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 会读比、写比、知道比的各个部分名称。
3. 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
沟通比与倍数、分数(百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理解比是一种关系
1、引入比。
(1) 问题:一个摸球游戏,在盒子里要放黄球和红球两种球,要求黄球和红球按4比1,应该怎么放?
方案1:黄球4个,红球1个。
方案2:黄球8个,红球2个。
讨论:8个对2个应该是8:2,为什么也可以说成4:1,你能说明理由吗?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1个看作1份,4个就是4份,2个红球也可以看作1份,黄球有这样的4份,所以是4:1。黄球个数是红球个数的4倍。
方案3:红球12个、白球3个;红球16个、白球4个;......
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是4:1?
(2) 红球和黄球的比呢?
(3) 小结:黄球个数除以红球个数等于4,黄球除以红球等于1/4。两个数的比其实就是两个数相除,4:1就是4除以1,1:4就是1除以4。
2、认识比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中间象冒号的叫做“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后面叫做比的“后项”。
二、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
1、出示羊毛衫图。
(1) 讨论:从这个2:3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交流:兔毛是羊毛的2/3;羊毛是兔毛的1.5倍;兔毛是这件衣服的'2/5。羊毛是这件衣服的3/5。……
(2)2:3是羊毛和兔毛的比,那么,3:2是谁和谁的比?
2、出示新生儿图。
(1)讨论:这里的1:4是什么意思?
交流:1:4是指新生儿的头长是身长的1/4,身长是头长的4倍。
(2) 如果新生儿的头长是10厘米,那么身长是多少?头长是15厘米呢?新生儿的头长是1米呢?
说明新生儿的头长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新生儿的身高在40到60之间。
(3) 讨论:(指名以为学生)这位学生的头长与身长的比是:4吗?那么你估计大概是多呢?也就是说这个1:4是特指新生儿的。
3、举例。
三、完善比的意义
1、出示:我坐飞机从杭州出发到成都,飞行的路程大约上1800千米,大约飞行了3小时。
(1)你看出了什么?
交流:飞机飞行的速度是1800÷3=600千米/小时。
1800:3,这是路程和时间的比。
(2)我们以前学的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其实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结果就是速度。我们称它为“比值”,这里的600千米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2、出示:嘉兴的特产是五方斋的粽子,花20元可以买4个。
讨论:你看到比了吗?
交流:总价和单价的比是20:4=5元/个。这里的比值就是单价。
四、总结提升
1、 总结
(1)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说说什么是比?
(2) 比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很多知识有联系,你能说说吗?
2、 应用。(机动)
(1) 出示:地球储水量中,淡水与海水的比是4:141。
从杭州坐火车到成都,路程约是2480千米,需要行驶41小时。
今年流行16:9的宽频数字电视。
最新统计显示:我们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约为119:100。
(2)说说你看懂了什么意思?
《比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富有教育意义的神五飞天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学过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的意义”。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比值的含义,知道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
(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
(2)比的后项不能是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2~53页比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引入: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将要举办什么盛会啊?(北京奥运会),在上届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么关于奥运会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播放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在学生说出的资料中选出中国金牌数和俄罗斯金牌数:中国获得金牌32块。俄罗斯27块。
你能列出算式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所得金牌块数之间的关系吗?(这里可能有学生列加减法,也可能会有除法。选出除法算式分析)
32÷27表示什么意思?(中国得的金牌是俄罗斯的几倍)
27÷32表示什么意思?(俄罗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国的几分之几)
2、联系奥运,分析题目.
在奥运会上,你认为我国的哪块金牌的分量最重?(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没有人说刘翔,教师就稍微引一下
新科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用沉甸甸的金牌让轻视黄种人的人闭上了嘴巴,他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中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下面我们就共同回顾一下刘翔的夺冠历程(播放刘翔夺冠视频)。
看了这一段内容我们都非常的激动,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你知道刘翔的夺冠成绩是多少吗?(12.91)
那你知道他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吗?
如果我要你们列式来求该怎么求呢?(110÷12.91)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路程÷时间=速度)
看完奥运,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事情
3、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栾人璇你们这组同学起立。请其他同学数数他们组女生几人,男生几人?你能用什么式子表示他们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4÷3和3÷4,分别问学生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两三位数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测量物体导入,了解小数的产生。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张四边形彩纸,你猜测一下它是什么图形?
2、那只是我们的猜测,怎样才能难我们猜测的结果呢?
生:用对折的方法(真善于思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测量
师:怎样测量。
生:四边长度是否相等。(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四边形彩纸,那我们就用刚才这名同学所说的测量四边长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图形。拿出尺子开始吧!把测量完的长度分别写在四边的括号里。(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
师:同学们都量好了,谁来汇报一下你验证的结果。
生:是正方形,边长长度都是厘米。
师:是正方形吗?四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我写在这好吗?
师:有和这名同学数据不同的吗?
师:怎么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验证错了吧?
师: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头。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整数,也有小数。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用到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图形边长的时候因为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所以我们用到了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也运用到了小数呢?
师:你们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师这也搜集了一些,谁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很多情况。引出课题。(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实际。)
大家读得都很准确,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这一节课,我们要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
师:我今天也带来了几个小数,请大家注意看。
师:你们猜接下来老师要写哪个小数。
板书: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1、让我们来看这个小和0.1,它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进行验证的那张正方形纸,我们把它看作是1,那这样的2张呢,10张呢?
师:如果想用这张纸表示出0.1这么大的一块,你估计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给大家看。
师:这个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0.1那么大小的一块。
生:汇报。
师:现在谁能说说0.1所表示的意义?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只能是正方形平均分吗?
