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课堂教学反思总结(精选8篇)正文

《课堂教学反思总结(精选8篇)》

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这里是整理的课堂教学反思总结(精选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反思总结 篇1

今天上了一节观察日记的总结鉴赏课,反思如下:

1、漏提日记的格式了。

2、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够热烈。

3、自己说得太多了,学生自己去品悟的内容太少了。

4、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没有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多一些。

5、有的同学不会写作文,有的至今还没有上交作文。

6、我的日记展示可能有些深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7、学生没有总结,后面不够深入。

今天,上了一节课,心里有些没底,因为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课。也不知道能上得怎么样。总的来说,一般,完成了任务而已。昨天的预演比今天的实课效果要好一些。但是,教学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不能够十全十美。

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自信心,也许大部分同学是积极主动的,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一些知识,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属于被动的状态,不知道应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时候,有些事,只能尽力去做了,没有那么多的策略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更加主动。有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也许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一些事情都看开了吧。其实,有时候也是一种自我解嘲,因为没有办法再去超越自己了,所以就只能够这样安于现状。

关于写作教学,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因为自己水平并不是很高,虽然也有一个愿景,希望能在这方面给学生一点指导。今天,这了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结果其实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精彩的内容如果上过两次,那么再吸引人的内容也缺失了滋味。于是,想到了,如果不事前准备,对这个事不那么重视,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所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那么完美的课堂,也没有那么真实的表演。昨天,我上得热血沸腾,而今天却平淡无奇。

有时候,做某一件我不太喜欢的事情,内心是很矛盾的,既希望有人代替,也不想就这样草草了事,于是,既要在内心去说服自己,又要坚持着那个不太愿意的自我去做着。耗费了宝贵的时间,浪费了不少的脑细胞。于是,这样慢慢地熬过来了。但是,终究是自己也成长了一些。

回想着这次的习作训练,自己也有了一些感悟。有时候,应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去进行语言的品味,让他们找到写作的样板,进行积累,让他们把那个句子牢牢地记住,以便在今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拿出来运用。应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别总是人为地拔高要求,把总是把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内容拿出来,进行那些没有价值的劳动。应该把课内习作真正地放到课内,即使是花费了一些课时,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独立劳动的成果,没有加重他们的课后负担,家长们也不必有压力。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模拟考试的实战演练,给他们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生活,把生活的内容与写作有效地对接起来,真正地做到言之有物,写自己的真生活。

这就是自己今天的收获,虽然累着,但是到底有了些许的收获。加油!!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 盒子。

2、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了与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若干。

2、糖果若干。(装入不同的瓶中)旺仔牛奶、汽水、洗洁精、海飞丝洗头液、午餐肉各一瓶。

3、自备套盒一组。(大纸箱―电脑纸箱―小盒子―巧克力盒――小玩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送礼物”,引入主题。

1、 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请幼儿想办法打开它。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吴老师要给你们送个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吧。”(大纸箱)“谁来帮老师想个办法打开它?”(撕开、用剪刀剪开、用钥匙戳开——————)选一种方法打开。

2、 从中取出一个电脑纸箱,请幼儿打开。

3、 从中取出一个小盒子,请幼儿打开。

4、 从中取出一个巧克力盒子,请幼儿打开。

5、 从中取出一个小玩具熊。

二、请幼儿观察布置好的场地中各种各样的瓶子、盒子。

“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准备了许多东西,你们看看大门都是什么?你都看到里什麽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东西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室可引导幼儿选择性地讲述。

三、请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打开盒子,并用语言简单表述。

“吴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它们都藏在盒子里,你们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它就能得到礼物了。你们去挑一个你喜欢的瓶子或盒子打开它,看里面是什么?拿到里礼物后,请把盖子再盖好放到桌子上。”“打开里面有什么?你是怎么打开的?”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讲述。

四、请幼儿回座位休息一会儿,提问:

1、 你们找到宝贝了吗?拿出来看看?是什么?

2、 你找到了几颗糖?数数看?(幼儿个别提问回答)

3、 出示一个粘胶带纸的透明盒、化妆品的瓶子,请幼儿尝试打开,说说你是怎么打开的?

4、 请幼儿讲讲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盒子的?

五、教师依次再出示旺仔牛奶、汽水、午餐肉罐头、八宝粥。

“我这还藏着宝贝呢,小朋友看看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开的?”逐个讲解演示。

1、 你还见过那种瓶子的开法不一样,请幼儿讲述。

2、 还有什么东西跟汽水一样的开法?

