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爬山虎的脚教案最新9篇正文

《爬山虎的脚教案最新9篇》

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案最新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1

爬山虎的脚(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等13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资料导入。

教师口述: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奇妙无穷!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1)

大家初步了解了爬山虎,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细致的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图片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二、相关资料介绍

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小青石》《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爬山虎简介: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均匀

叶柄

蜗牛

弯曲

操场

嫩红

重叠

空隙

茎上

瞧不起

牢固

(重点指导生字:均: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yún”;

柄:不要读成一声,应读“bǐnɡ”;

蜗:不能读成“guō”,应读“wō”;萎:不要读成一声,应读“wěi”。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曲(qū

qǔ)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②读一读:他用弯曲(qū)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qǔ)。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均匀

结实;坚固。

(2)

(3)

(4)

(5)

(6)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儿。

牢固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操、隙、均、柄、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茎、萎、叠”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叠、占”是上下均匀。“固”,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嫩”,左中右结构,左右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叠、萎”

和左右结构的字“瞧”,学生练写。

“叠”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又”要大一些,中间的宝盖要宽一些;

“萎”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一。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梳理课文思路。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7)

(8)

(9)

(10)

(11)

(12)

(13)

练填空:

课文先写了(爬山虎长得很茂盛),接着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最后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5.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

(1)读第1、2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嫩红到嫩绿,一顺儿,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

(2)思考: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爬山虎长得茂盛和它叶子的美丽这两个特点?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导入方式:设问导入。

教师口述:爬山虎不是动物,可它有脚,而且会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爬山虎会爬的秘密(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观察叶子的时候,作者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预设: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朗读指导: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这句话写了爬山虎的叶子怎样的美?(动态美)

有没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呢?

预设:“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4.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1)

(2)

(3)

(4)

(5)

(6)

(7)

(8)

(9)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预设:茎上。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课文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很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6作者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

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等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板书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过渡:来,我们一边跟着画面一边读这段话。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样”是指什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

“这样”是指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表示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词语有:触、变、巴、拉、贴,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一脚一脚”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

“一脚一脚”更加贴切说明爬的动作。

想看到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课件出示爬山虎生长的视频】

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板书

触、变成、巴住、拉、贴)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10)

(11)

(12)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8.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很牢固。爬山虎的脚具有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四、引导发现,总结课文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学完这一课,你知道如何进行观察了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4)连续观察。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学习叶了圣陶爷爷是怎样细致观察事物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学着去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当堂检测(选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要注意连续观察。)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六、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植物,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13)

(14)

(15)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讲之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爬山虎的资料。学生对爬山虎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感性认识。

2.在教学中我把课堂和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读书和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小练笔,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恰当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2

( 1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 2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 . 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查重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 ABC ,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 1 )所引的 4 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 2 )所引的 4 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 1 )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 2 )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爬山虎的脚范文 篇3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教学本课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语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爬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电脑屏幕显示:爬山虎碧绿的叶子

师:大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2: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碧绿的湖水在荡漾。

生3: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地毯。

师:大家的想象丰富,描述非常生动。我们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叶子的特点的?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大家自由读课文。

师:爬山虎的叶子有那些特点?

生1:叶子新鲜,碧绿。

生2:叶子铺的均匀、不留一点缝隙。

生3:叶尖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你什么印象和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呈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知叶子的茂盛、新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我们大家先来读读课文再说吧。(生马上打开书,边读书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支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象细丝的呀!

师:是不太象。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在第四段找出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其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细丝。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爬山虎的“脚”,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要暂缓评价,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片段三]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师: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四段,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显示――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中找出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的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以完整观察连续动画。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4

