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二教案 > 道士塔 教学设计(4篇)正文

《道士塔 教学设计(4篇)》

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道士塔教学设计(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研读课文 篇1

A、研读第一部分

1、同学们,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现在老师想要问一个问题。僧人圆寂塔是那个宗教的说法?(佛教)

是的,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2、塔的主人是谁?(王圆篆)他的身份是什么?(农民——道士——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那么老师想问大家,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苦)

3、作者说:“我见过他的照片。”那么我们也来看看他的照片,(照片),看文中是怎么描写他的?生读文后明确:真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为畏畏缩缩的人”!

4、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没什么文化)

B、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三部分,让自己来叙一叙,在中国二十世纪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故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些什么?(分两大组,讨论交流补充)

B、研读第二部分(指导: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提取主要信息)

【(1)、刷白壁画(2)、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

引读有关句子:

1、看课文。在他洒遍刷白之后,“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2、看课文。“才几下婀娜的身姿体态变成碎片,变成了泥巴”。

3、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

研读第三部分:师:王道士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文章第二部分你准备用怎样的语言来概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

师:是哪儿的文物?(具体到“敦煌莫高窟的一个洞窟里的文物”)

师:同学和老师一起看课文第三部分,什么时间?(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那么他买给了谁?

(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

4、其实,历史远远不止我们课本上描写的那样。(出示敦煌照片)

在王道士发现的这个藏经洞里出土的文物大约有数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发现,然而,在经历了外国文化强盗的一番掠夺之后,如今藏经洞已经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你们知道这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吗?

真的不知道吗?那么跟着老师一起看课文P53的注释,读书要细心一点。(四万多件)

师:其实,你这个数据也是不确切的,就老师目前看到的资料,有说五万多件,有说六万多件的,事实的却如此,就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我们只知道:在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波斯士顿博物馆里,在巴黎国民图书馆里,在日本博物馆里,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们北京图书馆里的还要多。请看:(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外国文化强盗的嘴脸……)

4、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

5、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图片)】→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

6、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讨论)

7、同学们,现在位想问问大家,当你们了解这段历史,看了这些画面,你们的内心会涌动着怎样的情感?(恨)

师:是啊,其实余秋雨先生也和我们一样,他在第28节说:“我好恨”。那么,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恨谁呢?从哪些语段可以看出来?

恨:王道士的愚昧无知、政府官员腐败无能(图片)、外国强盗贪婪无耻

师:那么除了恨,是否还有其他的情感呢?(爱。爱什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师:讲得好!作者得恨源于作者的爱。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恨之切,也显示他爱之深啊!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2

道  士  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代史,初步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

理解作者愤懑的情感。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谈起中国屈辱的现代史,总是对列强产生切齿的痛恨,因为他们曾践踏我们的家园,曾欺凌我们的人民,曾侵占我们的经济,曾掠夺我们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痛定思痛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所遭受的灾难进行了剖析。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中国台湾白金作家奖。

三、关于敦煌

师生查阅资料,关在课堂进行交流。(材料附后)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⑴找出作者批判的对象。

王圆箓、中国的官员、外国侵略者

⑵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㈠圆箓其人。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评议的历史事实。

⑵选取你感兴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读,并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

3、师生同共同明确敦煌文物的遗失情况:

⑴1900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

⑵1907年英国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

⑶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写本5箱。

⑷1908年法国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

⑸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

⑹1914年俄国奥尔登堡掠走一批经卷,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⑺1924年美国华尔纳粘揭盗壁画26块。

五、课堂小结

经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王圆箓和莫高窟的关系、莫高窟被劫经过,这是课文的史实部分。作者对这些内容的叙述没有一气说完,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切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展开,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可见,作者的感情、观点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内容。

作业 布置

巩固作业 :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预习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二,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  书  设  计

道士塔

余秋雨

一、作者简介        二、关于敦煌           三、课文感知

㈠圆箓其人。

(课件)             (课件)              ㈡道士宅院。

㈢敦煌劫难。

㈣专家之恨。

道士塔教案 篇3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准确筛选语言信息,通过语言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然后把握作者所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作者“恨”的感情基调来分析形象及对中国文化的审视。

