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你们平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
[思考: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
生1: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
生2:我是用树叶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 10 = 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说得真好!(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生:这些数都不同。
师: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思考: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
2. 认识平方厘米。
(1) 学。
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厘米。
师: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cm2),也读作平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 记。
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生:(齐)有了!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3) 找。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师: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我的是中指。
(4) 拼。
师: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学生拼图。)
师: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6平方厘米。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
师: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面积呢?
生: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 估和量。
师: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8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齐)12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
生: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
师: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 8 = 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
[思考:五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平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
3. 认识1平方米。
师: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太小了!
生2: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平方米。
师: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
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
师:会用符号表示平方米吗?写在本子上。(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
师: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齐)1、2、313人。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3: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齐)2平方米。
[思考:用平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平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
4. 认识平方分米。
师:你们还想学习什么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平方分米,好吗?你认为1平方分米有多大?平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
生2: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知识。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自己在书上完成。(学生完成练习)
师: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平方厘米。
生2:平方分米。
师: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64平方分米。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平方厘米。
师: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平方米。
师:最后看第一小题。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谁来回答?
生1:平方厘米。
生2:厘米。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 8。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 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 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在生活中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 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 ≈ 240(元)30 ×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 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同桌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1:32×8≈240(元)240元﹤250元30 × 8=240答:带250元够买门票。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2× 8=16(元)240+16=256(元)256元﹥250元30× 8=2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2× 8=16(元)16元>10元30× 8=240答:带
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 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 8,把29看作30,30× 8=240,够买门票。 32× 8,把32也看作30,30× 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2)和例题29× 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一要符合实际,二要方便计算。课上出现了4种方案:104*49第一种:把104看成10
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104不动,把49看成50第四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经过学生间的激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在讨论慢慢发现了第四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因此,教学时要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体会图形变换的意义,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分组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能够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加深对“对称”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活动内容,经历从数学到生活的过程。
四、教具准备:
玩具汽车(不同方位的图形)、一幅雪花图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简笔画、动画图片一组。
五、学具准备:
白纸、剪刀、彩笔、动物图片一组
六、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
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和对称的知识?
学生自由谈论,教师指明进行补充。明确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轴对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
找准位置:
出示一辆汽车玩具和从“前、后、左、右、上”观察到的图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词语“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每一个形状,选择观察的位置
同位两人相互判断对错
个人操作:
1、“我会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图案)
现在利用我们学过的对称的有关知识,思考如何才能既简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课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图形和形状,自己设计、剪出一朵美丽的雪花。
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说出知识依据。
那么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内容?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之后。再集体进行课堂评价
同位合作:
1、“我能画”(出示一幅简笔画)
根据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们能够画出它在陆地上的样子吗?
2、学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级绘画展评:
指明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讲评。那些地方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说明自己的理由。
小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组不同的动画图片)
根据要求贴图画:
小猫的左手拿着一支笔。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个桃子。
小狗左脚的鞋子有一个洞。
小猪的右边有一把钥匙。
学生根据要求,把每一个小动物的画像补充完整。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指名让学生自愿选择小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
快乐舞蹈:
播放一块欢快的音乐,师生一起面对镜子做舞蹈动作。
根据教师的口令,边做边观察镜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口令,才能让镜子中的“你”听从你的指挥?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你在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小组之间说一说)
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时、分、秒”和“千米和吨”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计算和估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各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相互交流
1、谈话引导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数学中我们已经学了几组表示事物及其特征的特定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单位吗?
如: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还有表示什么的单位?
2、小组讨论
由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展示
并评出哪一组记录的最完整。
二、加深体验,建立观念
1、数一数
出示时间单位时、分、秒。讨论:怎样才能感受和记忆这些时间单位?
让学生从钟面的认识,1时、1分、1秒内所干的事情,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方面复习时间知识。
2、比一比
出示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长度单位?
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以及用语言描述,全面复习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3、估一估
出示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
小组讨论:怎样感受和记忆这些质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全面复习所学的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三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算一算
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9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2、 猜一猜
结合课本第10页的第4题,让学生根据路程的远近,猜一猜他们是步行、乘车还是乘飞机?
