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体育课教学反思【7篇】正文

《体育课教学反思【7篇】》

时间: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体育课教学反思【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1

课堂教学;科研方法;现状;反思

现在体育课程的改革变化很快。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施几年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现其优点。而作为体育教学的主阵地的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教师体育教育科研方法欠缺。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落后状况,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新课改在深层次上促进了黔南地区体育教师观念的真正转变

沿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拥有三百四十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下属12个县市,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总数的53.34%。 受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事业极其落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现有的教育状况已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及研究精神。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契机。对体育学习有莫大裨益,对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人格发展都有正面的影响。老师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教师课程意识增强有利于加深体育教师对地方课程概念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转变

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角色的转变给地区文化带来了认同。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体育教师由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转向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现代学习理论指出,没有情境就没有对知识主动的建构基础,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营造情景、创造情境是学习的一大要求。没有情境就没有对知识主动的建构基础,就没有有效的学习。营造情景、创造情境是学习的一大要求。如“多彩贵州”这个文化品牌就能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各样、丰富逼真的情境,这是任何方式,任何课程难以达到的。二、教师教育科研方法欠缺及人文素质落后的现状及反思

在我州目前的教育条件下,体育课堂教学一些统一的规定性与学生成长中的个体的实际需要存在不适应的因素,在面对每个发展中的个体提出普遍要求也是不合时宜的,比如:在支撑跳跃-横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自己的思想,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再强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也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及体能。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外出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也没有适当地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训。教师本身在任教前就始终接受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任教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贯彻同伴的这种方式。

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规定的一些体育活动没有得到落实;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械化训练倾向,模式化的训练近两年来是逾演逾烈,主要还是来自考试的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在教师的头脑里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在教学中只要学生能领会和理解就能提高成绩。加上急功近利的质量观又直接影响老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师只好扼制了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尝试。学生也因此丧失了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的主人的机会。目前的教育现状是,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学生还是教师都在为高考而拼搏。教师认为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论学生存在什么样的个体差异,教师都会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教学方式讲授同一教材。这是一种单方面施加于人的同一、划一的教学方式又渐渐地回到了课堂。教育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即培养有人性味的人,而我们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害的。具体表现为:课堂活动完全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教材的内容,教师喋喋不休,学生默默地听,没有思考的余地。一个阶段结束了,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能否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最后以分数定优劣。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2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

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3

一、用心设计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 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 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 “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 ,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

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 ,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 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长征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 “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 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2、除了情感上的交流,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现在的学生个个都生龙活虎,精力旺盛,他们都很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从而对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在教授学生知识时,应适当引入一些现实的资料,增加体育教学的吸引力。例如,上篮球课时,可以列举我国篮球明星姚明;在田径方面,可以列举刘翔。列举的同时,告诉同学们,他们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在背后负出了不知多少的艰辛。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吸取本学科的新知识,多积累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能将新内容溶入进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会是学生平时模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真心佩服。使师生之间的关系犹如朋友一般,以此为基础对教育学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体育教学多数是在室外运动,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去“动”,自然师生之间的接触也就会比别的课程多很多。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还要练,如果教师能自觉地进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游戏中,就会使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更加近了。尤其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多数是在课室满堂灌课本的知识,一到上体育课,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无比的兴奋。安排好了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调整,精神愉快,可以促进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同时在体育课开始,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准备活动。这对学生上体育课的情绪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一些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而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多鼓励他们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变化多端的教学方式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点低、感性知识少、反应及协调性差。在教学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分散后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在站队时往往几个人争一个位置,互不相让,我在教他们站队时,每路纵队的前面给准备不同颜色的标志旗,让学生记住自己队前旗帜的颜色,并给他们编上序号,让他们说“我是x对的x号”。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都能很快的站好。在教左右转的时候,我会想让他们来一个“举左右手”的游戏,先让他们认清左右,然后再让他们举着手进行转动,比如“向右转” 先举起右手再转动,这下同学们就不会把方向搞混了。在教“走”时,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姿势的自然走,再引导学生沿着地上的线走或者模仿走。“跑”的教材,可以先教原地摆臂,然后教自然姿势的跑,再过渡到快速跑。在“跳跃”时,由于小学生协调性差,有的学生是双跳双落,有的学生是单跳单落,可先教他们跳单双圈游戏,然后再转入教材的教学,效果很好。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但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所以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多样化、游戏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四、不可忽视的兴趣培养