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通读鉴赏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蹒跚地行走着一小队人马,正朝向一个神秘的地方。他们穿着有别于土布长袍的燕尾服,满面尘灰,顺着服尾上随便缀着几条黑色布条,迎风飘摇着,胸前缝隙间还露出几缕黄毛。高高的鼻梁上镶钳着两只大大的蓝眼睛,还架着两片厚厚的玻璃,尽管衣衫褴褛,但还是禁不住几丝兴奋。当兴奋消散之后,络缌胡边又浮现出稍许的恐惧。或许那个神秘的地方,周围被官兵把持着,那么我们将命悬一线;或许,还要文书通牒还不一定能靠近那个神秘之处;或许……

或许,他们还不不知道,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一切付出最终得到回报。因为他们不远万里飘洋过海而来,卖掉了所有的家当,冒着送命的危险。“佛”没有理由不实现他的诺言。还因为,这里只有一个穿着土布道袍的道士,傻愣愣地站在虚掩的破门边,把持着这个神秘的佛教圣地莫高窟,畏缩中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叽哩呱啦的似人非人的东西……

这是一个故事,虚构的,但又那么真实。为何这么说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道士塔》,共同揭开这个谜。

二、背景揭示及作者介绍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

2.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目前,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册,英国图书馆藏有11297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藏有6000册,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藏有11050册,日本私人藏有592册,此外还有2700余册分散于各地。

3.王道士,即王圆箓,祖籍湖北麻城,出生在陕西。因为躲避战乱,王圆箓流落到甘肃酒泉,为了生计便出家当了道士。后来王道士四方云游,于1892年左右来到敦煌,在三危山下发现莫高窟。这时的他已年过四十。

1900年5月26日,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他向敦煌县令汇报,并奉上经文两卷。然而不学无术的严知县却视为废纸,毫不理会。

王道士守着经文整整三年,又一位知县上任了,王道士再次上报。这位汪知县总算高度重视,并亲自到莫高窟查看一番,指示王道士要好好看管这些经卷,然后打道回府,再无下文。后来外国人知道了,千里迢迢赶来,用很少的钱从王道士手里买走了其中的大部分藏书。

作者对这些宝物的损失感到十分痛心并从中深省那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作者即是根据这一思路行文的。

三、研析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目的: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及作者所表露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文字读音:箓(lù)蘸(zhàn)鲜血(xiānxuè)坍弛(tānchí)

蹊跷(qīqīao)歆(xīn)羡风餐露宿辩(辨)驳

2、在明白作者所描述事情的梗概之后,作者怎样评说这件事?

明确:全文描写的是在19世纪初,发生在敦煌最著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当时存留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的一场文化浩劫。面对这场劫难,作者沉重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作品在滴血”。

3、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找出最能直接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一句话。

明确:我好恨!

4、纵观全篇,结合文中信息找出作者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恨他们?

分析:围绕着这场浩劫,出现了与之有着直接关系的三者,即当时在莫高窟当住持的“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的王圆箓。大量文物都是从他手里流走的。

王圆箓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字里行间窥见其全貌。照片上的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平民。在发现文物以前,不仅把洞窟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用石灰粉刷得“一片净白”,而且还把塑雕那“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学浅笑变成了”“天师、灵官”的泥巴。故使作者亲临时看到的是“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从而“脑中也是一片惨白”。当他发现文物之后,只是到县城时,“捡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当那些从西方来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用“一些现编的童话”和“一点随身带着的”“商品”,“少量的银元”等就可以换取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而当那些人走的时候,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与他们“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以盼望的姿势伫立在夕阳底下。

其次就是从王道士手中“夺走”文物的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他们“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起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着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他们用“几句现编的童话”和少得可怜的银元,就从道士手里“换”走了他们所想要的大量文物。“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在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时,“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当西方来的探险者(实质上讲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文化列强或强盗)冒着生命危险“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当王道士随着不时的进城拿着文物给县长看看时,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当道士和西方来的探险者正进行着他们所谓的交易,当西方的探险者,卖掉全部家产,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把文物弄到手时,这里“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不仅如此,中国的官员却嫌“运费不低”,故当有一批文物送京时,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而这些官员只是当时封建末期满清政府的缩影。

另外,站在这场浩劫之外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作者自己。当他看到道士对洞窟进行“修葺”时,他在心底里痛苦地呼喊着“住手”;当他看到西方文化列强一箱箱地运走代表中国最灿烂文化的敦煌文物时,他想乘着战马,手持宝剑要与之“决胜负于城下”;当看到中国官员随手糟践这些文物的时候,他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把这些文物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但却很无奈,故只有大哭一场,从心里发出一句感情强烈的怨愤之语“我好恨”!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恨的主要内容是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以中国官员为代表的满清政府及他自己。因为王道士麻木愚昧,列强贪婪无耻,政府腐败无能,自己无可奈何。

面对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的王圆箓、晚清政府、文化列强、自己。

5、作者持怎样的恨?