3、 估一估
通过第125的第8题,使学生掌握千克与吨之间的计算与估算。
四、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集体核对。
五、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51~54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木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不条、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学交警指挥交通车时的各种动作姿势。
2、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刚才所观察交警的手与手、手与身躯构成的角。
3、指名学生将角的两边上取两点,再将两点连接起来得到第三条线段,并说出是一个什么图形?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后,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板书:意义、特征、特性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学生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
教师出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
(1)(2)(3)
学生讨论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
刚才大家在判断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到三条线段,围成等这些重要条件(板书:三条段、围成),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练习
(1)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2)(3)(4)(5)
(二)探索三角形的特征
(1)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谁能说说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组讨论)
(2)小组指定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板书:边——3条
角——3个
顶点——3个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4)学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边、角、顶点。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多媒体出示电线杆、自行车、货柜架等实物图,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分组讨论后,指定学生回答)
学生操作:用木条钉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用力拉、推,让学生观察,大家会发现什么?
这说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稳定性)
举出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
三、练习。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三角形。
3、折一折:把一张纸对角对折,能数出几个三角形?再对角对折,又能数出几个三角形呢?
4、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探讨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意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特征:边——3条
角——3个
顶点——3个
特性:稳定性。
三年级关于数学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一读:
0.50元0.02元1.05元2.3元16.25元6.00元
1.2米10.2米0.01米15.45米20.351.475.68
2、写一写:
(1)零点二五(2)零点零四(3)二点四零(4)十六点零五
3、填一填:
(1)1.02元=元分(2)5.50元=元角
(3)元=8元6角4分(4)元=41元8分
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对小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讲授新课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文插图。
(1)观察插图,说一说有那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可提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提出问题。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奇奇文具店”)
(3)比较方法、过程。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方法:
1)把元改成几元几角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
2)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
3)可以把它看成角来比较,49角比51角少。
4)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着重)
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
(4)结果表示:4.9元<5.1元
2、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看图提出其他问题,引入比较比较哪家文具店橡皮便宜?
(1)列出各店橡皮的价格:2.63元2.36元2.65元
(2)找出2.63、2.36、2.65中最小的数。
方法:先两个先比,把小的同第三个比。结果是2.36最小。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4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5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在〇里填上“>”、“<”或“=”。
2.65元〇1.88元3.90元〇3.58元6.05元〇6.10元
5.30元〇5.3元7.05元〇7.50元4.00元〇40.0元
2、计算。
25times;581divide;3428times;4816divide;3
六、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
4.9元<5.1元
橡皮的价格:2.63元2.36元2.65元
结果:2.65元>2.36元>2.63元
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7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
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
(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三、教学例4、例5
1、教学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谁来说一说: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个2朵,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如果我们把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花带子的长就是这样的4份,(老师边讲边将花带子与灰带子进行比较)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4倍。
(4)在花带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现在花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那么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带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现在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6)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是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又是怎样想的?
四、应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倍。
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老师要求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给白皮球加上一段)
4、请你也来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同桌一个人出题,另一人根据同桌的意思画一画,摆一摆,再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最新人教版 8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3、借助生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钟表一个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
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独立观察钟面————-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而引出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行关系
①四人小组合作,两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人看秒针的运动。
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行结果。
③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
板书:1分=60秒
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一听(1秒的滴答声)
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长短)
3、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用动作表示1秒)
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进行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动
活动一: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二:拍一拍数一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手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一分的长短。
活动三:估算一段动画片的播放时间长度
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
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完成。
汇报:一分钟自己的完成情况。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我会填(课件)
①我们上一节课用40()
②小丹跑50米用9()
③妈妈每天工作8()
④从学校到家要走大约20()
2、我来当裁判
3、想一想,谁先到家?(课件)
小兔乐乐: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6秒,小兔悠悠: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8秒
五、课外延伸
1、了解钟表的发展历史
2、了解我国古代计时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
1、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情?
2、记录自己完成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
3、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格言警句。
4、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最新人教版 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闹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老师今天就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出示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师:对,钟表,有了钟表,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知道时间。
师: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谁能举手说说钟面上的时间,(投影逐个出示9时,11时)(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小朋友真能干。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来读一遍课题。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
1、(投影展示钟面。)师: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钟面,和同桌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时针、分针、数字等)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发现?(提问三人),你观察得真到位。
2、认识时针的运行。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面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请2至3名学生说)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2个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圈又是走了几时?3、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小格(师手指课件,生齐说)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请同学们拿出钟面数一数,同学们数好了吗?
