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表哥驾到》教案【2篇】正文

《《表哥驾到》教案【2篇】》

时间:

一条惊天动地的消息旋风般地刮进了我的家:“表哥驾到了。”一家人忙开了,妈妈洗被子、铺被子;爸爸安排旅程;外公外婆上街购物;唯独我一人坐在窗前许愿;愿老天下场大雨,让表哥一行到不了我家。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首席为大家整编的《表哥驾到》教案【2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表哥驾到》教案 篇1

一、简要说明

《表哥驾到》情真意切,情真在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父母苛求孩子的现象,意切在语言和结构的宛然一体。那夸张幽默的语调,那形神兼备悠然享受的情节,道出的人生教诲却是“含泪的微笑”。另外,这篇文章可读性强,理解上难度不大,一节课很难解决微型小说的所有问题。因此,本人尝试着以“篇幅”入手: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篇幅?为什么要写那么长的篇幅?以此与学生一起探求文字背后涌动的激情,以及这些文字对于写作的启示。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的,语文是人文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文意。

2、了解本文的艺术手法,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并学会应用到写作。

3、了解作者秦文君,以及她在儿童文学上的特殊性,倡导阅读,培养起思考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高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首先看一张图片,这是我去年去陕西西安时拍下来的,大家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生:皇帝驾到的场面

师:确实,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是在模拟古代皇帝驾到的一个场面,只是这位皇上不是男的,是一位老婆婆了,但是从中我们也知道,驾到这两个字一般用在达官贵人,特别是皇帝身上的,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却是《表哥驾到》,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二、理顺情节,感受艺术魅力

师:首先,问大家,刚拿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篇幅很长,题目很有意思

师:老师跟大家一样,在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觉得这文章题目很有意思,而且也特别的长,那么今天我们就在第一印象上做文章,围绕篇幅探讨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篇幅?二是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篇幅?

先请大家用几分钟时间默读下课文,默读的要求是不能读出声音、不要回读,语速要快。在读的时候,把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者句子划出来。

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的站起来,把你找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者句子与大家分享呢?我喜欢能举手的同学,因为举手不仅仅代表你的勇气,更是你自信的象征。

生:下午五点、一会、吃晚饭前

师:很好,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其实是这个文章故事情节的过度,下午五点之前写的什么事情?

生:我与表哥未见面之前,妈妈在迎接表哥

师:从下午五点表哥驾到到晚饭前呢?

生:与表哥见面、一起投篮

师: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成为密友

师:那吃晚饭后,下面又发生了什么

生:发现大姨在数落表哥,才知道两人是难兄难弟。

师:好,大家看到幻灯片,我请一位同学按照上面提供的几个方面的线索复述下课文。

生:

师:这位同学复述的很好,基本情节都有了,而且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改编了这个故事,大家看看幻灯片,比较分析下,我改变的和秦文君的原文相比,哪个更好?

生:秦文君的好

师:那她的好,又好在哪里呢?大家看着我用黄颜色强调的几处:妈妈在忙着迎接,就这么一句,在秦文君的文中是怎样写的?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生:激动地、催我、仿佛我也是一道大菜

师:用了什么修辞?

生:有比喻,有夸张。个性化的语言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处:投篮这一段,先一起读一读。我先请一位同学把这个动作做一边。

师: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在改变的文章中没有。再看下一处。

生:表哥彬彬有礼的细节有:文静又迅速。

师:而妈妈看着表哥这样,她的细节是由衷的赞叹:多有教养啊。大家再看文章的开头以及结尾,跟改变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的心理描写,

师:这些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当时不希望表哥过来做客,就像大家每天盼望着下雨,就不用出操,刮个台风就不用上学一样的心情。这种不是直接写愿望,而是从心理或者其他方面去间接描写的就是侧面烘托。好,我们一起看看幻灯片。好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问题就这样一起解决了,所以,大家是很聪明的。那,三班的才子、才女们,我们再一起把下面的问题也解决掉。