一、激趣功能

激趣,就是借助教师精练性、激励性的语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学《燕子》一课,在学生看了燕子图片,读了课题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一听此话,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大胆猜测着:会写燕子的特点;会写燕子的本领;会写燕子怎样过日子的……当他们争先恐后猜测时,我故作神秘地说:“课文到底会写什么呢?那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学生们急于去验证自己的猜测,便兴致勃勃地阅读起课文来,完全沉浸于阅读的快乐之中,对接下去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在一个充满张力的问题带动下,师生创设出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教师一句神秘话语激发了学生当下强烈的学习动机,而教师一句充满期待的激励性语言有时则能萌发孩子一生的梦想。《人生第一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教师给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之后,举起一本书亲切地说:“这个故事出自这本书,你们长大了,也能写书。”学生们听了有些困惑。教师停顿了一下,请了一个学生讲故事。教师边听边认真、工整地把学生讲述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一本精美的小书,然后高高举起这本“小书”,骄傲地对这位学生说:“孩子,瞧,这就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了,都睁大了眼睛盯着那本书,陶醉在自己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的幻想之中,之前的困惑消失了。就是这样简短的几句话,教师就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个美好的“梦”。

二、启智功能

这里所指的“智”,即学生的思维性。所谓启智,就是通过教师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唤醒、张扬学生的言语欲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伊始,我让学生猜谜语:“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猜猜是什么植物?”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小手林立。“是爬山虎。”一个男孩站起来大声答道。见我摇了摇头,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猜测: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茎……怪了,学生的回答怎么都离不开爬山虎?哦!会不会是昨天我让学生预习《爬山虎的脚》一课,他们根据以往经验,觉得课前猜谜是为了引出课题,想当然地以为谜底就是跟爬山虎有关呢?多么狭窄的思维,多么可怕的定势思维啊!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说:“这节课我们准备上《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可我说的谜底与爬山虎无关,你们根据谜面内容认真思考,再猜猜看。”一会儿,几只小手又举起来了。“百香果。”“不对,百香果不像青龙。”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反驳道。我马上对那个站起来反驳的学生竖起了大拇指:“好样的,有了自己的思考。”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似乎一下子被点燃了。“是黄瓜。”“不对,种黄瓜不用搭架子,只要插一根棍子在种子边上就行,应该是丝瓜,丝瓜要搭架子,而且丝瓜是长长的,还是绿色的瓜皮,像青龙。”这谜底来之不易呀!我感慨地对这个学生说:“只有善思考,敢表达的孩子,才能找到真理!你是会思考的孩子,我喜欢。”后来,当读到“一阵风吹来,一墙的叶子就漾起了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时,我问:“读着读着,你们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这次,学生们真的敢想敢说了,有的说:“我看到了一片绿色海洋,碧波荡漾。”有的说:“我看到了波澜起伏的绿色云层。”还有的说:“一群绿叶宝宝伴着‘沙沙沙’的轻音乐跳着轻柔的舞蹈,真好看。”正是教师真诚凝练的语言,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他们才读出了文字背后美丽的画面。

三、引悟功能

所谓引悟功能,就是借助教师语言画龙点睛的助学作用,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测、总结,培养学生大胆探究、自主感悟的习惯和自主实践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比如教学《刷子李》一课,当学生阅读了描写曹小三随着师傅黑衣上变化着的白点而不断变化的心情这一片段时,教师问:“你能用三至四个标点依次表示曹小三的心情变化吗?”简洁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仔细阅读思考,用心感受着曹小三的心情变化。当发现多数学生依次加上“!”“?”“!”时,教师补充道:“我喜欢听到不一样的声音。”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唤起个性表达。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依次加上“!”“?”“……”;有的说可以依次加上“?”“!”“!”……学生智慧的火花喷射而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总结:“无论哪一种、哪一处的标点符号,都是你们心中的感受,都让我看到了你们起起伏伏的多元心情。这是什么写作秘妙?”到此,学生深切地感悟到了文章“一波三折”的表达秘诀,而这正是在教师精练的教学语言引导下自己经历阅读实践感悟到的。

四、育德功能

这里说的育德,就是通过教师语言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心灵,实现助学。教书即育人。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语言礼仪,重视榜样潜移默化功效,用委婉、幽默的话语代替批评,对学生优良品德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用“请”“谢谢”“抱歉”等礼貌用语和尊重的手势,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我关注课堂评价语言,如当学生朗读课文读得不够好时,我会用“你读得很流利,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再试试,相信你会一次比一次读得好的”等欣赏、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我还善用委婉、幽默的语言指出学生的错误,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达到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爬山虎的脚范文 篇5