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但在于自身的爱好而且还在于教师的诱导,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或取得成绩时,学习体育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但自始至终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鼓励、诱导、指点。例如,在一节体操课上,有一名同学的动作做得比较好,我让他在全体同学面前做示范,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并且建议他课后依照教材后面的分解简图,把整套体操都学会,第二节课,他果然做到了,再加以指点和纠正,他就能比较准确的独立完成动作。而且还能帮助其他同学,从而也引发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得这个班的教学效果特别的好。同时还要抓住每次运动会学生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每年以特长生考入市重点高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成功感来培养自信心,激发兴趣。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现状;新课改

前言:教育要搞好,教育改革要搞好,学校体育工作要搞好,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搞好,学生体质健康要搞好,取决于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新变化、新要求,给体育教师带来新的课题与挑战。作为直接参与者与实施者的体育教师,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最终塑造。

一、基于教学技能的审思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 7号文件,作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 体质的战略决策,动员全党全社会重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 未来的大事。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青少年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呈现出新的面貌,取得了积极进展。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改变了过去“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呈现了 “学生想 上、乐上、盼上体育课”的景象,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激情地、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开发、设计、创作了许多有趣的体育课、有生气的体育课、有实效的体育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课堂设计与教学不实在、教学个性问题思考不全面、课堂教学的差异性与有效性不充分等值得商榷的问题。

因此,教学技能是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技能,是每一位合格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它不但有教育教学理论作基础,还有实践的原则和要求,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在不断的训练和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但可以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能够通过对每一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通过反馈和评价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 (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念、新变化、新要求的指引下,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教材内容的分析与处理、教具的使用与演示、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与控制、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研究的开展等教学技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但是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学校类别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技能创新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另有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内容选编、教学评价方面没有创新,在各级教学计划的衔接、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选编依据、教学方法应用的量与度、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二、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审思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现在大家对实施素质教育在思想认识上比较统一,但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则有不同的看法。而大家之所以对体育的认识容易统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容易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喜欢体育活动,家长不会反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社会都会支持。因此,把切实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确定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能取得大家的共识。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学生营养不良。

三、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审思

从科学发展观看,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体质是国家的财富,是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希望,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人才建设的战略措施和富国强民之本;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教育本身看,是转变教育理念,全方位提升办学的内涵与层次,提高素质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不仅仅是新时期的一个口号和形式,更是给中小学校体育新课程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跑向操场,拥抱阳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参与到体育运动的热潮中。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健康发展的整个过程的健身理念与政策,要求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和全社会都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活泼好动、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四、基于多媒体发展的审思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联系,以方便信息存取的计算机技术。它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等关键特性。与之前的电化媒体,如电视相比,多媒体技术除了具备传输方便,便于存储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沟通,也有利于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应用之――多媒体教学课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体育学科在内的学校教育的诸多学科之中。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以语言讲解和身体示范为主,辅以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具,并合理使用体育器材与场地,来实现教学目标。计算机引入体育课堂,成为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例如,在备课阶段,教师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海量储存介质提供的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使自己的课前准备更科学、更合理,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上课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体育课件的合理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以形象的图、文、声、 像等多种信息组合,突破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面向形象思维能力突出,对各种直观信息敏感的学生群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往往会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是计算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应用。

体育教师是在持续发展中实现专业人员的角色,教师专业发展揭示着体育教师如同学生一样,是发展过程中的人,体育教师从初涉多媒体工作到成熟、优秀、卓越是一个快慢不等的持续发展过程,需要进行专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支持。

五、与体育教师的互动交流

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的专业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教育技能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是完整的。但是体育教师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本运动技术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对一到两种体育项目的技能掌握牢固,而对于广泛存在于中小学的其他体育项目则并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第二,知识面狭窄。体育的特性决定了从事这个专业的人易动不易静,他们很难坐下来静心学习,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广泛知识的汲取不足,这直接影响他们对各种问题、现象的看法。第三,自觉学习意识不足,创新认识不够。一些体育教师安于现状,对于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的态度,不能深入思考问题的原因,不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体育学科面临的基本问题谈体育课改

