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教学导入赏析教学反思的课文案例(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
《绝招》教学反思 篇1
《绝招》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实习生 李金淑老师讲授这一课,李老师教学生动,直观,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等方式完成下面的表格,效果较好。几个设计比较新颖。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十一张精彩的舞台杂技和民间杂耍艺人表演的图片导入课堂,震撼的画面让学生惊叹不已,都发现了他们共同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怀绝技。引出本课主题:绝招。
二、表格设计,引领全文
设计表格,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1、比较表格内容:
(1)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三个人两次比绝招的招数和结果,三胖和二福第一次比绝招的厉害、第二次没有新鲜绝招的羞愧;小柱子第一次没有绝招的撒腿就跑和第二次绝招的令人惊叹不已。这样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比绝招的过程和结果。
(2)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三者第一次比绝招的差别以及第二次比绝招小柱子的进步。
2、小组比赛回答问题,检验学生课文具体内容和细节的掌握情况。
共设计了6道小题,从小柱子为什么赛腿就跑到小柱子受到奶奶的启发到苦练绝招再到比赛时揭示小柱子的绝招最后到小柱子提出练习绝招的条件这几个方面出题,覆盖课文全部内容,使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
3、说出老师自己的绝招:哈密瓜自制法。
在小组比赛之前,我先告诉大家老师自己的绝招,但是只告诉绝招的名称,没说出具体怎样做,这样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三、学生学习,激情热烈
本节课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热烈并且回答地问题既准确又快速。部分差生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表现很好,值得表扬。
四、存在不足
虽然在教学设计,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提高,但还是有一些不足。
1、备课时遗漏重要知识点:“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习绝招的”这一知识点,没有抓住本课重点内容进行授课:本课教学重点就是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最佩服谁的绝招;想象一下,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2、不能准确及时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作出评价,一般只会说:“很好,不错。”或者说:“大家说他(她)回答地对不对?好不好?”不能作出具体的评价,指出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今后的教学,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突发情况出现,需要积极灵活地处理,注意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加强交流,把握课堂。
绝招教师教学反思 篇2
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八则》了。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又不如“授之以渔场”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绝招教师教学反思 篇3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制作了幻灯片。内容包括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重点要理解的句子、学生喜欢的课文内容、背景音乐等。在提供信息、突出重难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
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各自收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将信息进行整合,大大提高了信息量。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在小组学习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就解决了。避免了重复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力求走在教改的前列。
《绝招》教学反思 篇4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虽然在新授资料上没做太多的“手脚”,但学生也收获不少。本文在写法上是一种自然结尾法,一件事情说完就结尾了,这样的结尾让人感到余味无穷,而且有满心期盼下的欲望。鉴于此种特点,本人将准备了“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本人特意做了腊肉胶子,用油炸后带些去学校,上课时什么也没说,叫了几个孩子每人尝一口,只见孩子一个劲儿地说:“好吃,好吃……”“老师,我也要吃……”我笑了,说,明白这胶子谁做吗“老师做的”学生答着。我神秘地一挥手说:“这是我的绝招!”