洛阳洞小学 许曾荣

课件的制作工具:PPT

运行环境:希沃软件、班班通或多媒体等

课件的内容:

一、课件封面、教材来源,执教者信息。

二、作者信息卡。

三、观察课文插图,寻找爬山虎的脚在哪里。

解决问题:爬山虎的脚在哪里、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

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持续性。

四、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在朗读中去抓动词,带学生赏析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观看爬山虎生长全过程视频,感受爬山虎顽强的毅力和无限的生机。

六、课堂小练笔

从课文中体验出写作技巧,写观察日记

特点:

爬山虎的脚范文 篇6

根据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阅读要求和第二组训练项目,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3~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②朗读课文。

(2 )能力方面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

爱生活,做个有心人。

2、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3、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教具准备

课件、爬山虎实物

二、说教法

从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从提高教学效果来看,运用直观手段获得的表象,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上我班学生对爬山虎缺乏认识,对隐藏在叶子后面的爬山虎的脚更不了解。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降低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内容的难度,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我设计制作了课件来辅助教学。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通过用画面再现情境,用导语创设情境,用朗读感受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书是语文课最重要的活动,通过“读——想——议——再读”的方法学会读书,学会合作。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

三、说学法

1.引导学生预习好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了解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让学生观察挂图中爬山虎脚的形状,为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凭借脚向上爬的打下基础。培养观察能力。

3.教学中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主导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再通过老师提问检查做出总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阅读能力。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我是用问题设置情境导入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课文第二段围绕叶子的特点写得非常具体化,无论是叶子的颜色,还是静态、动态都给以美的享受,那对于它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

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生发表意见后,对学生说:请大家默读课文3至5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这一程序是针对本课的特点和重难点来设定的,让学生一开始就认定目标——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第二环节,读文感悟。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更是第六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上3、4年级的阅读要求就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注意找出关键句词,认真读读,体会,感悟。

引导完成第三自然段:我是这样说的,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余的同学请提起笔,画出写爬山虎脚的句子。等学生读完后,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生答,在关键句下画出横线。再请学生在这3个关键句中找出写脚位置、形状、颜色的关键词,在下面打上点。屏幕显示这段文字和画线、打点,是为了突出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让学生一块把这3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画面。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课件出示,让学生认一认: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学生说老师板书。

用这幅图片的目的,是为了以形象的画面,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爬山虎的每个部位。然后让学生再读本段,感悟体会。

讨论完成第四自然段:我是这样说的,请同学们用刚才抓关键句、关键词的办法,在4人小组里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小组里学习,我巡视指导。再让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上显示出关键句、词。屏幕显示关键句和在关键词下画上三角形,是为了突出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二步,全班齐读关键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观看屏幕,课件演示:(师解说)长出小圆片,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这个动态画面的演示,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了解向上爬的过程,启发学生明白“弯”“拉”“紧”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 “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这部分教学要引导学生品词解句,体会作者用词之妙,重点体会三个动词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如果把“触”换成“贴”不行,“触”表示速度快。把“触”换成“贴”不行,那把“巴”和“贴”换一换行吗?不行,“巴”说明牢固、有力以体会作者写这段话的时候,用词相当的准确。正因为如此爬山虎才会“紧贴”墙壁。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每个字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探讨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这个重难点要突破,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从网上找了几段视频,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我们仔细思考,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来源于视觉,我们语文教学的本真应是文字,因此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的往上爬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教学步骤:

首先,以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描写的距离。本课描写的植物,却用了动物性质的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用爬山虎的脚和动物的脚或者我们人类的脚进行联系比较,看看我们是否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人类的脚通过抬腿、迈步带动身体前行,那么爬山虎的脚是否也像我们人类的脚一样带动身体前行呢?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提出“触”、“巴”、“拉”等词语,使学生知道爬山虎是这样向上爬的,那么我们人类的脚,向前迈进后面留下的是一串脚印,爬山虎留下的又是什么呢?学生不难发现,爬山虎每前进一步都有“一脚”牢牢的带动身体,并紧贴在墙上,此刻可以顺势理解了“一脚一脚”的含义,巩固一下,可以做个比较:“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或“一脚脚”的异同。进而体会出,“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是指脚交替着往上爬,而且跨度很大,而爬山虎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地长出脚来,所以,作者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叶圣陶老先生用词多么准确呀,令我们好像看到了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向上爬,扎扎实实、稳稳当当,才使得它的叶子铺的那么均匀,把全部的美展示给我们看。经过这样的点拨,自然而然地引导着学生进一步体会爬山虎“叶子”与“脚”的关系。

