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诗词 《忆江南》等(优秀10篇)正文

《语文教案诗词 《忆江南》等(优秀10篇)》

时间: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语文 -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1

这首五律是诗人仕途失意后,游历虞山破山寺时写的一首山水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代读者赞赏的名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悦”,用如动词,使……欢化“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动显静,以钟馨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本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疏劝阻,因此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行至蓝田关(今陕西省蓝田县)时,写下这首诗给侄孙韩湘。“一封朝奏九重大,夕贬潮州路八千。”。写作者上疏谏阻迎佛骨被贬滴一事。“朝”与“夕”相对,极言获罪之速。“路八千”言远赴潮州路途的艰难困苦,满腔无事而遭放逐的悲愤。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写为“除弊事”,“衰朽”“残年”在所不惜了,虽遭沉重打击,但正言直谏的勇气,忠君报国的信念却没有丝毫改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眼前高山峻岭,云雾茫茫,雪拥蓝关。身家何处是归宿?瞻念前途,不由得触动了诗人的百结愁肠。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写嘱托侄孙准备到那瘴疠猖獗的蛮荒之地,为自己收拾骨骸,流露出作者暮年遭贬的哀伤心绪。

《别云间》

云间,是作者的家乡。这首诗就作于他在云间被捕时。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写自己参加抗清起义已经整整三年;而今壮志未酬却身陷敌手的经历。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抒写国破家亡的悲痛,饱含血泪,悲壮淋漓。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作者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放心不下的只是正在遭受清兵蹂躏的父老乡亲。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等到魂魄归来的那一天,诗人要重掌抗清的大旗继续同敌人战斗,表现了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

《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太守任期中写的。当时王安石当政,作者在政治上遭到压抑,所以词中颇有消极伤感的情绪。但他毕竟有着旷达的胸襟,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达到了自我解脱。

上阕写“欢饮赏月”时生发的奇想。为了解除自身的寂寞,作者在中秋把酒赏月时一边举着酒杯,一边询问青天,想象着“天上宫阕”这一夜的情景,并忽发“升天”奇想。但他想到月宫的高寒,想到在凄清的月宫中起舞也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又感到天上又怎么能比得上人世间生活的温馨美好呢!“何似在人间”,一句饱含着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

下阕写“无眠”时的思亲之情,并生发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当月儿转到朱阁的这一面,低低的照着绮户时,作者已经在“无眠”中几乎度过了一整夜,月圆而亲人不能团聚在一起,他望月而生的离愁别绪显得更浓了。然而他能宽慰自己:不能怨恨月亮总是在我远离亲人、思念亲人的时候露出圆脸,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圆满的,还是面对现实,通过婵娟月色来传达一种平安的祝福,并且一同忘却忧愁,共享这良辰美景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充分表露出作者在释怀后流露的豪爽旷达之情。

《醉花阴》

这首《醉花阴》写于作者南渡之前,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上阕描写寂寞无聊的生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诉说长日无聊,从香消见昼长。“愁永昼”三字抒发了难以排解的寂寞和惆怅。“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慨叹季节变化迅速,光阴荏苒。下阕抒写离情别绪。“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傍晚在庭院中饮酒赏菊,菊花淡淡飘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尽管把酒对菊,人的幽怨难消。从人比

语文教案-30 诗词 2

语文教案-30 诗词五首

教学设想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五首诗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采取读读、议议、背背的方法教学。阅读强调整体感知,字面上的意思给予答题解惑,不必逐字逐句讲解;学生看不出的精妙之处要给予点拨,�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作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个故事进行口述。还要注意各首诗词的写法。

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化和文字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有思想、有意境、有韵律,尤其是本课所选的五首诗词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应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

曹  操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全诗,教师订正或强调“骥””枥”的读法。

2.指名解释下列词语。

竟时    烈士    暮年    不已    盈缩之期    养怡之福

二、简介背景。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写在他平定乌桓叛  乱、消灭袁绍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曹操以统―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屈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三、品味、理解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写法。

1.齐读课文。

2.讨论以下问题。

①全诗的核心句是哪几句?表现厂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明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为统一中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