明确:通过对王道士、西方文化列强、满清政府及自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对麻木愚昧的王道士所持为愤恨,对贪婪无耻的文化列强所持为憎恨,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所持为痛恨,对无可奈何的自己所持为憾恨。

6、导致作者“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场文化浩劫,尽管这些文物的流失绝大部分与王道士有直接关系,但从本质上探讨,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因为当时代表政府的官员没有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价值,他在生活上的各种腐败行为与政治上的无能(没有专门的文化保护官邸,没有看守和门卫等)。故导致恨的根本原因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

7、这篇文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难道作者就只有恨吗?为什么?

明确:面对这么一场“巨大的民族悲剧”,任何一个有识之士,任何一个对本国文化持有热肠的人,都不免会对之扼腕叹息的。扼腕叹息的是中国最灿烂的文化,不仅是其物质形态在自己国家,而且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也应在自己的国家。西方文化列强盗取的不单是文物,更是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尊严。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对待这种一现象都会有一种情感,对本国文化与文明的深深热爱,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作者的所有无奈举动都像所有的敦煌研究学者一样,都是为了“中国的荣耀与耻辱”,在荣耀与耻辱面前展现的是无比激越的情感,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而历史终于印证“敦煌在中国”的时候,作者也像中国的专家一样,“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从而引起读者及后来之士不得不对中国文化命运进行重新关注与审视。

沉默中交织浓烈的爱与恨的情感。

8、这场巨大的民族悲剧距今百年左右,那么当下的我们怎样认识昨天的悲剧?

开放题,这需要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考察与认识,从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调度责任感上来认识,并且还要具有全局观念,运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取其数理化,去其糟粕”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审视。

四、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道士塔以虚构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史实,通过描述与这段史实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由于“历史错步上前的小丑”的愚昧,其实本质上是由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及其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从而导致敦煌艺术经历文化浩劫。而这场浩劫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最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在屈辱中加紧钻研,所以使得日本学者不得不承认不仅“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进而使得“荣耀”的回归。在作者的虚构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史实,从中也流露出作者无比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感受这种情感。更重要的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不自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价值重新审视。这就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道士塔》教案教案 篇4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目标:

1、 把握王道士这一形象,体味“他只是错步向前的小丑”的评价。

2、 感受“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态,进而感受一种民族的耻辱之痛,一种文人的无奈之痛,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

二、过程:

(一)、 导入  :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本文涉及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处于事件旋涡的王道士,一个是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先让我们来看王道士。

1、 王道士的所作所为:(速读课文,找)

a、 粉刷壁画(第二节第3段)

b、 砸碎塑雕(第二节第4段)

c、 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

d、 报送官员 (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王道士,你作何评价?有何根据?(跟着学生的鼻子走)

(幼稚、愚昧、卖国、无知、小丑、罪人、走运、受害者……)

(这里,就可以抓住走运和受害者加以挖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涉及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而不是王道士一个人的过错等主题性的内容……)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a、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c、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初读(学生很冷漠)

再自由读,读出什么感情?(谴责、嘲讽、同情……)

齐读,要有点不同,要有味道。

(三)、由“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中的“只是、小丑”,

探讨“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1、悲剧是怎样造成的?(朗读讨论第三节的4、5、6三段,感觉官僚的所做所为,感受和欧美学者的差别,)

2、为什么说他只是小丑?

(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里,不仅是文物的流失,而是知道是文物,是宝贝,却不知道珍惜,是典型的自作孽,诚如郁达夫悼念鲁迅时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话用这里也是可以的。)

(四)、 面对这样的悲剧,面对这样的王道士,余秋雨的心理是怎样的?请大家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秋雨感情的语句,读读,并用:

“我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余秋雨”加以表达,简单地阐明理由。

可能有:

(这是一个痛苦不已的、矛盾的、愤怒的、理智的、近乎自欺欺人的、无奈的、字字带血,句句含泪的……)

(如果可以,要引导学生体会末节光明背后的伤感与痛楚,扬眉吐气背后的耻辱与愤懑,那是文人的一种近乎自欺欺人的希望之痛啊)

(五)、 作业 :

感受余秋雨

板书:(空白处补充学生的看法)

王 同情 讽刺 余

道 秋

士 谴责 嘲笑 雨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