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优秀2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愚公移山》教案 1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五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五。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
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而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其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以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焉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五、作业
1.课后作业。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河阳之北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
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固不可彻
7.而山不加增8.无陇断焉
(三)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
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全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课后练习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2.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因此,这两句语气不同。
3.提问: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
4.提问: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提问: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讨论并归纳: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6提问: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访归纳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四、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给足是否与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i.反问句2.陈述句3.判断句《.被动句
b.1.反问句2.倒装句3.被动句4.陈述句
c.1.疑问句2.陈述句3.被动句4.判断句。
d.1.疑问句2.倒装句3.判断句4.陈述句。
(二)填空:
卫。《愚公移山》选自_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_
和__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2文中河曲智臾嘲讽愚公的话有____
。愚公斥责智臾的话有___
愚公反驳智全的话有____
这些对话表现智叟____
,表现愚公____。
(附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回700里,高万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上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士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文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大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的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命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科版4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②理解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等词语的意思;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悟道理,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难点:
(1)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2)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内涵及其现实的意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学生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首歌曲前一段。
1. 提问:①从歌词中了解到什么?②从歌声中体会到什么?
2. 教师直接点题,出示课题:14 愚公移山
3. 提问:怎样理解课题?
【江涛的《愚公移山》是我们70后都熟悉的一首励志歌曲,仔细品味,歌声中充满激情,激发出人的斗志,使人产生坚定的信念。用这首歌作为导入歌曲,点燃了学生的激情。热血沸腾的同时,提出两个问题,巧妙的把歌曲与所学课文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段落。
1. 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课件出示,开火车轮读)
2. 分段朗读全文,检验学生朗读水平。
明确要求,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大意:本文描写的是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带领自己的儿孙们一起搬山的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上的生字检查,读文的检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成教学目标一中的第一个小点和教学目标二。】
三、 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1. 师:“愚公执着的要求搬山,为什么?到第一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
2.播放Flash动画,学生捕捉故事中的信息。
提问:“愚公的家人都是什么意见?”
提问:“愚公的妻子的反对意见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
3.师:“既然是善意的为什么还反对搬山?请同学们读课文的3到6自然段。”
提问:“愚公的� 仔细体会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人物之间的不同的语气。
【这一环节我把动画分解成跟课文同步的几部分,本环节播放的是3——6自然段的内容,先看动画自主捕捉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出重点信息,愚公与妻子的对话。学生由看——听——思——读这一过程体会搬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即使这样难,也没能阻挡愚公移山的决心,使学生体会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的决心。】
4. 小结:我们后来人感叹愚公战胜困难的决心,坚持不懈的精神,当愚公和智叟相见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在探讨。
第二课时
四、 研读课文,情感升华
1.继续播放Flash动画,看看愚公的搬山是否一番风顺。
提问:“从这段动画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智叟提出了反驳意见,愚公又是怎么反驳智叟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1.12.13自然段,仔细体会智叟和愚公的对话。”
小组辩论并汇报:“智叟和愚公谁说的有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的意思。
汇报 :向愚公和智叟学习,该学习他们什么?
