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教学反思1
今天开始了《长城和运河》第一课的教学,上课前后翻看了很多资料,对长城和运河的知识也更多的认识,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地位在读通课文读流利,完成生字新词的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我的教学,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课堂上为了上出文本的体裁——诗歌的味道。
1、孩子们在自由读完课文之后,我请孩子们决定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较好,孩子们说出要两名同学自然也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课文写了长城和运河两个部分。
这个主意很高,让孩子来决定,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把阳刚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化于无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读之后,我再次让孩子们比较这两部分文字的异同之处。孩子们发现每小节的头尾相同,我告诉孩子这就是现在诗歌的特点,文字往往是一咏三叹。
3、对于不同的部分,我们师生对比读,在读中孩子们明白了异中有同,在长城和运河的介绍中都是先打比方说明特点,然后在说地理位置和赞美之情。这样几番读来,孩子们不仅把课文读通读畅,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初步感受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运河的柔美动人,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的整齐的节奏和韵律。
简单的处理,抓住了诗歌显著的特点!这里,姐姐强调了“初步”。我很想知道,姐姐明天准备怎么来突破难点——两个比喻句的理解、看图写话的处理、资料介绍的处理?一节课两处言语拓展显然有些吃力。不知道姐姐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两大难题?
生字的教学我借鉴了鸿雁版主帖子中的点子,重点指导了“族”、“蜒”和“驾”。对于“族”,这个生字的出现,我是让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个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写了同类的字施肥的“施”,国旗的“旗’,孩子们兴奋得大叫是“族”。顺势讲了“族”这个字,由“旗帜+箭矢”构成,表示同一旗帜之后的用武器保卫自己、猎取猎物的共同体,即氏族、家庭、民族。
对照自己设定的课堂目标,今天的课堂可以说是成功的。呵呵,给自己加油!
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讲解时就能水到渠成了,大部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长城》教学反思2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刚上班时,只是懵懵懂懂的读,烂熟于心的记。现在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体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
本周一讲了语文课《长城》,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为主线,以学生朗读为主,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讨论从哪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的说,充分体会,充分读。在朗读中感受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1、本课为精读课文,可以设计2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过多,以至于后面学生分享体会时时间过于紧张;2、在整节课中教师没有范读;3、过度语不够自然,有的直接到下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4、课堂上语言不够精准,有时带自己的口头语。发生这些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备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老师们的评课,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长城》教学反思3
这是一周爱国主义教育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因此,学唱这一句时,先让同学们观看了一段放飞哨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哨鸽的声音,从而体会这一句选择合唱方式的原因.这首歌中切分节奏较多,而且还是弱起的切分节奏,比较难.在学唱前,我先带领学生拍击了这一节奏,然后再歌曲中找出这一节奏,这样既熟悉了歌曲,有熟悉了节奏.歌曲中的弱起节奏较难把握,我让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代替休止符,从而感受弱起节奏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还有待增加.在课的后半段有些同学开始走神,因此还需丰富些教学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长城》教学反思4
第一单元的课文都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情愫,如果都是空洞地讲解和灌输,那么孩子得到的也只能是空洞的热爱,对祖国和祖先的伟大的一种空洞的理解。
第一篇课文中的长城和运河,离农村孩子的生活太遥远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亲眼见识过长城和运河,所以对此他们有太多的陌生。为了让孩子们逐步熟悉以及亲切,我和他们共同搜集了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他们从图中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迷人风姿。通过图与文字结合,孩子们对“巨龙、穿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绸带、飘落、因光闪闪、伸向天边”等有了直观的感受。而后,我又给孩子们介绍了祖先筑长城、凿运河的历程,引领他们逐步感受“不朽的诗篇、动人的诗篇”的含义。最后又对长城和运河的长度、宽度等数字资料的介绍,让孩子们体会“奇异的景象”的场景。
用心,即使没有现代教学工具,我们同样能找到资源引领孩子感受!
