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8篇】正文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8篇】》

时间: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1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说教材地位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二、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 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时期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们通过填写表格发现,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过程来叙述母爱和父爱在构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课文1-3段是分析成长过程,4-8段是针对情感对象,9-10段总结全文。课文层层深入地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理请了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的环节

2、 问题探究: [10页] [11页] [12页] [13页]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① 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② 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

③ 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④ 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这也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解题的角度同上一题。。

三、 课外拓展

结合《诗经》《论语》阅读,开展对“怎样爱父母”研究性学习。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论语》中的孝论

《学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学而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如何对父母 “行孝”,《诗经》《论语》中不乏真知灼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些资源,并把它们提供给学生。 要求每4-5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在“怎样爱父母”这个话题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在班级的范围里做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学生该怎样爱父母”,合作完成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2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天气晴朗的星期四下午,韩永凤同学捧着语文书快步走上讲台,抿着嘴开口了) 【开场白】爱,生来就有,并以多种形式诠释,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物,有这不同的情境,爱便有了不同的方式。(永凤脸红了) 爱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如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情感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正因为有了爱,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因为有了爱,才有了感天泣地的故事。(台下听呆了,一双双眼睛直瞪着) 它无法用语言来修饰,更无法用物欲来取代,世界有一种爱,在我们的一生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下面有请陈芳希同学给大家讲释。(顿时掌声雷鸣般地响起) 陈芳希同学从座位猛地站起大步走向讲台,然后面对同学笑了笑,说:今天我结合课文谈几点个人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请大家打开课文54页看到第二自然段最后几句话。 问题一“这种爱不仅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我认为,文章大篇幅内容都在极力强调母爱,母爱是无条件的,他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话还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凸显母爱。挥手在黑板上写下:母爱是无条件的。(台下一片哑然,然后唏嘘,芳希真行!) 大家请看55页第七排。 问题二“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如何理解?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文章叙述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句话似乎与内容毫无瓜葛,但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诠释了爱需要的是付出,给予比得到更重要。(芳希同学看了看台下,仿佛有点胸有成竹。) 大家请看56页倒数第二段“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与“父亲的良知却说”的话。 问题三“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你如何理解这样的爱?(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陈芳希同学是这样阐述的:这两个句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彰显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区 别。看似两句相互对立的话,却是我们一生无法忘却的励志之言,两者缺一不可。 同学们,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下面上场的是王熙同学,大家掌声欢迎。 (王熙同学低着头笑眯眯地走上讲台)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解答的是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 一、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真的如此吗? 结合课文与寻查资料,我认为并非如此,母爱是有条件的,它十分自私,他需要你是母亲的孩子,这才会得到母亲的爱,母亲只爱自己的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最优秀,并视其所有希望能够达到,她付出无尽的爱,同时也希望收获骄傲和自己,这是有条件的回报。(话音刚落,台下炸开了锅……) 任情同学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赞同母亲的爱是有条件的。