【这个环节我采取了下面的教学策略,开展一个小辩论,力求在碰撞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锻炼学生的语言和表达,为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创造平台。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表述就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这一小环节中,一定也会有学生学习智叟的灵活多变的生存能力,对于这个想法,要采取不与否定的策略。即达成本课的创新目标:智叟也智,同时 】
2.教师小结:老师比较赞同学习愚公精神的同学,毛泽东主席在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九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的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3.体会愚公精神,分角色朗读课文11.12.13自然段。体会不同人物的语气,态度的不同。
4.小结:评价学生的朗读,鼓励学生做具有愚公精神的人。
5.再齐读智叟和愚公的对话,体会愚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品味人生的意义。】
五、超越文本,激励后人
1. 继续播放Flash动画,学生看结局。
2. 提问:“玉帝为什么帮助愚公?”“这是一篇古代寓言,他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 小组讨论:“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4. 播放课件PPT:①长江截流建造长江发电站;
②载人航天飞船太空探秘;
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被称为天路。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讨论明确内涵及意义的同时向更高的层次推进:联系现代人民秉承着愚公的精神创造出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时用PPT加以演示,说明了现代社会还是需要愚公移山精神。】
5. 示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渤 寡 箩筐
6. 多媒体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学生学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此环节是与开课一样采用电话教学手段结束教学,这样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避免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课堂结束的非常有气势。歌声所蕴含的精神和学生的灵魂融为一体。】
教学板书:
14 愚 公 移 山
无路难 开路更难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有可能成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3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 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在纠正标点并进行朗读之后,辩论继续进行,这时正反方的力量又起了一个大逆转,原先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反方阵营中产生了相当一部分“倒戈相向”的起义者,而本来以为自己已必败无疑的正方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并据此把对方原来提出来的盘山公路、高架索道都纳入了“移山派”的“方法论”中……
最终的临时性结论是:“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通过辩论,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寓言故事重新正了名。而随之而来生成的新的问题是: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那些只是愚蠢之“愚”,那些才是“愚公之愚”呢?在“固执”与“执着”之间,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道路呢?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这让我觉得知识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只是知识的功能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请网友们指点迷津。
《愚公移山》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重点词语:方:方圆,指面积。本:原来。之:的。河:黄河。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教师提问:
问:“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太难了,这件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
问:“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有此“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问:从寓言故事这个角度看,先写这段有什么作用?(这段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先写这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
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这一段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这一段写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了子孙后人着想,泽及后人,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愚公要子孙们和他一起“毕力平险”,开出一条能豫南、达汉阴的道路,亲自领着子孙坚忍不拔地挖山运石,其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强可知。)
四、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课后练习。
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愚公移山教案 5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大意,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1)、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有 师发问:“愚公”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说出:愚蠢的人)
(2)、读完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师肯定)
2、那么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理解词
1、初读课文
师: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大家的疑问,在课文中会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老师要提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用笔圈出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请教。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认读。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出来吗?(出示课件)通过认读生字老师看出大家的自学能力都很强,这一点老师要表扬你们。真棒。
解决词语(课件)
师:现在同学们看这些词语,当中一定有你们已经解决的,还有你们不理解的。(理解词语)
体会人物特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师:课题叫愚公移山,他为什么要移山?(板书:出行不便)
师:想一想,课文当中都出现了那些人物?他们对愚公想要移山这件事都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生回答课文中的人物:愚公、子孙们、妻子、智叟、寡妇家的孩子、
3、重点(一):师问:愚公的妻子同意移山这件事吗?她是怎么说的。指学生读人物的话(出示课件)
师:听了妻子的话,你觉得他是不同意吗?(总结出妻子是在关心愚公)
师:愚公的妻子是个非常心细得人,把事情想得很周到,他说出了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人少、石头土块多没地方放)
师:愚公是怎样回答妻子的?(生读课文),师说明:这说明愚公对移山这件事已是下定决心,移山不改。
师:同学们再读一遍注意读出愚公坚定信心语气。
师:两山高耸土石量十分大,不填入渤海就难以堆放。移山以填海是最好的选择。(板书:准备移山)
重点(二):师:课文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智叟,同学们,从智叟这个名字你想到什么?(智是智慧的意思)(聪明的老人)
这个聪明的老人他同意愚公移山这件事吗?生齐:不同意。(板书:困难重重)
师:从哪里能看出他不同意,他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学生读智叟说的话)(出示课件)
分析重点字词,体会智叟的盛气凌人,和嘲笑愚公的做法。
学生读文字。读出智叟盛气凌人的感觉。
