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精选6篇)正文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精选6篇)》

时间:

《西门豹》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这次为您整理了《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精选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1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

上海市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 朱惠娟

【教学片断】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生:我们要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生:多读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板块花时不多却十分重要,避免了学生许多无效或低效的学习活动,维护了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严肃性,防止了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就是课堂学习并不有效现象的出现。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否落到实处,一个关键问题是老师有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时空。不少观摩课常常有很不错的设计,可是过于小家子气。时常教师的教学导语出口,听课者这边刚刚记下,那边已经让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评价了。没有学习过程,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言?没有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交流汇报的成果还会真实吗?而林亚华老师给孩子们的研究性学习的时空是实在的。让学生在第二、三大段的语言材料中去研究,空间是充分的,又在本处留下7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学生的独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间。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上西天,送新娘回家,他是一语双关。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既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上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生:书上说,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虽然西门豹没有将他们投进漳河,但也惩罚了官绅。这样一来,他们再也不敢做坏事了,而且听了他们的求饶,老百姓就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用“边读边说”的方式交流,既是读中感悟的研究结果的呈现,又是自然的思维与说理的训练。更应当肯定的是林亚华老师将“边读边说”控制得当,见好就收,3分钟左右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

【评析】

讨论创新教育将不可避免地要说到研究性学习。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他们而言,所谓创新性学习,不是真的期望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指他们经过研究性学习,发现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或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研究性学习就把这种“发现和重组”的过程当做追求的重要目标──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小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历和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某一个具体的字词句或阅读的知识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广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注意创设一种需要研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巧妙切入 自读探究──《西门豹》教学片断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姚 琼

1、默读课文第10~1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写上“巧妙1,巧妙2……”)

2、四人小组研究:

你们觉得哪一处最能体现西门豹惩治的巧妙?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赛一赛,谁能读出这句话巧妙。

3、小组研究,教师指导。

4、汇报交流,展示点拨:

“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泊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⑴ 四人小组起立,小组长主持汇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其他组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 有补充吗 )(板书:救姑娘,投巫婆)

⑵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的:

① “不漂亮”:

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为什么要说新娘不漂亮?

② “麻烦”:

“麻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③ “河伯不会满意的”:

西门豹真的相信有河伯吗?

④ “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说明巫婆已经淹死了。

5、你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⑴ 救出新娘。

⑵ 惩治巫婆。

⑶ 破除迷信。

⑷ 教育百姓。

【反思】

本案例中,我以“这个借口到底巧妙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读探究,小组合作钻研讨论。这个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他们自主地阅读,主动地合作,自奋其力,自求其果。在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合作过程中,学生读读,写写,争争,议议。课堂上形成了探究,讨论,争辩,认同的热烈气氛,真正体现了生命激qing的参与,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

2、读懂每个自然段,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4、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为百姓除害的;练习分段,说段意。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西门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联系课文想想,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要改变邺地的状况,必须解决河伯娶媳妇和年年闹旱灾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解决河伯娶媳妇的问题的?

2、上节课我们讲了,西门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妇的实情后,他是怎么说的?请看P122,我们把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

二、教学第二大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大段(10-12自然段),自学课文,学这一部分,由老师提三个问题(挂小黑板),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小黑板上这几个问题: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心情怎样?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①我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几道思考题。

②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理解这几个问题,我们来采取分组、分题重点学习的方法:一大组着重思考第一个问题;二、三大组着重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稍难一点;四大组着重思考第三个问题。你那道思考完了,也可以思考其他组的问题,等会可以抢答。时间为2分半钟,开始!

(二)大家刚才自学认真,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几道思考题,先看第一题,第一大组重点回答: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处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七十多岁的巫婆和十来个女徒弟:女孩子泪流满面……)这时候,作为初到邺县,要治理邺县的长官西门豹心情怎样?(对官绅、巫婆痛恨;对女孩子同情)小结:第一大组学得很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第二个思考题,二、三大组重点回答,其他几组可抢答。

2、用"~~~~"勾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⑴谁来读读你勾的句子?

