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9篇正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9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编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9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我认为不是。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在这十来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过成功和失败的教训,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根据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逐步加强的、他们的探索精神是不断培养的,这些教育是要渗透在每一节课、每一项任务中的。我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选出若干个基础比较好一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辅导小组,在每次上机的时候由他们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既提高了总体成绩,也使他们获益不少。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示、讲解模式

某些知识,借助于电教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我还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练习模式

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讲完网络浏览软件的使用后,我要求学生课下去上网,课上再体会一下,讲完Frontpage20xx后我要求学生自已制作个人档案、个人主页等。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在教Powerpoint、FrontPage20xx等软件的使用时,我采取了“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要求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的作品,并讲述制作该作品的意图、过程、采用的方法等,让其它学生给予评价。还有就是要注意评价时机的把握,何时评价为好?我认为,当评价能给后续学习带来动力或者修正作用时,我觉得引入就比较好。尤其是课堂内的评价,在修正教学偏差或失误、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最优化操作有积极作用。这个环节一般是在课程中途出现一次、结尾一次。中途的一次一般是对新课内容学习的第一次学习效果评估和反馈,是一次教学修正。结尾的一次一般作为总结性的评价,评价范围要广一点。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本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从教十几年,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2

我们经常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效果主要靠课堂。想要我们的课堂有效果,首先课堂气氛要和谐,气氛和谐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了。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氛围则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呆板、效率低下。所以,怎么来提高我课堂的有效性,让课堂充满和谐气氛,形成“你乐,我乐,大家乐。”的局面,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我教学二年级画图《画风车》时,我觉得学生学的非常轻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翻转、旋转的使用,同时复习复制、粘贴的。操作。本节应属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在上本课时新授很少,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用旧知,探究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于是这节课我这样安排:

1)让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风车,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拓展学生的思维;

2)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讨风车的画法;

3)学生代表通过演示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展示实现效果;

4)通过对比找到比较好的绘画办法

5)学生自己练习操作。就这样,这节课不知不觉就上完了。所有的学生都很投入,快乐,同时轻松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而作为老师的我,也很轻松愉悦。所以,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每节课都能上出“同乐”的效果。

我反思,在课程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方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我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2、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

3、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新奇的教学设计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实践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故事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性的语言带进课堂,通过我的热情,我的鼓励,有趣的教学活动,新颖的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利用好课堂40分钟这一有效时间,尽力创造有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民主的课堂和动态的课堂,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翻开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本,无非是以计算机的发展史讲起,接着讲解数制与编码,再次讲述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进入到DOS与WINDOWS系统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论很容易打消孩子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一但孩子的计算机兴趣被扼杀,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机也就荡然无存。然而如今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学以至用的目的,课本从信息技术基础讲起,接着介绍WINDOWS系统的操作,再介绍网上冲浪的过程与方法,这就让同学们形成搜集信息的习惯,但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课本的价值量还是低了些,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再围绕书本讲解,学生不但会抵制,更耽误后续课程的进度,如何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涨,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总幻想有一天能熟练的驾驭计算机、能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能设计出漂亮的游戏、能控制自己创建的游戏角色……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会上一个新台阶。七年级上学期开设的课程是信息技术基础与WORD软件,学生操作量大,一周仅有1次课,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45分钟尤为重要,课堂讲解时间不能太长,上机练习的时间可以放长些,每次授完新课后给每个学生下发一定的练习题,练习范围就是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针对性练习,教师再个别辅导,当然学生对于知识点模糊的地方也比较多,老师可以安排每组的小组长担任辅导员,同桌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堂练习,在作业时间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巩固并消化,从而弥补了总课时不够的难题。

二、 任务驱动式教学,一改枯燥的课堂

新授课中,教师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论的讲解,学生在十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走神,所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师共同探讨新知识。如在讲解WORD软件中绘制表格的第一课,教师可以拿出象棋棋盘图片,让学生数出棋盘的行与列,再介绍如何将单元格调整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来画棋子,美化表格,接着就让学生完成棋盘表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画棋子很费时,这时老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再来演示如何“投机取巧”,此时学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来的制作过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师教以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实要让学生真正上好信息技术课,老师就必须充当好一个导学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因为老师的导向而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来,让学生知识信息化时代的两面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至用。作为专业老师,更应该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品质的人。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 篇4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所以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所以可以多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记录片让学生学习。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和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2、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同时可以采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和自制的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也很好。

三、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

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四、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选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习。再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置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了信息技术教学目的是信息技术教学成败的关键,提高学习兴趣是必要的手段,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是根本。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以这个目的指导我们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小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国家的接班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水平,而信息技术则是社会所要求中的个人综合水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有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使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是必须的

而如何能够更好的引领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呢?我有以下几个想法:

1、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形象建模阶段,毕竟在他们脑海里很多知识都是空白的,他们要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而正好信息技术是一门可以接触许多实体或者建立模型,好让学生们直观的感知,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用小组式的完成作业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一点就通,甚至有的可以通过自学可以举一反三,而也有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的太浅怕影响了基础好的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深一点又有些学生听不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让学生们几个人为一组完成几份作业。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发挥其长项,而基础差点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3、为学生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还可以让他们体会玩中练,练中学的乐趣。