教师补充:诗人写这诗时53岁。故以“老骥”自称,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

②学生自读、背诵这四句诗,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

明确: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诗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③既然宇宙万物都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那么人的寿命长短是不是全由天来决定呢?请从诗中找答案,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不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人的寿命长短也不是全由天决定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怡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诗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可爱的。他的千里之志,就是建筑在这一人生态度的基础之上的。

④这首咏志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明确:先运用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3.自由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石壕吏

杜  甫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一何    前致词    新战死    长已矣    无完裙    逾墙走    语声绝    泣幽咽    登前途

―、检查预习情况。

二、简介背景:指导学生看注释⑦。

三、指名朗读课文,教师订正生字读音,注意“逾”、“戍”、“妪”、“咽”等字读音。

四、口述故事:将这首叙事诗扩展成一个故事。

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这首叙事诗按故事情节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开头四句为第―部分,写故事发生。第二部分从老妇致词起到叙家事结束,写故事展开。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是全诗第三部分。

2. 为什么要特地点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

明确: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

第二课时

相见欢

李  煜

一、解题:引导学生读注释①。

二、教师指导朗诵后范读课文。学生再自读。

三、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理解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

1.“无言”和“独上”描写了词中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明确:“无言”,“独上”,让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由此可以想见其人处境的孤寂,心境的萧索。

2.二、三句是摹画词中人所见楼外之景,按什么顺序写景,景中渗透了一种什么心情?

明确:从仰望之景、天空之景写到俯视之景、地面之景。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这些词中人眼中之景。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的色彩.虽没写一个“愁”字,但寂寞哀愁之情自见。

3.  第三句中哪个词是传神之笔?请说说它的妙处。

明确:“寂莫”者,非梧桐深院。乃人也:被“锁”。 非“深秋”。 亦入也。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这一个“锁”字,是传神之笔。是词中小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产生的主观印象。被锁于深院主之人悲愁无尽。只有“清秋”相对,怎能不深感寂寞。

以上三句是词的上阕。指导学生自读,背诵上阕,体会景中愁情。

4.下阕与上阕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没有不同?

明确:上阕寓情于景,下阕借助比喻直抒离愁。

5.“离愁”是抽象,难以言状的.为何词人能将它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明确:以“剪不断。理还乱”为喻,是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因“丝”与”思”谐音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四、小结:这是广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前2句写景,后2句议论。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

诗词初二语文教案 3

诗词五首初二语文教案

课时:

一课时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文章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三峡吗?三峡的壮丽风光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商隐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有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更增添了三峡的美。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又是何等的壮丽。早在15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江水》中对三峡的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解题

⒈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和注释①。

⒉简介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有《水经注》传世。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在“访渎搜渠”,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

2.播放字词教学幻灯片。

幻灯片一:

利用工具书,给下字注音。

阙 叠 嶂 曦 襄 溯 湍 漱 涧 啸

3.学生完成正音,全班共同订正。

4.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5.疏通全文大意。两人一组,参考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没有注释的句子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6.集体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7.结合课后练习四,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播放重点文言词语幻灯片。

幻灯片二: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9.在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①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三:

思考题一: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思考题二:三峡地貌总体特点是什么?四季各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明确思考题一:

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腾的江流,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或山、水、树、猿鸣)文章先写三峡地貌,重点写山,然后又分别描绘了四季的景象,先写夏季三峡的江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④明确思考题二:

地貌总特点:山势连绵,遮天蔽日。

夏季:水势迅疾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绝。

秋:幽静、凄凉。

10.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以上特点。

(二)精读课文

1.教师引导:这篇仅有百余字的短文写景状物情景交融,语言精练,风格清新,是《水经注》中特别优秀的章节之一。请同学们从下面写景的语句中,选出�

2.播放写景语句的幻灯片。

幻灯片四:

选择� ”

3.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或作必要补充。

4.明确精彩语句分析要点。

①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春冬水涸之季,下滩的水雪浪飞溅,故为“素湍”;水清流缓可谓“绿潭”。“素”“绿”色彩相间,“湍”与“潭”一动一静。岩崖、云朵、蓝天于碧水中可见,令人有无限遐想。