例如说,每个母亲都对孩子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那也是每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但从不去想回报。比如在历来看母亲都易衰老,那是母亲想的多,都在为我们着想我们的未来,只要我们成龙、成凤,即使她们走后,她们也不会担心。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渴求。所以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如果说母爱是有条件的,那对他们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再多再好又怎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吗?(台下支持的、反对的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时老师出场了,只见老师两手一拍,大家静了下来。笑哈哈地说:同学们太有才了!我想大家的意见都是对的。这就告诉我们看问题站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一样,只要言之有理,就是好样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每一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课后还可以继续探究。 王熙同学接着说:预习题二、文章说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爱的原则区别在哪里? 同学们,我的理解是,前者是不成熟的爱,它以自我为中心,爱以被爱为前提,爱只因为满足需要;后这是成熟的爱,他开始体验和关心别人,爱别人所以才被爱,需要只是因为有爱。 同学们,预习作业选做的解答到此结束。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组还设计了两道题目与大家交流,请同学们积极发表意见。 问题一:为什么既要发展一个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一个父亲的良知? 问题二:母爱与父爱本质上的区别? (全班同学前后左右议论开了,有的同学还拿出读书笔记进行交流) 王熙同学清了清嗓子说,下面我想请郑锋同学发表意见。 这时的郑锋望了望台上的王熙站起来说,对于问题一,我是这样理解的,拥有“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有的两种素质。“母亲的良知”就是对别人有仁爱之心;“父亲的良知”就是对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是适应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判断是非的愿望和技巧,二者缺一不可。 前者的话还没有落音,吴文涛同学立刻站起来抢着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是有条件的”这是我对问题二的解答。 王熙对吴文涛同学积极回答问题进行了肯定,接着对问题二作了补充: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他是她的孩子,不需要努力去换取,也根本无法赢得。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而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了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控制和受努力的支配。谢谢大家的配合!下面请林倩同学给大家作总体上的赏析。 余味未尽的同学们,看着台上的林倩,听着她细小而有清脆的声音顿时静了下来。 同学们,总的来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弗洛姆写的伦理方面的随笔, 所谓随笔就是作者的随想随写,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文章一般主观色彩较为浓重。但作者通篇都在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给读者以崭新的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 读完全篇,我对文章的精到之处可提炼成十个字“感性与知性,给予与索取”。所谓感性可以理解为是母亲的爱,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全能的、自始至终的,他最多的只是给予不求任何回报。而知性也可以理解为理性,即父亲的爱,正如作者文中提到的,父爱是需要你履行你的职责,你必须符合他的要求,这既有给予又有很多的索取! 同学们,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具有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迈向成功! 我们组自主学习的情况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课后思索 大部分同学课后会想起语文老师第一堂课给我们说的: 能帮助别人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篇不会何以读多篇,一题不会何以做几题,课上不会课外奈何? 没有发现个性的学生,就不可能有优秀的老师,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成才的学生。 多读书,少做题。不会玩的学生,出息不大。不会引导学生玩的老师,是培养不出发明家、科学家的。 进入高中,教语文的老师还告诉我们: 学习成绩的提高,第一是习惯,第二是方法,第三是预习。学习好对社会有用;书读得好,有益于自己。 连江三中高一(5)(6)班 实施新课改语文学习花絮 XX年4月12日星期四语文课,黄星铭同学走上讲台当着前来听课的老师背诵了韩愈写的《师说》,还即兴翻译讲解了第四自然段。他这一举动,让听课老师和在座同学目瞪口呆,顿时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由前来听课老师随意抽点学号作即兴口头演讲时,被点的19号是邱燕岚同学,她沉着地走上讲台面对同学和老师演讲了由古诗联想到《学无止境》这个话题,3分钟的滔滔不绝,同学们颇受启发。 最精彩的是杨瑜这个组自学《师说》,模仿老师上课。课堂上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句句精典的表述,让人赞叹不已,记忆尤深,历历在目。 XX年4月21日星期六,语文课前即兴演讲的陈冰如同学,由历史人物曹操的有才、爱才联想到我们学生的成才,又用类比的方法联系现实生活促使自己成才。她那独特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XX年4月3日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5)(6)两班进行了古文背诵比赛。(6)班的林玲同学一气背完了贾谊写的《过秦论》后,还即兴对文章后面的三个自然段进行了翻译以及阐述了个人的理解。赢得了全体同学的称赞。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3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诞dàn生 刹shà那撕sī碎 缺陷xiàn���� b.凝níng聚 依赖lài 典型xíng 履lǚ行���� c.求援yuán 专横hèng 辜gū负 罪蘖niè���� d.仁慈cí 嬴yíng得渊yuān源 秩zhì序 ���� 2.下列加点的成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b.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c.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d.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b.