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优秀7篇】正文

《教学设计【优秀7篇】》

时间: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为您整理了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通过课件、生字卡片及偏旁卡片的展示,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本节课能快乐地、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韵文,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通过简单的比较,不仅向学生展示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四种可爱的动物,还向学生展示了苹果、枣子、杏子、桃子四种好吃的水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并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犭”(反犬旁)和“鸟”(鸟字旁),认识并会读农家小院图下的8个词语。

2.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等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识字教学中,师生互动,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记字形、记字义,让学生掌握生字。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农家小院的景象,初步感知对具体事物的比较。

3、量词运用于教学中,图文相连,结合儿歌的学习多读多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感受农家的田园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犭”(反犬旁)和“鸟”(鸟字旁),认识并会读农家小院图下的8个词语。

教学难点

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等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量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及偏旁卡片

课时安排

共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老师问,学生答。

2、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二)的第7课《大小多少》。

3、教师板书课题,全班学生齐读两遍。

4、师:有一对反义词就藏在题目中,“大──小”“多──少”。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二、初读韵文,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第68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另外,读的时候既不要丢字,也不要加字。

2、认读生字。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zhī māo

多少黄牛只猫

biān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táo

边鸭苹果杏桃

(1)师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字音上,“边”是前鼻韵母,“黄、苹、杏”都是后鼻韵母,“少、只”都是是翘舌音,“多、黄、边、果”都是三拼音节,“只”是整体认读音节,“少、只”都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确。“苹、杏、桃”都是植物,所以“苹”的偏旁是草字头,“杏”的偏旁是木字头或木字旁,“桃”的偏旁是木字旁。“猫”的左边叫“犭”(反犬旁),“鸭”的右边叫“鸟”(鸟字旁)。

(2)跟着老师读。

(3)跟着小老师读。哪位小老师愿意带着大家读一读?(指名带读)。

三、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看课件上的农家小院图。问:这是一个农家小院,看完图后,说说农家小院里有些什么。

2、学生回答后总结:有苹果树、枣树、鸭子、黄牛、小猫、小鸟,桌子上还有桃子和杏子。

3、认读带拼音的词语。

huáng niú xiǎo māo yā zi xiǎo niǎo

黄牛小猫鸭子小鸟

píng guǒ zǎo zi xìng zi táo zi

苹果枣子杏子桃子

(1)师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词语的朗读首先要强调读准字音,比如“鸭子”、“枣子”、“杏子”、 “桃子”中的“子”要读成轻声,枣是平舌音,子既是平舌音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2)让学生拼读图下的8个词语。在读后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词语都是动物的名称,第二行词语都是水果的名称。

(3)看着图下的8个词语分别找一找图画上的动物和水果,找到后跟它们都分别打声招呼。

4、去掉拼音读词语。

黄牛小猫鸭子小鸟

苹果枣子杏子桃子

(1)男女生比赛读。

(2)全班同学一起读。

四、图文结合,学习韵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刚才读的字词朋友带入文中,看全文一共有几节?(4节),标出每一节的序号。每一节有几句话?(1句话),全文共有几句话?(4句话),哪两节比大小?(第一节和第三节),哪两节比多少?(第二节和第四节)。

2、找四个同学分别读课文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

3、课件出示第一节,学习第一节。

(1)谁大谁小?(黄牛大猫小),黄牛和猫比什么?(黄牛和猫比大小),谁和谁比大小?(黄牛和猫比大小)。

(2)认识文中的量词,数牛的时候可以一头一头地数,数猫的时候可以一只一只地数,“头”和“只”都是量词,像这样表示事物数量的词叫做量词,分别在量词“头”和“只”的下面画横线。

(3)师:一个大,一个小,一什么黄牛一什么猫?生: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4)去掉第一节的文字,看图读第一节。

4、课件出示第二节,学习第二节。

(1)谁多谁少?(鸭子多鸟少),鸭子和鸟比什么?(鸭子和鸟比多少),谁和谁比多少?(鸭子和鸟比多少)。

(2)认识文中的量词,你从哪个字看出鸭子多?(群)。用“群”数,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多,聚在一起)。“很多只鸭子”或“好几只鸭子”在一起,可以说成“一群鸭子”。除了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小鸡、一群小孩、一群白鹅)。“群”一般我们都用在动物身上。同一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如:一群鸭子,一只鸭子;一只鸟,一群鸟。“群”和“只”都是量词,分别在量词“群”和“只”的下面画横线。