六、教师小结。

七、活动延伸:将瓶子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多种盖子的开法,但活动中实物刺激太多,幼儿的注意力被美食转移了,忽略了自己是怎么打开盖子的,致使语言表达不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吸取本次活动的经验,让幼儿更好的吸取知识!

课堂教学反思 篇3

今日,上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第一课时。整节课我似乎都在梦游,随之也残害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因为我的不用心备课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深表歉意。

整堂课问题主要是这么几点。

1、教学目标不明确(这主要是在备课时我未预设到学生会在生字词方面有诸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在教学时仓促地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转移到生字词教学)

2、没有很好地把握有效时间(师傅说我整堂课有许多的地方是“添枝加叶”了,如在介绍丰子恺是浙江人时就不应该再拓展那些浙江的名人,在教学“角”是多音字时就不需要强调“jiao"的读法,而是应该强化”jue",在写生字时就应该有重点强调个别的字,不应该是全部地都讲一遍,在字词教学方面没有很好地强化学生应掌握的,“历”与“厉”的辨析,“邻”是前鼻音的问题)

3、朗读时间少(师傅点评时指出整堂课的时间太少,且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没有给予指点,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的朗读,应该从前面白鹅的姿态引出,这里可以适时地加入情境,从语境语气方面入手。在教“叫声”这段的时候,我只是出示了重要的词,而没有再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感知)

4、课文教学的起点太低(本课的重点词“高傲”我没有把握好,导致我教学时感到了力不从心,在开始教学时我就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地理解“高傲”这个词语的意思,从而再体会白鹅的“高傲”,这样方便学生入情入境。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5、板书问题(师傅严重指出板书的重要性,这堂课我的板书只是多音字的列举,这样正是闲置了板书的重要作用。板书上应着重强调课文的脉络,且我的字稍嫌潦草)

6、课堂问题(课堂调控能力不足)

7、水平问题(提问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评价不够)

这是一次失败的教学,主要问题在于本人。以此为训!

教学反思 篇4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准备与思考,但是实践体验也引发了笔者的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自认为头脑中有一种强烈的意识,那就是——以生为本,启发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才发现,有这样的意识和在实践中落实这样的意识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具体表现就是,在对狼的形象进行评价引导时,有点囿于文本,执意想引导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狼是贪婪的。、愚蠢的。但是在引导过程中,却听到了学生用“聪明、机智、勇敢”等评价语来评价狼。这种评价的偏差,引起了笔者课后的思考:对于六单元中出现的动物的感情分配是不是有点不合理?我们有对郑振铎笔下娇弱的猫的悲悯,对原本生活在森林的华南虎的心存护佑,更对忠心不二的马心怀喜爱,但是,为什么偏偏对狼心生恨意呢?

由此想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种意识的落地生根,是否更应该表现在面对学生质疑的声音时,我们不应该淡化学生质疑的声音,不能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去思索文本的新味,不让《狼》的主题都千篇一律概括成是讽刺狼的狡猾和贪婪,而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我们要记住,“在文本面前,我们做教师的首先是仰望者,是攀登者,我们既不能失去敬畏之心,又必须具有探索的勇气。在孩子面前,我们必须是先行者,却不一定是先知者,真理有时恰恰是从孩子的口中说出。(熊芳芳)”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经常听见学生对教师的质疑声,能听见教师与学生的争辩声,这样的老师是在真正带着学生的思想走向远方的语文老师,这样的文本解读才是常读常新的解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呈现它新鲜的生命,散发它生动的呼吸,才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周记 篇5

回顾自己的行为,也许太关注课堂气氛,只知道活跃、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对培养学习兴趣有用,别的就知道得不多了。照理说,气氛活跃与课堂纪律问题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学活动只要是在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就不存在纪律差的问题。但是往往自己满怀信心地去上一节课,却时时找不到感觉。是不是也应该严格严格呢?