新异的发现--键盘学习的深入。

4、 边操作边练习

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能很投入地听,他们的注意力绝大部分时间指向自己刚刚遇到的问题或刚受到的新异刺激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能不讲的地方坚决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合理利用网络的优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现在这个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或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网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富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尝试着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网上交互方式,这样可以让班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可以较为自由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6、不要给学生布置太低能的任务

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适当的有创新和加深。也要避免学生一味被动的学习。应该适当的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7、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演示实现功能的作品,接着提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想要实现功能应该怎么操作,让大家想办法实现功能,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会上网百度搜索……,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此外合理的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做到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迫不及待地想要动起手来的冲动。

8、 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课堂上教师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此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我们要明白“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6

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有四类最基本的动画效果,分别是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的内容在这其中虽然称不上是最难的,但也属于技巧性比较强的。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元件、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是具备一定的FLASH操作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相对而言引导层动画的含义,定义以及组成要素,是较易理解的。

但是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出现许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的作用搞反了,这样就导致整个FLASH 失去了预期的`动态效果。其次是有的学生对前面的一些知识已经淡忘,把本该在场景中制作的动作补间动画编辑到元件当中。还有些学生制作移动动画的时候,明明使用了引导层,但是元件却没有按照引导线去运动,而是从开始帧的位置直接移动到结束帧的位置。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放置元件的过程中没有与引导线粘合,导致无法制作出效果。而这点也正是引导层动画制作中最具技巧性的一点。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还是我没有对这些细节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讲透,导致学生存留困惑,影响他们动画的制作。以后还得强化落实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7

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偏僻的农村,我在初中任教,同时兼任本地个别小学的音乐教学任务,至今任教已二十多年。十多年前,奔波忙碌于几个学校之间,身心疲惫,效果甚微。08年起,我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由不懂到着迷,凭着一股钻劲儿和自己的那份执着,至今,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已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也基本上能满足自己的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现结合近阶段教学现状,浅谈一点儿自己的心得、反思及一些粗浅的看法儿。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信息技术教学能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中小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中小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如引导孩子欣赏我国的国粹──京剧时,由于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基本上不会很感兴趣地学习和欣赏,更不能体会京剧那不同于歌曲的独特的。唱腔,那深奥而复杂的板式、结构、独特的演唱风格,对于京剧所蕴含的丰富多彩、深层次的美根本无法体会。于是我利用网络举行了一次“京剧知识知多少”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分组在网上搜寻下载相关信息,有的中小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知道京剧由昆曲发展演变的过程;有的找到了京剧的脸谱,知道京剧中的行当分为生、旦、静、末、丑几类,通过脸谱了解各自代表的角色;有的通过查找京剧中的道具了解相关动作程式代表的意义;还有的中小学生上网下载了有关的唱段,并通过练习能哼唱几句;就这样将本来十分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提供了让中小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增强了中小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在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储备相对薄弱,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8

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不是专业的计算机课,它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高中技术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协调配合,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公民。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现浅谈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利用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如在学习excel时,学生对于excel基本操作,如,计算、排序,图标等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轻松完成。但是通过布置一个任务(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汇总及分析),学习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巩固练习和归纳总结,道理是很显然的。这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时间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的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9

从2014.9.10至今,我到东河中学担任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我学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我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葫芦画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效果却不好,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教师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只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这个学期听了学校其它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在课堂上,他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而我却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自己去做,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效果比预想的要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尝试,才能在磕磕碰碰中进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澜沧县教育局2015013号文件《关于做好普洱市教育局两意见两要求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之后结合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异常强烈,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创造思维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备课构思时,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导入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二、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加快进步。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无兴趣,越练越觉得“没意思”,最后变得厌学。因此,教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坚持个别辅导,而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可大力提倡小组团结合作或协作,效果同样不错甚至更好。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对调皮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需加以改进,需不断学习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学习、适当加以引导

对于简单的、学生可以自行学习的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和操作,不用所有内容都包揽讲解,教学中让学生多操作练习,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用生动形象的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或让学生动手玩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上来,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适时讲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的讲解如画龙点睛,学生听的仔细、认真,将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例如讲解在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当中可以进行精辟的讲解,主要讲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为以后的练习打好基础,把握正确的方向。

五、多练习。

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练习要丰富多采,重点在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应用。练习可以采用游戏练习、创新练习、自主练习等形式。例如在讲解键盘操作中的指法练习时,可以使用游戏练习法进行指法训练,不但能随时显示击键的正误和速度,还能指出哪些键成绩差,并把练习的成绩保存起来,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学生就会象玩电子游戏机一样的着迷,学习兴趣极大,这样做就会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六、展示作品。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身心发展方面还没有定型,有喜欢被表扬的心态。它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教学汉字输入或画图以后,让学生写作文或画画,然后选出范文或范画进行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这些同学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使其他同学羡慕的不得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诸如:“你画的好”、“你的指法练的真好”、“你的汉字输入的真快”等等。同学们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文件中的教师一日工作常规、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等内容,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要学好如何去教学生,从哪些方面做起,以上是我在学习《东河乡中学贯彻落实“两意见”、“两要求”》文件之后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一些反思,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总结,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