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设计模板3篇正文

《教学目标设计模板3篇》

时间: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怎么写教师工作计划吗?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教学目标设计模板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篇1

语言要点:1.work out 2.so long as 3.have,a gift for 4.show sb.around 5.Morse code 6.for one thing 7.ask for information 8.manage about sb. 9.There’s no doubt about… 10.carry messages 11.put a message into… 12.in the

交际用语: 1.I’m sorry… 2.I apologize… 3.Please excuse me. 4.That’s nothing. 5.Never mind. 6.What a shame! 7.I ought to…. 8.Forget it.same direction

语法:主要复习被动语态的用法,关于这一点在第63课的“语法学习”和“语法练习”中显得更为突出。相比较而言,第 63课“3 Grammar practice中的用被动语态改写文章更有实用意义,因为这项练习从根本上跳出了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相互转换的机械性操练的圈子。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可以转换成被动语态,与此同时,有些句子用被动语态来表达更加符合具体文体的表达需要,如说明文等。情态动词的复习在本单元也占一席之地。 在复习被动语态时注意总结那些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动词,并牢记住它们。

书面表达: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用英文给对方写回信,并有用英文与对方讨论问题和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的能力。

教学建议

1.Lively,live,alive,living辨析:

lively(adj.)意为活跃,有生气;栩栩如生。如:

He may be 80, but he’s still lively. 他可能有八十岁,但仍然很有生气。

She has a lively mind.她的思维活跃。

live(adj.)意为活的,活生生的;带电的等,一般作定语。如:

The cat was playing with a live mouse.猫在捉弄一只活老鼠。

Be careful, this is a live wire.小心点,这电线带电。

alive(adj.)意为活的,有生气的。通常作表语、宾语补足语,不作定语。如:

The bird is alive.鸟是活的。

Let’s keep the fish alive.让我们把鱼养活。

living(adj.)意为活着的,一般作定语。如:

English is a living language.英语是活着的语言。

2.part - time是复合形容词,意为“部分时间的”,“兼职的”等。也可作副词用。如:

Mr Cook teaches part-time in our school.库克先生在我们学校兼课。

When he was out of work, he had to look for a part-time job.他失业时不得不找点零活做。

与part-time 意义相反的词是full-time,作“全部时间”,“专职”解。如:

Laying eggs is her full-time job.产卵是她的专职工作。

He used to work full-time, but now he works four days a week.他过去全部时间工作,而现在他一周工作四天。

3.so/as long as(conj.)意为只要……(就……),引出条件状语从句。如:

As long as you are happy, it doesn’t matter what you do.只要你高兴,做什么工作都无所谓。

You can go out, so long as you promise to be back before 11 o’clock.

只要你答应十一点前回来,你可以出去。

4.obviously (adv.) 意为显然,显而易见,很明显。如:

Obviously you would be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there now. 你现在显然会处境困难。

—Is she sorry? 她抱歉吗?

—Obviously not! Look at her. 显然不!看她。

obvious (adj.)意为明显,显而易见。如:

It is obvious that we must apply other methods.

显然我们必使用别的办法

He was very obvious in his distrust of us.

他很明显不信任我们。

5.gift是可数名词,意为(天生的)才能,禀赋,词组have a gift for意为有……的才能。如:

Mother has a gift for making guests feel at home. 母亲有使客人觉得无拘无束的才能。

He has no gift for music. 他没有音乐在才。

gift 还作“礼物,赠品”解,如:

I am most grateful to you for your splendid gift. 我非常感谢你送来美好的礼物。

Officials are not allowed to receive gifts from the public. 禁止官员接受公众赠送的礼物。

6.so(conj.)意为因此,所以,连接并列复合句,注意英语中用并列连词so就不能用主从连词because,用了主从连词because,就不能用并列连词so。如:

Nobody seemed about, so I went in.附近似乎没有人,所以我进去了。

You’re not listening to me, so I’ll shut up.你不听我说,所以我就住口了。

Because I have got a bad headache, I am not going to the concert.因为我头疼得厉害,所以不打算听音乐会。

7.should + have + 过去分词结构,意思是本来应该如何如何,暗含事实并非如此的意思。如:

What’s the matter? You should have received that letter?你本应收到那封信的。(事实上没有收到信)

You should have washed the wound. But you haven’t.你本应洗一洗伤口,可你没洗。

should not + have +过去分词结构,意思是本来不应该做某事,而事实上已经做了。如:

You should not have said such a thing to him.你本不应该跟他讲这样的事。(事实上已经讲了)

You should not have left college so early.你本不应该这样早就中断大学学业。

8.link,connect,join, combine,unite

1)link联接;联系(指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常用be linked with与……有联系

The interest of his is linked with that of the country.他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2)connect的语气没有combine强,表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常用be connected

with与……相联接。如:

Some films combine education with recreation.有些电影能融教育于娱乐之中。

3)join连接(是指把分离的两者连接在一起)。常用join up接好, join…to把……与……相联接。如:Please join the wries up.请把电线接好。

4)unite联合(强调二者组成一个整体以及把分散的部分统一起来)。如:

Let's unite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让我们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9.Another good reason for taking a part-time job is that employers usually prefers to hiring someone who has already had some work experience.