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孤立无援。���� c.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d.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②⑤③①④ b.①④②⑤③ c.④①⑤③② d.①④②⑤③����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本1~4段,回答5~7题。���� 5.第2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本来面目”的意思是(     )���� a.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 b.火是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 c.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 d.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 6.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b.孩子被母亲爱是因为他们是母亲的孩子,有被母亲爱的资本。���� c.长得可爱、孤立无援都可以成为孩子获得母爱的理由。���� d.母爱的无条件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缺少生活的自主性。���� 7.下列对选文理解的句子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因为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 b.孩子在生长、发育后,开始有能力区别外部事物的不同,这就使他们能够去爱自己的母亲。���� c.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逐渐由自恋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 d.爱的对象的发展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对象应是自己的母亲。����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8~11题。���� 虽然对母亲的动机各有解释,但最重要的动机是我们称之为“超越自己”的追求。这一追求属于人的最基本要求,并以人的觉悟和下列事实为基础:即人对自己的纯生物作用不满,他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被扔进这一世界的小卒。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满足这一要求有许多可能性,最自然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她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新的意义。����   但是孩子必须长大,必须脱离母体和母亲的乳房,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母亲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只有在这个阶段,母爱才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时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出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一无所求,但恰恰在这点上许多母亲都失败了。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可以是一个很疼爱孩子的母亲。但是当孩子处于同母亲分离的阶段时,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的爱,这种忘我无私的母爱也许是爱的最困难的形式。但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么自然,所以往往给人一种容易做到的假象。正因为难以做到这点,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热爱丈夫,热爱其他孩子,热爱陌生人和人类的妇女才能成为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能力爱的妇女当她们的孩子幼小时,可以是一个很娇惯孩子的母亲,但永远成不了爱孩子的母亲。检验这一点的试金石是看一个母亲愿意不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以及在分离后能不能继续爱孩子。(节选自弗罗姆《爱的艺术》,有改动。)���� 8.第一段“‘超越自己’的追求”是指什么样的追求?请结合文意加以概说。���� 9.文章第二段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加以说明。���� 10.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忘我无私的母爱也许是爱的最困难的形式”?���� 11.结合全文,谈谈真正的母爱应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 b(a“刹”的音应为“chà”;c“蘖”应为“孽”;d“嬴”应为“赢”。)���� 2. a(“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应用“休戚相关”,意思是“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3. c(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是”改为“而是”,与前面“不是”呼应;b语序不当,应把“孤立无援”调至“自己弱小”后,以使句式整齐,合乎逻辑;d成分残缺,应在“父亲”后加“的高度”,使之充当前面“达到”的宾语。)���� 4. c(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5. c(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本来面目”带有比喻色彩,从上下文来看,应指婴儿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a、b项都不完全,d项没有抓住“本来面目”的比喻义来说。)���� 6.d(关键是对“消极”一词的理解。它只是指母爱的无条件,孩子无需付出就能获得,而不是指“使孩子变得消极、被动”。)���� 7. b(文中第二、三段说,孩子生长、发育后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又说8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爱。据此可以判断。)���� 8.母亲以创造者的姿态关怀和爱自己的孩子,从而使自己的生活产生新意义的一种追求。���� 9.对比论证。将真正疼爱孩子的母亲允许并希望促成孩子与自己的分离,与那些自恋的、专制的和贪婪的妇女的失败做法相对比,从而指出母亲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 10.“忘我无私的母爱”要求母亲无私并能贡献一切,许多母亲只给人一种做到的假象,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爱自己的孩子。���� 11.在孩子身上表现出超越自我的关怀和爱,关心孩子的成长;愿意忍受同孩子的分离,在分离后还能够继续爱孩子。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4