生:5小格。
师:两大格呢?(10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再数数,和同桌交流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数完了吗?(提问2人)你是怎么数的?
师:下面跟老师数一数。(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有谁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那分针走一大格呢(回答并板书,让学生读一遍)?
师:如果分针从12走到3,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6,是几分?
师:对,当分针从12走到6,是30分。我们在生活中也把30分叫做半小时,因为这个时分针刚好走了半圈,所以我们叫它半小时。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分针从12走到9,又是几分?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0页,完成钟表的钟表的填空。
师:做完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填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这里填几。.。(课件显示答案)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60分)师:分针走1圈有的认为是60分,有的认为是1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观察“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睁大眼睛,看好了。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请小组讨论。师:哪组先来汇报,分针走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那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时)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是60分(板书:60分)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1时和60分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谁再来说一说?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分针走1圈的同时,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反过来:1时=60分。(板书:1时=60分)师:请同学们现在把课本合上,再来读一遍1时=60分。
5、读写时间
师:同学们已经会看整时的钟面,下面请大家看这一个钟面,谁能说说这个时刻?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
生:4时5分。我的方法是:时针走过4就是4时,分针指着1就是5分,所以是4时5分。师:这位同学说得很棒,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师:我们除了会读时间,还要会写时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的两种方法吗?一种是普通计时法(板书),一种是电子计时法,(边板书边说)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几时,中间写2个小圆点,是几分就在右边写上几分,特别要注意,如果分不够10,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
(电脑出示4:30,4:45钟面)
师:下面再来考考大家。看到这两个钟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2个时刻,1、2组写左边的时间,三、四组写右边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巡堂)从一、二组找一个代表,从三、四组找一个代表上黑板书写。之后教师评讲。
师:一、二组同意你们代表的这个答案吗?三四组呢?
师:这位同学写4时30分,除了这种写法,同学们还有其它写法吗?
生:4时半。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分针这时候刚好走了半圈。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时间,注意到它们的时针了吗?4:05的时针只是刚刚走过了4一点点,4:30的时针则是在4和5的中间,4:45,时针非常的接近5,但还没有走过5,所以不是5:45分。
现在请同学们写一写课本91页的。做一做,并对易错题评讲。6、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读时间和写时间,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动手拨一拨时刻,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老师说,你们拨。(3:20,5:50),拨完的同学请举手,让老师看看,拨对了没有?
师:拨完了老师所说的时间,接下来同学们再拔一个你们喜欢的时刻,并和同桌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间。
师:好了,同学们,拨钟时间结束,请同学们把手中的钟面放好。
三、生活中的时间。
向学生展示升旗和动车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2幅图,同学们可以从图中找出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吗?
四、提高题
课本95页第8题。让学生写时间,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
五、总结:时间总是匆匆走过,今天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时间的哪些知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的宝贵,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三年级关于数学的教案 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四课内容,是小学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新增添的内容,是在线段、角、顶点、三角形分类等三角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延伸。为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生分析:
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习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相割裂的感觉。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分析数据,体验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探索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最近几天咱们一直在围绕哪种图形进行学习?
(生:三角形)。
师:什么是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
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什么?
(生:边。)
2、解释课题
今天咱们就来共同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奥秘。
二、探究活动
1、用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初步感受能否摆成三角形与小棒的长度有关。
①师:刚才咱们说了“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行就是三角形”,那么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来围三角形,得用几根小棒?
师:是不是只要给你3根小棒你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怎么验证咱们说得对不对呢?
(生:实际动手摆一摆、围一围。)
师:那好,课前咱们都准备了几组长度不同的小棒,接下来咱们就来摆一摆。在动手之前咱们先来一起看一看“活动要求”。
②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自读活动要求,师:清楚活动要求了吗?开始吧!。
③学生动手摆一摆并完成活动记录表。
④汇报活动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是不是只要是3根小棒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生:不一定。)
师:在刚才的4组小棒中,那几组能摆成三角形?哪几组摆不成三角形?你觉得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生:小棒的长度。)
2、进一步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课件分别演示4组小棒摆三角形的过程。
②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出示第3组小棒(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2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重合并且没能首尾相接。)
师:为什么这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生:小棒太短了。)
师:为什么太短了?(生:2厘米加3厘米都不到6厘米,有缺口,接不上。)
师板书:2+3<6
师:这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吗?(1,2,5 2,2,8)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小棒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的3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③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师:既然你们觉得小棒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那我现在把2厘米的小棒延长1厘米,这时就成了第4组小棒(3,3,6)的长度,你们刚才摆成三角形了吗?