严格,对教育来说是必须的,但也须符合可接受性原则,我们总说,批评学生应避免简单粗暴。教育者的“严格”要讲究艺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耐心尤为重要,在不少人的眼里,教学就是为了考试成绩,为了得到好的考试成绩,只需要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勤勤恳恳地练,不需要议论纷纷的讨论;这样的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育,我最近有一个体会,当你要向学生发火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去花费几秒种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做能行吗?这样就会使自己平静下来,相反的,用婉转的口气去从侧面教育学生,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教学反思 篇6

1、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集体备课显得特别重要。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是提高备课质量、节省时间的最好的方法。我们要确实做到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个人整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次备课都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同时强调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制作课件,让师生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2、新课程提倡开发课程资源和活用教材,但是开发课程资源不能冷落教材。四个省份的课改实验区唯一政治教材统一采用人教版,所以在重视教材的前提下用好教材,学会拓展教材,但是不能过早、过多和无限地补充教学内容。

3、活动设计中,要从新的教材观、学生观出发,并且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遵循相应的科学性、操作性、开放性等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使活动课更具有实效性。

4、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认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这对我们教师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形成严峻挑战。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教书匠”,更要做新课程的“研究员”。我们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地更新观念,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之中,与时俱进,才能走在课程改革的前例。

个人教学反思 篇7

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关于“人类的旅游活动”的知识要求,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三大价值

“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因素和条件,都称为旅游资源”。所谓旅游动机,是指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项目的旅游活动,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上的需要。

旅游资源可分为:

(1)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景观,属于天然赋与的,如山水、生物、适宜的气候等。

(2)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貌与特色的集中反映,如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宗教圣地、民族风俗等。以上旅游资源都具有非凡(个性特色)、长存(永续利用)、多样的特性。

旅游资源所以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在于它的价值和功能。

1.艺术观赏价值

指客体(旅游资源)景象的艺术特征、地位及其意义。某地旅游景点构成要素多样,主景、副景、衬景组合方式与格调和谐,季相变化有序,由此而形成的景观内容;丰富多彩,对景象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观赏时有三项内容值得注意:①地方色彩的浓郁程度,即个性的强弱程度,②历史感的深浅,③艺术性的高低。据此确定旅游资源的艺术观赏价值。

2.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依据,年代愈久远,文物愈稀少、愈珍贵,文化价值愈高。我国的赵州桥,外观平平,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故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有许多风景区的碑刻、楹联、诗画、匾额等,出自名家之手,作者知名度越高,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3.科学考察价值

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或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价值,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作为我国最完整、最典型的“火山博物馆”,在地质、地貌、水文、生态、泉水药用等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世界第八奇迹”,它已成为研究历史、雕塑、军事、美术的科学园地。

二、三种类型旅游景观组合美的观赏价值

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地区分布、景观特征及其组合状况在很大程上决定着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尤以对景观要素和地域组合状况的了解,有助于领略旅游资源的品位和特色,也有利于深层次地理解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和构景艺术。

1.景观要素组合

通常把旅游景观分为三种类型:

(1)自然风景型

指自然环境各要素构成的天然景观。一是单要素自身排列的美,例如: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从岱宗坊起步,“登泰山,一步一层天”,悬崖怪石,越上越险,越险越奇,晴天群峰争艳,阴天云海茫茫,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泰山之雄伟,观赏性和吸引力很强。而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青城幽、雁荡怪、珠穆朗玛高,同样驰誉世界名山之中。另有风景水、风景动植物、风景气候等都各有奇特的造景特点和功能。二是多要素之间的组合类,山水林草组成的自然界是自然美的源泉,所谓“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幽”,风景名山雄、险、奇,显示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阳刚之态;河湖、流泉、飞瀑的光、影、形、声、色,体现了清秀飞舞的阴柔之美,山光水色,相映成趣,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面,人游其间,若行画中。杭州西湖就是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而赢得“人间天堂”美称的。又有“山得林则研,林因山而茂,山得洞而奇,洞赖山而育”的说法,“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也就是由于山青、水秀、石美、洞奇才得此美名的。

(2)人文风景型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创造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文风景之美,是由地域、民族、历史、城乡风光、社会风尚以及科学成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综合效果。例如:昆明附近兴建“民族村”,展现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情风俗,吃、穿、住以及舞蹈、音乐、美术工艺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地域性、民族性的民族系列展品,对于异族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因为越是与原来所熟悉的环境区别大,越能满足旅游者求异求新的好奇心理。又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同为皇家苑林,前者富丽堂皇,后者朴素淡雅各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风姿尽现,因而人文景观的社会美、艺术美,就听凭各人去领会了。

(3)综合风景型

指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协调组合的美,构景要素越丰富,相互联系越紧密,艺术价值越高,感染力吸引力也就越大。世界上著名旅游景点大都注重了这两要素的综合开发。清幽恬静的山林景色;衬以素雅朴实或雄伟壮阔的奇特建筑,碑刻、匾联、摩崖、诗词点出风景特征,抒发人们对山水林木的亲切感受;加以古代传说、神奇故事渲染寺庙环境特有的虚幻飘逸气氛,入境旅游,宛如进入“仙山琼阁”的境界,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由上可知,最佳组合的风景区,应该是旅游资源密度大(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观赏景点相距甚近,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协调配合,兼有观赏、研究、实用价值的多种功能,共享程度高,这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区。