一、说教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的随笔。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教材特点,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爱的理论观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从而锻炼判断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阐释的爱的本质及成熟的爱应具备的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1、用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阐释的爱的观点(“爱是一种能力”)引入。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讨论,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3、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或感受。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爱。我们熟悉爱,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父爱、母爱、友爱等等,爱在我们心中,所以它属于情感范畴。然而,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力,他就是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弗罗姆,他在《爱的艺术》中系统的阐释了他对爱的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父母与孩子的爱》,感受弗罗姆带给我们的那一份陌生的爱吧。

(二)朗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推荐10名同学读文章,播放音乐营造氛围;其他同学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重点的句子。读完后分段如下:

分段依据为第四段首句:“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第1~3段:“我”的爱的成长过程

第4~8段:爱的对象的发展(母爱与父爱)

第9~10段:总结全文,阐释成熟的爱

(分段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思路,便于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

(三)具体分析:用问题理解课文中所阐释的观点:

问题1、一个人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

学生可以在前三段中找到三个阶段:婴儿、儿童、少年,进而概括出三个阶段爱的特点:“自恋阶段”、感到被人爱和感到爱别人的快乐。

由此可引出文章第3段结尾对于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的区分。

问题2、母爱和父爱的特点及优缺点(或积极性与消极性)各是什么?

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应位置,再进行概括总结:

母爱:是无条件的;积极性:不需努力即可拥有;消极性:无法赢得。

父爱:是有条件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努力赢得;消极性:必须努力,否则将失去。

两种爱的进一步区分在课文的第6段:母爱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引申:对于作者提出来的关于母爱和父爱的理论,你认同吗?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此处学生可以依自己的理解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这一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名人大家的理论不一定要认同,学会怀疑;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将生活中的现象概括成理论问题,从而有所思考。

问题3、对于父母,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较容易理解为文章第9段的“成熟的人,爱是怎样的”,由此提醒学生看清问题再作答。

母爱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应该希望孩子独立;

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应该使孩子更加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

概括起来就是:作为父母,应该让付出的爱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问题4、对于孩子,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

不再依赖父母,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世界。他独立了,成为了自己的父母。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四)课堂小结:弗洛姆认为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的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了。*后送大家一句话: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五)课后作业:听一支歌曲《感恩的心》,看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读一篇文章《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六)板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婴儿—“自恋阶段”母爱+父爱=成熟

儿童—“我被人爱”无条件有条件

少年—“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必赢得可以赢得

无法赢得必须努力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5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说教材地位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三、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 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时期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们通过填写表格发现,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过程来叙述母爱和父爱在构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课文1-3段是分析成长过程,4-8段是针对情感对象,9-10段总结全文。课文层层深入地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理请了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的环节

2、 问题探究: [10页] [11页] [12页] [13页]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① 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② 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

③ 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④ 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这也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解题的角度同上一题。。

四、 课外拓展

结合《诗经》《论语》阅读,开展对“怎样爱父母”研究性学习。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论语》中的孝论

《学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学而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如何对父母 “行孝”,《诗经》《论语》中不乏真知灼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些资源,并把它们提供给学生。 要求每4-5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在“怎样爱父母”这个话题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在班级的范围里做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学生该怎样爱父母”,合作完成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6

(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教学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简单介绍弗罗姆及其《爱的艺术》

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先请大家来听两首歌曲《母亲》《父亲》。听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略)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

二、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把握作者观点,感知主要内容。

2.识记下列字音及字形:

一刹(� )那�� 给予�� 罪孽( )� 咄咄( )逼人

辨认���� 渊源���� 履行���� 咄咄逼人��� 归根结蒂

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案上的问题。组长做好组内分工,安排好每道题的发言人,指导组员整理好每道题的答案,并安排好发言人,补充人。(整理如下)

1、归纳本文的主旨:

明确:本文阐释了父爱和母爱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性质与区别。

1、他首先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爱以及爱从幼稚道成熟的过程。

2、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懂得爱的重要性,去创造爱,产生成熟的爱。

3、指出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父母,健康灵魂,走向成熟的途径。

2、阅读课文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爱的艺术》一书要使读者相信:“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情感”,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婴儿时期: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同他出生以前没有大多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身以外的世界;

童年时期:他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他如果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起来成为一种经验:我被人爱。