②句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水,以“峻”字状山,以“荣”字状柏树,以“茂”字状草,水清、树荣、山峻、草茂互相辉映,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荣峻茂”的三峡美景自然会使人产生“良多趣味”,而三峡的春冬之景毕竟只是在热爱祖国山川的人眼里才益发显得“清荣峻茂”。读到此处,使人油然而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作者并不明确点出“秋”字,而是以一个“霜”字加以暗示,以概括之笔写深秋霜晨,又以“寒”“肃”二字渲染,三峡秋景遂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带来的心情自然也是凄凉之情。

④作者不再写山、写水、写树,而是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5.学生讨论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的特点: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就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情景交融,富于表现力。作者用有限的字句,分别描绘四幅美丽的山水画,三峡的壮丽景色,磅礴气势,千姿百态,如在眼前,使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和震撼。

6.学生自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7.教师小结:

本文以简练精确的文字“素、绿、怪、悬、清荣峻茂”,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色。那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重岩叠嶂,那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夏日江水,生动地表现出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那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悬泉瀑布”和“清荣峻茂”的山水草木,以及秋日晴初霜旦的寒林肃涧,则显示了祖国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

8.运用媒体播放思考题幻灯片。

幻灯片五:

思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思考题四: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寓情于景的?

9.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10.明确思考题:

①明确思考题三:

《三峡》最后一句可谓锦上添花之笔,将三峡的凄清、空旷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以渔者歌谣作结,凄凉哀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②明确思考题四:

描写山水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作者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舂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后特别点出“良多趣味”,流露出作者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使读者受到感染。

1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这堂课,我们朗读翻译,并欣赏了这篇描绘三峡优美风光的精彩散文,感受了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当代散文家学者余秋雨曾赞扬道: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的确,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对后代山水游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播放作业幻灯片

幻灯片六:

⒈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⑷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⒉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⒊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

六、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诗词教案 4

七年级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重点:

① 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 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3.“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5.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当堂背诵。 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

三、《望岳》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泰山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

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五)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设计思想

以朗读带动教学,在朗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语文教案-短文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等 5

语文教案-短文两篇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等

教学目标

(1)明晰议论文的立论和驳论这两种论证方式。

(2)学习论证过程中的引用资料和比较评析的写作方法。

(3)领会文章中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的写作手法。

教学建议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的议论脉络

第一段,引出病例,造成种种猜测,说明这个成语用得令人费解。

第二、三段,过渡句后再引用标题下的电文,引出“圆满结束”。然后查权威工具书,比较辨析,进行论证。得出两词不是一回事的结论,证明新闻标题的错误。

第四、五段,设问过渡,引出推论,提示滥用成语、典故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第六段,结束语。提倡和呼吁。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思路

举出病例原句→引用资料→比较辨析→作出推论→挖掘根源→提出治“病”的主张

全文引用恰当,论证有力,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说服力强。语言准确、周密,生动形象,风趣幽默,通俗明快。

对课文写法的简要分析

《短文两篇》都是评论报纸用词不当的。它不仅评析了语言运用的实际问题,实质上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文风问题。两篇的写法大致相同:先是直截了当地举出了语病实例,接着,细致地分析这一语言事实,引用了有关资料来证明并找出原因,作出推论,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主张。语言生动活泼,多用口语,读来觉得有味。

风趣的语言

短小的议论文,不是非得板起面孔来教训人,同样也是可以写得生动、活泼。作者在《论“基本属实”》的结尾写了一句颇含幽默的语句。在《“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中对有些人好用成语,又用错的地方提出批评,说“干嘛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也很富幽默感。

归谬法

运用归谬法应该注意如下事宜:

首先,抓住对方的谬误所在。对方的谬误往往隐藏在整个议论之中,因此,要敏锐地抓准谬误点,而后假设对方是正确的并加以引申,使之走向极端,这是归缪法的关键。

其次,推论要合乎逻辑,必须严密,以使引申出来的结果与原错误观点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而且越荒谬,人们越能看清楚其本质;否则,“归谬”就变成真的谬误了。

第三,归谬法的最终目的是使对方的错误论点不攻自破,因此,所“归”之“谬”必须显著“荒谬”。

最后,要掌握分寸。由于“归谬法”具有强烈的`揶揄讽刺色彩,因此,运用时必须注意区分对象,酌情处理,讲究策略。

细致入微的分析

课文在事理分析上细致入微,看似淡淡一个词语的用法,其实论得都是如何纯洁语言的大问题。题目小,开掘深,剖析事理丝丝入扣。如《论“基本属实”》一文,从报纸上的典型事例入手,提出种种疑问,然后分析“基本属实”说法之所以错误,指出使用者的心理。再用正例和错例互为印证,说明这个词的用法。这样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使用者来说是一个纠正,对其他读者来说起防止误用的作用。