第四步,指导朗读,以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注意抓住重点词体会感悟。

独立完成第五自然段:先学生自由读,找出关键句、词多读几遍。再让学生说说脚的变化(触着墙与没有触着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这说明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师相机板书:

意图:通过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弄清脚的细微变化。

其次,前后联系,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教师让学生把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与“爬”的两部分内容相比较,联系前面的质疑,看看你从中都读出了什么,这应是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适当提示,使学生明确叶子和脚之间的联系:爬山虎的茎上有许多叶子,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是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它生命力极强,哪里有空的地方,就会努力往那里爬,所以爬山虎能够爬满整个墙,显得均匀;爬山虎的脚用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因而反面的叶尖肯定都全部朝下,从而体会上面的句子。此处,学生可能对叶子一顺儿向下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可以用实物演示一下,学生自然可以理解,没必要深究。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你们瞧,爬山虎的脚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课件展示一墙墙的爬山虎,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这些图片和播放音乐的作用是: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待学生欣赏后,对他们说:孩子们,让我们捧起课本,带着刚才看画面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情境,在语言文字的诵读中去体会、去领悟。学生读文后,我用动情的话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下面,就给同学们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出示课件:诗、书、画、文)请你在

“诗”、“书”、“画”、“文”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表现爬山虎或者是其它的植物。“诗”指朗诵简短的诗文,也可以背诵本文2至4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书”指选用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书法创作并展示;“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文”指把你平时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最有特点的那部分写下来。学生创作完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设计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给予学生活动的时空,选择的权利,发展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较强的学科,诵读、想象、创作的完成,掀起一个又一个的课堂高潮。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所以结束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说的:课后,请同学们仿照这课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用所学得的观察方法去实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五:说板书:

脚的位置:茎上

形状:细丝,像触角

颜色:嫩红

6 爬山虎的脚 爬:触~变~巴~拉~贴 像蛟龙的爪子

没触墙:枯萎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7

一、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融人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我一直以来,延用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古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因为教师在讲台上而高高在上,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学生的想法和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给教师提出意见。学会宽容学生,不苛求学生,当严则严,批语学生要讲究方法,要委婉,不伤学生自尊心。甚至可以幽默代之,让学生自己领悟,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机融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小狮子爱尔莎》时,为使学生理解“我”与爱尔莎建立深厚的感情。我告诉学生,你能找出写小狮子爱尔莎十分可爱的句子吗?并读给大家听。因为教师的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不少同学很快动笔勾出句子并迫不急待地想读,大家注意仂特别集中,听了同学们充满感情的声音,教师看出同学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情。读到“小狮子恋恋不舍地离开我”这部分时,孩子们的眼泪似乎都快流出来了。可见,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效果就会很好。

二、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目标必须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这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学习目标是教学中要达到的,每篇课文要达到什么目标,每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必须明确。要让学生在参与的情况下提出。不能突如其来地提出来,让学生觉得不自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简明、扼要,学生便于记忆,要在醒目的地方始终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不能像有的教师拿出来展示一下马上收下,像见不得人似的。因为它是整节课的灵魂,必须始终展示出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大家很自然明白。