2.景观地域组合

各种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世界各地旅游资源分布广,空间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1)点状

在一个地区内,旅游资源密度大,个性特征明显,具有独特功能,当然该地风景知名度高,吸引力大。

(2)团状

在邻近的几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风景组成要素的差异性以及组合变化的多样性,它们联合组成不同景观的综合体,其旅游价值便成为复合值。例如:围绕太湖的苏州拙政园、网狮园、寒山寺、玄妙观;无锡的太湖景色、鼋头渚、蠡园;宜兴的三奇及紫沙陶器等,既给旅游者一路行程增添了游览内容,又提高了它们各自的知名度。

(3)线状

旅游景点呈线型、环闭型或马蹄型旅游线排列,旅游者沿一定线路,欣赏较为分散、千变万化又各具特色的景观,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歇一歇,此也可称谓组合良好的旅游线路。由西安沿东线:半坡村遗址(距今5000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所在地)——临潼骊山、华清池——秦陵——秦始皇兵马俑,沿线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地上地下,看不胜看,美不胜收。“古”字在人的心目中回荡盘旋。

看来,旅游价值的体现,一是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广西北海市位于南亚热带,一年春、夏、秋三季可以进行海水浴,比大连、北戴河开放时间长得多,显然,旅游价值前者高于后者。二是旅游资源与旅游依托城市、旅游依托城市与客源市场之间的交通条件也会影响到“可进入性”的程度,交通便利,容易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旅游资源容量(一定时间内容纳最大游容量或旅游活动量)大。如果交通不便,景观虽好,如晋陕之间的黄河壶口瀑布,可谓我国飞瀑之最,但“可进入性”差,资源价值也难能发挥。

三、旅游景点观赏的三点要求和三项要领

旅游的主要内容是对景物的美学欣赏并了解其科学内涵,使旅游活动具有文化性、科学性、增智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以利于旅游者获得较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观赏要求来说:

1.作好观赏准备

包括旅游知识上的准备,如旅游线路、旅游活动方式、旅游对象的熟悉;思想情感上的准备,旅游在心情上是愉快的,而在体力上要有劳逸如何结合的打算。

2.记住观赏过程

旅游活动是一种身心都投入的审美活动,需经过感知阶段——思维(或悟性)阶段。当你进入桂林七星岩、芦笛岩洞,首先感知的是一堆堆奇形怪状、杂乱无章的石钟乳,并不觉得美在那里,紧随导游指向,请看这像不像是狮子顶球、那是不是金猴摘桃………说人像人,说物像物,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景点不断地勾起了旅客的遐思联想,使杂乱的景物变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呈现出新的内容、新的境界、新的意趣。回首思全局,洞中的艺术世界,淋漓尽致,宛如一个多样统一的台谐整体,无形中人的美感得到了升华。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因此要观赏事物的形——大孝方园、高低、长短、曲直、正斜等是否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以及是否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也要看其质(质感美)——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等;还要看其势——动静、疾徐、进退、升沉、零散、抑扬、轻重等,这些对立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就形成了和谐美,给人以教育、知识、启发、乐趣和享受。

3.找准观赏着眼点

欣赏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着眼点应有所不同。

欣赏自然风光,从形象特征——雄、奇、险、秀、幽、旷6个字入手,例如:山岳是构成自然美的骨架,也是人们领略美学艺术的集结点,在观赏时只有把高度与坡度结合,仰角愈大,才能有效地感知山岳的“雄”与“险”。也只有视野开阔、奔腾豪放,才能体现平原湖海的“旷达”,抓住这些构景要素的本质特点,便于科学地了解景观自然美的特色。

欣赏人文景观,先要投入思想情感,晓得该景物的知名度,再以情观景,欣赏文物的古、特、雅,从而领略到建筑布局的结构美、色彩美、形态美;欣赏作品的艺术美、思想美;欣赏历史遗迹的古朴美、奇特美;欣赏革命遗址的高尚美、情操美。情与景、意与境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使旅游者受到了教育。