课件演示。
师:出现了什么情况?(3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短小棒与6厘米的小棒刚好重合。)
板书:3+3=6
师:那么3,5,8这3根小棒能摆成吗?5,6,11呢?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也摆不成三角形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等于长小棒时也摆不成三角形。
④小结
师:咱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摆不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
⑤探究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师:现在咱们知道了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小于或等于长小棒时摆不成三角形,那大家能不能大胆猜测一下,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生: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师:是这样吗?咱们再来看看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两组小棒的长度,算一算是否验证了咱们的猜想。
学生算一算验证猜测。
师:那么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归纳:两根短小棒长度之后大于长小棒时能摆成三角形。
3、进一步探究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
①师:这是咱们摆成三角形的那2组小棒。当我们用小棒摆成三角形后,小棒相当于三角形的什么?(生:三角形的边。)
②师:请你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同桌两人交流。
个别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③师: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
④归纳总结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这就是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刚才咱们是从这两个三角形发现的这个结论。现在咱们利用课前画的任意三角形来算一算,看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规律。
(学生计算验证)
三、随堂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下面陈老师准备了一些习题,敢不敢试一试?
1、淘气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从下图中你能看出那条路近吗?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2、完成“练一练”1-3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4
五、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的例3、例4,“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八的第6—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关键:
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10×6 20×5 30×3 40×4 6÷2 12÷3 16÷4 50÷5 81÷9 45÷3(最后一道由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再请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即:先把45分两次来分,先分30,再分15,30÷3=10,15÷3=5,10+5=15。)
2、口答。
(1)60里面有()个十;
(2)300里面有()个十;
(3)150里面有()个十;
(4)360里面有()个十。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现在开始要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先学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先出示题目。口算:60÷10
①读题。
②把小棒图放大贴在黑板或绒板上,也可用小棒图或实物通过投影放大。
③结合图示请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求60里面包含有几个十)
④60÷10结果是多少应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算法:每捆小棒是10根,要算60除以10得多少,就要想几个10是60。因为6个10是60,所以60除以10得6。⑤想一想:60+10和6÷1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出示题目。口算:60÷20
①读题,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②通过小棒图的直现演示,理解算法。待学生说出结果后,设问:你是怎么想的?(由学生回答:要算60除以20,就要想60里面有几个20?也就是几个20是60?因为3个20是60,所以60除以20得3。)
③教师指出:要算60除以20,我们只要想6个十里有几个2个十,就是只要想6里面有几个2,用乘法口诀三二得六,所以60除以20得3。
3、巩固新课。
做教科书第37页例3后面的“做一做”题目。
4、教学例4。
出示题目。例4有儿童服装150件,每50件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1)读题,结合插图(通过投影放大)理解题意。
(2)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求150件可以装几箱,就是求150里面有几个50,所以用除法计算。)
(3)列式:150÷50
(4)结合插图理解算理。每盒10件,每50件装一箱,要算150里面有几个50,就要想几个50是150,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也就是3个50是150,所以150除以50得3。(或15个十里面有几个5个十。)
(5)完整解答。
5、巩固练习。做教科书第37页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三、课堂小结。
结合读教科书第37页,师生议论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在议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今天学习的是“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十,除数是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四、课堂作业。做教科书练习八的第6-10题。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
(二)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即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物中引出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的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表示.如:我们国家的领土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大约12亿;我们学校有学生大约1200人等等.这样做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二)学习新课出示例题:
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06接近哪个整百数?(接近200)206≈200用“≈”连接,“≈”叫做约等号.读作:206约等于200.
讨论下面几个数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求的?314≈300(十位上的1不满5)325≈300(十位上的2不满5)336≈300(十位上的3不满5)347≈300(十位上的4不满5)那么我们进一步讨论284接近哪个整百数?为什么?怎样想的?
284≈300(十位上的8满5,把十位、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向百位进1)继续进行小组讨论:395,486,573,264,358的数大约是几百?