⑵老师把西门豹说的这段话写在灯片上,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齐读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课后第三题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加了着重符号: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

③你谈谈你对这几个带点词语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长得不乖。这儿并不是真指姑娘长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护这个姑娘。不会满意:不高兴,不同意。河伯不高兴就会女大水。选个漂亮的:找个长得好看的,这儿也是一个借口。)师小结:这三个带点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借口。

④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会满意,就要发大水,要解决河伯不满意,只好派一个人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再先个漂亮的送去。)师小结:的确是这样,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会满意,只有再找一个漂亮的送去,选谁给河伯说一声呢?(巫婆)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⑤我们理解了几个带词的意思,又弄清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两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门豹不仅赞同河伯娶媳妇,而且三个"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慎重的,要为河伯选个漂亮的媳妇,同时客气地叫巫婆去给河伯说一声。真正目的:保护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⑶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应如何读,谁来试试?(指名2人读,全班读一次)

⑷西门豹语气平静,态度坚决,一个"叫"字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板:投巫婆)

⑸看幻灯:这就是西门豹命令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的情景。长期宣传迷信,残害妇女的巫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⑹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读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两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用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①"将计就计"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展计策。)

②再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计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计策?(利用了巫婆编造的漳河里有河伯这个神,并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的计策。而西门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巫婆去见河伯,达到了处死巫婆的目的。)小结: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处死了巫婆。二、三大组回答二个问题时,发言积极。过渡:西门豹又用同样的办法,又一个"叫"字,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里。(板书:投官绅头子)我们来看第三个思考题,四大组重点回答。

3、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①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②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③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小结:这三个问题,同学们自学得不错。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大段中的13、14自然段。前面是老师提问,同学们思考讨论这三个问题的,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可默读,可小声读),自己提问,看你们有什么问题?看哪些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学生自读,学生提问)有的同学提问很有份量,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来重点讨论同学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其它的问题下课后再讨论:

1、其它官绅为什么要提心吊胆?(官绅头子投下去了,他们害怕轮到自己。)

2、其它官绅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们十分害怕被投进漳河,投下去就没命了。)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恶;②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小结:西门豹在了解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将计就计,三个"叫"字,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文章,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1、巫婆和官绅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绕声,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勾出。("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结果怎样?

3、西门豹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好日,以送新娘为名,当众处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这件事教育了老百姓,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弄清了愚弄他们多年的河伯娶媳妇原来是假的。这样,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就破除了。这正是西门豹要达到的目的。同学们,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邺地的长官,你会用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①四人一组讨论。

②指名说,不同的办法。过渡: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有很多办法都不错,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种方法的利弊。我把同学们想的办法归纳了三类:一类:找借口的办法。比如让巫婆、让官绅的女儿去跟河伯配,当河伯的媳妇,这一类办法与西门豹的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差不多,都能达到惩治巫婆、官绅的目的,只是借口不同,大家开动了脑筋的,有创造性。二类:了解情况之后,选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当众处死巫婆、官绅头子。这种办法好在哪里?(能惩治巫婆和官绅),不好在哪里?(不能教育百姓,这个迷信难破除。)三类:把巫婆、官绅先审问、退钱,然后再像西门豹那样惩治他们。这种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官绅,又教育了老百姓,还要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我认为这个办法更妙、更富有创造性,应该说比西门豹的办法更好。

三、教学第三段。

1、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这一段文。学这一部分,老师不提问,同学们也不提问,你们自学了这段后,谈谈你对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自谈对第三段文章的理解。(①段意:主要讲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得到了好收成。②为什么开渠引水?要使老百姓生活变化,必须解决年年闹旱灾的问题。③和上段的关系。西门豹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去开渠引水,庄稼才能丰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人们照样逃离,就不会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

四、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内容得到理解了,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

(全国第五届创造教育年会观摩课)◆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3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说——悟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引导到理解当时迷信对人们的影响的氛围。

3、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本课的内容。

4、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依靠对语境的深刻了解,进行总结性写话,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悟想象倾吐出来,自觉主动地投入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之中。

5、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一些骗人的迷信活动,培养学生反对迷信、热爱科学的品德作风。

教材分析

《西门豹》是根据《东周列国志》改编的历史故事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绅借口河伯娶媳妇欺骗老百姓,于是他将计就计,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并大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好品质。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西门豹》是一篇传统的历史故事性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读,以读为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读中感悟,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深刻感悟西门豹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0——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象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3、通过对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方法之巧妙的探究性阅读,了解西门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敢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兴利的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

难点: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最根本原因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巫婆和官绅用给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再加上年年闹旱灾,这样的情况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借助给河伯娶媳妇的计来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二、研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自悟

师:要研究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呈现课件:

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学生自由朗读相应段落,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师生共同品悟

板块阅读一

师:话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送新娘了。来到漳河边,西门豹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

生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

师呈现课件: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土地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齐读一遍,师引:西门豹说……

2、课件单独呈现西门豹说的话。

3、师引生读: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指名2位同学读。

师范读,让生点评。

师从学生的点评中指导读好“不行、不漂亮、不满意、麻烦”等词。

(指名读,齐读)

4、师: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难道西门豹相信真有河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说西门豹的想法。

师:从你们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才是真呢?