旅游收获大小,与能否把握观赏要领有很大关系。

1.观赏时机与观赏状态

有些景观只在特定时间出现,如钱塘观潮、洛阳牡丹、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等,只要届时前往,可满足观赏要求,过时则不候;但有的如海市蜃楼、铁树开花、泰山观日、峨眉佛光等,即使按时前往,也难以保证确有所获,故只能巧遇,而不能必求。

景观状态决定着旅游者应采取静态观赏、动态观赏、还是动静结合观赏,随机而定,各有所得。即使在动态观赏进行中,走到地势险要处或空间形态转换处也得要“停视”,领悟碑刻、题咏、摩崖对环境的画龙点睛作用。

2.观赏位置

旅游者与景点的距离、远近,影响到透视深度、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

(1)近距离观赏

宜于观赏小体量景致、近景、主景、副景、特写景,例如:池中观鱼、园中花卉、壁画、佛像、喷泉等,看得真切,所谓“睹芳草能一眼看清”,就是近距离观赏的好处。

(2)远距离观赏

宜于大体量景致,全景、远景、衬景的观赏,可收到“观巨物能一览而颈的效果。

(3)选择适当位置观赏

对于某些特定的景色,选择适当位置,方能清晰地观察到借景(招外景、山色、寺庙于园内)、框景(在门框、窗框、孔洞所限的范围看外景)、障景(借假山、树丛、亭阁挡住视线,以摒弃杂乱俗丑于园外)、配景(衬托主题的景色)以及对景、爽景等构图艺术的巧妙处理手法,从中使人受到启发。

3.观赏视角

选好观赏视角影响到观察效果。

(1)正视(平视、平眺)

观赏者面对主景,凝视景物特征,清晰可见;或视远景,视线可以延伸到远处,窥其全貌;或欣赏浑为一体的山水,足以展示其开阔坦荡。

(2)侧视(斜视)

为突出景物的某一特征,观赏者与主景构成一定的角度,窥探其局部,形象逼真,精致奇巧。对强化主景有一定的作用。

(3)仰视

欣赏主景的高耸、险峻,远望山峦起伏雄秀,激发人们攀登绝顶的情趣;或站在谷底,欣赏“一线天”状的幽深峡谷,只有仰视方能觉察两侧岩壁象是刀削剑劈的峡景,雄伟壮观。

(4)俯视

观赏者站在制高点看全景,能见景物的纵深层次,站得高,看得远,使观赏者产生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有时贮立亭台楼阁之上,俯瞰江河湖海碧波惊涛的壮丽景色,给人以一种意境深远、潇洒自在的感受。

四、旅游活动的三大效益和三个消极作用

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关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知识要求,是从旅游活动的正负面效应提出的,就积极作用来说,有三大效益。

1.社会效益

指对社会进步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增智长知、思想道德、精神需求的影响。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国内与国外、上层与下层的诸多文化形态兼容并蓄,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H·Maslow)的需要论,把人的需要(或精神发展过程)分为7个层次:

例如:生理需要,旅游是一种休闲活动,游览、娱乐,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社交和尊重的需要,旅游是一种社会地域活动,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与媒介,而国际旅游又是促进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相互尊重、彼此了解的纽带。认知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学习活动,遨游于广阔的社会和自然界,扩大知识视野,有如“读天下之大书”,增智长知、陶冶情操。审美的需要,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从静态美到动态美,从自然美到社会美、艺术美,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领会内在精神的美,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的高级心理需要,旅游恰好是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体现。

2.经济效益

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繁荣、人民收入增加,劳动时间缩短,旅游活动已成为人民大众广泛的一种社会地域活动,于是,旅游业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英国学者H·罗宾逊认为旅游业是一种“多元现象”,是现代化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产业,它要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服务,从而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当前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获取自由外汇、积累资金、创造财富、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其他经济部门共同发展的一个主导经济部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6年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法国是世界接纳游客最多的国家,美国是国际旅游收入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中东也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0年,旅游业将以每年4%增长率增长,旅游人数将达到7亿人次,收入超过6000亿美元,创造近1亿个就业机会,由此表明: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和最富有活力的经济部门。

3.环境效益

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利影响。合理开发利用并认真保护好风景区的山水林草动植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并能改善环境质量;如果自然景观配以人工景观(如林中藏寺、山巅建塔),使原有特色更加突出,美化了环境;设立自然保护区、划为重点保护文物,加强了管理,保护好文物古迹,以发挥旅游资源“常存”的特性,永续利用。

若从旅游活动的消极面来看,也可能出现三种弊端:

