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正文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

时间: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长期执著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1

秋季高考结束了,我所带的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成绩均超过了市平均成绩,可以说,这是对我一年来的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觉得既有应该发扬的长处,也有应加以改进的不足。下面就此谈谈。

先谈长处:

一、关爱学生,平易近人,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也许,我是一个天生不会严厉的老师,学生见到的我总是在笑,微笑甚或大笑。曾有学生对我说:“您是我们公认的所有任课老师中最有涵养的',从来没对我们发过脾气!”曾经暗自担心,这样学生会不会不怕我,不好好学习我这科语文呢?

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跟我很亲,经常有一些我不曾教过的学生很亲热地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有其他班级的学生来向我请教问题,或者让我给他们批改作文。我想,他们问候我,找到我,一定和我自己学生的宣传有关,在学生眼里,我应该是一个容易接近,又能给他们以帮助的老师吧。和学生很亲近,使我的教学工作很顺利,在课堂上,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遭到训斥而不回答问题。当有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会耐心细致地进行分析,直到他心服。这样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有了深度,记忆也会非常深刻。

二、狠抓双基,严格要求,让学生夯实基础。

我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我是一个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表现在几方面:

(一)平时作业不多,但留了的必须保质完成。

我的学生都知道,如果不完成作业,我会一直追着要;如果作业质量不高,一定得重做。尤其是寒暑假作业,我不会留很多,但开学后,我要一份一份地认真检查、批阅,不合格的要重做。

(二)字音、字型、背诵等内容要一个一个过关。

对这些基础知识,我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查到,想蒙混过关很难。而且,我以身作则,让学生背诵的内容我都会背,不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会背。常有想投机取巧的学生将我的军,让我当众背诵文章或诗词,说老师会背他就背,我从没让学生难住过。我觉得,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教师做不到,学生怎么回服气呢?

(三)作文尽量面批,让学生有个体独特的收获。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坚持给学生面批,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在大考后,我会给学生详细分析他们每个人得分或失分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让他们再修改,以促进作文进步。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会有收获。、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改进方法,取得进步。

在课堂上,我经常把自己学习来的或自己摸索出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强调学习要科学,不能死卖力气。比如,我让学生经常回顾学过的内容,因为回顾学过的内容是掌握好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进行复习,即科学的周期性的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掌握牢固,而不是那种似有若无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系统自主的总结是使学习发生质的飞跃的桥梁,它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知识线索更加清晰,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高瞻远瞩”地把握知识。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对学生学习灵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高三学生压力大,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造成严重后果。在课堂上,尤其是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到问题所在,帮助解决问题,疏通心理症结,稳定学生情绪。有的学生的问题不宜当众讲,就私下里交流。其实有时,只要教师认真倾听,让学生把要说的话说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因为重压之下,学生最需要的就是释放压力,而倾诉是释放压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压力减轻了,学习有信心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再谈不足:

一、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发现学生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太少,造成学生读不懂诗歌,更难以鉴赏。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积累,仅高三一年是难以达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从高一开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古代诗歌教学应该从小学抓起,因为,据专家研究发现,要想对古代诗歌有较强的感悟力,最迟七八岁时就要开始大量的诵读训练,从高一开始,应该说就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二、对今年高考作文在文体方面的限制估计不足,虽然,在平时也进行了大量的议论文写作练习,但在考前做得最多的是不限文体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得分。

以上是对高三一年来教学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2

第五周对我们东莞中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周的星期五是学校的教学开放日,是全体师生展示东莞中学风采的日子。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任务是上一节公开课。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自己所教的高二·七班,课程是唐诗宋词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春江花月夜》。有经验的的老师都知道这篇诗歌知识点较多,内涵丰富,教学难度教大。但我喜欢挑战困难,觉得越是难度教大的课题师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在交融中摩擦出火花,碰撞出智慧;于是在选报课题的时候我毅然选定了这篇诗歌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

在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上,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我除了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更加注意了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向新课标靠拢,努力践行自己的堂堂有智慧有火花、课课有收获有升华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上我重点突出了三个字,就是“读、写、品”。

读是诗歌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有很多种,我重点采用了范读、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形式,争取在不同的诵读形式中体现出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的不同层次和境界。

如果说读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和钥匙的话,那么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悟字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好象有点玄,可具体操作起来却是意味无穷,这也是决定这一堂课是否精彩、是否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下了较大的工夫,也征求了不少经验丰富老师的意见。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既注意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识水平,同时也注意到如何实现知识的横向拓展和迁移,使自己的课堂既体现出一定的广度有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至于是教学过程流于肤浅。考虑到诗歌学习中感受意境的重要性,我重点突出了情景再现的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前提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合理的大胆的联想,让同学们用心去品味诗歌中蕴涵的澄澈的纯净的美。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学。