引用资料和对比辨析

有时,为了说理的需要,也可以引用资料,虽然不充当论据来使用,但是作为用于论述的材料,可使论点、论证过程充实。从某种角度看,引用资料如同背景介绍,目的是为了突出所要论述的问题。如《“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中引《辞源》上的解释即是一例。在论证过程中,为了能够辨析优劣、正误,采用对比辨析的方法也能取得较好的表述上的效果。如《论“基本属实”》中对“基本”一词的用法举例,先说正确的,再说错误的,然后推导到荒谬的说法,从对比中来确立正确的使用方法。《“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中把“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作比较辨析,指出报上那个用例的错误。引用资料和对比辨析都是论证的一种《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引论一本论一结论。

2.学习本文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分析事理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说话作文时注意选词用句力求准确、严密。

2.学会运用分析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观点。

(三)教育渗透点

理解用词是否准确,不单是文字运用问题,更是思想作风问题,培养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四)美育渗透点

化核板严肃的训斥为委婉幽默的批评的语言艺术。

二、学法引导

通读课文,在理解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文是怎样条理清晰,详尽透彻的分析问题的;并在朗读中.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重点:了解运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详尽透彻地分析事理。

2.难点;数字运用的问题,深入剖析人们的思想作风。

3.疑点:字风与思想作风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4.解决办法:“重点”可以通过选取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段落的分析来完成;“难点”和“疑

点”可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写作意图后,教师适当点拨、引申来完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收集生活中用词模糊、表意不明的病例,课上交流,增强对不正字风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2.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严肃的问题,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来阐述的。

3.教师

语文教案-诗词 《龟虽寿》《石壕吏》等 6

语文教案-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

教学建议

一、《龟虽寿》分析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末或2初。

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用了整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神物寿命虽长,神通虽大,都逃脱不了死亡。从而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应该幻想长生不死,而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况且人的寿命长短也不是全由天决定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治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诗人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十分可贵、可取的。

诗一开始就连用神龟、腾蛇、老骥为喻,既是逻辑推理,又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曹操的诗强烈表现出爽朗刚健的“建安风骨”,以“慷慨”“梗慨而多气”的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人们的心灵。这在《龟虽寿》一诗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二、《石壕吏》分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二句“有吏夜捉人”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三句、四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即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以下十三句是“致词”的内容,在泣诉两个儿子已死、一个儿子仍服役,“室中更无人”,只剩“乳下孙”及其“无完裙”的母亲的惨况未能打动县吏的情况下,老妇无奈“请从吏夜归”。最后一段的四句诗,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作者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极精炼的诗歌语言,于叙事中抒情、议论,爱憎鲜明,藏问于答,无情鞭挞了“吏”的蛮悍、横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三、《相见欢》分析

后人一般认为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所作,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人们往往联系李煜身经亡国之痛的遭遇来评析这首诗。如“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黄N《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些评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这首词的内涵。

这首词之所 诗人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离愁”,写得很形象,道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以“剪不断、理还乱”为喻,是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结尾一句写离愁“别是一般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 这首词写情极其深切而自然,语言朴素如同白话,毫无雕琢痕迹,这既出于诗人的才能,更是其真情所致。

词中的语句“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常为后人所用。“剪不断,理还乱”,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现在人们常说“别有滋味”“别有一番滋味”,即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来,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四、《观书有感》分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五、《清平乐》分析

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信州(今江西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这首词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风格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在表现手法上,全词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绘出了农村一户人家清新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勾画了一家五口特别是翁媪二人“醉里吴音相媚好”和“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词中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三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简洁自然,写出一家两老三少的活动。构思方面,头两句写景,茅草、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

语文 -诗词 《忆江南》等 7

语文 -诗词五首 《忆江南》等

.教案示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怒号(háo) 三重(chóng)茅  挂I(juàn)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冒(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2)诗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明确)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①描写,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景象。“茅飞渡江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拗。”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摧残的惨态,再如第3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风漠漠向昏黑。”写出了接近傍晚时的凄凉。

