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比的意义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叫做比.(板书:比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 = 2÷3=
1.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结
(1)长是宽的几倍,有时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几比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有时也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几比几.
(2)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4.练习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例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
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商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
4.小结
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两种数量的数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这个新的量也可以用两个数的比来表示,我们就说这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
(三)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 ,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四)练习
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 ),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 )
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 ),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 ).
(五)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演示课件“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书写格式和名称也就变了.
例如: 3比2 记作:3∶2
2比3 记作:2∶3
100比2 记作:100∶2
2.“∶”叫做比号,读作比(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区别),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书:
3.提问:比的前项和后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
4.练习:求比值
教师说明:求比值不写单位名称.
(六)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演示课件“比、除法、分数的异同”)
1.教师提问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能不能用“是”?
(3)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项呢?
2.比的分数形式
(1)教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分数形式.例如:
板书:3∶2可以写成 ,仍读作“3比2“
2∶3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
(2)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
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 ).
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 ).
(二)选择
1.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的载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强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三)思考题
1.甲乙两队比赛结果是3∶2,是指这节课所学的比吗?
2.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体人数吗?
3.一台机器上有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25转;小齿轮有40个齿,
每分钟120转.根据所给条件,你可以写出哪些比?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
五、课后作业
(一)应用题,
1.小红3小时走了11千米.写出她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
2.航空模型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写出这个小组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
3.商店一共运来8.2吨水果,其中有3.5吨是橘子.写出运来橘子的重量和运来水果的总重量的比.
(二)求比值.
4∶5 0.8∶0.4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43-44页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弄清比和比值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叫什么吗?(出示情境图)
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国旗长与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可用除法表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比的意义
(1)两个同类量的比
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数学上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思考:两个数量组成比时,谁比谁,谁在前,谁在后,可以交换位置吗?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补充,深层体会比的意义)
(2)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算式:42252÷90,依据是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
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问: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什么含义?(生自由发言,理解“路程比时间”表示速度)
(3)归纳比的意义。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写法
(1)阅读课本自学
问题: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
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怎样求比值?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小组交流汇报。
3、比、除法和分数的联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问: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后项相当于什么?比值相当于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2)比与分数的关系。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1、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延伸:
在生活中找一找,在哪里存在比?表示什么含义?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15:10=15÷10=3/2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引导过程 篇3
㈠引导探索,使学生由比较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用比表示的方法。
谈话:同学们,有谁知道,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多少枚金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在雅典奥运会上多少次庄严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多少次在雅典上空率先升起。“五星红旗啊,我们为你自豪”。
同学们,你知道国旗的制作标准吗?下面我们就来计算一下。
投影:这面国旗,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
⒈引导再学。出示初学思考题:
长是宽的几倍,还可以把长和宽的关系说成什么?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把宽和长的关系说成什么?
⒉讨论回答思考题
师:长是宽的几倍,还可以把长和宽的关系说成什么?
生:长是宽的3/2倍,我们还可以把长和宽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
板书 3÷2=3/2 或 3比2
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把宽和长的关系说成什么?
生:宽是长的2/3,我们还可以宽和长的关系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板书 2÷3=2/3 或 2比3
师:由上可知,我们还可以用比来表示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
㈡再次探索用比表示两个不同类量之间的除法关系。
投影: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
出示初学思考题,引导再学。
① 题目中有哪几个量?可以求出什么问题?怎样求?
② 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
讨论思考题:
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生:汽车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板书 100÷2=50 或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师:那么汽车所行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是什么?能用比表示吗?
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㈢引导归纳比的意义,理解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学生先阅读课本第62页的内容,再学思考题。
思考题:①比是表示几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什么叫做比?
②比的符号是什么?比的每个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比和除法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呢?
⑴回答思考题①,师即时板书。
生:比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除关系,因此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⑵回答思考题②:
师: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生:比的符号是比号,写作“﹕”要写在两个数的'中间。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比 2记作3﹕2 或3 / 2
板书 3 ﹕ 2 = 3 ÷ 2 = 1.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师:3/2是比的另一种分数形式的写法,仍读作3比2,不能读作二分之三。
⑶回答思考题③:
生答,师填表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两个数的关系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比的意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除了整数外,你还知道哪些数?你能举一个我们学过的小数的例子,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例回答,师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组一位小数:0.1 1/10;0.4 4/1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这些小数有哪些共同特征?(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归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谈话:看来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作为奖励,老师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伴随音乐,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习了一位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铺垫。再带领学生欣赏信息窗1,引入新知,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写。
谈话: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1)根据以前的知识,请你从中任选两种蛋的数据试着把它们读或写在练习本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概括小数读、写的基本方法。
谈话:对于这些小数,你还想了解它们哪些知识?(学生自由提问。)
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
2.学习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书:0.25 0.01)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片。
谈话:如果正方形纸片用“1”表示,那么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发言。)
(师板书:0.1——1/10 0.01——1/100)
(2)在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
谈话:我们知道了0.01就是1/100,那么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表示出0.25吗?它表示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个1/100。)
板书:0.25 25/100
(3)教师多媒体出示0.05、0.10的方格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板书:0.05 5/100
0.10 10/100
(4)小组讨论: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3.学习三位小数的意义。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猜想:那么0.001表示什么?0.365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学生在两位小数的启发下,可以自然迁移)
(2)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正方体塑料块动态平均分产生0.365的过程(教材51的图),引导学生理解0.365就是365个1/1000,也就是365/1000。)
(3)多媒体出示0.305、0.360的阴影方块图,阴影部分表示什么?