1.污染

任意排放三废,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任意修建不协调的建筑物,造成不应有的视觉污染。

2.破坏

一是盲目的生产活动对旅游环境质量的影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大兴土木、炸山取石、砍伐森林,抢占风景区面积等,这是由于旅游环境意识薄弱而造成的。二是由于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乱扔废物、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了环境质量。三是超旅游资源容量,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也会对景区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美国人类学教授赛瑞娜在所著《文化人类学》一书中,叙述了旅游的积极作用后,又深刻地分析其消极作用的一面,“无计划的旅游业以及受外界控制的旅游业,可造成旅游点过分拥挤,加速乡村都市化的进程、非旅游地区劳力缺乏以及犯罪暴力行为增加等弊端。也易盲目羡慕西方货和西方生活方式和经济的影响”。

如果旅游区搞不健康的黄色服务,还会影响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旅游是美的享受,当然要在优美的环境中活动。如果环境恶劣,旅游则无价值可言。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也要保护好资源,使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能协调持续发展,使旅游资源长存、永续利用,美化人类的生活。

教学反思 篇8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过程,充满变化和问题,就算设计的再缜密,也会在上课的过程中生成许多教学问题,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深刻的反思使预设和生成趋于和谐,使我们的专业素养持续提高,使我们的课堂趋于完美。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反思的体系中。有意义的反思过程中包括有概括、有比较、有推理、有驳证、有创新……它既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还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表现,是自我教育的良好开端。

关键词:新程课标准;教学反思;专业成长;学习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反思的体系中。有意义的反思过程中包括有概括、有比较、有推理、有驳证、有创新……它既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还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表现,是自我教育的良好开端。

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反馈过程,即使教学之前教师备课设想周密,教学过程反馈调节及时,短短的40 分钟也会留下遗憾。如何超越自我,在教学上追求完美,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及时深刻地反思,当然还要再实践。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研究反思性教与学的策略,为建立反思性课堂奠定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1. 反思必然促进专业水平成长

教学的工作忙碌而烦琐,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容易因为满足而停止钻研和追求,导致教龄在逐渐增长,专业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快的今天而被时代淘汰。所以,只有经验加反思,才能使我们成长。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过程,充满变化和问题,就算设计得再缜密,也会在上课的过程中生成许多教学问题,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深刻的反思使预设和生成趋于和谐,使我们的专业素养持续提高,使我们的课堂趋于完美。

2. 反思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对课堂的要求,实质是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要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要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思维方式,教师就必须反思学生学习的情况、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教学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 反思可促进经验转化为理论

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但是他们却常常忽略这些教育教学经验所蕴涵的基本原理,也更难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升华为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

二、提升数学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

1. 勤写教学后记

教师在自己的每一次教学之后,应及时客观深刻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记录下教学细节,再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反思。(数学教学论文 )教师要多问自己“好不好?”“对不对?”“适合不适合?”“还能更好吗?”……只有批判性的思考,才能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 精研教学案例

教师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是促进教学成长的直接途径,要精研细读教学案例中的亮点和败笔,成功之处供我们学习参考超越,失败之处则为我们明示前车之鉴,使我们在教学中避免出现,或者能够灵活应对。

3. 分析教学成果

虽然教学中的成绩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整体性失误和个别性失误,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客观地看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反思性教学中学生反思的方面

1. 反思认知态度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学习主体自身的思想态度决定了自己获得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更要从深层次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2. 反思认知目标

教学中我们的目标由浅入深是有层次性的,即便学生知识掌握得很好,也需要深入地反思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三维目标,从而加固知识体系,改进学习方法

3. 反思认知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说,不同类型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区别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式是有必然联系的。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结论

1.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反思、再实践,以接纳开放的心态,取长补短,增长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作为学生时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结果进行反思,必然会促进自我的成长。

2. 反思性教学可有效提高教研效果

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使教师通过研究、讨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教研活动中,教师集体反思某节课、某个教学片断中的有意义的突破性的地方,或者可以改进的方面,都是极有意义的。

3. 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可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方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习惯反思的学习主体能系统地将所学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自然而然地对新旧知识进行梳理消化、分析归纳,从而得到新知识再运用新知识。在此过程中,会得到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

总之,反思是新课改下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将反思作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在教学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升自我,是教学高效的坚实后盾。师生自我反思后再互相交流,能激发教师与学生合作探求知识,构建师生互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完善教师教学专业成长,不仅促使教学相长,更为师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铺就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郑毓信。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