课件先呈现:

“不行,这个 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课件再呈现: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生分析西门豹的用意,师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把答案填入横线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通过句式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分析,继而了解到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这个借口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以此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师:哦!我明白了,就算此时新娘是美女西施,西门豹也会说……

他的目的就是……

生回答。

预设:救下新娘,惩治巫婆。(板书)

6、师: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惩治了巫婆,真是大快人心啊!让我们再读西门豹这句巧妙的话。

(生齐读)

板块阅读二

师: 就这样,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惩治了巫婆,那他又是如何巧妙地惩治官绅的呢?

生回答。

师:文中像这样巧妙的语言还有很多,就在巫婆沉下去的时候,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和官绅说了两句类似的话 ,谁来读一读。

学生找到两处,生读完后,师课件呈现: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1、请学生自由读读这两句话,和同桌研究研究西门豹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讨论分析西门豹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西门豹假戏真做的妙处。)

2、师小结:可以看出西门豹当时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前者是借口让官绅去催一催巫婆而惩治了官绅的头子,后者是利用官绅头子的命运来教训官绅,让他们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让老百姓明白这是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阴谋。

师:西门豹果真用计巧妙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你看: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师出示官绅们惊慌失措的图片和文字。引读:官绅一个个……

1、看着官绅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各位“百姓”,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板书:教育百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发挥想象,让学生以百姓的身份说出河伯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学生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师小结:西门豹的计可真妙啊!当初是巫婆和官绅用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而西门豹却利用河伯娶媳妇这一计不但救下新娘,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同时还教育了百姓明白了漳河里根本就没有河伯,这一切都是骗钱害人的迷信活动。这就所谓的“将计就计”。

板书:将计就计(先写2个计再写将计就计)。

三、总结性写话:

1、教师引语:就这样,西门豹救下了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你当时就在漳河边,你会想些什么?

课件呈现:

请你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角色,写写当时的感受:

你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曾经失去女儿的老人,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侥幸活命的官绅,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

学生反馈自己的感受:

(1)学生个别说。

(2)学生拿出自己所写的感受大声地读出来。

(3)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多亏了西门豹这巧妙的将计就计。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并进行多角度畅想,自由表达内心强烈感受,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书写的空间。)

2、师:送走了巫婆和官绅,送走了封建迷信,一心为民的西门豹还为百姓们做了什么呢?

生:自由读第16自然段,回答。板书:兴修水利

3、师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好官-——西门豹。

板书设计

救下新娘

惩治官绅

教育百姓

兴修水利

30、西门豹

西门豹

将计就计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板书)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

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

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自由读、指名读。

(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能力。)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看,河伯还真灵。因为每年给河伯娶媳妇后,漳河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事实上,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正是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6.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过渡: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学课文。

提示:把课文中描写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小组合作研讨。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插图)

要点:(1)西门豹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麻烦”是从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4.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她的办法妙在哪里?

5.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提示: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

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6.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西门豹的过人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兴修水利

l.生齐读这一段。

2.概括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

五、朗读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六、练习复述课文

要求:①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顺序。

②注意用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

1.生自由练习复述。(出示课文插图)

2.指名到台前复述。

七、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15.西门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板书)

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

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

(1)自由读、指名读。

(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能力。)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看,河伯还真灵。因为每年给河伯娶媳妇后,漳河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事实上,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和官绅正是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6.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过渡: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1.自学课文。

提示:把课文中描写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小组合作研讨。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插图)

要点:(1)西门豹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麻烦“是从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

(2)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表面上是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4.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她的办法妙在哪里?

5.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提示: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目的是将计就计,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巫婆和

官绅的真面目,通过假戏真做,严惩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达到了破除迷信的目的。用事实教育了老百姓。)

6.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受西门豹的过人才智。)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自然段)——兴修水利

l.生齐读这一段。

2.概括主要内容。

(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

五、朗读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

六、练习复述课文

堂大舞台 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篇5

时间:2009年5月15日

地点:泸县梁才学校

活动:泸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

执教:叙师附小  何斌

【课前互动,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还记得我吗?