愚公是怎样回答智叟的,学生读文字。(板书:困难重重)
师:这句话是愚公对智叟嘲笑的回答,也是愚公决心移山不改的宣言,显现出他的信心与气势。愚公用“子”与“孙”的绵延,表明生生不息精神世代相传,我虽肉体不在,但我的精神永远不灭。
4、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感到了谁?结果怎样,谁来读课文?(板书:成功移山)
5、有感情朗读整篇课文。
6、分角色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四、概括全文,体会精神:
1、师:回顾整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故事中的愚公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不怕困难、为达目的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努力克服困难(相机板书)
2、总结归纳:这则寓言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有智慧,实则愚笨,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种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出行不便
准备移山坚定信念
14、愚公移山不怕困难
困难重重锲而不舍
成功移山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在前四册分散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初中语文第五册将各篇相对独立的文言文集中编排在第八单元学习,旨在培养诵读习惯,增强文言语感,进一步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教学要求侧重于朗读和背诵。
2、教材特点:《愚公移山》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
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
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
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
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3、教材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诵读课文第三段;认识愚公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材难点:神话结尾的作用,重新认识“智叟”。
4、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认知特点,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本课目标确定如下:
①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诵读课文第三段。
②能力目标:在对比中认识愚公形象及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故事的寓意。
③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④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发扬愚公精神,克服困难,勤奋进取,移走学习中的“太行、王屋山”。
二、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学法则以诵读、讨论为主。诵读分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及背诵。讨论也可采用分组方式。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手段、技巧的运用
运用自制课件及教学插图,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强化视听感受,既提高兴趣,又丰富教学内容,起到拓展迁移的作用,从而实现“小课堂”与“大语文”的有机组合。
四、教学程序:
(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对比,提问思考,然后让其带着问题学习新课,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新课教学
严格体现“三为主原则”,以读贯穿整个教学,在教师的导读点拨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师生合作,逐项分层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三)听录音范读
加强听力训练,正音、断句、模拟人物语气,为下一步诵读作好铺垫。
(四)文言词汇及句式的教学
这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
(五)课文讲析
1、故事情节的教学
让学生找出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办法、行动、影响等有关语句,突出一个“难”字,一方面加强朗读,另一方面为下面的讨论张本。
2、愚公形象的认识和神话结尾的作用
愚公形象认识是本节教学的又一个重点,可引导学生从人物对比入手来分析讨论,特别是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宜分角色朗读,从人物对话及语气角度全面理解愚公。神话结尾是本文的难点,它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实质上也是对愚公精神的一种高度肯定。只要从现实出发,从肯定愚公精神角度出发,即可突破这一难点。
3、重新认识智叟
传统教材认为智叟不“智”,但他的话也很实际,因此重新认识智叟便成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打算从为何“无以应”角度入手深层挖掘,从而认识其也有“智”的一面,力求有所突破。
4、寓意的教学
归纳寓意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教师可在移山与搬家的对比中,引导学生认识,然后归纳,放mTV,拓展课堂,活跃气氛。
五、德育渗透
学生自由发言,重在知识的迁移,充分体现本文实践性强的特点。
六、指导背诵(力争当堂背诵)
1、愚公先斥后驳
2、有些句子运用了顶针手法。
七、作业布置
1、加强巩固练习《中考模拟题》
2、注重知识的迁移,对比阅读。
八、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不愚智叟也智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 7
【教学构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能够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 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
(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来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这一步无疑是个好的起点。)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语气,读对停顿。
②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③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
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句,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讨论解决。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教师指导。)
学情预想:在小组活动中,预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小结以下几点需积累的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
反一返惠一慧亡一无厝一措
②一词多义:
且:A、将近B,况且;易:A、更替B、以……为易;固:A、本来B、顽固;献:A、提出B、奉献;曾:A、(zēng)甚至B、(c6ng)竟然;荷:A、(hé)荷花B、(hè)肩负;惩:A、(chěng)苦于B、(chéng)惩罚。
③非常规的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归纳方法:抓住主要词语,依托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来通晓文意。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了怎样翻译好文言文,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记住住法,还要注意对、换、留、调、删、补六个字。同时翻译时要注意解释文言实词含义、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诃,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师一直探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时代距离较远,学习热情不高此环节的设置是试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懂之,乐之,好之。)
学生小组复述之后,推荐优秀复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讨论问题,探究质疑
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同学们讨论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四、辩论
愚公移山是一时感情冲动吗?现在提这种精神过时吗?