②叙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总收一二两段,写出了诗人在茅草被抢之后的孤独、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了国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明确]诗歌篇末点题,“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乃是画龙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学生再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参加感情朗诵诗歌竞赛。

7.集体背诵诗歌。

(四).总结、扩展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在雨夜屋漏、长夜难眠之际,诗人心忧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宁可舍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浅显,却有极强的震撼力。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请同学们课后找资料阅读,更好地感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l..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爱国的忧思。

(二)整体感知

这两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戍(shù)  阑(lán)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比较两首诗。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①吴钩(刀名,刃稍弯。)②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③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这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④若个(哪个)⑤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⑥不自哀(即不为自己悲哀。)⑦戍(守卫。戍轮台。戍守边疆。轮台,轮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汉武帝时曾派兵在这里屯田驻守。这里借指我国北方边疆。)⑧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⑩冰河(泛指北方冰冻的河流。这里指寒冷的北国战场。)⑾入梦(指进入梦境,梦见。)

(2)指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明确]①②句: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

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③④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我不由得梦见自己骑着身被铁甲的战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战场。

这两句诗记梦,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由杀敌,一腔御侮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3)比较:《南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相同点:都饱含着爱国忧思。李贺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僵卧孤村,夜听风雨及梦思为国征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不同点:两诗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李诗辞愈显豁,情怀激越。而陆诗则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成轮台”的壮志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完满的表现。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诗歌。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展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忧思,课后阅读《南园》的另十二首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另一首更好地体会,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已亥杂诗》和《忆江南》

1..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己亥杂诗》是抒情言志作,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温庭筠的小词,绮丽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儿的相思之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  吟鞭(yín)  脉脉(mò)

2.学习《已亥杂诗》

(l)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①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古代诗人咏叹落花的作品很多,其中也不乏俊爽昂扬者。但像龚自珍这样歌颂和肯定落花的名作尚不多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句的构思,境界如何访谈谈你的理解。

(4)检查自读情况:

①解释下列字词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落红(落花)

②指名赏析:

[明确]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作者自幼居住北京,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北京做官,他从二十九岁起在北京任官职,和许多有革新思想的朋友交往。对他来说,北京可称第二故乡。如今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的愁思。

②句:这句化用唐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长安东门)外即天涯”诗意,说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东指:作者当日从北京外城东面的厂渠门出城。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楚辞庄忌《哀时命》“处卓卓而目远兮,志浩荡而伤怀”的诗意,表现作者关心国事而又志不得伸的愁苦感情。

蒋红二句说,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5)学生自山朗读直至能背诵。

(6)指名背诵后集体的背诵。

诗词 《忆江南》等 8

诗词五首 《忆江南》等

教案示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怒号(háo) 三重(chóng)茅  挂I(juàn)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冒(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2)诗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明确)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①描写,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景象。“茅飞渡江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拗。”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摧残的惨态,再如第3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风漠漠向昏黑。”写出了接近傍晚时的凄凉。

②叙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总收一二两段,写出了诗人在茅草被抢之后的孤独、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了国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明确]诗歌篇末点题,“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乃是画龙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学生再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参加感情朗诵诗歌竞赛。

7.集体背诵诗歌。

(四)总结、扩展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在雨夜屋漏、长夜难眠之际,诗人心忧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宁可舍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浅显,却有极强的`震撼力。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请同学们课后找资料阅读,更好地感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l.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爱国的忧思。

(二)整体感知

这两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戍(shù)  阑(lán)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比较两首诗。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①吴钩(刀名,刃稍弯。)②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③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这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④若个(哪个)⑤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⑥不自哀(即不为自己悲哀。)⑦戍(守卫。戍轮台。戍守边疆。轮台,轮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汉武帝时曾派兵在这里屯田驻守。这里借指我国北方边疆。)⑧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⑩冰河(泛指北方冰冻的河流。这里指寒冷的北国战场。)⑾入梦(指进入梦境,梦见。)

(2)指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明确]①②句: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

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③④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我不由得梦见自己骑着身被铁甲的战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战场。