生:记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能说说我在你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吗?

生:很好玩。

生:比上体育课还好玩。

生:你很幽默。

生:很帅(众笑)

师:谢谢!你也很漂亮。

师:你们刚才都是从何老师的外表来谈留下的印象,好象都没说到何老师的内涵,(众笑)不过,这事儿不能怪你们,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认识我才一天,要充分地了解何老师,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知道我更多事才能了解得更深入。其实你们昨天除了认识我以外,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记得他的名字吗?

生:记得,西门豹。

师:是的,我们要想更多地认识他,就得知道他的事情才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深入课文去了解西门豹的内涵吧!请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跟着何老师好好地写一写他的名字。(板书,学生书空)

师:让我们轻声地叫出他的名字吧!

生:西门豹(读得不够轻)

师:再轻一点。

(由外表谈印象,由谈自己到谈西门豹,既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引入了课题,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巧妙的让学生明白:要了解人物的内涵,就得了解人物的更多的事。)

【初入文本,感知人物】

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我们在昨天也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大家还记得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吗?

生:是巫婆和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师:这是人为的,有别的吗?

生:年年闹旱灾。

师:刚才两位孩子说到了两个方面,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天灾

生:地祸。(众笑)

师:人祸,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天灾人祸。

生:天灾人祸,天灾人祸。

(由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天灾人祸”)

师:孩子们,看来你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件事的真相了,西门豹他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先不忙回答,我们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上班的不是西门豹,而是你、你、你、你、(师指学生)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先调查。

师: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后呢?

生:我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来。

生:我要把他们都灭了。(众笑)

师:你的回答真是让我们大快人心啊!是啊,孩子们,西门豹是这里最大的官,我也在纳闷啊,他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过来杀了不就完了吗?可他这样做了吗?

生:没有。

(换位,让学生置身其中,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让学生比较出西门豹的办法与众不同。)

师:是的,他没这样做,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其他的办法来惩治他们,那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妙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9——14自然段,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并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如果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研读文本,感悟人物】

生:(自由读书,画句子)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

师:你是抓住西门豹说的话来体会的。(面向其他学生)你们也勾到这一句了吗?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

生:我是抓住“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

师:孩子们,何老师发现你们大多数都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音啊,你能想象到他当时会用怎样的口吻或者说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吗?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自个儿好好琢磨琢磨,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来好好读一读,读出他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明白了吗?

生:(学生自由读,师用话筒随机放到学生面前)

师:(课件出示句子)谁读了这一句?

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你觉得西门豹说的这句话巧妙吗?

生:巧妙!

师:为什么?

生:他是装的。

师:好一个装啊,你认为这时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生:他是想惩罚巫婆官绅。

师:是的,他表面上好像相信,可实际上他是一语双关,这样说只是避免打草惊蛇。你能再读一读吗?(生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还满意吗?

生:满意!

师:睢!这就是自信,这也是你的魅力所在!那你估摸着咱班上哪位同学还能读得好?(生指名读)

师:你果然不负众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意,话外之音。咱们一起像他俩这样读读吧!

(生齐读)

师:除了这一句,还有吗?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还有吗?

生:(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在这两段话中都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

生:麻烦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读得很仔细。这个词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

生:请别人帮忙时。

生:拜托人的时候。

……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常常会用到“麻烦”这个词表示客气。可是孩子们,不对啊,不对啊,孩子们,这两段话是对谁说的?

生:巫婆官绅。

师:西门豹本来是要惩治巫婆官绅,为什么对他们这样客气?

生:他不是真的客气。

师:那你认为他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是要把巫婆投进河里。

生:他要把巫婆灭了。

生:用麻烦,巫婆就不能不去。

生:他是要把巫婆调到河里。(众笑)

师:你是说把他调到河里去工作,对吧?调到河里实际上就是要惩治他。

师:孩子们,西门豹就是用这种幽默而又客气的话语设下圈套,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惩治了这两个害人的首犯。(面向一学生)你能读读这段话吗?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把三个“不”字读得特别坚决,看来西门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啊,可他依然不露声色客客气气,谁能再读一读吗?

生:(读)读出客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还不回来”?(师故意把语气拖长)

生:因为西门豹准备惩治官绅了。

师:谁还愿意读两段话吗?