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谈谈你的看法,不求观点一致,但求自圆其说。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然后请大家发言。
明确:愚公不顾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并非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首先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其次是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于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丽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于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
愚公精神并未过时。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并决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且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绕山丽行或干脆搬家则是害怕困难、停滞不前的观点。而人世间无处不存在着艰难和险阻,那是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回避的。愚公的决心和精神,代表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现在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
(学生互动交流后启发,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到实质性的飞跃。这一环节可激活课堂,使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勾连,形成活泼热烈的辩论局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拓展视野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现实意义,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出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课时
五、课本剧表演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加上鲜活的时代信息,改编的《愚公移山》课本剧,排练并表演。
(让学生把古老的故事,赋予现实生活的活水,亲身体验。由于课文是文言文,与现代普通话有着距离,因而在表演前。合作小组成员还要对原文进行语言上的改编,加大了合作力度,进而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及身体运动,这样进一步感知了文本的细致精彩,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重要。学生经过内化语言、试排、演出等过程加强语文训练,再群体评议,深入巩固阅读成果。需要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多方进行,更深入理解了课文,激发兴趣,培养合作竞争及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与生活相勾连,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
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教案设计 8
知识与能力
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难点
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音频材料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1、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觉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
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心远”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这两句属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此两句虽写景,实则抒怀,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
4、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这两句诗,直抒胸臆,点明主旨: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饮酒(其五)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
杜甫《春望》
猜猜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誉为“诗史”,大家说他是谁?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听音频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2、对照注释,查阅资料,弄懂每一句诗的含义。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首联写景对比忧国
颔联写景反衬伤时
颈联叙事夸张思家
尾联描写夸张悲己
李贺《雁门太守行》
今天,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他是唐代诗人;②他年少早逝,一生只活了27年;③他被后人称为“诗鬼”;④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为国而死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请问他是谁?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1、教师范读,同学自由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绘了边塞紧张的战斗气氛,叙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5、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6、尾联用典寓意,有什么作用?
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角声、凝夜紫——悲壮惨烈(视觉、听觉)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杜牧《赤壁》
赤壁,是我们所熟知的地方,这里在三国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借史咏怀,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杜牧,是晚唐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赤壁之战留下的一把折断的戟引发议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李清照《渔家傲》
1、指点学生背诵前四首古诗。
2、说说《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李清照的《渔家傲》。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漱玉词》辑本。
1、读准字音
帆(fān)殷勤(yīnqín)嗟(jiē)谩(màn)
2、读出节奏
3、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梦
1、这首词,诗人叙写了一次梦境,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漂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梦到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慨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2、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3、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三山中”是仙境,那里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词,全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渔家傲
李清照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1、诗文总有魂,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如能迅速把握诗的精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2、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升自己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简化教学头绪,在整合中扩大教学的容量,在整合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3、课因简洁而美丽,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灵动而美。“一剑封喉”“一矢中的”确实应该是教学的一种神奇绝美的境界吧!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9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
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教师可以从回顾此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引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特点回顾。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太准确,老师不必过多讲解,为下面对寓言故事特点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诵读全篇,读准课文。
1、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2、采用指读、男女生分开读等方式读课文,师生交流从而进一步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两环节是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读准字音,使学生爱上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三、疏通课文内容。