8—10岁:儿童到了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情感,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第一次感到要送母亲一个东西……

(2)“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试从这句话分析“母爱”的作用。

明确:正是母爱的潜移默化使得孩子的心灵由索取趋向奉献,由被热爱到爱别人;母爱的无私使子女在获得满足与快乐的过程中意识到给予的重要性,爱他人不仅给人带来幸福,也让自己体会到幸福和快乐。这是母爱的真谛,正是这种由母爱衍生的爱人之心让每个人意识到他人的重要和社会的美好,从而构成和谐统一的人类社会。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身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它嗯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得到快乐。爱比他人更重要。前一种爱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爱,受到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3、阅读4-7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这一句中的“这种变化”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种变化指的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

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2)联系全文,回答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明确: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关怀和安全感。父亲给孩子指出通往世界的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私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母爱的积极面是: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能给孩子安全感。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唤取,根本无法赢得,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父爱的积极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可能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是必须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可能失去,有时过于严厉。

4、阅读8-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分条回答理想的父爱是怎样的?

明确: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应该宽容有耐心不要盛气凌人甚至专横;

应该使孩子能对自身产生自信心成为自己的主人。

(2)结合文章,分条回答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拥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综合了同父母亲的关系,并能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一个好家长应该希望孩子成长、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他应该克服惶惑不安的情绪;一个好父亲在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耐心,使孩子逐渐相信她最机并最终把握自己,这些都需要学习。

四、延伸拓展: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

1、高一新生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恰逢母亲节,不少同学说了具体的做法(本人想起了自己离世五个月的年轻的母亲。这不在我的教学设计范围内,是课堂上本人有感而发的)——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

2、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

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层层推进,希望让学生明白:

①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②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

③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

根据体验和经历,写成一篇800字的文章。

五、课堂小结

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关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感恩的心》音乐声响起)

六、课 堂反思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2、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3、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一):

冰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导入课文(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文章的思路。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概括地讲,这篇文章谈了“爱”。具体如下: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

(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

三、细节探究。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2.母爱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3、母爱父爱有何本质的区别?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

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完全将自己的满足快乐建立在别人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我想大家小时候肯定都遇到过,叔叔阿姨总会问你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你更喜欢谁。这时候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谁在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满足你的要求,谁更宠着你,你就更喜欢谁。

这就是费罗姆所说的不成熟,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那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5分钟时间,迅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

年龄段特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

年龄段特征

刚出生无被爱的意识

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用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期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成熟期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我们来看,文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就包括了“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那么,父母的爱是怎样的呢?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何优点又有何缺点?(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

优点:世界上*伟大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渴求的。

母爱

缺点: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用努力赢得。

优点: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可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父爱

缺点: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其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

3、“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感情有何本质的区别?(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

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

由此可知,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温和独立

父爱给孩子信心指导孩子生活理智自信

因此,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又学会去爱别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

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

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

明确:

一个成熟的人*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

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四、延伸拓展: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

新课改体验材料—— 活动课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

——参加XX年省优质课比赛有感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焦作市外国语中学�李晓

今年九月,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抽到的课文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的必修四的第九课,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的一篇文章。课文共十个自然段,三千字多字,是融哲学、心理学于一体的议论文。就比赛课来说,是比较长的了,较具挑战性,而且考虑学情,面对的是入校仅十二天的新高一学生,许多需要他们尝试和改变的高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几乎是空白。我知道,我面临着一个大的难题,一个大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

设� 想

新大纲对语文教学做了如下指导:以阅读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育是一个标本兼治的通途,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经过细致的研读和教研室党红英老师和其他同仁的指导,我确定本文的教学思路为:紧扣文本,灵活运用“读”的方式,使学生从读中获得体会,升华情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探� 索

思路是确定了,可是探索才刚刚开始,试讲了几次,我发现这节课远没有最初设想的的那么容易和顺利,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朗读应该怎样处理