《长城》教学反思5
本周我继续攻克唱歌课,讲《长城谣》,在上课前,我依旧认真备课,搜集了许多版本,选取了最简单的版本,有下载了相关公益广告的视频,搜集了很多相关图片,认真做了PPT课件,决心一定要上好歌唱课。
在几天的课上下来,我发现在课上应该多鼓励学生,多些耐心,慢慢来,不能太死板,过于着急。本来音乐课就是活泼、放松心情,调节学生日常学习压力的。应该多让学生找到乐趣,打心底里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
在接下来的课中,我先用长城的照片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兴趣后播放音乐,学生被气氛带动也就张开了嘴,唱了起来。
对于学生的跟唱我多进行了鼓励和表扬,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播放短片后,学生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进而对歌曲有了深层认识,了解后就能够带着感情演唱,一节课下来轻松了不少。
《长城谣》本来的旋律本来就比较舒缓,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学会并唱出感情。作为奖励,我特意留出时间来为学生播放他们喜欢的歌曲、视频。经过一段时间地锻炼,我已经逐渐可以驾驭歌唱这类课程的教学了。事实证明,只要努力,找到方法,任何困难问题都不是问题,教学是如此,人生亦如此。
《长城》教学反思6
《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
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
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一个来回,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我让学生读懂课文,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正好书上有一幅小的长城近景图,于是我采取默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对照小图,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课文时,图文对照,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读懂了课文,对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但自己讲的太多,学生比较被动。如果能再放手,让学生多读有感受的语句,相信学生可讲之处会更多,所谈感受体会也会更充实、深切。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长城》教学反思7
当我和同学们朗诵起《长城和运河》的时候,作为教师———中华民族的儿女,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升。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绵长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交通运输历史的辉煌。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怎能不感到心潮澎湃。也许我的这种体会触动了在座的学生的心,他们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微笑。不言而喻,这首诗的朗诵,学生一定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带着激情品位文字,带着激情体会诗意,教学的目的完成的的确较为顺利,一看,离下课还有短短的两分钟。那就再来丰富一下孩子的阅历,了解一下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吧!
于是,我顺势诱导:同学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多么的富有智慧啊。他们不但筑起了雄伟的万里长城,还开挖了浩大的大运河工程,你们还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哪些伟大的历史工程?”刚脱口。我就暗自思忖:问题可能有点难度,学生会不会回答不出来
谁知道,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手出乎我意料,接下来的回答更让我瞠目结舌。什么故宫、圆明园、墩煌莫高窟……有关的典型例子应有尽有,个别同学还把“埃及金字塔”等外国古代建筑和“东方明珠”、“润扬大桥”等中国的现代建筑也搬进了今天的课堂。我本想简单否定,但转念一想,这不是个拓展课外知识的极佳时机吗?接着,我就耐给学生讲明了各类建筑的区别,并又补充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秦始皇兵马俑”等诸多中华民族历史建筑奇迹,学生们一个个听得啧啧称赞……
虽然最终稍微有点拖了课堂,可与原先的设计比起来,我对这个意外的结束设计感觉更满意。
《长城》教学反思8
这堂课涉及到了国防知识,初二学生对军事知识有一定的爱好,又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掌握知识有限,理解问题往往从浅显,认识问题也不够深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一旦课堂环节处理不好,问题要进行引导不好,很容易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探索教学模式,出现很多的问题与疑惑,但是这堂课用传统教学方法来处理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如果大幅度“放手”,有些知识学生又不了解,课的深度提升不上去,所以,经过反复的琢磨与推敲,我在导课时,播放了1949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和20xx年建国60周年的大阅兵两段视频,进行了对比,激发学生兴趣。自主学习提纲用填空的形式出示,要求学生10分钟之内解决,因为都是很简单的知识点,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下一环节不对答案直接分小组扮演角色海、空、导弹部队三支军队,介绍自己军队的建成与发展,解决了知识点的落实问题。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知识拓展,用图片、资料讲解武器、装备等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合作题:新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进行知识提升。用模拟战场,进行知识回顾。
但我在联系实际方面还不够,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多联系现实,关注学生兴趣。用视屏导课消耗时间,视频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不如直接导入课题。 课堂组织中,各组展示点评要改进,要求要明确,避免重复。
《长城》教学反思9
《游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我”跟着妈妈游览八达岭长城时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上网搜集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和有关长城的课外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在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上,我注意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伴随着董文华优美的歌声,学生的心情放松了不少,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我还注意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文,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导入,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意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当一回好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完整的。让学生了解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明确“雄伟”这个词是描写长城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长城什么样。然后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学生在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情况时,我并没有停留在答案正确上,而是让孩子结合具体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在学习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还注意了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句话时,我就将“一万多里”变为了“10000多里”,并继续换成了学生学过的“米”,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感受长城的长。在学习“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这句话时,我不仅抓住“并排”、“跑”这些词语,还让六个学生手拉手站起来,让学生对长城的宽有形象具体的认识。学习完这3句话以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结果,而是让学生将3句话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长城什么样,让学生由分散又回到整体,向学生渗透应该联系起来看课文。“批注”是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在重点句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带着学生批注,让学生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加上着重号,并将理解的内容“长”、“高”、“宽”写在书上,向学生渗透批注应该写哪些内容,这种做法对于高年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让我感到很不足。首先,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出现这种情况,与教师的语言渲染不够到位,方法选择不是很恰当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开始时,教师让学生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学生感到很茫然,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叫第一印象。再有,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是否明白什么是相关语句,我也有一定的疑问了。再有这篇课文当中“伟大”也是一个重点词,需要突出,而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长城的作用,学生对长城的伟大体会不够。