1、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适时讲解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所提问题为:
1)北山愚公多少岁?年且九十(讲解“且”)
2)所移何山?其大小如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讲解“方”“仞”)
3)有多少人参加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讲解“遂”“率”“荷”“叩”“箕畚”“尾”“京城”“孀妻”“遗男”“始”“龀”)
4)对愚公移山有人反对吗?愚公是如何反驳的?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讲解“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曾不”“毛”“虽”“穷匮”“苦”)
5)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操蛇之神闻之,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讲解“惧”“已”“感”“负”“朔”)
3、学生质疑,把课文中不会翻译的字句说出来,大家一块探讨。
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为2个小环节:
①先在小组内讲述。
②学生小组讲述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热情,在耳熟能详的故事里找到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倍感枯燥。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使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
“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自作聪明?板书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
b、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性格?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11
学习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3、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故事寓意。
2、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3、“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课前我们已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下面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教师出示小黑板: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厝朔东。()(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汝心之固。()(4)且焉置土石。)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小组朗读。
三、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教师导语: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教师引导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讨论回答: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
愚公移山教案 1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
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总结: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
知识目标 13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德育目标 14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15
课题 愚公移山
教
目
标
知识目标(乐学) 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会学)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
情感目标(学会)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时 2 授课时间 11.13 授课(备课)人 林华平
教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 自作聪明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 16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
2、学会背诵。
3、积累语言。
【课型】
阅读讨论课。
【重点】
写作技巧与人物艺术形象。
【教学线索】
抓住“平险”引发。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时】
一个课时。
【教程】
一、导入
由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讲到成语,由成语谈及“愚公移山”。
显示:愚公移山
二、“一读”课文,寻找“引子”──叙事线索
显示:
1、文中哪个词语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
“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讨论故事情节
显示:
2、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
“险”在家对面──“面山而居”。这是故事的背景。
3、为什么要“平险”?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是故事的开端。
4、“平险”是如何进行的?
“谋”、“许”、“率”、“叩”、“垦”、“运”、“助”等行为。这是故事的发展。
5、“平险”的反对者有哪些理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故事的高潮。
6、结局是什么?
“神惧”、“帝感”而“无陇断”。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三读”课文,小议人物对话
显示:
7、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人物对话。
8、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与波澜,能否找出来?
愚公妻与愚公的对话──目的为解决问题。
智叟与愚公的对话──目的在于阻止行动。
五、“四读”课文,点击细节
显示:
9、“遗男”行为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有二:
⑴说明愚公之举深得人心;
⑵反衬智叟实为愚笨和无理。
六、“五读”课文,分析人物
显示:
10、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⑴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
⑵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⑶侧雨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七、“六读”课文,明白寓意并学会背诵
显示:
1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12、用“首字连缀法”背诵“河曲智叟……”一段。
按“河曲──甚──以──其──北山──汝──曾──虽我──子、孙──子、子──子──而──何──河……”反复训练。
八、结束语
希望同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认真领会愚公精神,并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⑴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
板书:
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
愚公移豫南汉阴
⑶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⑷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⑸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
《愚公移山》教案 17
我们经常用“愚公移山”来比喻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的毅力,马上就要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了。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愚公移山导学教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愚公移山导学教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一、达成目标:
1、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习难点:。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二、预习导学:
(一)一读课文,走近文本
1、自读课文,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太行王屋二山 冀州之南 惩山北之塞 荷担 孀妻 始龀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一厝朔东 高万仞 箕畚 魁父之丘 雍南
(二)二读课文,夯实基础
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准备交流。
2、自我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为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意为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意为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意为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年且九十( )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毕力平险:( )
指通豫南:( )且( )焉( )置( )土石 荷担( )
箕畚运于( ) 始龀:( ) 智叟( ) 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 无穷匮也:( ) 何苦而不平( )
3)翻译句子: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导学:
(一)、正确熟练朗读课文。