师: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除了0.1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师: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0.1和0.9合起来就是多少?
师:看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呢?
这些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三、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1、如果要表示0.01那么大小的一块,你会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你们认为是这样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教师演示这样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0.01所表示的意义呢?表示百分之一。
师: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有一百个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一涂,自己创造出一个小数来。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涂了几格,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师:你创造的小数是多少,猜猜他涂了多少个格子。那空白部分应该是多少呢?
4、用这一环节引出0.4和0.40。区分意义的不同。
这样的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四、认识三、四位小数的意义。
1、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三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呢?
师: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师:那千分之31写成小数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个很大的。三位小数,你认为应该是多少?
4、它和谁合在一起才会是1呢?
五、巩固应用。
1、把一米长绳子分成10份,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释下面题中小数的意义。
周末天天去一个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买了一支铅笔用了0.3元,来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时。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时=()分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3、通过观察、测量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关系。
4、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小数学概念。
2、小数表示形式。
3、理解小数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
2、教室窗户的宽是米;
3、一份汴梁晚报价格是元
4、每度电的价格是元。
5、一棵包菜的重量是千克。
6、奥运冠军刘翔的身高是米,体重是千克。
问题思考:
为什么在这些地方需要用小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这些小数,在读的过程之中,如果有错误,教师当即指导。
问题:
1、这些都是小数,你知道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呢?
2、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这样的设计在于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新授部分
1、米表示什么意义?谁来说说(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完整说:刚才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就是1/10米,还可以写成米。谁也来就像这样完整说一说。
师:这就是米的意义。对照板书中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思考后再交流,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反之,一位小数也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问题:十分之五等于多少?等于多少?
我们过去三年级所认识的米、米以及米都是表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得到的分数,那么1米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呢?
每份长1厘米,就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米。
问:谁愿意再来说说米的意义。学生完整地说出: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1厘米,就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米。
想一想米表示什么?
重点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
观察:对照板书,那么你们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得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师:能举些例子吗?现在我们如果将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多长?用分数、小数如何表示?
你又能发现什么呢?(得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请再举例。
师:如果将1米平均分成份呢?能再举例吗?
接着学习下面的几个小数:元、元、千克
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归纳:刚才我们分的是1米、1元、1千克等,都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我们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三)练习加强理解
1、读小数:元米千米千克
2、1厘米=()/()分米5角=()元
3、王新买了三本书,价钱分别是9角8分、7角、3元2角。如何表示
四)教学反思
1、认识小数是小学阶段教学小数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中量长度、买东西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小数的内容。
2、本节课教学包括一位小数的意义、读写方法,是后继学习比较小数大小和小数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接触小数,小数的读和写并不是孩子的难点,让学生借助生活实际去理解小数的意义才是学生的学习的关键。
3、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元、角引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领会到数学源于生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背诵重点段。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抒情言志的手法,体会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3、理解保尔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抒情言志的手法,体会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熟读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踱着步子()碌碌无为()岔路口()高耸()如茵()栅栏()
2、收集作者资料,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熟知的身残志坚,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人物。
学生回答后,引出保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这样告诉我们: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意义》这一课,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学生先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作品和作者的有关情况,然后教师补充。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家境贫寒,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时,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右眼失明。25岁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斗争,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感情。
2、教师找学生读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其他学生仔细听,然后评价指正。
3、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人物行踪的句子,画出环境描写中表示肃杀气氛和新春气氛的词句。
4、让学生说说画出的表示人物行踪的词句,然后教师引导着学生明确本文的结构布局。
四、把握主旨
让学生说说,读了全文,你感受到主人公保尔怎样的内心世界,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交流后给出答案,教师引导明确:文章通过对保尔瞻仰烈士公墓的所见所思,一方面表达出他对牺牲的革命烈士深沉的哀思,另一方面,通过对烈士们崇高革命理想的沉思,表达出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和人生态度。)
五、探究赏析
1、本文最有特色的是地方就是将景与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主要写了没有生命力和有生命力两种不同的环境,体现两种不同的气氛:一种是肃杀的气氛,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作用是什么?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具体表现在哪里,作用是什么?
(学生自己找出来之后,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后,引导学生明确:
(1)肃杀:“冷冷清清的”街道监狱“阴森森的” “空寂”的广场小镇的尽头“阴郁而冷清”
作用:这种气氛渲染,主要突出遭白匪破坏后的萧条冷落,也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2)欣欣向荣,充满生机:“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四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松林轻声地沙沙作响”“墓地周围”是“一圈苍翠的小树”
作用:展示的是胜利后充满生机的景象,也暗示了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苏维埃的新春。)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来朗读第七自然段,细细品味保尔的这段传世名言的深刻含义。
教师给出示例,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生命”之前用了副词“最”,可见革命是多么的珍爱。
请同学们再从课文中保尔充满哲理性的抒情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读。
(学生自己找,然后回答。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显而易见,失去了的生命就再也没有了,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珍惜它的价值。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这两个修饰语,表现出一种毫不含糊,不折不扣的信念。)
3、课文内容比较简短,主人公保尔在去公墓的路上以及在公墓前内心发生了巨大的涟漪,试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保尔内心活动的句子,体会保尔的心理变化。
(学生找出,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如:第七自然段,保尔站在烈士墓前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保尔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4、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第七段,能够背诵,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都是一些平平凡凡的人,或工人,或农民,或做小生意的人,他们在为生计忙碌,他们似乎也没有保尔一样的崇高理想,你们说他们是“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的吗?
(学生思考,然后教师提问,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课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再次感受一下永远的保尔精神,理解生命的意义。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