(3)师:一边多,一边少,一什么鸭子一什么鸟?生: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4)去掉第二节的文字,看图读第二节。

5、课件出示第三节,学习第三节。

(1)谁大谁小?(苹果大枣小),苹果和枣比什么?(苹果和枣比大小),谁和谁比大小?(苹果和枣比大小)。

(2)认识文中的量词,数苹果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数,除了一个苹果,我们还可以说一什么苹果?如:一筐苹果,一箱苹果,一篮苹果。

数枣的时候可以一颗一颗地数,除了一颗枣,我们也可以说一筐枣,一箱枣,一篮枣。

颗”和“棵”这两个字都读kē,是同音字,但意思不同。“颗”是页字旁,“颗”多指圆形或颗粒的东西,用在比较小的东西上面,如:一颗星,一颗心,一颗珍珠,你还会说一颗什么?(一颗露珠、一颗水珠、一颗宝石、一颗钻石等)。“棵”是木字旁,“棵”多用于植物,如:一棵大树,一棵小草,你还会说一棵什么?(一棵桃树、一棵柳树、一棵小树、一棵禾苗等)。

“个”和“颗”都是量词,分别在量词“个”和“颗”的下面画横线。

(3)师:一个大,一个小,一什么苹果一什么枣?生: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4)去掉第三节的文字,看图读第三节。

6、课件出示第四节,学习第四节。

(1)谁多谁少?(杏子多桃少),杏子和桃比什么?(杏子和桃比多少),谁和谁比多少?(杏子和桃比多少)。

(2)认识文中的量词,你从哪个字看出杏子多?(堆)。用“堆”数,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许多杏子”可以说成“一堆杏子”,杏子可以一堆一堆地数,还可以怎样数?(一个杏子,一箱杏子,一筐杏子等),数杏子时用“堆”,你还知道一堆什么?(一堆苹果,一堆枣,一堆桃子,一堆橘子,一堆花生,一堆树叶等),桃子除了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一堆一堆地数,一箱一箱地数,一筐一筐地数。“堆”和“个”都是量词,分别在量词“堆”和“个”的下面画横线。

(3)师:一边多,一边少,一什么杏子一什么桃?生: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4)去掉第四节的文字,看图读第四节。

五、朗读韵文,体会韵味

1、课件出示量词下画横线的课文。

2、我们这篇课文是一篇韵文,韵文是讲究格律的,甚至大多数要使用相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或文章,我们这篇课文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就都使用了相同的韵母ao,韵文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儿童朗读,朗读的时候,就要把这篇韵文读得很好听,要读出节奏感。

(1)听老师一边拍手一边读。

(2)全班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

六、根据图画试背儿歌

我们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琅琅上口的韵文,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小儿歌。★WWW.BAIHUAWEN.com★

1、全班学生根据每一幅图画试背儿歌。

2、全班学生把四幅图画连起来试背儿歌。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说。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并会读本课的12个生字了,认识了2个偏旁“犭”(反犬旁)和“鸟”(鸟字旁),已经会读农家小院图下的8个词语了,我们学习了课文,认识了“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认识了文中的量词,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八、布置作业

1、用量词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一条鱼等。

2、回家后把今天学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7大小多少

黄牛猫鸭子鸟

苹果枣杏子桃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宜、层、尽、染、叠”等11个生字,会写“谷、金、丰”等10个字。

2、读好“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等12个四字词语,感受秋天的美

3、培养积累词语、收集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字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年级第一课,识字1伸出小手指跟老师一 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借助字典,自读词语。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看大屏幕,自己试着读。

(2)交流难认难读的生字。

预设一:染──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纠正学生发音,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预设二:爽──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字形识记生字。

预设三:叠──通过演示汉字演变过程,理解字义,认读生字。

(3)巩固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同桌互相──游戏抢读

提醒:第一、二行分别注意前、后鼻韵母读清楚。

(三)理解词语,感受秋色之美

1、整体认读词语。自己再读读这些词语,看看读词语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读了这些词语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画面?

3、出示秋天画面看图理解:“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等词语意思。

4、 欣赏着这些美丽的画面,谁再来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谁再来读?