(二)、识记词义,疏通文意。
(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2、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读一读,品一品,写一写。
愚公移山 (歌词)作词:韩永久 演唱:江涛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文本内容:一个困难催生一个决心,两个疑问引出众人支持。
一段回答击退一种嘲笑,两位神仙帮助万代宏愿(梦想)。
乍听为笑谈,深思乃哲理。
想法:我要移山——面对困难两座:太行山和王屋山
行动:一铲一铲又一铲,一筐一筐又一筐;
时间:一年一年又一年,一代一代又一代
结果:山低了,土少了,信心越来越高,希望越来越多——山移走了
原因:一叩一垦,功在不舍
寓意: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坚持不懈,获得成功
羡慕你的不是权势是气质,景仰你的不是高度是境界,害怕你的不是本领是精神。
现实想法:我要学好——面对困难两样:坏习惯和懒惰
行动:一页一页又一页,一本一本又一本;
时间: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岁一岁又一岁。
结果:书本渐渐厚了,学问渐渐深了,心灵渐渐丰富了,人生渐渐幸福了——学毕业了
原因:听说读写,功到自然成。
评价: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成功是因为有决心战胜困难;失败是因为无决心战胜困难。
“知其不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四、巩固测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惩山北之塞 (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
而山不加增(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汝之不惠( )
固不可彻( ) 毕力平险:( ) 始一反焉 ( )
2)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且:(1)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焉:(2)且焉置土石 ( ) 始一反焉 ( )
3)翻译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人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教案 18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 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
二、整体把握,感知课文1.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了解大意。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语气,读对停顿。 ②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③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复述故事。联系语境,突破难点。请大家再看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一些。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复述。如果有不会解释的词句,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就举手,大家讨论解决。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教师指导。)学情预想:在小组活动中,预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小结以下几点需积累的文言知识:①通假字(“通假”主要用同音代替的方式,只是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今天已不同音了。):反一返惠一慧亡一无厝一措②一词多义:且:A.将近B,况且;易:A.更替B.以……为易;固:A.本来B.顽固;献:A.提出B.奉献;曾:A.(zēng)甚至B.(c6ng)竟然;荷:A.(hé)荷花B.(hè)肩负;惩:A.(chěng)苦于B.(chéng)惩罚。 ③非常规的句式:a.甚矣,汝之不惠。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归纳方法:抓住主要词语,依托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来通晓文意。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学会了怎样翻译好文言文,下面请看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翻译歌诀”):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今换古,要合原义。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记住住法,还要注意对、换、留、调、删、补六个字。同时翻译时要注意解释文言实词含义、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诃,如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师一直探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时代距离较远,学习热情不高此环节的设置是试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借于此,能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懂之,乐之,好之。)学生小组复述之后,推荐优秀复述者在全班交流。
三、讨论问题,探究质疑刚才通过同学们复述课文,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同学们讨论探究。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作用?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四、辩论愚公移山是一时感情冲动吗?现在提这种精神过时吗?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谈谈你的看法,不求观点一致,但求自圆其说。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然后请大家发言。明确:愚公不顾高龄亲自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并非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首先是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其次是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于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匮”的,丽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尽管移山事业不可能在几代人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于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愚公精神并未过时。愚公知道人力是可以战胜自然,并决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且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相反,如果绕山丽行或干脆搬家则是害怕困难、停滞不前的观点。而人世间无处不存在着艰难和险阻,那是人们不可能时时、事事回避的。愚公的决心和精神,代表了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愿望,现在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 (学生互动交流后启发,能使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发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让学生在情感认知上达到实质性的飞跃。这一环节可激活课堂,使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勾连,形成活泼热烈的辩论局面,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拓展视野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现实意义,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从课本走出课外,从关注书本到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愚公移山》教案及练习
一、基础驿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始龀( )荷担( )孀妻( )箕畚(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⑶惧其不已也已:
⑷无陇断焉断: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许:赞同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
C.寒暑易节易:交换D.何苦而不平苦:劳苦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惩山北之塞
古义:今义:
②聚室而谋曰
古义:今义:
③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今义:
5.《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2┄15题。(17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杂然相许
(3)何苦而不平(4)河曲智叟亡以应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达于汉阴/阴风怒号B.其妻献疑曰/其一犬坐于前
C.以君之力/以天下之所顺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悲守穷庐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而言的。(2分)
16.“其妻献疑”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3分)
答案:
12. (1)苦于(2)赞同(3)愁苦,这里只担心(4)同“无”,没有
13. C
14.(1)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
(2)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便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3)我与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可以吗?