进行课改有三个目的:第一是课程的方向错了,课程违反了教育的基本方向和受教育者的利益,要进行方向性的改变;第二是课程的方向基本正确,但教学内容有问题,需要进行有关内容的改革;第三是课程方向正确,教学内容也没有太大问题,但体现在教师身上的教学方法有问题,需要迸行有关方法的改革。本人认为:主要围绕第一个目的而进行的课改我 们不妨称之为“高层课改”或“重大课改”,主要围绕第二个目的而进行的课改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层课改”,而主要围绕第三个目的而进行的课改我们不妨称之为“基础课改”。

如果没有优秀的体育教师,全面推进体育工作、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都是一句空话。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体育要充分发挥它特有的教育价值,首先要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在新的课改实验过程中,要实现体育课程的现代化也要有睿智、专业的体育教师;在面对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要促进学生体质快速增长更要有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让我们大家努力在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之中,把握体育学科的本质,认真研究学理,钻研教法,把体育课上成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有用的、为学生所喜爱的课程。

结语: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薄弱、学历偏低,体育教师的学历起点普遍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导致岗位的专业化和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之间存在很大矛盾。体育教师“教非所学”现象严重,兼职体育教师带课现象严重,尤其在广大的偏远山区及农村,存在跨学科,甚至跨行业的教师,他们专业发展的起点更低。目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缺乏,缺少对自己专业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反思的意识与能力,缺乏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能力,认为有了外界的监督与评价,自己就没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同时也缺乏对体育教师专业所应具备的强大的学术自主性、广泛的教学设计和管理权以及专业持续发展性的认识。从我国国情、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师教育等实际出发,论述今日的体育教师应该是具有真本领、真功夫、真水平的体育教师,应该是充满教学智慧、教学热情、教学魅力的体育教师,应该是厚功底、精专业、懂教学、通技能的体育教师。

如果这些问题和缺口不及时弥补,将会使我们整个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 张跃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12)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5

一、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认识

结合新课标理念和课改精神,我们认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提倡“玩中学、玩中练”;让小学体育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他是一种在室外进行的教学双边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达到思维与活动紧密结合,体育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各不相同,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教学。

二、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提高

1、理解是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课堂不仅是建构知识的平台,也是人际交往的场所。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有强烈的欲望,有积极的情绪,有充沛的精力与体力;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迸发思想火花,产生奇思妙想。建立平等、友爱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运动环境,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首先必须开阔心胸去理解学生,然后再敞开胸怀去关爱学生,这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首备条件。教师要利用生动亲切的语言渲染课堂环境,“蹲下身”和学生在“同一个高度上”活动,逐步将自己融入孩子们中间,像一个和平使者用智慧传递知识技能,用爱心连接学生之间的情谊。你给孩子一份理解和关爱,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和信任!作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他们会逐步接纳你,更加尊重你。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我总是把握时机,与孩子们走近,与他们成为朋友。

2、玩耍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玩是儿童的天性,课堂教学中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了让孩子喜欢体育课我总是以“游戏”为“家常饭”,以“竞赛”为“家常菜”,力图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在玩中乐。同一教材,但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只有抓住了学生玩耍的天性,那么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3、自主是教学互动的发生点

给孩子们空间自主选择内容,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一是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低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学习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

4、期待是教学成效的增长点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学生存在先天体质、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要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后进生”才是最需要体育和多参与锻炼的人。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来弥补或消除“后进生”的缺陷。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简化要求,使其在初步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树立信心。特别要提出的是,对个别因为身体因素不能达标的学生,可以选项测试,防止发生因测试不合格而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远离体育活动与课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稍有进步时,当学生顺利完成某一动作时,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一个充满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总能让其体验到进步的愉悦和成功的乐趣,倍感自信,激情满怀。

5、开发是教学素材的生长点

课堂教学不能与生活割裂开来,特别是小学体育教学更应该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体育教学素材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学练知识技能的同时,将学生与大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校园、学生与家庭及自我的关系融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6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体育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看懂武术动作路线图和篮球战术图表等,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有一定的体育知识素养。

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1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调节与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2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展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2.3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要求,认真研究各模块学习内容及实现目标,对每个内容和目标进行三年、一年、学期统一计划和教学设计,使每个模块在每节课上,实现更好、更有效地分层次实施。在计划的设计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兴趣爱好,选择搭配教材。对于同一模块或同一节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弹性学习目标,提供时间和练习内容,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每节课学有所获,保持兴趣。