于是我把包胶子的过程,从准备到胶子材料――包胶子过程――吃胶子的滋味,口述了一遍以自然就结尾了。之后板书《绝招》,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绝招,以“绝招”为题让学生口述,题材还是很丰富的“炒蛋饭”“骑自行车”“画画”“治服奶奶”等。本人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学习什么课文,让学生把自己的“绝招”写一写。然后班级评评看谁的绝招更“绝”。从学生习作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把一件事叙述完整,而且本人发现学生在习作的结尾上形式丰富。比如,一个女孩儿写“治服奶奶”的文中,奶奶最怕自己不吃也不喝,不哭也不闹,不说也不动。她在结尾写到:治服奶奶的这招儿是不是奶管用呀――绝招。还有一孩子在“炒蛋饭”的过程中这样结尾:在生活中“炒蛋饭是我的绝招!”更有新意的一孩子在“画画”一文中这样结尾“画中是我的未来,是我的理想,是我的……”这无疑是展望未来的结尾法。这样的结尾就是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一种斗志。
在这个环节,本人将学生的习作,作了总结性的点评,以润于本文的写作知识点。一篇好文章有“虎头豹尾”之说,具体讲应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就如本文的结尾就有很新颖,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那么怎样写文章的结尾呢本人结合学生的习作,作了具体的说明,并鼓励了学生这样的结尾使习作更有创意。第一自然结尾,即用事情的结尾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就结束了。第二、点题结尾,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法。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结尾既点明了中心,也总结了全文。第三、发问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第四、抒发感情。第五、展望未来结尾……
学完本课,本人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落实中明显注重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人物表现或认识,从学生的习作实践操作中去品味;从实践中感受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同时也注重了积累,收集了有关“立志成才”的格言。从阅读与写作中也注重引导了学生沿作者的思路模仿中逐步丢掉“拐棍”独自行走。本人对阅读课文的理解:阅读课文就是学生本身的生活实践,是训练学生语文综合潜力的范例,不用老师去破译课文的种种密码,把行使权交给学生,有学生操作实践就足够了。
《绝招》教学反思 篇5
《绝招》这篇课文叙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的趣事。课文中,作者把小柱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可以这么说,他代表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尊,好强,不服输。所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绝招》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无需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我在教学《绝招》时,大胆放手,只是充当学生的学习伙伴,为他们加油,给他们鼓劲,在适当的时候略加引导。
在深入研究《绝招》的课文内容和“阅读提示”后,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课文中一共叙述了几个小伙伴,提到了哪几种绝招。并且建议学生边读边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后,在小组内互相提问与做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然后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达到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绝招》教学反思 篇6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自主测查式略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由我们组的组长辛岩红老师执教了一堂校内引路课。之后,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上一节略读课教研课,达到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上略读课的目的。
我上了《绝招》这节课。课后,教导主任和我们组的组长对这节课给以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说我的课在辛岩红老师引路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上的这节课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体现了一个主体,六个特性。
这主要得益于尤校长做的有效课堂教学之教学目标的确定的讲座,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二、严格按照略读课教学模式上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问题、学法迁移、自学合作、开放拓展、质疑总结、布置任务四大环节清晰、紧凑,且每个环节的任务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
三、注重学法迁移。
在进行学法迁移时,不仅让学生说明这些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而且说明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运用学法的盲目性。
四、学习评价贯穿始终,而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一开课我就交代: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全班学生齐声高呼:有!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会表现得很棒!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习惯是从听课状态、发言情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四个方面来评价的,要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朗读主要用于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先指名朗读课文,再由参与朗读的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打分,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再在小组内接读课文,并按上述步骤进行评价打分。知识主要看学生对测试卷上的题回答的情况。
下课前,让每个小组分头统计这节课上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老师了解各分数段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正是这种评价形式得到了主任和组长的赏识。但我觉得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习惯方面,怎样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研究的问题。
另外,学生在谈收获时,谈的层面还很窄,仅仅局限于从文章悟出的道理,,不能从兴趣、习惯等方面去谈,我在引导与总结上做得也不到位。
不过,从同事的反馈上来看,我上的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上下而求索!