395≈400
486≈500
573≈600 264≈300
358≈400根据同学讨论的情况,归纳小结:
要求三位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它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也就是4或3,2,1)就把位和个位上的数去掉写成0.如果满5,(也就是5或6,7,8,9)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这样的方法我们称作“四舍五入”法.(三)巩固反馈
1.说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投影)(1)386≈400
(2)247≈200 579≈600
739≈700 462≈500
305≈300 758≈800
428≈400观察比较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两组题都是求三位数的近似数.
不同点:第(1)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满5,(大于或等于5),所以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1.第(2)组各数十位上的数都不满5,(小于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舍掉改写成0.
请同学们强调:把一个三位数改写成整百的近似数关键是什么?关键是看十位上的数是否满5,来决定四舍五入.
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呢?出示:6250大约是几千?6250≈6000
6250百位上是2(小于5),就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2.做一做.(投影)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独立写在本上)3845≈4000
2489≈20xx 5290≈5000
4562≈5000 2908≈3000
8397≈8000
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求一个四位数的近似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否满5,百位上的数不满5,直接把千位后面的尾数舍掉改写成0.如果百位上的数满5,把千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向它的`前一位进1)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总结: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位、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作业:看书第20、21页.小资料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有关近似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经常遇到.在多位数读写之后,教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与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小数取近似值做准备.
取近似数的时候,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实际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小学主要讲常用的把一个多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例如和,和,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和,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1和4,不足一万的一半,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和,尾数最高位千位上是5和8,等于或大于一万的一半,把尾数改写成0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可以依此类推.〔四舍五入法〕
这是取近似数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数按需要截取指定数位后,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称为“四舍”),这样得到的近似数值叫不足近似值;如果去掉的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数上加1(称为“五入”),这样得到的近似值叫过剩近似值.例如:20÷7=2.……
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得20÷7≈
(四舍)用四舍五入法使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20÷7≈
(五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有关近似数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又不生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就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用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数量很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这样学生既认识到近似数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一新知识.
教学例9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206接近哪个整百数.由于数字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说出206接近200,情绪自然很高,老师接着出示314,325,336,347这几个数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自己悟出“四舍”的方法,至于“五入”学生自然是自己获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判断掌握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三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研究如何求四位数的近似数,这是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关键.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1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
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三年级关于数学的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活动,学会推算出日期。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情景学会根据条件推算日期。
教学难点
掌握倒推和跨月的日期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结合生活,引入新课。
1、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日。
2、猜老师的生日
你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吗?谁来猜一猜?
逐步给出提示,如:
(1)第二季度。
(2)这个月是大月。
(3)是这个月的第12天。
二、 创设情境,探究推理。
1、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独立思考)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2、说一说,解决简单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模仿练习,如:一年的倒数第5天是哪一天?)引导学生讨论:淘气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你自己的看法。
3、议一议。
师巡视、提示、纠错 。重点关注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思考。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书上P72上的填一填。
2、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你知道吗?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 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每天读9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
2.记住每个月和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
教学准备:
不同年份的年历、自学感悟、制月历的表格
教学设计过程:
导入环节
(师生谈话并出示地震和奥运会图片)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xx年有许多日子让我们难以忘记。还记得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呢?
(生述)
刚才叙述时间时用到了比时、分、秒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什么?
(生述)
同学们说了许多,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这节课我们详细研究一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年月日)
自学感悟环节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年历,下面我们对它进行仔细观察并独立完成自学感悟表上提出的问题。(生观察并独立完成)
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生述师板书)
预设:
生:一年有12个月
生:1、3、5、7、8、10、12月每个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师:你观察的是哪一年的年历?
生:xx年的。
师:谁观察的不是xx年的?(生举手)
师:那你们发现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说的是不是一样?
生:一样。
(师随即介绍大月和小月)
生:2月有28天
生:2月有29天
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
(师介绍平年和闰年)
生:一年有365天。
师: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
师: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学都是这样列式的吗?
生:31乖7再加上30乖4再加28等于365天。
师: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
生:不是。还有366天。
师:因为平年闰年2月天数不同,所以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也不同。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师:我们做个举手游戏:听到大有举左手,听到小月举右手。(师生共做)
师:我发现总有出错的同学,谁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很快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生:拳头法。(生并做介绍)
师:书上也介绍了这种方法,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样?打开课本48页,看谁看得最认真。
(生看)
师:会数了吗?
(师生共同看大屏幕数一次)
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儿歌法。
师:(师课件出示)每人读三次,看谁先读完。
师:“腊”是什么意思?“三十一天永不差”是什么意思?