生:(读)

师:我们大家也像他们一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西门豹的策略真是太——

生:妙 (师拿话筒快速放到学生的面前,四位学生连说“妙”)

(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也是亮点。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正面感受人物形象,通过读、思、议、悟,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品味,凭借教师层层深入的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逐步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别是两个“麻烦”三个“不”抓得准,也抓得巧。训练得也很到位。)

师:是啊,这样的场面太精彩了,如果不去看看太遗憾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漳河边,看看恶人的下场吧。(出示图片)谁一下子就钻进了你的眼睛?

生:巫婆。

师:这时的巫婆可能会想什么?

生:求饶。

生:后悔。

生:心里很着急。

师:着急,你看她嘴巴张得大大的,可能会说些什么?

生: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

生:西门豹,你不得好死!(众笑)

师:我知道,这时的巫婆已经是心急如焚了,已经语无伦次了,可她做了多少坏事,

生:大侠,饶命!(众笑)

师:是啊,又一个语无伦次的巫婆,西门豹是一大人,可不是大侠。西门豹巧妙地、不露声色地将巫婆和官绅头子惩办了,那旁边那些官绅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生:害怕!

师:文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了他们的害怕,用笔把它们圈出来。(学生圈)

生:提心吊胆

师: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时候吗?

(无人举手)

师:犯过错吗?(很多学生举手)当你犯了错,被老师发现了,快被叫到办公室了,你什么感受?

生:很紧张。

生:很怕。

生:怕被打耳光。(众笑)

师:是啊,这是何等的紧张啊,你都产生了这样的想象,也就是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这就叫—

生:(齐)提心吊胆!

师:还有吗?

生:面如土色。

师:是啊,还是那种黑色的土。

生:求饶。

生:直淌血。

师:是啊,不是一点点,而是一直在淌血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吧!(课件出示)

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害怕?

生:怕被丢进河里。

师:为什么怕被丢进河里,不是有河伯吗?

生:那是假的,因为丢进河里就淹死了。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西门豹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老百姓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他们明白了什么?

生:他们都知道是假的,骗人的!

师:是啊,西门豹的这个办法可真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人祸是解决了,天灾呢?是怎样解决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部分更是课堂亮点,课堂气氛热烈,师生思维活跃,都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有了更多的生成。学生从巫婆的表情、神态推想其可能想什么,说什么,从侧面再次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到西门豹办法的巧妙——既惩治了恶人,又教育了老百姓,还破除了迷信。)

师:课文学到这里,在你的心里,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官?

生:正直。

生:一个好官。

师:好一个“好官”!让我们亲眼见见这位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吧!(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议论)

师:虽然他长得可能有点让大家失望,可他在我们心中一样是一位好官,我们一起带着敬佩的感情喊出他的名字。愿意站起来吗?

生:(学生起立读)

师:下课!

(整堂课,教师凭借其娴熟的教学技能,扎实的语言功底,即时的课堂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课堂表现也给了教师极大的鼓舞!师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着读、思、悟、赏的语文活动,在互动交流中一起走近西门豹、亲近西门豹、敬佩西门豹。这堂课荣获了一等奖。)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6

课前放松活动。

师:到这儿上过课吗?看看媒体教室与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说得越多越好。要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地大声说,可以站起来说,可以指指划划,但嘴不能停。

(生同桌互说)

师:要抓住各种机会练习自己的说话能力,说得越多,越经常,就会说得越好。

一、定向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西门豹》。“西门”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先想想应该怎么学习一篇新课文?

生:根据预习和课后的问题来反复学习课文。

师: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有高效率。等会儿要先看清预习要求和课后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2、师:老师整理出两个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

⑴ 用──划出西门豹说的话,用(  )标出本课的重点词句。

⑵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

小结:

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通常运用这三种方法:

⑴ 可以根据课题扩句成为主要内容。

⑵ 写人的文章,把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说清楚了,也是主要内容。

⑶ 抓住课文主要句子,说通顺,也是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读一篇课文,迅速找到主要内容,胸有全局,你就会学得更快。

文中有重点句,句中有重点词,找到了重点句重点词,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些是本课的重点词,快速记忆这些词,看看规定时间内,你能记下多少个?

出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都是……给闹的

投进漳河 提心吊胆 磕头求饶

明白内幕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指名)

2、师:根据课文内容,把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记得就更快了。自己试着说几遍。

(指名)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闹”:“每闹一次”“年年闹旱灾”各是什么意思?