绝招教学反思 篇7
绝招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1.重点内容精读,次要内容略读,这是略读课文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的教学方法。根据本组课文内容和本课“阅读提示”,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质疑并互问互答,合作学习。接着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课堂既能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达到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2.故事很简单,学生一读就可以读懂。我教学时把重难点放在小柱子是怎样练习绝招的。通过想象,体会任何本领都是要通过勤学苦练的,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说说小柱子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大家相互补充。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这样的想象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绝招》教学反思
福建省仙游县师范附属小学 蔡丽女
《绝招》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略读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教材的新类型,本课教学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力求突出以下四点:
1、自读自悟: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下,运用自己感兴趣,最擅长的学习方法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深刻而丰富。
2、学法指导:
重点内容精读,次要内容略读,这是略读课文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 的教学方法。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根据本组课文内容和本课“阅读提示”,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质疑并互问互答,合作学习。接着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课堂既能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达到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3、角色互换:
本次教学中,我注意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过过“教师瘾”,自己退而成为指导者,组织者,听评者,让课堂教学充分走向民主和开放。如: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大家分析课文题目;向大家介绍课文里的生字;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柱子怎样练绝招等。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语文思维敏捷,兴致高昂,争当下次的小老师。
4、珍视感受:
别看学生的年龄小,却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绝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很快能说出课文中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并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孩子们纷纷发言,说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熟读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自己的绝招。表演使学生大脑想象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学习情绪也达到了高潮。如:张宇同学为大家表演口技——学动物叫;林毅同学为大家表演一笔画等。在这种民主开放,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中,台上台下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效果良好。
当然由于本人对新课程学习还不够,有许多精髓的内涵还领会不深,在教学中难免含有偏颇,请同行们给予指正。
《绝招》一课导入反思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东园学校 常鸿雁
我在教学《绝招》一文前,胶尽脑汁地想了好几种导入方法,但总觉得不尽人意,因为我想用我所拥有的绝招吸引孩子的眼睛。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计上心头。就用“转眼珠子”这个绝招吧!说起转眼珠子,还有一段小故事,由于我的眼睛近视,医生让我闲暇时间里多转动转动眼球,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刚开始的时候,我总也不会转,说是转眼珠子,倒不如说是转动脑袋瓜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练得比医生还要好,现在就更别说了,我一转眼珠子总会引来一阵笑声,因为转得实在太快了。用这个“绝招”的目的有二:一是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嘛;二是这个“绝招”与书中的绝招有不谋而和之意,能告诉孩子绝招是练出来的,并且是对自己有用的。于是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导入的:
(对话:)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一下老师的眼睛,谁能说出老师的眼睛与大家眼睛的不同之处?
学生兴趣盎然地观察着我的眼睛,然后兴奋地举起手来。
生1: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师:看来你抓住了老师眼睛的特点来说了,你观察得很仔细。还能从其他方面观察吗?
生2:老师戴着眼镜!
师:是啊,老师和大家的眼睛的不同之处就是戴上了一副讨厌的眼镜,不过老师的眼睛还拥有一个绝招,想看吗?
(孩子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大声嚷嚷道:想,想,想!)
师:不过在看老师表演绝招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指令让你的眼珠子在你的眼眶里转动起来:左,上,右,下
(说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们的脑袋转得也越来越快。)
这时让孩子们停下来,让他们看我转眼珠子,刚开始转,就赢得了孩子们一阵阵的唏嘘声,有的外向性的孩子索性大声地称赞起我来了。此时我抓住契机,说: “其实老师刚开始转眼珠子时也和大家一样,转的是小脑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拥有这项绝招吗?又是怎样练成的吗?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或许你会从今天学习的《绝招》一文中得到启示……”(用相似的情境激发兴趣,此乃一举两得也)
就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我的导入,他们一定会知晓绝招一定是对自己有用的,一定是练出来的。我相信课下孩子们一定也会积极地去练一项属于自己的绝招!
