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美术的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 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器材:电脑、实物投影。
教学课件:动物的影片、动画片连放、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表演猜谜:
你知道那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
猜对的学生奖励给一棵折纸“小树”。(待后面插到自然保护区中。)
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猜谜。
学生到前面领取“小树”。
二、了解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环保意识。
组内交流动物图片:
将你搜集到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你最喜爱的动物讲给同学们。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动作姿态三方面来讲述。(凡是搜集到资料的同学每人奖励一棵小树。)
谁愿意将自己喜爱的动物展示并介绍给同学们认识?(展示介绍图片的学生奖励一棵小树。)
欣赏教师动物影片:
老师在课前也给大家找了好多有趣的动物,你们想看看它们吗?(师生一起浏览图片:有百兽之王威猛的东北虎、活泼可爱的***、憨厚胖胖的大熊猫、池塘里的好猎手鳄鱼、美丽而高贵的天鹅、草原上的运动健将猎豹等。)在这些动物中你知道那些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吗?(P18中的选择:东北虎、大熊猫、***、***。)
(选择正确的学生每人奖励一棵小树。)
这些动物自由自在的、幸福的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人们为了保护动物,还给动物一个自然的家园,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简介一两个自然保护区。如:我国四川的卧龙保护区:重点保护大熊猫。)
现在让我们以组为单位也来亲手创建一个小小的自然保护区。请每组拿出自然保护区的底版,将各自赢得的小树插种,选适当的位置插种在自然保护区内。
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我们保护区中还缺少什么呢?
(引导出自然保护区中的动物。)
学生组内交流图片
指名到台前讲解
学生欣赏动物
学生做书中的选择题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动物既美丽又可爱,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家园。
小组创建自然保护区、植树。
学生答:动物
三、欣赏、了解不同材料制作的动物的艺术作品:
欣赏不同材料的动物作品:
欣赏动画片连放:
问:在动画片中你都结识了那些小动物?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泥塑的小狐狸、熊猫;折纸的小鸭、剪贴制作的。大灰狼等。)
(回答对的学生可在本组的自然保护区内插上一棵小树)
不同材料动物的制作方法:
站立的剪贴动物制作:
问:你能将桌面上这些平面的纸,通过简单的折叠让它站立起来吗?(小组讨论试验)
(试验对的学生可在本组的自然保护区内插上一棵小树)
小结:将站立的纸剪掉一小部分便制作出了动物的脚,在粘贴上头、尾,添画或粘贴上花纹,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就制作好了。
泥塑动物的制作:
问:教师出示泥塑的小狐狸、熊猫。根据以往捏泥塑的经验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捏制出来的?
小结:先制作动物的身体形状,捏制头部与身体插接,最后捏制四尾巴与身体连接。
(回答对的学生可在本组的自然保护区内插上一棵小树)
制作动物的材料和方法还有很多,在制作中要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努力的创作。
学生欣赏回答
学生讨论试验
学生说制作方法。
四、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不同材料每人制作1——2只动物,并将它们放养的本组的自然保护区中。
学生制作动物,并完成自然保护区的制作。
五、评价小结:
请各组选出代表介绍自己本组的自然保护区。
提出评选优秀自然保护区的要求。
植物多而茂盛,环境美观。
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繁多。
学生自由参观各组的自然保护区,并对自己喜爱的保护区进行投票。
根据投票的数量的多少,评出优秀自然保护区。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课前准备:师:(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
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
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
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英文名字、属性、喜欢的事、身体特征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
(五)介绍新朋友
(六)讲评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在盘子上彩绘漂亮的图案。
2、制作架子,让盘子站起来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向同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法。
活动准备:
1、盘子范画用布遮住2、幼儿人手一份蜡笔,勾线笔3、每人一只纸盘,一张硬板纸
活动过程:
1、师:今天我要开一个个人作品展,我邀请你们大三班的小朋友来参观。
现在展览会即将开始,进入倒计时"5、4、3、2、1、0"2、师掀开布展示作品。
3、师:哇,我的作品漂亮吧!你们瞧瞧这些都是什么呀?(盘子)4、师:我在盘子上画了漂亮的图案,这叫盘子彩绘。
5、师:那请你们看看我都画了些什么?(刺猬、荷花、袋鼠、蜜蜂……)6、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
7、幼儿:有线描画8、师:对了这是线描画,那你们再找找有没有线描画了,请你帮它找到好朋友,将他们放在一起。
9、师:除了线描画还有什么方法了?
10、幼儿:色彩画、对称画、花边画…。.(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归类,将同种方法的作品放在一起)11、师:欣赏完这么多漂亮的盘子,你们有没有信心也来设计一只呢?
12、幼儿:有!
13、师:好,请你们开动脑筋,彩绘出一只最漂亮的盘子,然后运用我给你们的材料,想办法让盘子跟我的一样站起来。
14、师:我的要求听清楚了吗?小设计师么开工吧!