自学检测环节
师:下面检测一下大家对刚才内容的理解。
(课件出示练习题:)
重难点突破环节
(课件出示1984---1994年二月天数统计表)
师:同学们,从这个表中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每相邻的4年中有一个闰年。
师:平年和闰年为什么会这样有规律地出现?
(出示小资料并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师:根据这一规律,有人发现平年和闰年的出现与4有这样的关系:(课件出示1984----1994年年份除以4的算式)
师:通过这些算式看谁能找到平年和闰年的秘密?
生: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这一年就是平年,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这一年就是闰年。
重难点检测环节
(课件出示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毖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缱映印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绷私庵柿康ノ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比鲜豆ぞ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苯樯芴炱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蹦阒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毕胍幌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碧致郏耗闳衔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狈肿榛疃: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倍懒⒆饕担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7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18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能够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初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灵活地掌握试商方法。
3、教学关键: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关键在于试商必须熟练。试商的方法很多,多数采用四舍、五入和口算翻倍数的方法。当除数的个位是1、2、3时舍去;当除数的个位是7、8,9时进1;当除数的个位是4、5、6时,先看作个位是5,再翻倍数,如16看作15,再想2个15是30,3个15是45等等。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外,还要辅以口算的训练,口算训练的针对性是很重要的,因为除数是两位数,在试商时总是用一个数去乘除数,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试商的能力。
1、口算除法
(1)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数整百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上的内容,练习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学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整百、整十数的方法。教学关键: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整百、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30÷3 36÷3 60÷6 900÷3 80÷2 48÷4 84÷2 240÷2 840÷4 480÷4 42÷2 420÷2 63÷3 880÷8 550÷5 600÷6结合学生的口算过程。让学生讲述:30÷3 42÷2 63÷3 480÷4的口算方法。
2、学具操作。
全班学生练习;把3捆又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可以分得几捆几根?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学过了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但仅限于被除数的每一位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如果遇到被除数每位上的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怎么办?这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教学例
1、口算42÷3
(1)学生试分小棒:把4捆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当学生碰到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教具示范演示。
突出:4捆3等分,剩下1捆怎么办?与2根合在一起为12根,再3等分。
教师边演示边归纳操作步骤: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根的,后把整捆与单根的合起来。第一步:3捆3等分,每份1捆;第二步:(剩下1捆拆开成10根,与2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3等分,每份4根;第三步:把1捆与4根合起来是1捆4根。接着,全班学生在座位上完整地操作学具一遍。
(2)引导学生理解口算过程。
42÷3=?
①30÷3=10 ②12÷3=4
③10+4=14
(3)指导学生学会看第36页教科书的分小棒示意图,让学生复述口算过程。
3、练习。完成第37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板演:32÷2=?
①先操作学具:把3捆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②再口算得数。③后复述口算过程。
(2)独立练习其余两题。
4、教学例2。口算:420÷3=?
(1)审题,例2与例1有什么异同?
(2)讨论:怎么想?
①把420看作42个“十”,42个十÷3=14个十,就是在14后面添一个0。
②把420分解成300与120:300÷3=100,120÷3=40,100+40=140
(3)归纳:两种解法都对,但第一种更为简便。
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37页例2下面“做一做”题目。四、作业。做练习八的第1—5题。
(2)用整十数除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习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三、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习)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
并说说算法。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案 2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下面那些话是表示重量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问:你见过下面哪几种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你知道哪个是重量单位吗?
观察图像,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3.总结: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体有多重!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理解并掌握该方法。
2、把2种方法加以比较,从而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把握,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再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光盘或者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们来估计一下这几题的商应该是几百多,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如:984÷2984÷3984÷4984÷5
问:是不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都会是几百多呢?说一说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指出: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百位够除的,那商就是三位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种情况,也就是百位不够除该怎么办?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除)
二、出示例题:
1、光盘演示例题。问:把你看到的信息读一读,说一说。
要求“卖了多少千克鸡蛋?”要怎么列式?为什么?
板书:312÷4(学生说,教师写)
2、估算:
它的得数大约是多少?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及时肯定一些好的估算法。特别是要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百位上的3不够除,要看前两位即要用31个十去除以4,得到的是几个十。
3、竖式计算:
写完后问:这第一步计算就有挑战,你说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适当板书。强调:7要写在十位上
多问几个学生:为什么这个7要写在十位上?