学习过这篇课文以后,我有一个疑惑“烽火台是否在长城之上”,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解决这个疑惑。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
《长城》教学反思10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的骄傲,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行之有效的,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1、集体朗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同桌朗读,交流讨论自学提示。
3、个别朗读,学生评价,再点名朗读。
4、对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加强朗读。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知识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更难了。通过课堂的观察,我发现: 观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同时也适时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如: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从全班同学跃跃欲试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听见了,学文后学生为祖国,为长城自豪的情感和要好好学习,自己也要创造奇迹的思想。
我在教学时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即紧扣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四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批注,再回到全班交流。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回到这两句话让学生再读一读,谈一谈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情,眼前浮出画面,心中悟出情感,并且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这种教学思路,应当引导体会长城"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要体会到这一点,首先应使学生感受到长城"长"而"高大坚固",接着要让学生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在第二自然段中描述得非常具体,而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认识祖国的"世界历史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应当充分让学生理解它的"长"与"高大坚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再介绍长城,再充分阅读,充分理解它的特点的情况下再去体会"奇迹""血汗和智慧"就水到渠成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离学生也许太久远,学生对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体会很深,我认为有些句子老师需范读。
《长城》教学反思11
课堂注重了学生语文基础技能的训练,如找动词、句型转换等;但朗读训练还不够,读得太少,如“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等句,在课上我只是让学生找关键词体会,但没有展开练读;另外,整个课堂,学生说得太少,我说得太多,比如课外资料的拓展,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上展示,老师补充,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长城》教学反思12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去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提升,师生共同享受语文、享受学习,情感达到共鸣。备课时,我重点思考四个问题:
1、如何让学生由长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
2、如何有层次地设计教学,体现教学“不着痕迹、跌宕起伏”的和谐之美。
3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准确平实的语言中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妙。
4、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精妙,点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思考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它给我带来的收获之大是毋庸质疑的,因为自始至终我都思在其中。如何钻研教材、如何挖掘教材、如何设计大环节、如何处理小细节;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让我体会了语文的魅力;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经历了思维的真实流动和情感的激越勃发的生成过程,让我体会到了教语文的快乐。
特级教师王淞舟老师在《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一文中指出:“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根据这一教学思想,我以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即认识长城,让长城的形象在脑海中、在心中不断充盈、深厚,使课堂、教师、学生、作者、文本浑然一体。
我在课前谈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哪些同学去过长城,把你看到的和学生聊一聊,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接着我悄然无痕地将学生引入《长城》一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长城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此设计让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上课伊始,学生就怀着一种期待、一种探究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时需要问题作为引导,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初读的要求:放开声音,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用心感受,文中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此时对长城的印象比较粗略,直观,因此深入探究文本时,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情不自禁想赞美、想大声读的句子读出来,或边读边仔细地琢磨体会,把深受触动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把体会写在旁边。以“感受长城形象”这样一根主线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去深入思考,给了学生“我即作者”的阅读体验状态,亲身经历感受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文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想象情境、联系历史背景资料感受长城,由长城去感受中华文化,此时,长城在我们心里,不再是有条石和方砖筑起来的城,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思想意识、艺术品位和文化视野的浓缩,如果我们的教学仅限于文本是不够的,尤其是读它时,令我们的心为之一震的文章,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只有将文本架构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内心深处最永恒的内容,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品味也才能更准确、更具有魅力。所以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查阅关于长城的资料并认真阅读这项作业,在课堂上,结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长城的了解,我适时补充或纠正,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魄、古代劳动人民修筑如此浩大工程的艰辛和不易,还有他们的无穷智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生命价值得到了提升。当然,文化的熏陶、思维的拔节、生命的跃进,如果只停留与课堂,只停留于感受,显然没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当这种思考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呼吸之间、在意念之中,教学才产生了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一方面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时,一方面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悟与朗读相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精神都得到了发展,我们看到了学生从抽象的意识情感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的历程。例如:
