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高鼎《村居》欣赏优秀7篇正文

《高鼎《村居》欣赏优秀7篇》

时间:

这里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编的高鼎《村居》欣赏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鼎《村居》欣赏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高鼎《村居》欣赏 篇2

活动目标:

1.采用古诗配画、赏画吟诗的形式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2.通过古诗新唱的方法,让幼儿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画: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2.简笔画,毛笔,字卡。

3.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1.边出示图画边让幼儿猜猜这是画的哪一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二、新授古诗《村居》

1.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边画边念儿歌,把孩子带入诗情画意地境界。“早春的二月,田野里长满了绿幽幽的青草,小黄莺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嫩绿的柳条轻轻地拍打着堤坝,啊!春天陶醉啦!”“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季节吗?”

3.“是早春的二月有些什么呢?”学学:黄莺是怎么飞的,青草是怎么长的,杨柳是怎么拍打的,

4.“春天真是太美了,还有一句好听的诗句呢,我们一起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加动作)“你听到了什么?情用刚才的话来说说?”

5.仔细听第二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边朗诵边出示字卡。

三、游戏:字图配对。

1.谁能把字卡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找找、圈圈。草、莺、柳、堤。

2.我们一起把这句好听的诗句演一演,说一说。练习2~3遍。

3.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那么优美的春景中还会有谁呢?请你们仔细看边画边放背景音乐。小朋友又称之为儿童。这些儿童在忙些什么呢?

5.那么秀丽的春景加上儿童在放风筝真是令人陶醉,我又有两句诗句送给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完整欣赏

1.我们一起就来欣赏这位高鼎老爷爷给大家带来的《村居》。

2.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朗诵一遍,把你们刚才的感情加进去。

3.你们朗诵得真好,有的儿童还用了动作了,现在一起吟诵给后面得老师听好吗?

活动反思:

《村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诗句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幼儿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欣赏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在教学活动中重点不是要让幼儿学会背诵古诗,而是利用幼儿与诗歌之间的共鸣点,唤起幼儿对诗歌意境的感受。整首诗歌中最能引起幼儿共鸣的是最后两句,由于诗句描写的是幼儿的游戏和生活场景,由于贴近幼儿现实生活就能使幼儿产生共鸣感,它所传达出的欢快与喜悦也是最能打动孩子。孩子在喜欢上这首古诗的前提下再来理解、朗诵古诗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鼎《村居》欣赏 篇3

设计意图

古诗《村居》选材于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课程《幸福的种子》系列活动。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

2.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3.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PPT

3.笔、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照片,引入古诗《村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幼儿春天时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

——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园的大树和小草都有了什么变化?

——这些照片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村居》。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古诗《村居》。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古诗。(教师朗诵古诗)

——你在古诗中听到了什么?(第一遍)(草、杨柳、儿童……)

——听得真仔细,这首古诗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这一次,你听到了什么呢?(二月天,教师可以追问:你觉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呢?)

3.播放 PPT,幼儿边看古诗画面边听教师朗诵古诗,再次完整感受古诗,并理解古诗大意。

——小朋友们都听到了古诗中的很多内容,那你猜猜看这首古诗是写什么季节?

——对,写的是春天的山村美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PPT 古诗画面)(柳树、小草、小鸟、儿童、风筝)

——请你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教师加以补充更正)

——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早春二月,村子里的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早早的回家,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候,把风筝放上蓝天。

4.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村居》。

——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可以用什么美好的画面去展示这首古诗呢?(逐句请幼儿用笔画出来)

——好了,我们一起看着你们画的古诗把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吧!

5. 幼儿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这首古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那古人是怎样朗诵古诗的呢?

——(教师起立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诵古诗)古人朗诵古诗和我们平时念儿歌有什么不同?(幼儿谈论交流)

——对的,念儿歌比较欢快,有节奏,而朗诵古诗我们要慢一些,要有感情、有韵律,还要摇头晃脑。

——现在我们也学着古人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诵这首古诗吧。

6.延伸活动。

——我们也趁着在这美丽的春天出去放风筝吧!

高鼎《村居》欣赏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字叫:对对碰,碰对了的小朋友是最棒的。

2、指名对以上诗句(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句多叫几个同学对)。

3、齐读这些诗句。

4、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春天)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引导学生吟诵《草》);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引导学生吟诵《春晓》);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引导学生吟诵《咏柳》)。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2、板书课题:村居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指名读古诗,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出诗歌的韵律美的。

2.引导看图,诵读诗句,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草还高兴地说:“春天真美呀!春风姑娘的手真温暖呀!”

生2:我仿佛看见了黄莺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还唱着欢快的歌儿。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虫子的歌唱。

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师:这时你想起了哪句诗呀?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3)、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请同学们把这美用你的朗读给读出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中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生:读诗。

(多让几个同学读)

3、小结: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吧!(齐读《村居》)

五、拓展延伸。

其实,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总结

春天到了,花红了,草绿了,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鸭子们到水里嬉戏,孩子们也玩得正欢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呀!让我们再次跟着诗人高鼎去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吧。(齐读诗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村居》。

2、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高鼎《村居》欣赏 篇5

一直都知道,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生活储备是一笔潜在的财富,是一笔深埋可待开垦的矿藏。但总没有深深体会到如何挖掘这笔财富。我们在办公室常常抱怨孩子缺乏敏锐的语感和炽热的情感,无法与我们老师、文本形成一种“内在的和谐共振”。我们常埋怨学生的读文总是那么的沉闷、说话总是那么的艰涩甚至无语,思维总是那么的干瘪,殊不知该从自己身上好好反省反省,想想自己有没有给他们创设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体验场?有没有使孩子“入情”、“入境”?今天,我从《古诗两首》的教学中对此有了深刻的体悟。先听听我课堂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吧:

师:这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纷纷再读文本、交流。]

生:表达了作者喜爱农村田园风光!

师:用“喜爱”?

生:赞美。

师:大家再想想看,还可以用哪些词?

师:这么多的词语,用哪个好?

生:还是用“赞美”好!

师:为什么?

生:……

师:看到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生:……

师: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表达作者的这份情感呢?[生纷纷自读感悟]。

生1读:(缺乏情感)

生2读:(稍有进步)

师范读,后问学生:“听老师读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老师在赞美春天的美景!

师:好!那那么再读一读,看你们能不能把对春天的赞美读出来! [学生再读感悟]。

师:除了“赞美”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喜爱儿童!

师: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儿童的那份喜爱之情吗?[学生自读体会,感情较投入]。

师:请同学们想想,这两位作者身处不同的年代,他们的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为什么要写这些诗?

生:因为他们看到儿童这样的天真活泼,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生:羡慕儿童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向往田园风光,向往儿童生活。

生:想抛弃世俗,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

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令我真有点措手不及了。这不正是我们着力培养的目标,一直在奋力追求的吗?

高鼎《村居》欣赏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2、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背诵课文。

3、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高鼎《村居》欣赏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㈠、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㈡、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㈢、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㈣、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教案_村居教学设计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村居教案_村居教学设计

㈤、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㈥、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春眠不觉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 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东风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