1)此句是复杂复合句,含有两个层次的从句。第一个层次的从句是由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that无词义,是连词,在从句中也不作成分。第二个层次的从句是由what引导的定语从句,who是关系代词,其先行词是someone。

2)reason作主语,其后的表语从句须用that引导。reason后的同位语则用why引导。

hire是及物动词,在这儿当“雇用”解,它表示付工资用某人一段时间(for a time for payment)。employ也是及物动词,它可解为“聘请(某人做……),雇用,使用”,它表示聘请某人或雇用某人到自己的单位或部门来工作(take on or appoint a person as a paid worker),常用“employ...as...”结构。如:

They hired five more hands for the rice harvest.

He employed the girl as a typist.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素 篇2

如何正确撰写教学设计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设计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标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目标:又称为结果性目标,即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所要达成的结果。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和组织。具体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此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会独立书写5个生字,并学会组词造句,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指的'是让学生在体验、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方法不是某种实际知识的运用,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学习方法,也即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例如“通过经历回忆、比较、反思等过程,体验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称体验性目标,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的提升和变化。例如:“通过朗读,想象和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注意问题:

绝对禁止出现类似“使学生掌握…”一类的句子,必须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把这句话改为“能够熟练运用…”。

如有可能,尽量使教学目标的表述具有直观可操作性。例如“认识生字”就不如写成“能够正确的组词和听写生字”。

三、动词的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和模仿水平要求:了解、体会、知道、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体会、举例、说明、描述、表达、表述、刻画、解释等。

理解和独立操作要求:推测、想像、理解、归纳、总结、比较、判定、会求、能运用、初步运用、初步讨论、区分、判断、完成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和模仿水平:观察、感知、操作、查阅、借助、模仿、参与、尝试等。

探索和发现水平:设计、梳理、整理、交流、研究、探索、探求、寻求、合作、讨论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

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感受…

激发…

树立…

领略…

形成…

获得…

四、具体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般句型是:能够运用…,会…,理解…,能区分…等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结果的具体例子: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等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例如: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

如何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篇3

语文教学目标制定一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语文教学目标制定二

(一)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重在“设计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找出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知识的关系,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知识的不可置疑,新时期随着信息的发展,学生知识的获得呈现多元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与学生的积极作用中共同成长。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传统的“我要教会什么”变为“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也就是说要把教师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转变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课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优化教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活动的理想境界。

(二)由促进知识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换。

在以知识立意为核心的课堂上,教师以完成教材安排的知识讲授为教学核心,学生在一种适者生存的自然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只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并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较好地呈现给学生即可。在这样的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能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进而得到发展,往往并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课堂上,教师开始关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能力发展。

但是,究竟能够让多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力形成的有意识训练,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要部分学生代表能够配合教学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学任务似乎就完成了。要实现新课程提出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要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立意的方向转变,将课堂教学中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立意的核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其通过课堂上的学与教获得相应的发展。 。

语文教学目标制定三

(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掌握基本概念、理解词语和句子,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技能,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生活经验和基本技能等。知识目标的表述举例:通过学习,知道心猿意马的概念;通过学习,正确地使用心猿意马造句,理解心猿意马的意义。

所谓技能,是指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完成某一活动所需要的方法的工具。如语文写作技能是语文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技能,比如运用汉语字典查找不认识的汉字、运用歇后语和成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技能。技能目标主要包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感知和思维的智力技能、根据语义指导做出相应行为的动作技能、认识自我和调控自我的自我认识技能。

(二)过程和方法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单纯地知道结论,更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里的过程不仅包括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知识享受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而且包括课外生活中的兴趣小组、团体活动、学校组织的比赛和寒暑期进行的社会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并增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结果来说,很多能力和情感都是在过程的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包括学生认知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养成和情感的培养。

总而言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都离不开运用正确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总是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的,促进学生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隐含一些基本的方法,并且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这些方法,同时这些方法促进学习过程的积极发展。过程目标的表述举例:通过学习,逐步认识古文中名词动词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领会名词和动词之间转化的关系;通过学习,理解古文中名词动词化的原因和意图形成;通过学习,理解古人在文章表述过程中的习惯。

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四

一、先要理清三维之问的关系,再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学中先理清三维的关系。三维目标是出自教学的不同角度、同时存在于教学中的。它们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交叉关系,而是一体三维的。所以,在教学目标中不要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以高一课文《胡同文化》为例,要“认识和理解北京胡同文化”这一要求究竟属于哪一目标维度?北京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可以把它归为第三维度目标;北京胡同文化是本文的内容,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基本的阅读能力要求,也可以把它归为第一维度。

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高中学生早已基本掌握理解通俗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语言平实,学生基本可以通过自读理解课文内容。于是,“认识和理解北京胡同文化”这一要求不应该被列为第一维目标,可以被列为第三维目标。

二、确定三维目标

除要与《课程标准》及《大纲》一致外,还要与高考相结合,更要与教参、单元提示及课后练习相结合。实现韩立福博士所说的“高考日常化”、“高考课堂化”。仔细分析一下,其实高考、教参与单元提示及课后练习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绝对不能忽视它们的指导作用。

如在《咬文嚼字》三维目标的确定中,结合以上四个方面,把“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夤能力”(这一点与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炼字密切相关),“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把握本文主要内容” (与单元要求一致),把“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作为知识能力目标。再如在《近体诗六首》学习目标的确定中,把“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意境”作为知识能力目标(这一点与高考中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相关又与单元要点中探究意境、把握景与情相关)。所以,只有与研究与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以及高考资料,才会整合出优化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