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千人糕》教案优秀4篇正文

《《千人糕》教案优秀4篇》

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千人糕》教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千人糕》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千人糕》一文以父子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以及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认识“糕、特”等13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千人糕背后蕴含的意义。

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选择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感悟文章的主旨,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明白许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学法:结合本课蕴含深刻道理的特点,我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默读法、复述法、讨论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课的开始谈话,从糕点引入,让学生自由说吃过的糕点,提问质疑引入课堂。

(2)整体感知

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内容,不用任何教具,依据孩子无意注意站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感知,通过听课文朗读,提出问题,课文是谁和谁的对话,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3)品读课文

借助插图练说。借助课文的两幅插图,观察图画上的事物、人物,通过课件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从看图到看文字,找出讲述图画内容的句子。最后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现了“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

(4)拓展延伸

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仿照课文进行说话,感悟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不仅是千人糕还是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供我们食用和使用。

《千人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千人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师不予评价)

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些什么。

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应”读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í”。

(2)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

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5、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3次对话,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

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做成的糕,互相讨论)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桌、味、买”四个生字。

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买: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4、查字典填空。

“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第6~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6~9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

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劳动成果)

三、指导书写

1、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

教学反思

《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合作精神,让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生带着思考步入对课文的认识,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突破。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

《千人糕》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千人糕》。本学期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大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故事”“历史”等主题编排。而《千人糕》就是属于“爱心篇”的第二课,课文借父亲给孩子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孩子明白任何一件物品都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完成,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说学情

通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读书、写字等习惯的养成有待于加强和培养,学习兴趣有待于引导、激发。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我分三部分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目标:能够口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说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生字,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而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制作过程的不易,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这节课我采取两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第一次学习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当面反馈,有错及时纠正,学生都会的。省略不教。最后出示书面检测题,共性问题全面讲,个性问题单独讲,这样设计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枯燥。在课堂上,我的每个环节占用的时间少,学一点,教一点,再学一点,教一点,如是循环。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故事情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说学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朗读部分学生通过播放多媒体 来学习朗读方法,在学习制作“千人糕”的过程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七、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我采用多媒体播 放课文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进入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爸爸与孩子的对话, 培养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千人糕》教案 篇4

一、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哲理小故事,通过爸爸给孩子讲述"千人糕",让孩子明白了"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道理。通过简单的对话向我们揭示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主题,教导孩子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感恩。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好奇: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特别:格外、十分。难道:表示揣测的语气。味道: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甘蔗: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甜菜:二年生草本植物,甜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至纺锤状,多汁。是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销售:指以出售、租赁或其他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行为。的确:真实,确实,实在,果然,果真。

五、近义词。

味道——滋味、平时——平常、特别——十分、好奇——新奇、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确——确实

六、反义词。

平平常常——超乎寻常、特别——一般、好奇——冷淡、的确——也许

七、多音字

1、的:

de(好的)。

dí(的确)。

dì(目的)。

dī(的士)。

2、应:

yìng(应答)、(应付)。

yīng(应当)、(应该)。

3、好:

hǎo(好人)、(好事)。

hào(好奇)、(好色)。

八、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爸爸告诉孩子今天要吃千人糕。第2自然段,孩子好奇什么是千人糕?第3自然段,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要很多人才能做成。第4自然段,孩子猜想千人糕一定很大。第5自然段,孩子看到的千人糕和平常的米糕是一样。第6自然段,爸爸问孩子“千人糕怎么做成的?”引出下文。第7~9自然段,通过讲述千人糕的三道工序,进一步说明了千人糕的来之不易。第10~11自然段,孩子明白了“千人糕”名字的来历。九、练习

给下列词语注音:学习、桌子、难道、味道、就是、加工、种子、农具、甜菜、劳动经过选词填空。(填序号)①勤劳②疲劳

⑴。每天早晨,______的村民都在地里干活。⑵。他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看上去很______。

①平常②经常

⑴。这就是我们______吃的米糕。⑵。雷锋叔叔______到学校里给二年级的同学讲故事。

3、、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种植甘蔗、加工制作糖等劳动做成的。

4、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穿的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工人采摘棉花,纺织工人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再裁剪缝制成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