《绝招》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自主——测查式”略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由我们组的组长辛岩红老师执教了一堂校内引路课。之后,学校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上一节略读课教研课,达到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上略读课的目的。
我上了《绝招》这节课。课后,教导主任和我们组的组长对这节课给以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说我的课在辛岩红老师引路课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上的这节课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体现了“一个主体,六个特性”。
这主要得益于尤校长做的“有效课堂教学之教学目标的确定”的讲座,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二、严格按照略读课教学模式上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问题、学法迁移”、“自学合作、开放拓展”、“质疑总结、布置任务”四大环节清晰、紧凑,且每个环节的任务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
三、注重学法迁移。
在进行学法迁移时,不仅让学生说明“这些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而且说明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运用学法的盲目性。
四、学习评价贯穿始终,而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一开课我就交代:“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全班学生齐声高呼:“有!”“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会表现得很棒!”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习惯”是从听课状态、发言情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四个方面来评价的,要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朗读”主要用于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先指名朗读课文,再由参与朗读的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打分,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再在小组内接读课文,并按上述步骤进行评价打分。“知识“主要看学生对测试卷上的题回答的情况。
下课前,让每个小组分头统计这节课上每个同学的综合成绩,老师了解各分数段后进行总结性评价。
正是这种评价形式得到了主任和组长的赏识。但我觉得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习惯”方面,怎样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研究的问题。
另外,学生在谈收获时,谈的层面还很窄,仅仅局限于从文章悟出的道理,,不能从兴趣、习惯等方面去谈,我在引导与总结上做得也不到位。
不过,从与同事的反馈上来看,我上的这节课还算是成功的课。表扬 课文描述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能够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1、重点资料精读,次要资料略读,这是略读课文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篇课文资料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的教学方法。根据本组课文资料和本课“阅读提示”,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习潜力与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推荐学生动笔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质疑并互问互答,合作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课堂既能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到达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2、故事很简单,学生一读就能够读懂。我教学时把重难点放在小柱子是怎样练习绝招的。透过想象,体会任何本领都是要透过勤学苦练的,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并让学生说说小柱子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大家相互补充。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是很有帮忙的。透过这样的想象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的一点肤浅的体会。
《绝招》教学反思 篇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b.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C.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D.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同学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6*绝招教学设计二,绝招,希望对你有帮助!
绝招教学反思 篇9
一、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而在课堂教学中,是首次认识“几个几”这种表达方式。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形成对“几个几”的感性认识。例如:
(1)看图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组,每组就是1个2只,两组就是2个2只,三组就是3个2只……
(2)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
(3)画一画
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就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2个4吗?
(4)游戏
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说看,老师一共拍了几个几下?
同桌同学一起玩拍手游戏。
让学生运用手、眼、耳、口、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听、说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二、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
通过教材第二个例题“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
有关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常识,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和集体交流来教学。
本环节的重点是沟通乘法算式意义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尽管没有明说:“一个乘数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如:
四乘二就表示4个2,为什么其中一个乘数是4呢?因为加数2有4个;为什么另一个乘数是2呢?因为相同的加数是2。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逐步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乘法计算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在强烈反差中,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达比较简便,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例如:请学生列式计算9个2的和,看谁写得快。
四、加强对比,避免加法运算的负面干扰。
刚刚接触乘法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加法和乘法混淆。
例如把2个5相加,写成5×5;把5和4相加写成4×5;把2乘3的积算成5。
这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第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让孩子尽快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五、抽象过程循序渐进。