1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6、师幼一起参观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己说说他的盘子是怎么设计的。
游戏:盘子秀播放音乐,孩子拿着作品走秀,也可以走下去跟客人老师讲讲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通过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
(二)在游戏中教会学生观察和会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各种各样能滚动的物体,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实物等。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地有趣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
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
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提出作业要求。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使学生初步了解篆刻从实用走向艺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风格、审美取向,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鉴赏、陶冶性灵、增进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精力充沛,教师应以鼓励和支持为主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平时对印章并无多大的了解,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可以增添学生对传统艺术兴趣,还可以自己创作作品,使学生有成就感。
教学重点:
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
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师准备:
篆刻刀,印床,砂纸,印谱,印尼,毛笔,小刀,橡皮,白纸,印章数枚。
学生准备:
1、课前了解篆刻的基础知识,收集资料并于同学交流探讨。
2、用篆体练习自己名字的书写。
3、小刀,橡皮,铅笔,白纸
教学步骤:
一、检查课前学生准备,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篆体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引入课题,通过讲解两位同学的书写—引入课题篆刻艺术趣味;
三、思考讨论:古代有些字画上钤有很多枚印章,这些印章是不是同个人的?用途分别是什么?
四、篆刻的定义: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
五、秦汉印章艺术—审美特征:秦印带有田字格风格优美秀雅汉印,是印章艺术上的繁荣时期风格雄浑;
六、古代印章与我们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
七、篆刻如何布局;
八、篆刻的制作步骤;
九、学生练习:
十、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一、思考与讨论;二、篆刻的定义;三、印章在历史各个时期的名称;四、古今印章的用途;五、制作步骤。
教学反思:
在初中阶段进行篆刻学习有助于倡导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篆刻拓展课教学为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经过本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印章很有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对印章的作用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印章的作用和发展的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见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课堂的内容较多,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学生的认知,接受过程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美术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多才多艺的手》中,我们结合园本特色课程《太炎文化》,教育孩子了解章太炎,知道他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从小以我们仓前名人章太炎爷爷为榜样,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因此我设计了《小花小草》这节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自主、大胆地用色,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花小草。
2.在点画活动中,体验手指点画以及蝴蝶找花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小花和小草。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用从下往上的顺序画出小草。
活动准备
每组红黄绿颜料各一盘、抹布各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共同表演歌曲《春天来了》,提问:春天来了,除了红花、黄花对你小,还有什么花卉开放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相应的彩色花画在纸上。
二、讲解作画方法
1.让幼儿观察桌子上的颜料,问:桌子上有什么?
2.教师出示白纸,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没有笔,怎样给大地添画小花和小草?
3.重点了解手指点画的过程:先用手指蘸绿色颜料在空白的地方画许多小草,然后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后,在蘸红色颜料点画许多圆圆的小红花。最后用同样的方法画上小黄花。
三、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大胆的划出小花小草,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
请幼儿将画好的小花小草送到花园里,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并扮演小蝴蝶,
在“花丛中”飞舞。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孩子们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以歌曲导入的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环节我又以启发提问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开动小脑筋,设置疑问“没有笔,怎样给大地添画小花和小草?”让幼儿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中,大胆的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小花和小草,充分体验到了成功作画的乐趣。尤其是我们班翁羽然小朋友,以前对绘画方面似乎有种恐惧感。只要老师一提起画画,她就担心自己画不来,有时还会哭。但在今天活动中,她愿意尝试了,而且玩得很开心!因此,我觉得《指南》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活动,只要我们老师用心去体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
教学准备
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
三、布置作业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
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
1、 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 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 简单描述:
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
5、诠释作品:
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
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练习活动:
1、 学习评价:
(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
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
(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
(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
(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
(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 课后随想: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课后准备:
搜集有关“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创作练习
一、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段“9、11”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 练习活动:
创作一幅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
学生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如:格尔尼卡、毕加索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乱、
恐惧等。
简单回答
如:背景、内容、方法、
色彩、作者等等
作者介绍见课本第3页
请一同学阅读。
学生略答。
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
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
学会思考和表达。
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后思考
搜集资料
以“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
教师活动
引出问题
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
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
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
呈现图片资料: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
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
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
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
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
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
出示课件:
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
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
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提高技法上的指导。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审美、装饰功能。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盘长结一个,中国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盘长结,引导幼儿了解结艺。
指导语:今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大家来看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回答?
小结:对,这就是中国结,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是中国结中的一种,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别的国家都没有,只有我们中国有,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
二、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不仅仅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也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你们喜欢吗?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这个叫结耳,我喜欢结耳,是因为它的形式美。
提问:
1、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
小结:流苏: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像是在翩翩起舞,我们把这个叫流苏,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
结体: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穿编的,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结构美。
2、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左右对称,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3、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让人感觉喜洋洋,热闹,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
总结: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
提问:
1、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汽车、背包、商店、宾馆、家里、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
2、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把它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等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欣赏中国结课件
五、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活动反思: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