这两句诗记梦,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由杀敌,一腔御侮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3)比较:《南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相同点:都饱含着爱国忧思。李贺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僵卧孤村,夜听风雨及梦思为国征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不同点:两诗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李诗辞愈显豁,情怀激越。而陆诗则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成轮台”的壮志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完满的表现。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诗歌。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展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忧思,课后阅读《南园》的另十二首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另一首更好地体会,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诗词 《忆江南》等 9

语文教案-诗词五首 《忆江南》等

教案示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写作背景介绍,“歌”的介绍。

2.描写,叙事、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怒号(háo) 三重(chóng)茅  挂I(juàn)布衾(qīn)

大庇(bì)  突兀(wù)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找出例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达方式。

(3)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  洒(散落)  冒(挂)  忍能(这样)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近,将近)  衾(被子)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彻晓,到天亮)  寒士(贫寒)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

(2)诗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明确)诗中采用的表达方式有:①描写,如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把秋风拟人化,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景象。“茅飞渡江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拗。”描绘了茅屋为秋风摧残的惨态,再如第3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风漠漠向昏黑。”写出了接近傍晚时的凄凉。

②叙事,如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归来倚杖自叹息。”一个“自”字,总收一二两段,写出了诗人在茅草被抢之后的孤独、悲苦。再如第三段“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想到了国家的安危。

③抒情,如第四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明确]诗歌篇末点题,“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乃是画龙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学生再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参加感情朗诵诗歌竞赛。

7.集体背诵诗歌。

(四)总结、扩展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在雨夜屋漏、长夜难眠之际,诗人心忧天下,想到的是普天下的受苦人,而宁可舍弃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作者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而他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襟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浅显,却有极强的震撼力。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请同学们课后找资料阅读,更好地感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学习《南园》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l.写作背景介绍。

2.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爱国的忧思。

(二)整体感知

这两首都是抒情言志之作,李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

(三)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  戍(shù)  阑(lán)

(2)作家及创作背景简介

2.师朗读诗歌,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够比较两首诗。

4.检查自读情况

(1)解释下列字词:

①吴钩(刀名,刃稍弯。)②关山五十州(泛指当时藩镇割据地区。)③凌烟阁(楼阁名,在唐朝首都长安,这是唐太宗为表彰功臣所建的殿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阁上画了24位开国功臣的像。)④若个(哪个)⑤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指很高的'爵位。)⑥不自哀(即不为自己悲哀。)⑦戍(守卫。戍轮台。戍守边疆。轮台,轮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汉武帝时曾派兵在这里屯田驻守。这里借指我国北方边疆。)⑧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⑩冰河(泛指北方冰冻的河流。这里指寒冷的北国战场。)⑾入梦(指进入梦境,梦见。)

(2)指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明确]①②句: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

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③④句: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风吹雨打的声音,我不由得梦见自己骑着身被铁甲的战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战场。

这两句诗记梦,写因关心国事而形成的戎马征战的梦幻,从而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由杀敌,一腔御侮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3)比较:《南园》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相同点:都饱含着爱国忧思。李贺愿意弃文就武,为国效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僵卧孤村,夜听风雨及梦思为国征战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不同点:两诗在格调上有所不同:李诗辞愈显豁,情怀激越。而陆诗则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成轮台”的壮志巧妙地融合起来,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完满的表现。

5.学生自由朗读直至能背诵诗歌。

6.指名背诵后集体背诵。

(四)总结、扩展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忧思,课后阅读《南园》的另十二首及《十

语文教案-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10

语文教案-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别云间》是诗人在故乡被清兵追捕时所作的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破国亡身的悲痛和誓死不屈的抗清决心,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水调歌头》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醉花阴》这是一篇相思之作,通过对闺中环境和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孤独寂寞之感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无比深切的思念之情。