从各方面来说,本课不适合朗读。篇幅太长,粗略浏览就需要6-7分钟,还会冷场;朗读全文则需要15分钟左右,太费时间;而且课文是心理分析,写得非常冷静,没有适合反复吟诵的句子;比赛中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寸时寸金,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该如何平衡,才能既不失语文课本色又不单纯是读课文而已?党红英老师给了我非常宝贵的指导,她指导我采用了“倒食甘蔗”的方法:

8-10:成熟的爱���朗读——回答其特点

1-6:母亲的爱���快速浏览,画出最能体现母爱特点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齐读品味难理解的句子

7-8:父亲的爱���朗读——小组讨论、质疑——写下母爱父爱的感悟并读给大家——教师范读自己的感悟

全文:浏览——找出成熟的爱的标准

拓展:学会给予,学会爱人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读了,而且方式多样灵活,不会觉得重复厌倦;圆形的结构使得首尾呼应、文意循环、似余音绕梁。党老师真是点石成金!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晚上,在十二中试讲完后,党老师提出了这个设计思路,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从学校出来已经很晚了,我却觉得满天星斗那么迷人,眼前的道路那么宽阔……

2、这么长的文章怎样取舍

读的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难题摆在眼前:这么长这么难的课文,讲什么?

只读,谈感悟,假大空;逐句理解,不可能;讲重点句,怎么选,怎么讲?孙云飞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他告诉我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实实在在地讲实实在在的课。经过反复讨论和实践,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方式:

母爱部分(1-6段)讲重点句。我选择了两个句子,既是难理解的,又恰好反映了母爱的消极面和积极面。在解读句子时教给学生文段阅读的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同时可以相机点拨母爱的两方面,远比去文中找“消极面”“积极面”并分析为什么要高明得多。前六段一千左右的文字,我只讲了两句话,这一大胆的取舍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

父爱部分(6-7)设计了一组问题,逐步深入环环相扣,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同时,紧扣文本。这一环节旨在教给学生阅读的另一个方法:“尊重作者,敢于质疑”,同时在上一环节自主学习后自然过渡到了合作探究,水到渠成。

不记得哪位同仁说过:一节课能让学生有一点收获就足够了。“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课不能面面俱到,而日常的教学如何取舍还需要我们年轻教师不断的学习摸索。

3、老师的亮点怎样彰显

语文课离不开读,教师饱含感情的出色的范读、美读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使课堂增色。我个人喜欢朗读,可是这篇课文找不到范读的“点”,一节课如果只有教师絮絮的讲解该是多么遗憾啊!在初读这篇课文时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她是中学教师,做了三十年班主任,很是严格,从小到大,我从未听到过她的一句表扬。到了现在,我更明确,也许正是母亲的严格才使我学习工作从不敢懈怠。我写下了自己的感悟,稍加整理,形成了几行文字:

您是教师,您是妈妈

您有着母亲的慈爱,更多的是教师的严格

我曾经多么怕您严厉的批评,多么怕您严肃的眼睛

直到岁月苍老了您的容颜,斑白了您的鬓发

直到我也做了教师,直到我也做了妈妈

我才知道,真挚的爱往往是严肃的爱

而我,正是您一生的事业

——献给我的做了三十年班主任的妈妈

这几句话,也许是自己真情所至,我每遍都读的眼眶发热鼻子发酸。经过反复的尝试,我把它加在了学生读自己写的感悟后面,作为教师的展示出现。每次读完,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知道,那其实是给妈妈的。党老师说:我们不启发学生鼓掌,就要这一次掌声,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果然,在比赛中,我眼含热泪读完这几句时,学生和听课教师掌声如潮。

实� 践

准备的过程不用说是非常艰难的,一次次的备课,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推翻重头再来……到正式比赛时,我一共手写了80页的教案,试讲了八遍,每遍都各不相同,每遍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到正式比赛时,我已经非常透彻的理解了课文,基本掌握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回答方向。