(4)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
4.总结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
(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0.25和0.365这样的小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小数吗?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它们的意义。)
(2)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数?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集体交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方形纸片和正方体塑料块的观察、涂色、操作等活动,以及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小数的寻找和理解,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顺利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受小数应用于生活的广泛性。
三、情境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读题,再说一说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练习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同时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课后反思
兴趣是儿童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执着地探索。因此本课开始,就利用出示情景窗一,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小数意义地学习做了准备。
同时,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操作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识,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互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课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本课中,鼓励学生从一位小数迁移类推得到两位小数;在概括出两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再对三位小数的意义进行猜测和验证,从而有效地渗透数学抽象化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清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引导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梳理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及比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知识间的疏理、沟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和比例)
二、归纳整理
1、复习比的意义,比的意义主要应用在哪里?
练习:(求比值)16:12
2、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你能说一说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比的前后项,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吗?。指名学生口答写出的等式。
板书:a:b=a÷b=a/b(b≠0)
让学生说明为什么b≠0?(0不能作除数,没有意义)
练习:12÷( )=4/9=16:( )=( )
7:14=( )÷28=35/( )=( )
3、复习比的基本性质。
(1)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吗?(板书:化简比)
(3)练习:4:1.8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追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化简比的?
提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化简的结果是一个什么?(还是一个比)
强调:要化成最简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一定是整数并且要互质,
4、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
引导比较。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求比值和现在的化简比来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依据和方法有什么区别,结果有什么区别?(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书上的对比表。强调两者在解答的根据、方法和表示的结果上的不同点。)
5、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解比例)
练习:
①解比例0.25:x=15:100
②判断是否能组成比例
7、复习比的应用:在生活中比和比例的应用很广泛,同学们看这两道题:(按比例分配、解比例应用题)
三、课堂总结,评价自己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比”的知识,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意义教案 篇6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设计意图:
例2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一方面通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互说,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几?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这个比的比值是几?
2、想一想,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4、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设计意图:
比与比值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比值后就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为后继教学区分两种容易混淆的题型“化简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比的意义》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跷跷板吗?看熊二和光头强也在玩跷跷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他们的体重悬殊太大了,光头强高高的被挂了起来。看吉吉和图图也来了。光头强和吉吉涂涂坐在一边,熊二坐在另一边,怎么样?对呀,跷跷板正好平衡了,那你们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就是,对,熊二的体重等于光头强+{吉吉+图图的体重,其实在跷跷板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究方程的意义。
【新授】
活动一:
根据翘翘板的这种现象呀,科学家就设计出了天平。看老师面前就有一个天平,天平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我们认识克的时候就认识了她,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呢?请你来介绍,你介绍的可真全面,请坐,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一个刻度盘,天平中间有一个指针,天平左右两边物体重量相等的时候,天平就平衡,我们一般是左物右码。
那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天平,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先将右盘上放上100克砝码,再在左盘上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谁来用一个式子的来表示呢?请你来说,说的非常准确,请坐,50+50=100。
活动二:
那我们一起观察这个算是它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来说目光非常敏锐等号左边和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接下来再来认真观察,老师将左边两个50克的砝码拿下来,在重新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杯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是100克,同学们是这样的吗?那老师带往杯子里倒一些水,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呀?对呀,天平朝向杯子这边倾斜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加水的重量大于100克。那我们再向天平右边放个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天平还是朝杯子这边倾斜,那你们能用将这个过程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一下嘛,请你来说。说的真不错,请坐。杯子加水的重量大于200克,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做的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你的小脑袋可真灵活,请坐。对呀,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水的重量,刚刚我们已经称出了杯子的重量是100克,所以用式子来表示就是x+100大于200。同学们,你们都想到这个方法了吗?你们可真棒,那我们继续操作,我们再向右边托盘放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呀?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天平朝向右边托盘倾斜了。那这个过程我没有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呢?对呀,x+100小于300,看来我们刚刚放100克的砝码放过大了,那我们再放一个小一点的试一试。
我们将这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的砝码来试一试。同学们仔细观察,对呀,我们的天平竟然平衡了,那也就是说我没杯子加水的重量等于250克,那我们用算式来表示该如何表示呢?来躲着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x+100=250。同学们可真是太棒了,
活动三:
通过我们的共同探索,和一起操作写出了这么多的方式,我们带来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些算式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端正的坐姿来示意老师,看哪个小组的发现又快又好开始。老师看同学们都已经坐端正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请你来说观察的非常敏锐,请坐。有的算式是等式,洋浦的是不等式,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等式的两个算式之间他们有什么不同呢?请你来说,这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请坐。第二个算式有一个未知数x,而第一个没有,其实像这种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方程。
那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呢?对呀,不是。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我们需要注意哪几点呢?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我们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
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那老师这样说你们看对不对?方程是等式,对这样说是正确的,那等式是方程呢?对呀,这样说不正确,因为还需要一个条件,也就是说这个等式里必须含有未知数。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方程的意义。
【巩固练习】
那我们看一看这道题,老师买了三本练习本,一共花了2.4元,我都没本练习本价格用x来表示,那又该如何列算式?请你来说好,请多3xx等于2.4,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数字与字母相乘,其中的称号我们可以省略,数字放在前面,所以是3x等于2.4。是方程吗/对呀,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符合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是不是等是,对是等式,而且还有未知数。
【课堂小结】
不知不解本节课已经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本节课都有那些收获呢?班长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他说啊通过本节课认识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看来啊本节课上特听讲非常认真,请坐!
【作业布置】
那接下来老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课下去搜集一下我国古代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呢?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本节课就先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