接下去的你会算了吗?请大家继续算,写在书上。
4、验算。
学生自己验算,完成一开始的横式。
指出: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过程。
小结:这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但它的得数就是一个两位数。请大家和同桌简单交流一下,同样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还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就是两位数了?
三、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书上第3页的第1题。
完成后请同桌互相交流:算对了吗?写得规范吗?
全班交流: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想提醒大家?
四、作业:p.4第2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3
【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指令有:“横着摆2个”,“左侧正方体上方竖着摆3个”,“在最右侧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等等。
3.学生同桌间游戏。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提问: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回答:用了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
提问:从侧面看是几个?
回答:2个。
提问:上面的方块在左边还是右边?
回答:右边。
是这个图形。
三、操作活动三
教师讲解三视图,让小组学生根据三视图信息完成立体图形的搭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关于数学的教案 2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索。
二、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第26页第1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5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提高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吗?
3.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针对小组汇报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板书,同时对学生的汇报予以肯定和鼓励。
5. 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全面。那么笔算减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样进行验算?怎么样估算?接下来,我们就先对笔算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提高
1.梳理算法。
(1)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题呢?(老师板书)
(2)独立完成黑板上这些题。
(3)订正。
在计算笔算加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笔算减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4)要想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5)谁来说说加、减法有哪些验算方法?
(6)把刚才的题进行验算,全班集体订正。
2. 反馈测试。
(1)练习十第1题。
①独立完成
②任挑2道题进行验算,写在旁边。
③(出示课件)全班订正、反馈。表扬鼓励。
(2)小老师。
①比一比哪个老师当得好?看谁不但可以挑错,还能给同学们讲清楚。
②集体订正
(三)拓展应用
其实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学好计算还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
(1)练习十第2题。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么跟它有关系的数学问题?
④边出示问题边订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37+118=455(只)
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455+337=792(只)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图书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这道题。
合作要求:A. 给同桌提一个问题。
B. 每人根据同桌提出的问题,先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
C. 根据这个问题列式计算。
D. 提问题的同学进行验算,检查其计算的对错。
④全班交流。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6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 8。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 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 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在生活中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 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8 ≈ 240(元)30 ×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 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同桌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1:32×8≈240(元)240元﹤250元30 × 8=240答:带250元够买门票。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2× 8=16(元)240+16=256(元)256元﹥250元30× 8=2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2× 8=16(元)16元>10元30× 8=240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 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 8,把29看作30,30× 8=240,够买门票。 32× 8,把32也看作30,30× 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2)和例题29× 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 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大纲要求: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一要符合实际,二要方便计算。课上出现了4种方案:104x49第一种:把104看成100,把49看成50第二种: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种:104不动,把49看成50第四种: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经过学生间的激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在讨论慢慢发现了第四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因此,教学时要重视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案 27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秤。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 1 千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建立 1 千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包、文具盒等,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重量。
(2)引出课题:千克和克。
认识千克
(1)介绍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可以用字母 “kg” 表示。
(2)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 1 千克有多重。可以准备 1 千克的盐、1 千克的苹果等,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受其重量。
(3)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 1 千克。
认识秤
(1)展示各种秤,如天平、电子秤、台秤等,介绍它们的用途。
(2)让学生观察秤的刻度,了解如何读取物体的重量。
(3)用秤称一称一些物品的'重量,让学生实际感受秤的使用方法。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千克的认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估计一些物品的重量,然后用秤称一称,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1 千克有多重。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感受 1 千克的重量,并学会了使用秤称物体的重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案 28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认识,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知识,能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播放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人们在购物时是如何关注物品重量的。
(2)提出问题:如果你去超市买东西,怎样才能知道物品的重量呢?
知识回顾
(1)复习千克和克的概念、单位换算以及秤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克和克。
小组探究
(1)分组活动。
给每个小组一些不同的物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这些物品的轻重。
小组讨论,总结出比较物品轻重的方法。
(2)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解决问题
(1)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妈妈买了 2 千克苹果和 3 千克香蕉,一共花了 30 元,苹果每千克 8 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解题方法和结果。
创意活动
(1)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以千克和克为主题的数学小游戏或小制作。
(2)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课堂总结
(1)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 2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2×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数一数:
2.买铅笔
3.实际应用
4.7×3+48×6+35+2×8
2×6+54×9+63+6×7
5.填表。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