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不同的情境,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足够形象感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些不同实例的相似之处,从而在脑中建立起乘法意义。
绝招教学反思 篇10
我在设计、教授《草原上》的整个过程中,力图构建一个多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各种活动,把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技能训练还原到可闻可感的音乐之中进行。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几点较深刻的体会:
一、科学合理,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无论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草原之行”为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紧凑而不忙乱,让学生的思维随着“兴趣”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蒙古族风光”导入了解大草原的自然景色,重在创设一种情境,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及生活环境,体验他们的情感。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课堂里的民主意识。
为加深理解,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平等,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我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全面素养,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优化我的音乐课堂教学。
绝招教师教学反思 篇11
《最苦与最乐》这一篇课文放在八年级很结合实际。首先是选在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的学生,对学校已经很熟悉了,学习任务也不是很重,总想做点什么事证明自己长大,证明自己比七年级刚进校园的学弟学妹们能干,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出现这样的一篇课文,正好可以指引八年级的学生,让他们有责任,敢担当。
我上这一课,就是本着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这样的目的来上的。上课前,我们班有几个女同学因为头发不合标准,被批评了,正在教室里大叫,学校就像是地狱、监牢,一点自由都没有。我进到教室没有一开始就训话,我就是按照正常程序来上课,只是在拓展时,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读罢此文,作为当代中学生,� 你们不快乐,你觉得是学校限定了你的自由,但是一个学校一点规矩都没有的话,行不行呢?今天你想干嘛就干嘛,明天他想干嘛就干嘛,学校还是学校吗?学生也都说,没错,规矩是要要的。那有规矩,学生为什么会有不愉快的感觉呢,梁启超就告诉了我们,尽责任乐,未尽责任苦。你觉得苦,不正是因为你们没有尽到一个学生的责任嘛。
这一节课我最成功的地方就在这里,在结合课文内容做思想教育,做的很自然,没有刻意而为的痕迹,学生就不会很反感。所以我觉得在处理导和学的关系时,也还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学生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我常常会回想起当年我自己读初中时的一些想法,这些学生们的反感那时我们也有,理解一下学生,在以我们的经验来告诉学生,有些弯路是可以少走的,甚至是不必要走的。什么是最苦的?什么是最乐的?问问老师们,其实我们也是尽责任教育好了学生最乐,教育不成功,甚至教出了“废品”,那就是最苦的事了。最喜欢上这一课的感觉。
《绝招》教学反思 篇12
《绝招》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略读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因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我鼓励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点内容精读,次要内容略读,这是略读课文主要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引导学生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一些问题,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但是,整节课下来,进行的很艰难,有很多需要认真改正的地方。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课文的讲解没有重点,没能突出“绝招”。由于在生字词上花了15分钟,所以我想在下面的学习中应该加快速度,以防出现课文讲不完的状况,我就把原来准备的让同学们熟读课文查找关键词的环节略过。结果,导致了文章内容的讲解缺乏重点,整节课是老师牵着学生学,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由于我的讲解过多,同学们参与的机会减少,积极性普通不高,整个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厚,由于和同学们的互动受到干扰,这些信息反馈给我之后也影响到了我的情绪。
我在和同学们交流时亲近性不够强,致使我想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却难以进行,课堂进行的有些被动。可以说课堂的进行是艰难的。
同时,这也让我我反思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正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老师的教学质量。准备不足会导致课堂知识传授不全面,教学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我想,这也是我最应该得到教训的地方。
通过这节课的准备、试讲、课堂教学让我体会到,一节精彩的课堂需要的是老师课前完全充分的准备,能够在头脑中掌握课文的重难点,思路清晰,并且能够考虑到课堂上同学们的各种反应,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
绝招教学反思 篇13
在备课过程中,我先是结合课文的教学要求来看,觉得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所以在备课时,我是这么理解《麦哨》一文的。作者陈益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向我们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
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我觉得《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本、领悟文章内涵的蓝本。本课文质兼美,许多语句值得学生去品味积累。
但是,在落实各项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仍有以下几点遗憾,感觉到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以促进自己在教学中有更多的进步。遗憾一: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方面中缺乏针对性问题设计,感觉理解上不够到位。 遗憾二:学生朗读能力还需要多指导。遗憾三: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我想,只有在探索中多寻找自己的不足和遗憾之处,才会真正的促使自己成长和进步,就让我们在遗憾中学会反思,经受磨练才会不断铸造出教学中的完美!
绝招教师教学反思 篇14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写的是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它的美,我想了很多办法:
1、结合插图,情境表演,突出形象美。课文中活蹦乱跳的小青蛙、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天真可爱的小蟋蟀,人情味十足的喇叭花等等都给了孩子鲜明的印象,激起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图画,感受小动物们的可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忘让孩子们有感情朗读与情境表演,感受不同的小动物不同的人物形象,品味形象美。
2、故事的意境美。从夜幕降临小露珠开始形成,受到各种小动物们的赞美,到无声地滋润、装点植物,与植物们依依惜别,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人情味。为了感受这种意境,我给边学边编动作进行朗读,并且通过看视频,感受小露珠的无私奉献精神,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为以后进行想像作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