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我总感觉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了练,就会给人一种不完美的感觉,而且知识的外化也是语文学习的终极追求。于是我在这节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了学生写作的训练。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也确实在老师的引导下交上了令众人惊叹的作品。

我的这次公开课虽然在我们语文科老师的共同关心和帮助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本打算最后让全体同学在齐声美读中结束这堂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实现,课件的制作可以再充实些等。

堂堂上成精品是我的教学追求,然而教学本身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任何破绽、没有任何遗憾,那么这堂课也一定不会有真正的思考、争论和智慧在其中,这种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公开课已经上完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的反馈意见还没有整理出来;我会在思索中等待,认真地接受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和批评,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莞中这块热土上有一个全新的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它以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意识和架构给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清风,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实施新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新课改毕竟代表着一次语文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许多老师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在教学实践中就难以准确把握标准和尺度,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却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文本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图、采访、辨证会、播放课件等众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语文知识?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课文

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层的思维方向,结果这节课便只剩下活泼有余,扎实不足,空洞的热闹了。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4

1、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

在上现代文新课之前,我们会布置前置作业,如“读了本文你有什么疑问?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内容打动了你?你从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只有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使课堂上的讨论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表面的热闹。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课堂有太多的生成,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点评学生的发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明显的知识点错误;

第二,观点正确;

第三,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点到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

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

第一种情况,是纠正学生明显知识性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不是片面地给学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说“好”“很好”等词,要说出学生发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质。

对第三种情况,不能模棱两可,让其他学生找不到方向,雾里看花。而应该从尊重学生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中肯的评价,学生会因老师的点评,在识见上有所提升,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对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出中肯的点评,也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体现。

3、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生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开发家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我们邀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或讲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无论是语文教学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个为而不争的教育成长世界。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我能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5

上初唐诗的部分,比之之前的现代诗歌,感觉更加有内容可讲,针对的高考能力要求也比较显著,所以备课时内容更加充实。但是,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发现设置的问题并不是完全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时候问题太深,或者问题方式不对,容易造成学生的思考瓶颈,课堂气氛也冷场。授课是提问的艺术,如何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到达老师所期待的彼岸,这是每一个新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所谓备学生大概就是指这方面。

另外还有关乎教授内容方面的思考。我们老师很多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比较多地停留在文学史,古代汉语等比较专业的层面上,所以在授课时,不免会陷入学院化的囹圄。比如在《劝学》一篇的讲授过程中,我对于文言句式,词语结构的讲解可能过于深刻,涉及到现代汉语的语法层面,但是学生的语法知识不系统,也比较混乱,初中阶段的语法学习大多停留在听听而已,用不到也懒得深刻学习的程度,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听懂,讲解文言的倒装,在学生眼里,也只是难懂的文言知识,自己仿佛感觉到这些内容只是讲给自己听的,为了讲而讲,或许说到底还是对于学生的程度有不完全的认知,所以在授课内容选择上并不能把握好尺度。

最后,我很想说,虽然这些日子以来,自己精神上,身体方面压力都比较大,但是与学生的交流也使自己体会到生活的充实,创造的快乐。学无止境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经过课堂的种种,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或许也是幸运之所在。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6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的,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的。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7

阅读教学传统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重在老师的讲解,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这是一个需要师生互相合作的工作。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让学生的阅读和讨论交流相互交叉进行,从而使阅读课既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效果,又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接受的信息转变成交际实践的内容。通过使用交际化的手法进行阅读教学,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材、方法四要素组成,这四要素所组成的六对关系只有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时,不能只考虑教师的意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乐于说。

一、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

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二、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

高中阅读课文长,难度大,抽象概念内容多,形象思维内容少,语法现象较复杂。因此,对学生来说,认真预习是及其重要的。如果学生没任何准备走进课堂那么学习肯定是被动的,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主动性呢?预习看起来是学生的事情,但教师精心指导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并写出自学笔记、提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譬如安排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做些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预习生词。可以给学生布置问题回去思考。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2.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学生踊跃参与,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为此,教师要妥善引导,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为此,要做到:

(1)要营造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2)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

(3)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3.培养学生归纳理解

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树材料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在阅读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阅读材料采取不同的归纳形式去归纳材料内容,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因而在阅读中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的归纳方式去归纳、理解材料内容,如可以归纳动词,显示事件过程;归纳文章人物,突出重点人物等等,从而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四、英语阅读教学应渗透人格教育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是一套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好教材,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阅读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根据教材需要利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融德育教育于教学中,这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不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正确地认识英语阅读教学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 篇8

