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优秀4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下面是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 篇1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五
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胡丽霏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由题激趣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就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1.自读,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3.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二)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1.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四、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父爱,在拐弯处》。
①谈感受。
②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讨论,谈话。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你们想不想为各自的小组争光呢?那么,就请你们先为自己的小组设计一句宣传口号,好不好?
二、引题
板书课题。
谁先来说说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生说。)
父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两句截然不同的话来,“我”对这两句话有怎样的认识呢?相信你们一会在我们的“快乐大课堂”中找到答案的。我们的口号是“脑筋转转转,知识长长长”。
1、闯第一关“思维快车道”:
速度课文,找一找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依生答,相机板书: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2、闯第二关“问答大比拼”:
要想闯这一关可不那么容易,大家必须先充分的自主读书,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或提出疑难。如果在小组由解决不了的,就写在老师发的题卡上。
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填写题卡。
师整理题卡,组织讨论。
3、闯第三关“感悟极乐园”:
同学们,你们刚才读书时又没有发现,课文中蕴涵道理最深有最难理解的段落在哪?
(大部分找的是最后一段,也有学生找的是倒数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段话,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探讨。
4、闯第四关“朗读新时空”:
同学们,你们体会地很好,各有][特色,那你们能不能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的理解表现出来呢,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下来呢!
读得多动情啊!同学们在作者看来(板书:爱)爱有两种表达的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慈祥的爱;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严厉的爱。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结合课外阅读来说一说。
5、闯第五关“个性放飞扬”:
学了这篇课文,教师的体会是:
看大屏幕: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和批评而偏离航道。
你们能不能学着教师的样子,把你们的体会,感受也用格言或其他的形式写下来呢?当然也可以摘录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写在教师发给你们的书签上。
同学间交流。下课后,我们可以把送给朋友,父母或留给自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间密切的配合闯五关,很不简单。我们授予最佳表现小组“金头脑”奖章一枚。我们的口号是“脑筋转转转,知识长长长”。但你们要想获得最后的大将“金博士”奖,还需要完成一道场外习题。
四、课外延伸
请你以书信的形式,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父母,并把你对教育孩子的看法也写进去。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爱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3
第一课时
一、理解课题,把握文章大意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题目是(生齐说课题),板书“精彩极了”,问这个词语的意思,再板书“糟糕透了”,问本词语的意思。
2、通过预习,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吗?
(学生可以从文章内容、中心、题目特点等不同角度去谈。)
二、理清文章思路
1、你们预习得很好,把握了文章的大意,那课文是怎样写清楚这个内容的呢?我们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生速读课文理思路。
3、集体汇报交流:
⑴文章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呢?请同学们读课文,你觉得每部分划到哪,就读到那个自然段停止,告诉同学们。
⑵指明读文划分层次。
(可分为两部分,也可分为三部分。)
注:在生读文过程中将读错或不好读的字词写在黑板上,理完文章层次后,让生再读黑板上的字词,纠正读音。
三、再读质疑
1、下面我们逐段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解决不了的在书上标注,一会儿小组合作解决。
2、生读书思考,边想边标注。
3、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的写在问题卡上。
4、梳理问题:
请各组组长带着问题,到前面读题展示。在组长读完题后,教师要将题型分类,如文章内容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及写法方面的。
5、教师找出两个有代表性、综合性的问题,让同桌同学相互商讨解决。
6、同桌互学。
7、指名回答。
8、解决其它问题:
教师出示各组问题,请同学们解答。
四、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练习,积累重点词句
完成练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最后一节节选。)
六、布置作业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
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实在(等不及)了把头埋得(低低的)
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
(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1、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结:
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