三、在具体教学中提问要精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围绕某个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把问题编得十分细碎,由一串串小问题循序渐进地走向目标,学生很容易获得答案,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是多,表面看来学生是积极参与了学习,但这是一种假相,是表面文章,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问题必须要精简,富有启发性。比如在学习《蝙蝠与雷达》时,开始教师用简笔画展示蝙蝠、雷达,接着问:蝙蝠是什么?雷达又是什么?这是不同类事物,怎么能用一个“和”连起来呢?问题一出,学生眼里进发出急切解决的目光,纷纷跃跃欲试打开书找答案。借此教师及时出示教学目标: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接着学生自由读书找答案。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做了哪三次实验,结果怎样?这样问题精简,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很快就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很快理解文章层次,节约了时间,店堂生主动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师生间的思维是有差异的,教师再精确的课堂设计也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质疑,让教师明白学生懂了的,没必要再讲,这样能有的放矢解决学生不理解的,也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出示植物爬山虎,便问这是动物吗?植物怎么会有“脚”呢?这“脚”是用来干啥的?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突然间,一位同学问:“老师,牵牛花有脚吗?同学们议论开了,议论结果是牵牛花没有脚,它能爬上墙吗?(不能),而爬上山虎呢?(能爬上墙)。这是为什么?(与脚密切相关),课文一、二自然段没有写”脚“能删吗?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8

【关键词】阅读;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How to train the student “reading to have own opinion”

Yu Zhimin

【Abstract】Must train the student to have own reading opinion, needs the teacher to establish, the democracy loosely in the classroom, the elastic teaching situation, must the coach pupils to base the text, produces the opinion, produces the reading opinion regarding the student, the teacher must give encourages, to care deeply for uniquely, and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xt the value orientation, such student forms the opinion only then can be correct has the root.

【Key words】Reading; The student has own opinion

曾听过这么一个经典的笑话:在世界粮食资源大会上,主持人问在座的大学生:“请你就其它国家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美国大学生先站起来问:“什么叫其它国家?”欧洲大学生问:“什么叫粮食短缺?”非洲大学生问:“什么叫粮食?”这时,一位中国大学生矜持地站起来问:“请问什么叫自己的看法?”听完这个笑话后,我深深地为这名中国大学生而感到汗颜,但细想一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我们的传统教学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独占课堂,以教材中的答案为标准答案,以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学生根本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者、编者和教参已构成了整个课堂的全部,学生不过是一个看客而已。

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一度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在我们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课本中也明确指出:“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见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创设宽松、民主、弹性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解读语言,体验情感,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防止刻板,不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不以教参的理解设定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发言才有个性,才有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思维才会开阔,才会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整堂课学生所享受到的是民主、是尊重、是自由,所以学生的发言是鲜活的、有灵性的。在学习课文的5-8自然段时,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大榕树的样子。有的说,榕树像一片茂密的树林;有的说,榕树就是个绿色的小岛;还有的说,榕树是一座青绿色的小山……一颗颗充满灵气的心展开想象,全身心的感受那棵榕树,并借助自己的言语方式来表达感受。从学生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这种情感体验是学生主体用心参与的过程,是人心和文心的融通、情感与理智交织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特体验的过程。

2 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生发见解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解读文本,在感悟文本中生发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见解才是有生命的,有语文味的。

2.1 移情式。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人物,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迁移到文本中人物的身上,在移情换位中进行体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感受他人情感为自我流淌情感。

如:一位教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播放录像,把学生带入1976年1月11日长安街上催人泪下的场面,而后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景:假如你就是站在为总理送行队伍中的红领巾,当看到灵车载着总理的遗体渐渐远去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情动而辞发,纷纷深情想象,含泪抒情。这样移情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对总理的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2 实践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制作、操作、表演,变读书认知为经历生活,让学生在现场性的活动中加强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学生情境的感受、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

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不少学生误认为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就是像动物走路那样双替进行。我巧妙的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加以理解。首先,一只手掌当墙,另一只手当爬山虎的脚,在演示中弄懂“触”、“巴”的形态以及从“触”到“巴”过程中脚的变化,从“巴”到“拉”的过程中脚的变化,从而理解了关键词的意思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因果联系,感受到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条理性和生动性。接着,以黑板为墙,学生的手当爬山虎的脚,手臂就是爬山虎的茎,让两三个学生上台来合作演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情景。就这样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再现了课文描述的情景,使每个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象地感知、具体地体验到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全过程,再加上师生的同步配音描述,学生的认识感受从模糊走向清晰,对语言的理解自然也深刻了。