三、深入探讨文章中心

师:前几天啊,有位仁兄在QQ上跟我说:梁兄,我觉得秦文君的〈表哥驾到〉写的太哆嗦了,简直有多赚稿费的嫌疑,你觉得呢?他还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那么,大家来替我回答这位仁兄的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么长?我们刚才知道作者能写这么长是因为用来很多的写作技巧,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这么多的写作技巧,作者想表达什么?我们可以选取一种,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比较夸张的词语或者句子。

生:驾到、隆重、高档次、伟大的表哥、相见恨晚。

师:很好,我告诉大家这些夸张的词语属于大词小用。大词小用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杀鸡用宰牛刀。那么,杀鸡用宰牛刀的歇后语后面跟的是四个字:小题大作。

生:起强调作用,突出表哥在妈妈心目中的优秀,从侧面说明妈妈对我过多的要求,这些要求让我觉得烦恼!

师:那么在文中用夸张属不属于罗嗦的部分?

生:不是。

师:那我们看其他方面,无论是细节描写,还是比喻的修辞,或者是心理环境的侧面烘托,为了什么啊?

生:文章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刻画表哥在我家做客时的场景越生动形象,就越能反映出家长苛求孩子达到完美,使孩子在无形之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丧失自我的教育现象,从而使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批评也就越深刻。

师:好,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位跟我耶的仁兄认为秦文君故意多写几个字在赚稿费,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这片文章作者写了这么长的篇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父母过于苛求孩子,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烦恼的现象。那么,大家生活中有没有碰见过这种现象呢?我相信很多同学有过,你们是能够理解作者在最后说得我只叫道表哥驾到,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这种悲怆中的千言万语。下面我们就拟一条短信:把作者想说的或者你们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说出来。我给你们配上音乐

师:大家写得都非常的好,让我感动,我相信如果现场有你们的父母的话,那将是更加令人感动的场面。当我们面对感动时候,不要忘记了给予我们这份久违的感动的人——那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秦文君。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资料。

结语:有一位马来西亚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有一个人/当你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变得坚强。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碰见忧伤和痛苦的时候,凝望下秦文君,去翻翻她的作品,让我们能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最后在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感谢秦文君。

《表哥驾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阅读课文的独特感受。

2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文中表现人物个性的语句,并能有意识地仿照这些语言进行表达。批注: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假如你的表哥今天就要到来,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对表哥的到来提心吊胆,他甚至盼望有一场特大的风暴,能改变他表哥要来家做客的计划。你们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吗?学习了《表哥驾到》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哥来我家做客的经过)

(2)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色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下午五点”“到了吃晚饭时”“晚饭后”)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3。说一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写表哥驾到,“我”提心吊胆。

第二部分:写“我”和表哥初次见面,居然一见如故。

第三部分:写妈妈盛情款待表哥和大姨。

第四部分:写“我”无意中听到大姨在表哥面前表扬“我”的话语,高兴极了。

四、根据学习提纲,再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1)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同桌互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朗读中,利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可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形式,教师充当顾问。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阅读课文的独特感受。

2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文中表现人物个性的语句,并能有意识地仿照这些语言进行表达。批注: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哥驾到》一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深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我”和表哥分别是怎么样的孩子。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有关语句,在空处写出自己的评价。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2、找出文中妈妈班评价表哥、大姨评价“我”的语句,投影出示并引导学生讨论:

(1)妈妈和大姨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儿子没有优点?

(2)她们为什么要在自己儿子面前表扬别人的儿子?

(3)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相同吗?为什么?

她们的教育方式一样,都是用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

三、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我们清楚了文中两位母亲通过肯定别人的孩子来刺激自己的孩子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吗?

2、把你遇到的类似的情形说一说。

你觉得你的长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懂得他(她)这样做的苦心了吗?

四、反思文本,内化感情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教师就给每位同学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针对课文写出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遇到的类似的事情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的短文,相互评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本篇课文,你对父母以前的某些做法是不是已经能够完全理解了呢?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