞋,反复玩弄,不亦乐乎。没有穿球鞋的只有羡慕不已。一个小男孩又有了发现:“我知道了,科学家发明这个刺毛粘就是受苍耳妈妈的启发的。”我马上说:“很有可能,看来,对身边的事物多一份细心和思考,还能有所发明呢!”原来学生比我们想象得更聪明,这就是学生带给我们的生成资源,多奇妙呀!
我会写
学完课文后,我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说:“植物世界真奇妙,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自身弹力来传播,可是诗人的语言更有趣,瞧,“降落伞、铠甲、蹦着跳着”多形象的比方呀!你们知道那么多植物的传播方法,能不能也做一回小诗人,将植物的传播用有趣的语言来介绍?”“行。”孩子们自信地说。下面是他们的杰作:
樱桃妈妈有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红皮袄。
只要小鸟将他吞下,
就能带它到田野、山洼。
菱角妈妈有办法,
它让孩子顺水流,
漂到东,漂到西,
挑个水洼扎下根。
椰子妈妈有办法,
她给孩子准备了小船,
只要海浪爬上海滩,
孩子们就能去海岛旅游。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
它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一碰,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今天的课让我更加明白,教师如果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教师者的形象,那你的学生会走得更好,飞得更高。因为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更大胆地走进课堂,用不着思考,是不是要等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所有的材料都带齐了,才有信心地走进课堂。只要你充分利用、挖掘、发挥好了课堂上学生这一无形的资产,课堂会给你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