二、思路结构

《题破山寺后禅院》以由外入内的游寺的路线贯穿全诗。首联从“入古寺”“见高林”写起,点明游寺的时间,烘托幽深的气氛,颔联写踏竹径,到进禅房,抓住山寺独特的景物,描绘了山寺幽深寂静的景色;颈联点明全诗主旨,种种景物的描写,都是围绕“潭影空人心”层层铺垫;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烘托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全是井然有序地塑造了一个幽静、高远的境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首联:直言获罪被贬原因。“朝奏”与“夕贬”相呼应,表明意外获罪之迷。“路八千”由贬谪之远,说明获罪之重。颔联:表明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及不顾惜衰朽残年的勇气,言词之中充满着对因忠而得祸的怨愤之情。颈联:借景抒情,念家人,更系国事,情悲且壮,进一步抒发非罪远谪的不平。尾联:对远道而来的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情调凄楚、心绪沉痛,蕴含着诗人难以言喻的愤激情怀。

《别云间》全诗缘事抒情。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层加深。首联: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颔联:作者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颈联:表明诗人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按问“天”一一问“月”一一问“人生”的思路,层层递进。

词前小序,叙述作词的原因,领起全篇。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表达了作者的豁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醉花阴》这首词上片开头写节日的无聊与闲愁,一个“愁”字奠定全词基调。后二句写佳节重阳的夜晚。一句“凉初透”,给人以凄清寂寞之感。下片写独自对酒赏菊以及内心的愁绪。开头二句似乎写得闲雅洒脱,良辰美景自得其乐,但因酒前花下少了一个人,于是有了下面的凄凉意境。“莫道”是突兀而来,三个句子三个层次,不消魂承上逆转,引出下句“西风”,使重阳佳节带上萧索的凄凉;最后推出“人比黄花瘦”的警句来,是重阳“愁”的归结。“瘦”是全词词眼,主题所在。全词以“愁”字起,以“瘦”字止,寄相思之情,抒离别之苦。

三、参考译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映照着高耸的树林。竹丛中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的花草更加显得葱郁幽深。山林的美景使得百鸟自由地欢唱,清澈的潭水倒影让人心地空灵。万物的声响此刻全都沉寂了,只有空中偶尔传来钟磐的余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谏阻迎佛骨的上疏早晨刚呈送到皇宫,傍晚就传来获罪的消息而被贬潮州。既然决心为圣明的君主兴利除弊,又怎么能够顾惜自己的衰朽残年。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贤任孙从远方来,念你孝心一片,就劳你到那瘴疠之地收拾我的'骸骨了。

《别云间》

抗清斗争已经整整三年了,今日不幸落入敌人的手中。想起河山沦陷,双眼热泪不断,天地辽阔,可何处能诉说心中的悲愤!毁家纾难生死早已不放在心上,只放心不下铁蹄下的父老乡亲。待到魂魄归来故土的那一天,重举抗清的大旗与敌人决一死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何时出现的呢?端起酒杯仰问上苍。(又)不知天上的宫殿楼台,今夜是什么年月。我(有心)想驾风前去,又怕琼楼玉宇的极高处,(我)耐不住那里的清寒。(况且在那里)起舞只能玩赏自己的孤影,哪如在人世间(痛快)呢!月亮转过朱阁,低照着美丽的窗户,照着不眠的诗人。不应有什么怨恨,(但它)为什么总是赶在(我)离别亲人的时候露着圆脸呢?(退而思之)人世本有悲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缺,此事自古难以圆满。只求亲人平安,千万里之外共赏此美月吧。

《醉花阴》

漫长的白天难以挨过,铜香炉里的香料逐渐燃尽。重阳佳节又到了,碧纱橱中夜半时,玉枕冰凉透骨。傍晚在东篱下饮酒赏菊,淡淡的菊香沁人心脾。仍无法排解心中的愁苦,西风吹卷竹帘,赏花人比菊花还显得单薄清瘦。

四、诗词简析

《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首五律是诗人仕途失意后,游历虞山破山寺时写的一首山水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代读者赞赏的名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的幽深、清寂。“悦”,用如动词,使……欢化“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馨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动显静,以钟馨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语言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本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疏劝阻,因此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行至蓝田关(今陕西省蓝田县)时,写下这首诗给侄孙韩湘。“一封朝奏九重大,夕贬潮州路八千。”写作者上疏谏阻迎佛骨被贬滴一事。“朝”与“夕”相对,极言获罪之速。“路八千”言远赴潮州路途的艰难困苦,满腔无事而遭放逐的悲愤。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写为“除弊事”,“衰朽”“残年”在所不惜了,虽遭沉重打击,但正言直谏的勇气,忠君报国的信念却没有丝毫改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