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蒲公英教案(优秀9篇)正文

《蒲公英教案(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蒲公英教案(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蒲公英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蒲公英

共几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呈现出的做事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资源:

1、文中插图形象生动,反映了文本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

2、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它只有十几厘米高,体内有雪白的乳汁,就像牛奶一样。春天,蒲公英开花了,看上去好像是一朵花,其实是许多小花聚在一起。秋天,花变成了种子,头上长着蓬松的白茸毛。种子成熟以后,随风飘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预习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查找有关蒲公英的知识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看图,交流蒲公英知识。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四板块:学习第1自然段(10分钟)

1、读课文。

2、学习单:(1)思考问题:“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2)用“可爱”说一句话。

3、交流

4、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蒲公英(齐读)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绒”要注意右部的笔画安排,写“降”字要注意右下角的笔画。

(2)“富”上小下大,“惑”是上大下小。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蒲公英种子所作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了不同结果。

第四板块: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组织交流讨论:

“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帮助学生了解“花托”的意思,可以借助简笔画或图片。

3、你觉得那洁白的小绒球长得怎么样?你能用“可爱”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

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一课一练》一。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词语部分

★★完成《补充》1、《一课一练》1-4。

蒲公英教案 篇2

我是在一个小镇上念的小学。从学校到家,只需走十分钟,每天我都回家。

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妈妈总是微笑着站在门口等我,那眼神好像在说,我是她心里唯一的宝贝。午休时间常常只有我们两人一起度过。

那时候我们班编排了一出戏剧,老师选我扮演剧中的公主。每天午饭后,妈妈不厌其烦地陪我练习。几周过去了,尽管我在家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一登台,什么都忘了。最后老师不得不对我说,剧中还安排了一个叙述者,让我换演那个角色。虽然她的口气很委婉,我还是觉得受了伤害,尤其是当看到我的角色换给了一个比我强不了多少的小姑娘时,心里更是受不了。

那天中午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但她好像看出我有心事。往常吃完饭她总张罗着练台词,可那天她却问我愿不愿意去院里散步。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老榆树下,蒲公英在草丛里绽出了金黄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宛如哪个画家随手在一幅风景画上点了几颗金星儿……

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我想把这些蒲公英都拔掉。”她说着,顺手拔了一棵,“以后,我们的园子里只养玫瑰花。”

“可我却喜欢蒲公英。”我说,“所有的花都美丽——蒲公英也是一样,你看它金灿灿的,多好看哪!”

妈妈严肃地望着我:“是的,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带给我们快乐,是吗?”

我点点头,真高兴说服了妈妈。

“人也是一样,”她意味深长地接着说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你不再扮演公主,这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发现妈妈已猜到我的痛苦,我忍不住哭泣了起来,边哭泣边告诉她事情的经过。她听完慈爱地望着我笑了笑。

“你演叙述者很合适,”她说,“你小时侯不是总爱大声讲故事给我听吗?叙述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同样重要哇。”

从那以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开始为自己的角色而感到自豪。午饭时间,我们便用来读台词,商量上台该穿什么服装等。

演出的那天晚上,我有点紧张。演出前几分钟,老师走过来说:“你妈妈让我把这个交给你。”她递给我一株蒲公英。这株蒲公英的花边已经打卷了,花朵耷拉下来。可是,看到它,便知道妈妈就在台下,我又立刻振作起来。

演出博得了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株蒲公英带回家,妈妈精心地把可怜巴巴的花瓣夹在我的书页里。我会心地笑了。

多少年了,我常常回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回想起与妈妈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一直珍藏着那朵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我们大家都读读,蒲公英和玫瑰的品种不同,但是都以其自己独特的美带给人们快乐,学生何尝不是呢?公主人人喜欢,优等生每个老师都待见,但不会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公主。学生素质不同,能力也不一样,为什么要把他们按统一的标准来塑造呢?作为老师,不能总看到他们的缺点,不能做揠苗助长的事,,更不能拿别人的缺点和其他人的优点做比较,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的的观念,因为他们个性的不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讲完《金色的蒲公英》我也有很多感悟。是啊!“花有玫瑰和蒲公英等不同品种,像一出戏剧,演员有公主和叙述者等不同的角色;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带给人们快乐,公主和叙述者虽角色不同,但同样都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我想,面对学生也是这样,公主当然人见人爱,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公主的标准来塑造。学生的天性,像自然界的水,可能是涓涓细流,也可能是滔滔洪水。漓江以它的平静美举世闻名,而黄河则以它的壮观美蜚声于世。作为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切不可提过高的要求,更不能拿他们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来比。聪明的教育着看学生要学会带上显微镜,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世界因有了五彩缤纷的花,而变得绚丽多姿;因有了个性不同的学生,世界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在教学完本课(第一课时)后,感想颇深,值得冷静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成功之处

