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优秀3篇正文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优秀3篇》

时间: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两首诗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学会在读中赏析作品,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总课时一课时,本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走进中国名川大山

同学们,大家都会出去旅游过吗?那么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山川呢?谁能来说说你爬山的感受?(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看来同学们真的去过不少祖国的名川大山,而且爬上的高高的山顶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有一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获得了一次次人生体验。其实古人和我们一样也会去游历这些名川大山,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两位诗人去做一次旅行,看看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怎样的体会?(板书课题,作者)

知人论世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此段内容演示在ppt文稿之上)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 。(此段内容演示在ppt文稿之上)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朗读

1、学习古诗的目的就在于反复的朗读。请大家一起读出我们朗读的要求:读正确、读整齐、读连贯。

按照要求,小组练习,并请小组展示,教师与同学进行点评。

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2、提出读的第二个要求:有层次。请同学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这里讲解划分诗句节奏的标准。以意义为标准。

小组汇报情况: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内容:《登飞来峰》

1、老师背诵《登飞来峰》这首古诗并走上三尺讲台。

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古诗。

2、老师让会背诵这首古诗的同学说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说出它是一首什么诗,以及它表现的是什么。

老师解题:《登飞来峰》描写的是王安石眼中的飞来峰上的应天塔,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表现的是诗人治国理政的政治抱负和富国强兵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登飞来峰》是怎样写成的。

2、让学生产生《登飞来峰》诗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教学重点

1、词语注释:

飞来峰:在绍兴城外的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浮云: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以为。

2、概念解释:

意象:就是蕴涵着作者主观想象的客观物象。比如这首诗中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数重山,春风,江南岸,明月,照我还等。

赋比兴:诗歌创作中的表达方式。赋,意思是铺陈;比,意思是比喻;兴,意思是有意拔高结局。

结构:是指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起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一句。意思是绝句诗的开始。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开端部分。

承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二句,是秉承上句的意思,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发展部分。承句是上句结果,也是下句的原因。

转句:指的是绝句诗的第三句,意思是转移到谈话的正题,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高潮部分。

合句:又叫结句,指的是绝句诗的最后一句即第四句,意思是结束,相当于诗文结构形式里的结局部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王安石简介:

一千多年以前,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北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高中进士第四名,开始了他入仕又出仕,拜相又罢相的精彩人生。他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方面,位列唐宋八大家,有《临川先生文集》存世。《登飞来峰》是他的代表作。

2、说明《登飞来峰》的结构形式:

《登飞来峰》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四个组成部分即四个句子所组成: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四个句子组成了《登飞来峰》这个整体。从七言绝句诗的结构角度讲,这四个句子依次是起句、承句、转句和合句。通常我们称之为“起承转合”。

3、介绍《登飞来峰》的创作背景:

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30岁的王安石,从浙江鄞县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绍兴,登上飞来峰揽胜,被飞来峰上的应天塔所感动,决定写登飞来峰诗一首,咏物抒怀,借以表达自己治国理政的政治抱负,抒发自己富国强兵的家国情怀。这坐落在峰顶的应天高塔,就像志存高远的自己。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然而然就成了这首诗的合句。

顺便解释“合句” 。

4、叙述《登飞来峰》的构思过程:

深谙作诗之道的王安石知道,有了绝句诗合句以后,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接下去就是要构思诗的起句。起句是什么?王安石知道,起句就是合句的前提。王安石还知道,合句即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前提,就是飞来山上的高耸入云的应天塔,就像大宋王朝的志存高远的王安石一样。所以,自己的起句就是飞来山上千寻塔。

顺便解释“起句” 。

王安石知道,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构思绝句诗完合句和起句,接下去就是要构思七言绝句诗的转句。转句是什么?王安石知道,转句就是合句产生的主要原因。

王安石还知道,合句即自缘身在最高层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塔不怕高空的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就像自己不怕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政遮蔽自己的视线一样。因此,这首诗的转句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

顺便解释“转句”。

王安石知道,按照七言绝句诗构思的顺序,构思完合句起句和转句,最后需要构思的就只剩下七言绝句诗的承句了。承句是什么?承句就是转句的前提。王安石还知道,转句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前提,就是听说雄鸡啼鸣时分就能看到太阳初升,就像自己能够最早看到弊政革除后的国富兵强的大宋盛世一样。所以,这首诗的承句就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顺便解释“承句”。

这就是近千年�

作为老师,我要让学生明白,构思创作七言绝句古诗,就是要按着上面的顺序上面的理念去构思创作。又或者说,所有的大师都是这样构思创作他们的七言绝句的。

六、指出《登飞来峰》的解读误区

老师询问学生对《登飞来峰》的不同解读。

老师指出历来的教育者对《登飞来峰》的解读误区:

有教育者说王安石的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更有教育者说这首诗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又说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真是信口开河,满嘴胡说。

七、板书设计

1、课前,由板书值日生板书全诗: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课内,由老师标注绝句诗的结构形式“起承转合”:

题:《登飞来峰》

起:飞来山上千寻塔,承:闻说鸡鸣见日升。

转:不畏浮云遮望眼,合: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的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感悟作者创作情感。

知识目标:

熟读并背诵全诗,了解诗句意思。

情感目标:

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在诗中的哲学道理,熟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中字词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及。

课时安排:

1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几节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甫的《望岳》这两首诗,下面我们来学习《登飞来峰》这首诗,一起来领略宋代诗人的`别样风采。(板书:登飞来峰)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30岁时,浙江鄞(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

三、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

四、教师翻译原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五、讲解注释

飞来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另一种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六、整体感知,鉴赏

(一)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二)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板书)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教师引导学生)

七、分小组讨论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答:这首诗没有写眼前其他的美丽景象,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写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八、作业

熟练的背诵默写《登飞来峰》一诗。

抄写《登飞来峰》一诗十遍。

预习《游山西村》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