一 序

日前,区教育局教研室精心组织了一次以“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活动。来自区内四所高中以及部分初中的50多名英语老师济济一堂,倾听了应邀前来的鄞州区优秀青年教师骆敏洁和温宏娟老师执教的两堂阅读教学课。

刚刚在本次市教坛新秀评比中脱颖而出的两位年轻老师对高二必修5 Unit 3 Reading和高一必修1 Unit 5 Reading两课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她们为明港中学高二(8)班和高一(6)班同学送来了两堂精品课,为听课老师就“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示了模本,明港中学英语组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全程录像,老师们就事先设计的“课堂45分钟观察”有序分工,认真记录。并按教研室要求征集了与会教师对《高中阅读观摩课教学活动听课反馈》的问卷调研。

课后,鄞州区英语教研员屠一宝老师从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区教研室主任张曙波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与在座的一线英语老师们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大家畅所欲言,受益匪浅。

二 悟

一堂好的阅读课,往往给人感悟和启迪。办公室的老师在一起交流时,几乎异口同声称赞这两堂课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张曙波老师在给与会的老师的交流中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教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备文本,却易忽视学生与文本,以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在挖掘文本时更不能忽视语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后续的无限阅读能力的延伸。”其实这席话是很对症下药的。因为课堂45分钟效益的有无,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语言习得,感悟与内化吸收。

两堂课中,温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触比较深,尤其是其中的两点。第一点,在上曼德拉这单元的第二篇阅读中,Elias 之所以会义无反顾地为曼德拉去效力,黑人们会炸毁政府办公大楼,是因为当时黑人面临的三个状况将黑人几乎逼至绝境。当时我记得自己在备课时,找了一些“黑人遇见白人警察总有事情发生”的图片,也在脑中涌现出三个观点:黑人好像当时没有受教育权,没有与白人一样工作的权利,没有选举权。因为我看见过一副漫画,一个黑人小孩坐在旋转的木马上,呐喊:在这旋转的木马上,我们和白人孩子有无区别?!但温老师却独到地采用表格形式将黑人的现状列为:选举权;工作权;生存权。为阅读文章曼艾两人关系作了铺垫,扫清了阅读障碍,一目了然,上课指令很清晰,我印象很深。

第二点难忘的是:赏读文本。记得我们明港中学英语组上次去杭州源清中学听课,一节语文课上,上的是《湖心亭看雪》,当时源清中学的老师就是将这篇文言文阅读课的赏析作为一个重点来突破。课堂上,用启发式提问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加以概括和提炼,与温老师的相似,尤其在最后都选取了原文本中精华的片段,打到PPT上,让学生划分“句子意群”,把握朗读的停顿与节奏,然后再要求学生在配了音乐背景的情况下把它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学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倒也读得饶有趣味。这一幕,让我感怀良久。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梳理文脉,解释语言点,句子联展翻译,短文填空中“纠结”和“悲摧”,一节课几乎没怎么留给学生有独自朗读,进入文本语境的时间。但,文本的语言首先是可读可背诵的。语言教学在高中阶段阅读课里往往被我们给护忽视了;而高中阶段的阅读文章,是介绍地震也好,保护野生动物也好,介绍人物曼德拉也好,较之初中Go for it 教材3a文本而言,语言是很地道很流畅的,跟其同样具有美感的文本语言还有就是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篇目考题,有些为经典英文原著的节选——语言行文是很流畅一气呵成的,具有磅礴的气势和音韵美。像诗歌单元,像马丁路德的I have a dream,完全可以在高级句式的成分被划分后,找到节奏感,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本,领悟文本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让他们自信满满,于抑扬顿挫中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融入和交流。

三 感

我觉得人分三种:感性,理性,感性和理性兼而有之。

我想最后谈谈对屠老师的感觉。很幽默很风趣——感性和理性兼而有之。第一句话,与我们交流的竟然马上把我“震撼”了:

“在座的北仑的英语老师:

解开了一艘 波光粼粼里小舟的 罗曼蒂克的缆 风光迷离 在我们的眼前”(我关注到我们很多英语老师都马上被感染了)”,接着,屠老师给我们细致分析了两位上课老师的阅读课思路:从把握文本作者情感的变化到过渡衔接的无痕自然;从上课设置悬念到画龙点睛地去回顾;从交际法的上课使用到文本每个段落点出的动词,形容词运用。