比赛在郑州公安干校举行,能容纳一千人的礼堂灯光明亮、座无虚席。讲课前,我看了看一直陪着我,从抽课开始就不知牺牲了多少时间的党老师,她刚刚才给我别好了话筒,调好了课件,试好了音量,拍了拍我的肩膀……现在她拿着我的东西坐在了舞台的边上,笑盈盈的望着我。

我看了看一直鼓励支持我的皇甫校长,他喜欢去听课,听完把我批得一无是处,然后很得意地告诉别人:我们的选手可厉害了……现在他站在舞台的一角,手里拎着一瓶水,那表情我太熟悉了,既严格又有着期待和骄傲。

我看了看台下的同事,姚玉栋老师、邓文武老师、裴丽霞老师、黄红艳老师,都在。不管多晚、不管我在哪里试讲,他们总是听到最后,把自己的建议、想法毫无保留的告诉我……

我的手机里存有不少学生的短信,“老师加油!”“老师你最棒了!”“老师,不要太累,不要太辛苦。”……

我告诉自己:把课讲好!课讲得相对平稳而不够激情,这是我没有处理好的地方。两组比赛结束了,我第八名,是一等奖。想想指导我的皇甫校长、党老师、屈老师、孙老师的水平之高,我只觉惭愧。

收� 获

比赛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影响远未终止。

经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比如:刚拿到一篇文章时,我们都会觉得很难,但是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认真读,都能读出味道来。比如:语文上实在高手很多,自我满足实在是年轻教师的大忌。比如: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微薄,平时就应该注意多听课也多请别人听课,集思广益,提高自己……

通过这次历练,我深深感觉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我真切地体会到:听不到批评是人生的不幸。

这次比赛的经历我将终生难忘。

【教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焦作市外国语中学���李�晓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解读论说类文章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感知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辩证的思考。

【教法】

情境引导���提问点拨���拓展延伸

【学法】

情景体验���探究分析���讨论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短片《父亲母亲》)

刚才我们看到了以个关于父爱母爱的短片,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母爱温暖了我们的心灵,父爱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母爱和父爱是人间唱不完的歌,道不尽的情。这些,都是我们对于母爱和父爱的感情的认识。这种爱又该如何理性的看待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看他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研读赏析

1. 简析成熟的人应具备的条件

通过我们的预习,应该知道,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步成长达到成熟的。请大家朗读文章的最后三段,看看成熟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体察母爱

从这个结论中我们获得了这样一个信息:帮助我们心灵成长的正是每天陪伴我们最亲爱的父亲、母亲。他们用自己各不相同的爱呵护着我们,影响着我们。那么,母爱、父爱各有怎样的特点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1-5自然段,划出最能体现母爱特点的句子。

请大家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品读中体会母爱。

请同学们提一提,这里有没有你理解不了的句子?

重点讲读两个句子

①“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又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

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爱往往会使人生疑。

这两个句子体现着母爱的无条件和博大无私的特点。

2. 研读父爱

母爱如此,那父爱呢?请大家朗读6-7自然段,找出父爱与母爱的不同点。

下面来看思考题,小组讨论:

①作者认为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②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母亲就一定温和,父亲就一定严厉吗?

③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

3.�感悟思考

对于一篇文章我们要读懂作者的意思,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做到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来滋养自己的心灵,请同学们写下对父母的爱的感悟,交流一下。

三、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在父母的共同关爱和影响下我们才会成长为成熟的人,而成熟的人也应具备成熟的爱,那作者认为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各有什么特点?

其本质区别在于什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享受过给予的快乐吗?

你关爱过自己的父母吗?

你关爱过素不相识的人吗?

四、结束语

同学们,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我们去有意识的学习,让我们学着去关爱父母,学着去关爱他人,学着体会给予的幸福,学着尝试付出的快乐,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的健康,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五、作业布置(实践)

把你今天学习这节课的感受告诉你的父母

【板书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母亲����������父亲

孩子

(以上转自焦作市高中语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