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都被长城的长和雄伟的气势所打动,不由自主地想大声读,想赞美长城。我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中再去品味句中重点词,学生的感悟是多元而独特的,我一方面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基调。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之后,我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比此前有进步,但我认为学生读得感情还不够充沛,我范读,再让学生读,学生此时的朗读又有了提高。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了解长城的“城”各部分的构造及其作用时,了解“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长城”这一知识点后,我用诗化的语言、真实的感情讲述: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用两千年的时间来修一道军事防御工程,此时在你心中,长城的长还是指他的长度长吗?长城的长不仅是长度长,还有修筑的年代长。有了这样的感受,当你看到长城时,会怎样赞叹?再读第一自然段。在教师语言渲染的推动下,学生此时的朗读是发自肺腑的读,听不出带有朗读的技巧和方法的生硬朗读了。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也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如何让课件不成为课堂教学的“虚设”;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和发展,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终至无痕的课堂。
《长城》教学反思13
下课后,对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冷静的思考。我想:教材是已知的,而学生的答案却是未知的。也正因如此,教学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不能抓住其中的“亮点”,而只顾自己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必然会掩盖学生的独特思考,也浪费了难得的生成资源。
当孩子读了资料,说出见解时,我为了教学的正常进行,而给予了全盘的否定。其实,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说出的感受就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基础上真实的体会。而我,因为教案的预设太过于单一,当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而觉得始料未及,因此无心关注生成。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想,我若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教学流程中,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那课堂将为更为精彩。当学生说出“秦始皇真残忍,没必要修长城”时,他们就感受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挥了汗、流了血。我若能引导:“孩子们,劳动人民为修建长城付出了许多,有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可是若没有这道重要的防线,死伤的百姓也许更多,那将会血流成河。万里长城也就是劳动人民用智慧与血汗建筑而成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万里长城。”这样,将不仅尊重了孩子的思考,也让他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色,任何事物,只有保留了自己生命的本色才最有价值。精心预设,关注生成,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长城》教学反思14
《长城》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在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主要是文本的内容与学生亲身体验有一定联系,重要的事,课堂上的一些训练从课文内容出发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再加上老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训练,使师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激情充沛。
从先教学一、二自然段,再教学三、四自然段这个路子来看,如果能再放手,让学生就全文谈有感受的语句,相信学生可讲之处会更多,所谈感受体会也会更充实、深切。
在学生发言时,师生对话缺少配合。班级个别学生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忽略老师的讲解。这样的课堂虽然显得学生跃跃欲试,自主活跃,但无法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想的体会上有更深一层次的提高及升华。这也是今后教学中我应该注重训练和正确培养的地方。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文章,四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略这方面的训练。而这节课欠缺的环节就是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同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而把指导有感情朗读,和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设计"你还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相脱节。应该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让学生能把抽象的文本在脑中形成具体的表象。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这节课在时间分配上有些拖沓,使得练习题无法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完成,只能留到课后作为作业。所以说,老师备课要对课标、教材有较深的理解和钻研,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状况也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层次,能说到什么水平,而应该回答到的是什么水平。老师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并规范凝练自己教学语言,更好的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速率。
总之,看图学文不能忽略读文章想画面,也是以次来训练学生在观察中展开联想;从文本中发现与学生有联系的共鸣点,激发学生的情趣;读写结合,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同时,也要结合写法的学习训练;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及训练。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备课,使理论依据、教材文本、学生情况并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长城》教学反思15
教学这一课时,我还是遵循“随机联结”的原理,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自读课文、提出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在孩子们自主学习新词后的抄写中,我发现大家错的较多的词是“驾驶、蜿蜒、创造”,我把写错的词板书后让孩子们自己诊断、改正,这样的集体教学针对性强,孩子们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印象深刻,在完成补充习题的作业时,未出现类似错误。
孩子们的提问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景象“奇异”在哪里?二、为何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教学时,我利用课件,让孩子们欣赏长城的雄伟壮观,并对长城的规模作了资料补充,长城的“奇异”一下子成了可感可知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感情朗读,水到渠成。对于第二段诗的学习,就此作学法迁移。长城和运河谱写的诗篇确实是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难点,我充分利用《同步拓展阅读》,给孩子们诵读长城的历史,运河的作用和两岸美景,让“不朽”和“动人”有了最好的诠释。整个教学过程,我回避了字词的机械理解,在保有诗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欣赏、诵读,感悟课文语言的魅力。
课前,我已经让孩子们阅读了拓展资料,课上因怕浪费时间,直接自己选读资料,但从培养孩子们删选资料的能力出发,还应该更放手让孩子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