1、以读为本读书,就是要注重读。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尤其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有了课前的朗读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使各个教学环节才能在学生踊跃的举手氛围中顺利结束,一切都显得那么入情入理。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对理解文本的方法还缺少一定的'积累,这就需要老师逐步引导,渗透。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组织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出现语言不够简练,抓不住要点的时候,我通过出示课文内容填空的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再结合老师的提示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在后面了解故事发展的开端——发展——结果三个层次的环节上,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学生就很快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可谓顺理成章。

二、疑惑与遗憾

1、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学中新的困扰。

2、写字的指导未能落实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钢笔字,离不开老师日积月累的谆谆教导。新课的教学不能遗漏了对写字教学的科学指导。而在这一课时中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导致前松后紧,指导写字未能落到实处。

3、字词花费时间较多,但缺少朗读指导,教学实效性不强。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讲述了妈妈用一株蒲公英开导我,让我认真准备,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说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像蒲公英一样美丽。

从文章结构上讲,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线索,将妈妈对“我”的爱这一“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讲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妈妈一起度过;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写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精心准备台词,但由于登台时忘了词,被老师更换了角色,内心很痛苦。妈妈用一株蒲公英来开导“我”,使“我”受到启发;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写“我”认真准备角色,演出获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写“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在教学中,路边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开始引入课文,如果在平时,学生可能没注意过路边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赏过它的美丽,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母亲的用情至深。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主题------妈妈的爱,教学时注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文章语言上讲,细致入微、如述家常的语言特点使得妈妈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显得特别鲜活而生动,令人钦佩,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机械的说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充满着智慧和温馨。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在课文总结时,还应该适当的渗透写作方法。从文章写作特点上讲,妈妈教育女儿采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题,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作者正是要通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人生哲理与读者分享。

蒲公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师:散文中讲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谁来说一说,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结合PPT课件,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诵散文。

师: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4、交流与分享:集体推敲"蒲公英"的有趣之处。

师: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有趣在哪里呢?谁你来说一说!

①比喻句1:理解"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

师: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凋谢以后,花托上长出来了什么?看上去象什么?

(评析:在理解第一句比喻句的时候,教师可以随即出示生活中的"蒲公英"球冠照片,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作者把蒲公英"球冠"比喻成"球"的含义。)②比喻句2:理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

师:田野的风吹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评析:教师此时可以通过两张特征小图帮助幼儿理解"飞扬、比柳絮还要轻"的含义,让幼儿生动、形象、直观地感知并感受蒲公英的种子在飞扬状态中姿态的轻柔、优美。如果幼儿对"柳絮"缺乏认知经验,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段关于"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柳絮"的雪白、轻盈,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比柳絮还要轻"的句子含义。)③比喻句3:理解"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师:蒲公英的种子,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并体验蒲公英的种子"从天空中轻盈地降落"的姿态,帮助幼儿理解、加深对"轻盈、降落"这两个词汇的理解。)三、完整视听欣赏,进一步体验散文《蒲公英》的意境美。

1、摘句练习,感悟散文中的优美词句。

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请你仔细地听一听,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这些"好听的话"!