3.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每一模块教学或每一节课上,都要想方设法地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包括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诙谐的讲解、规范的示范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以竞赛活动诱导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的发展。

4.开展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积极的影响。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意犹未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5.坚持常规教学

传统的常规教学,是实施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学生平时习惯的养成,体育知识的积累,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技能的逐渐完善,都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应坚持常规教学,逐步同化和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技能水平逐年提高,三年的实践证明:常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6.不断学习,强化教研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教师要经常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以此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了解新运动项目的发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更科学、更先进。

7.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决定其能否胜任学校教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就不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体育课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反思;内容;方法

体育课是学生体质发展和运动技能习得的首要阵地,体育课教学效率的改进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体育课堂教学反思的积累。

一、体育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完整地体育教学实施包括教学设计、场地、器材准备,热身引入,主题教学,素质练习,放松整理,场地整理器材回收和课后小结等几个环节。教学反思的内容就是思考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连贯性、练习的有效性、反馈的适时性,以及进一步教学的调整策略,具体到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上,则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但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就会影响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体现。课后教学反思可以根据学生运动技能获取和情感交流体验方面的效果、教学过程实施的效率等情况,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

(二)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的效率。在运动技能习得过程中,从运动体验动作认知基本掌握巩固定型的环节无法跳跃,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就是在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各环节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组织的变换是否连贯

教学组织的变换是与教学内容和教法选择相适应的。不同的练习内容需要通过不同的练习队形来匹配,一个队形到底的情况会让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和无趣,而队形变换的效率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练习密度,进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四) 教学效果的反馈是否及时

适时反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生了解技能掌握的准确性。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难以完全预估的,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教师需要在教学进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并对课堂教学的进度加以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表现,还要对接下来的课次进行教学调整。

(五) 场地器材的选择是否最佳

场地的合理布置和器材的高效使用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积极的作用。以跨越式跳高教学为例,初学过杆动作时,用橡皮筋代替横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而多条皮筋的组合排列也能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尽快熟悉动作过程。

(六) 身体素质的练习是否均衡

中小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快速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学生良好身体姿态的形成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因而,体育课堂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均衡上下肢和躯干等不同部位的活动,还要兼顾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等不同素质的发展。

(七) 安全隐患的处置是否到位

安全隐患是体育课堂必须面对的问题,动作学习的过程都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体育教师不仅要在练习前提醒可能出现的隐患,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正确及时的保护和帮助,还要在发生意外状况时做出恰当的处置措施。

二、体育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其方法也是基于课堂教学效果的,简单来说就是发现好的加以整理提升,不妥之处找出原因加以调整和改进。结合上述几个方面,把体育课堂教学反思的方法归纳为四个方向:

(一) 教学目标的诊断与调整

教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对教材的分析和拆解,运动技能教学目标应是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相结合的目标组合。单元教学目标不仅要考虑教材所属运动项目中的地位,更要清楚学生已掌握的相关技能基础及知识储备,还要适应整个学段项目学习的最高目标;而课时目标则要体现课时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上课效果,我们要诊断当次课的目标是否达成,目标本身的难易是否合适,进而思考后续课时目标如何进行调整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二) 教学流程的回放与审查

教学流程的回放是教学反思的常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对照教学设计检查本堂课的计划落实的情况,能够较容易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设计可以改进的方法。教学流程的回放可以包含教学组织、适时反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结合课堂实时记录,对教学流程加以细节审查,更能促进教师语言表达、体态表现等教学能力的改善。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自己的示范面、讲解位置,提问方式、表情姿态等是否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有效解决了预设的教学问题等等。

(三)教学方法的评价与改进

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手段,教学反思理应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加以评价。针对运动学习各个阶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以讲解法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运用为例,一些教师刚开始就进行“标准动作”的讲解,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费了大把时间,学生却还是不知该如何操作。其实“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并不复杂,如果在动作示范的基础上加以精炼的要点提醒,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动作要领,再通过几次练习加以强化,基本就能掌握了。这种情况说明授课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讲解法的基本技巧,而在更多的案例中,教师则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出现了问题。比如成套动作类内容(包括广播操、武术等)的复习课,教师整节课让学生站成固定队型原地练习一遍又一遍,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动作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结合分组练习、“对抗展示”、“模拟赛场”等方法的运用,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动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