语言都是相通的,正如普天下“妈妈”的发音一样。因为有缘,我拜读过屠老师写的中英文诗集《缘督诗心》,我跟他交流时,他问我感觉怎么样,写得怎样。我说,有点像徐志摩(都有对英国剑桥大学的回忆),也有些像余光中,比如“李白醉酒 呵成剑气成霜 吐出一个盛唐”,屠老师笑了。但真性情,倒是实在。一般真性情的人都喜欢喝酒,酒里面的境界,也确实多多;我想,高中文本阅读也如饮酒,足以值得我们一试二尝三醉。

感谢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让我们携手努力改进教学吧!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一、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提高语文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成八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语言技能(语文应用能力)位于首位,由此可见在教育家的眼里,学生的语言智能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就是学校的师生天天用,天天练语文,可是最缺乏成就感的学科却是语文,没有多少学生敢说自己语文学得好,没有多少语文教师敢说自己的语文教得多好。究其原因在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一个长期积累语言材料的问题。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思维的贫乏必然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我所带的两个班(073班和075班)中,学生语言材料贫乏表现得十分突出,特别是理科班073班。课堂上比较活跃,课后却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习其他科目,因而语文知识积累不够,语文能力也不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难题。

二、教师在教学上的最大困难——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

不论是思维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语言能力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细小琐碎的知识汇聚而成。语文的学习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因而如何有效地加强积累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对此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认为不就是背背名句名篇,积累字词嘛,有什么难的。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积累并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名句和词语,真正的语文积累,内容更为丰富,不仅有词语和古诗文名句,还应有学生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感兴趣的内容在记忆里“自由出入”时,才能活学活用;只有做到活学活用,才能为阅读、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三、采取措施,迎难而上

针对以上教学中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夯实基础——字词句的抄写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本学期一开学,在目标定位和思想动员课上,我就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明确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准备两个作业本,一个用来抄写课本中出现过的生字词,一个用来抄写名句美文及写作素材,每周要求学生交上来给老师捡查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二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其次,加强阅读。语文新课标要求从学生有效的阅读课文起步,这是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也是对阅读规律的遵循。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读”,反复的“读”,再从“读”中获得感悟和体会,提高阅读能力。这才是有效的阅读课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阅读效果。因此,这一学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留给学生尽量多地读课文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到“且慢开讲,且慢启发”,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语文学习是一个体味、浸染的过程,不能快节奏,必须让学生保持宁静、平和的心境,这样才能保证对课文的独立阅读及对问题的独立思考。

再次,自我充电。“一日不学则落后,三日不学则无知。”在课程改革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教师的自我学习显得优为重要。一位教师要会教书,首先要会学习,我深知教师的自我学习在整个教学中的重性,因此,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采取了多种不同途径进行学习。如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及高考动态;积极向其他老师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校视通”里的优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等。特别是对学校订购的“校视通”学习资源,不敢说我是用得最好的一个,但可以肯定,我是学得最多的一个。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继续为我们开通“校视通”这一学习资源,让我们老师能向高水平的教育看齐。

四、今后的教学重心

学生的年龄在增长,知识也在不断积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方法,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灵体验,真正感受的课文语言的魅力。因此,如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感受和情感体验方面的积累,让他们找到源头活水,给语文学习带来清泉溪流,成为今后教学的工作重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和同仁们不断的交流切磋。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所表现出来的应该自然亲切姿态站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师生互动如果前半堂课体现了师生良好的互动的话,那么后半堂,凭借着我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为了按计划进行,我却忽略了这种互动的关系,导致课堂教学中规中矩,而学生并没有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在后来的评课中,虽然赵校长等领导给以高度赞扬,认为我的文化底蕴是非常丰厚的,同时也提出应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的知识底蕴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教师的语言和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和智慧的体现,绝非是为了完成计划而过多地参与课堂。

二、课堂驾驭在鉴赏课文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鉴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逐层将方法落实到实践当中,积极鉴赏。刚刚入境,下课铃响了,我预先想要进行的讨论,即把最后的讨论鉴赏的环节加以升华,这一教学设想还未实现,但我仓促结束这节展示课。这一地方的处理显然不够灵活,说明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对时间也没有很好的把握,使得一节完整地可略有残缺。

三、经验不足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最初读课文的环节可以删去,因为这是第二课时,不是起始课,如果删去这一环节,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后面的鉴赏上,无疑会为将鉴赏推向高潮赢得时间。二是,如果将课堂的质疑和鉴赏融为一体,会不会更好呢?质疑的过程难道不是在鉴赏么?鉴赏也可能包含质疑。

总之,这节展示课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上。通过各位领导、老师中肯的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