15.河曲智叟亡以应
16.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嫌疑”,而且提出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则是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劝愚公停止挖山。(意思对即可)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 19
教学目标:
1、顺畅翻译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
二、示标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1、顺畅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句式
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三、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四、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请轻声跟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共48个注释)翻译课文女生译1、2段,男生负责译3、4段,先自行试译,也可相互讨论,等会儿,各请一名代表当众翻译。
老师友情提示以下字词的解释:
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毕力平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以残年余力
山不加增汉之阴
六、总结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2、重点虚词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⑷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七、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答案:两山规模:“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困难:(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面对巨大困难,却敢前去挑战,同学们要学习这种勇气请大家齐读这三句话: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八、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语:愚公移山“任务”——艰巨,需移走两座高峻的大山;愚公移山人力单薄,只有一行五人;愚公移山“过程”——艰辛,凿石运土,全靠体力,需寒来暑往,长期努力也许年老力衰的愚公是有点自不量力了,难怪智叟要笑而止之,当然愚公机智的驳斥是令智叟哑口无言。
请同学来模拟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
4、想像一下,如果没有神的帮助,移山的结果会怎样?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以幻想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这和迷信有本质的不同
九、归纳寓意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寓意: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顽强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精神。
十、总结写作特色
你从这篇寓言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v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v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v3、情节曲折
愚公移山,虽得家人赞同,但其妻却说出了很多困难,还好,家人想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可那智叟却前来阻止,并嘲讽愚公的'无能,机智的愚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愚公移山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最后得到了神的帮助,至此,愚公移山有了个圆满的结局,文章可谓情节波澜起伏,曲节多姿。
十一、《愚公移山》歌曲欣赏,下课
《愚公移山》教案 20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听赞扬愚公的歌。
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强调生字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听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6.教师总结有关知识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指通豫南 “指”通“直”
始一反焉 “反”通“返”
汝之不惠 “惠”通“慧”
亡以应 “亡”通“无”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厝”通“措”
(2) 虚词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 “且”的用法
1、副词,“将”:年且九十
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3.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3、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且焉置土石?
4、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6)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二、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三、探究讨论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
年老体弱山高且大人力微薄路途简单
4、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
愚公、其妻、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遗男和智叟。
愚公、荷担者三夫、京城氏之遗男。
5、这些人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智叟的讥讽: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妻子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对愚公移山,其妻和智叟的态有什么不同?
妻子担心、想办法
智叟讥讽、嘲笑、阻止
7、愚公及其家人如何回答其妻献疑?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8、愚公怎样反驳智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9、移山的结果怎样?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
10、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1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1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1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面前的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并用行动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够胜利。人定胜天
14、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四、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工具简陋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敢于斗争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五、课外拓展
展开课堂辩论。你对愚公移山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或者你能否帮助愚公,想一个更好的方法?
六、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痛感迂塞之苦
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知移山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不愚
深明可移之理
〖你正在浏览《免费教案频道 /jiaoan/》提供的文章〗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 21
一、教学目的
1、文言文的诵读。
2、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运用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等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曲——愚公移山。
歌曲:愚公移山
歌手: 江涛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二、简介作者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朗读指导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教师作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 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四、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汝(rǔ)
曾(zēng)
诸(zhū) 箕畚(jī běn)
荷(hè) 孀(shuāng) 龀 chèn 叟(sǒu)
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雍(yōng)
五、翻译文言文
1、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