生:闹──造成;每闹一次──娶一次;年年闹旱灾──产生,发生。

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有时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有时另外换个词,如果意思不变也可以,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叙述过程中,师提示“用上主要人物叙述”)

在每一行词后相应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师:这是经过,课文写得最详细,把什么人说什么话怎样做,周围人如何都细致描写出来,平时写作文也要这样;

小结: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了,自己试着再说几遍,一直到说通顺为止。像这样,抓住重点词连词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课文内容

师: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他的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课文中的人物语言写得很生动。把自己当作是西门豹,把刚才画出的句子说一说,多练几遍,看看自己说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书读。

2、出示小黑板:

西门豹: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对巫婆:不行,……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

对官绅头子: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对众官绅: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会儿。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

3、读,读中感悟:

第一句读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讽刺四种不同的语气。

第二句读出十分客气但态度坚决,男生读后齐读。

后几句生自由感悟练读。

4、生合作读:

师根据小黑板的词语说提示语生读西门豹说的话,提示如下:

西门豹通过仔细调查,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因为河伯娶媳妇闹的,他决定将计就计,揭穿骗局,让老百姓明白真相,于是他说──

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看到满脸泪水的新娘,他假装客气,不动声色地说──

惩治了巫婆之后,他继续假戏真做,假装着急地对官绅头子说──

处罚了两个首恶之后,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让官绅们胆战心惊,也让老百姓有充分的时间看清骗局。他继续客气地对──

从官绅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在老百姓了解了真相之后,西门豹不露声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后,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个介绍西门豹在什么情况说这话,一个读西门豹说的话。

6、根据小黑板的提示,自己当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各位老师,开讲。

7、师:自己会说这个故事了,再来感觉一下课文怎么写的,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导读课文中所描述的这样。无论说长说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内容。

四、小练笔

1、师:战国时期的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临漳县北部。西门豹为官一任,破除迷信,发展农业,造福一方。临漳县要为西门豹立传,请大家帮忙。要求:写出这个人物做过的最为主要的事,并对这个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不超过三句话。注意用上“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惩治”这些语。

2、生写。

3、反馈:

生: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在任邺县(现河北临漳县北)县令期间,曾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巧妙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并开凿十二条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发展农业生产。

……

【教后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如何体现?怎样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学语文?我希望在这节课体现我的教学风格:

一是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是充分有效地训练。

三是全员全程参与。

一种追求,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得以实现,我希望在反复的尝试中能逐渐找到自己追求的那种理想状态。

【点评】

山霞中心小学的教师很年轻,教研氛围浓厚,有着良好的校本教研基础,探讨“常态下语文优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题的提出源自于实际的农村课堂教学,从读学说,从说学写,抓住了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的两个根本点,很有实际意义。希望山霞中心小学这一路走来,也能一路走好。

今天以《西门豹》这堂课为话题,来谈语文教学。

《西门豹》一课,正如张老师自己反思中所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充分有效的训练体现得十分明显。

1、拎住了主要词语,帮学生理清了课文脉络,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清主要内容,张老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支点,即记忆重点词。这是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学生在叙述过程中可能会断断续续,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相反,这一环节进一步印证了前面学生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是否准确,让学生对这样一篇课文有了全面的把握。学习方法是渗透在教学中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教学的过程即是不断地习得、感悟和把握的过程。

2、抓住课文主要人物的语言,多层次地朗读,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性格:

这是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通过朗读这一支点,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人物的性格: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读的过程也是理解把握人物性格的过程,也体现了本学段的读写训练重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上述的训练实现了三个突破:

一是对课文中人文理念的把握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语文课上,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悟,就这样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反复体味得以实现。

二是实现了分析课文和朗读课文的两难突破。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分析课文固然也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挤掉了读的时间,学生获得的更多是教师给予的东西。而本节课中,学生基于自己的读、记、写所得到的,则是自己亲身体验的,对他们来讲,将是印象深刻。

三是读与写巧妙地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写是一个难点。本堂课为西门豹立传,既是总结课文内容,也是学生对西门豹人格魅力的再次深入体会的一个契机。真正实现了充分有效的训练。

当然,四年级学生是否能为人物写传,全员全程参与如何真正落实,这些都有待商榷。

教师的课应该从大处着手,以前人们把课堂教学视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技巧和技艺的。而现在则不同,新的课程理念是从生命的高度,从师生生命活力的展现这一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应该说,这种认识是符合“艺术”这一概念的本原意义的,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深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