2.3 对话式。学生主体的体验,是推动以对话为特点的阅读数字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在对话的场景中,由于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从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没有照搬教参中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与文展开对话。学生开启思路,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渔翁之意不在渔,而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感到十分孤独、寂寞,每行的每一字连接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深刻的发现啊!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对理想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们的见解异彩纷呈,令人羡慕不已。

2.4 探究式。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激发学生探求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开放性的、挑战性的和富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读演、动手写做,调动全身感官自主、能动的进行探究性阅读。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展开对话,从而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愉悦,获取情感体验。

如:教学《我的战友》 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展开研讨,学生通过细读课文,自主思考、交流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烈火在身上燃烧就好像在“我”的身上燃烧一样,痛苦呀!这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2)我体会到此时此刻,作者感到十分绝望,这种绝望像刀一样绞着“我”的心!因为“我”盼望火能突然间熄灭,但是,“我”的心里很清楚,这种奇迹根本不可能发生……就在这样的阅读探究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内心体验,发表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到了英雄的伟大品格。

3 弹性评价眷注独特

对于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见解,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尊重,对于独特、有价值的见解,要格外珍视、呵护。

曾读过这么一则故事:在美国哈佛的一次阶段考试中,一位中国留学生答对了所有题目,却只得了个c等。对此,他心中颇有不平,因为他分明看到与自己同室的那位美国学生居然得了A,尤其不能理解的是这位同学只对了六个问题中的两个。他找到教授,陈述了自己的看法。教授说:“你确实六道全对了,但那些回答只是老师的见解,而那位同学虽然只答对了两道题,但他的回答却是个人的独特思考。”

美国教授的这一做法,是对是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但他折射出一种新的理念却值得我们借鉴:弹性评价,眷注独特。题全答对了,固然好,但那要是自己经过独立思考后的见解就更好了,否则学生也只是重复老师见解的机器而已,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4 尊重独特,仍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课本不要了,教参不要了,而是更要立足文本,生发感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有的老师为了尊重独特,即使学生说错了,教师也不给予纠正,生怕因此被灌“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理解”的恶名。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9

一、适时精辟点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者自身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每一个有利的契机,适时点拨,一步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阅读教学最优化,教师可以抓住题眼,或者是提纲挈领的关键字词、句子入手。

教学《观潮》一课,为了让学生自主地探究了解到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在讲到“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关下笼罩着一层薄雾”一句时,笔者首先通过比较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越往东越宽”。然后要学生根据这个语句来试着画钱塘江的形状。最后,再抛出这样的问题:联系图和你所查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外宽内窄的地形是钱塘江大潮的重要成因。)就这样,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一点一滴地挖掘到了文章的关键所在。简单而有层次的“三步曲”,一步一步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潜在的思维,又为学生独立突破课文的重难点给出一种思维的示范。而精讲善问大大精简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更是尝到了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大胆思维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又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而自主地质疑、解疑更是一堂体现训练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质疑是发现,有发现就是主动思维成功的一半。此外,还得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生围绕着爬山虎的脚进行了质疑:“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儿·”“爬山虎的脚怎么爬·”老师觉得学生提到的问题都切合了文章的重点,具有价值。而当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积极地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就解决问题的办法展开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多数人认为可以从文中找出重点的语句,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有的认为要通过观察实物(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截爬山虎),最终通过汇报、评议获得了答案。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的思维,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对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满足得到的“结果”,还要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三、张开想象翅膀

如果说思维是一对翅膀,那么想象就是羽翼下的清风。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时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往往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学生深深地被高科技所带来的新事物吸引住了,于是教师趁热打铁,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学生模仿课文,联系了生活中的许多不便之处,写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答案,如为解决灰尘污染而设想的“吸尘玻璃”,能愉悦身心的“音乐玻璃”,高层建筑中能应急逃生的“楼梯玻璃”……一个个富有新意的设想,令教师也深为叹服。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有时是教师无法估量的,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找到适时的,有利的引导契机,巧妙设点,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今的阅读教学已不再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搬硬套,而应该将重心转移到研究读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领会、充实以及重构文本意义上。

四、拓展延伸课外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这个例子发挥出最大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