(评析: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需求,进行摘句口语练习,帮助幼儿积累散文中的优美语句。)2、完整朗诵,体验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师:《蒲公英》这篇散文虽然很短,但是听起来非常优美。请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师:原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蒲公英,看起来真的很美、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吗?蒲公英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

师:瞧,画面中的蒲公英轻盈地降落下来了,它会落在哪里呢?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还可以把它画出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活动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优美、又充满童趣的散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欣赏散文,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处"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特别是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的PPT课件,形象、直观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飞扬、轻盈"的姿态,帮助幼儿深入体验、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表演蒲公英"飞扬、降落"等动态,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种身体动作展示"飞扬"的姿态,非常具有创意,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原则,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这些优美词汇的语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轻柔、恬静的意境之美。

附作品: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开着许多小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小百科: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语文教案《蒲公英》 篇4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反思: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讲述了妈妈用一株蒲公英开导我,让我认真准备,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说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像蒲公英一样美丽。

从文章结构上讲,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线索,将妈妈对“我”的爱这一“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讲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妈妈一起度过;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写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精心准备台词,但由于登台时忘了词,被老师更换了角色,内心很痛苦。妈妈用一株蒲公英来开导“我”,使“我”受到启发;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写“我”认真准备角色,演出获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写“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在教学中,路边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开始引入课文,如果在平时,学生可能没注意过路边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赏过它的美丽,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母亲的用情至深。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主题——妈妈的爱,教学时注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文章语言上讲,细致入微、如述家常的语言特点使得妈妈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显得特别鲜活而生动,令人钦佩,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机械的说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充满着智慧和温馨。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在课文总结时,还应该适当的渗透写作方法。从文章写作特点上讲,妈妈教育女儿采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题,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作者正是要通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人生哲理与读者分享。

蒲公英教案 篇5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蒲公英》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取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起着示范作用,我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也看到蒲公英种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无谓的牺牲。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精读、赏读、活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教学难点:深刻体会寓言的含义。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二、灵活多样,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拔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太阳公公、当“小降落伞们”、当那两颗小种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蒲公英》过程中,我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说说学懂了什么?

4、多元评价法

在课堂学习评价中,我尝试让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让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让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项目多元。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四、多元阅读,说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

1、激趣导入上课伊始,让学生观看动画,并通过教师的激情谈话导入新课的学习。

2、初读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就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通过初读,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在读给大家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

3、精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各学习小组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里面进行交流探究、梳理疑难,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采取读、画、圈、议等方法,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4、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通过朗读比较、角色扮演、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5、赏读体味

在此环节教学中,要以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揣摩、回味。我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如临其境地读。

6、想象说话在学生学完全文后,我设计了“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种子?”“你自己想对这两颗小种子说点什么呢?”两个问题,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此,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堂上,不断闪烁着学生美丽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追求着创新的价值,走向创新的人生。此时的阅读,成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成了心灵的对话。

五、自我反思,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本着鼓励多元解读,展现独特思维的观念,努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我也在个性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没有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正确答案灌输学生,而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让学生在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懂得探索与幻想重要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听从和盲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蒲公英》一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教学时,我抓住了太阳公公的那段话,让孩子理解太阳公公说话的意思的同时体会到太阳公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将文章的中心引出——因为太阳公公害怕他们被外界的美好现象所迷惑。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体会小种子们听了嘱咐后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在明白过程中是对太阳公公嘱咐内容的复述其次,我还抓住了两颗不听话的小种子的两段话,除了让孩子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想像,小种子们的想法,走入他们的内心。最后将种子们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告诉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对于有经验的人的忠告,我们应该吸取。在故事中将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太阳公公的嘱咐,将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我只是把教参上的寓意出示给学生并没有让他们通过说来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这样才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得到升华,主体性才会得到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并加强孩子这方面的练习。

活动过程: 篇6

1、教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花?团团绒毛轻又轻,随风飘飘像伞兵,风呀风呀乐悠悠,处处安家把根生。

教师:谁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2、与幼儿一起寻找认识蒲公英。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蒲公英,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野花,我们每人摘一朵,看看他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了什么?

3、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外型特征。

教师:蒲公英的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茎是什么样子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4、一起玩吹蒲公英的游戏。

教师:让我们来吹吹蒲公英吧?看看他的种子被吹到那里去了。结束活动。

金色草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它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记得它们吗?(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轮读)

3、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谁想赞美这美丽的草地。

4、设疑激趣:我们随着小男孩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5)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6)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一、二自然段。

(7)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话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3)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4)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绿色的。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3)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2)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蒲公英》 篇8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蒲公英》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 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BAIHUAWEN.com}吗?

2、 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 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 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 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

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请表现最棒、安静、坐的好的小朋友。

(六)教师总结:我们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这样我们身边才会充满爱,到处都是爱。

(七)延伸活动:小朋友们下次告诉老师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去认识的,你们之间互相帮助过对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