5、你看这个词谁能读?(出示:天高云淡)指导读出词语韵律美。

你看这样读就读出了词语的味道,读出了词语蕴含的美!用这样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也能把这些词读好!谁来读?(出示:秋高气爽秋收冬藏 春华秋实)

6、这么美的景色你知道是什么季节的吗?(秋天)这一课里有个词说的也是秋天,知道是哪个词吗?(金秋时节)孩子们看,金秋时节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呢!(出示词语:金秋时节,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大雁南飞、瓜果飘香、山河壮美)刚才我们想象着天高云淡的样子就能把词语读好,用刚才学会的这种方法,想象着金秋时节,大雁啊,瓜果啊,山河的样子再来读这些词语,相信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来,同桌两个人先互相读一读练一练吧!一会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四)理解词语,感受秋天的丰收

1、学生读词语,提出质疑。

刚才大家通过自己学习,读懂读好了这些词!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呢!一起读!(出示其他词语)这些词语中你有不懂的吗?

2、 出示学生不理解的词语,采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预设一:叠翠流金

(1)教给学生方法:理解这样的词要抓住关键字,关键字理解了,这个词你就明白了!

(2)借助查字典理解“翠”的意思。(绿色)

(3)借助图片,指导朗读。(出示图片)你看一层又一层的青绿色重叠在一起上面点缀着那么多的金黄色多美啊!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这个词?

(4)感受秋天丰收。想象一下秋天里什么是金黄色的?变成金黄色说明什么啊?(成熟了)

景色美让我们感到愉快,丰收后让我们感到欣喜!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出示整篇词语,指名配乐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交流。

2、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写字,先描红,再认认真真写两遍。提醒写字姿势。(古筝配乐)

(六)总结拓展

秋天是美丽的,让我们尽情享受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吧!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或图片,咱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词;感受春天之美。

2.扫除文字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找学生读,齐读,写生僻字)

三、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1.“春”美在什么地方?

我们都认为春天是最美的季节。那么朱自清先生认为“春”美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下。(多媒体显示: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

2.学生可能回答:

(1)“春”美在嫩绿的,软绵绵的草。

春草是历代文人争相歌咏的对象,你还知道哪些写春草的诗句?如: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同样是写春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笔。这也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多角度构思。

(2)“春”美在万紫千红的花。 花的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3)“春”美在温暖的杨柳风。 风的特点:和煦、芳香、悦耳

“春风”与林斤澜的《春风》对比阅读,学生能说出二者的不同特点即可。

多媒体显示:“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林斤澜《春风》

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有什么不同呢?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如无数的针扎”。

(4)“春”美在细密的春雨。

“春雨”与《春夜喜雨》对比阅读:

多媒体显示:杜甫《春夜喜雨》诗。

杜甫诗中的春雨和朱自清的“春雨”特点一样吗?

都是伴随和风而来,突出春雨的细的特点。杜甫诗中的春雨是无声的,朱自清的“春雨”是密、亮、绵长的。

(5)“春”美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人们。

3.小结: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中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地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使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板书:——美在景物)

四、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目标二。

1.品味语言:《春》美在什么地方?(边品味语言边指导朗读)

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春天的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请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多媒体显示: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 )

预设以下赏析的点:

(1)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3)写野花用了什么手法?为何那么传神?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的表达效果。

“密密地斜织着”中的 “斜”字,“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薄烟”一词,“绿得发亮”及“青得逼你的眼”的“逼”的表达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知道安全交通的小常识。

4、让学生遵守安全,并向家人和朋友宣传交通安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教师导言:

2、看图像

3、看了刚才图像上的画面,想想,引发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4、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违反?

5、学生交流讨论: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不安全隐患呢?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那么,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对我们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保护生命 安全出行

二、学习交通小知识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说说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

骑自行车九不准

一、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

二、自行车不逆向行驶。

三、骑自行车时不带人。

四、骑自行车不闯红灯。

五、骑自行车不撑伞。

六、骑自行车不攀扶其它车辆。

七、骑自行车不双手离把。

八、未满12周岁不骑车上路。

九、骑自行车不突然强行猛拐。

交通安全五不坐

1、不坐超载的机动车。

2、不坐无牌无证、报废的机动车。

3、不坐非法营运机动车。

4、不坐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

5、不坐货运车辆、农用车辆、拖拉机

2、交通安全三要:横过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3、认识交通标志,明白图标的含义。

4、通过知识抢答,增强意识

(1)通过人行横道时,红色信号灯亮了,这时应该:

A、 抢跑过马路 B、 等候绿灯亮后再走

(2)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行走,应该:

A、靠路边行走 B、随意走

(3)汽车的转向灯左边闪烁时,汽车向:

A、左转 B、右转

(4)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

A、前进 B、倒车

(5)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A、110 B、122 C、120

(6)钻跨护拦,横穿道路,这种行为正确吗?

A、正确 B、不正确

(7)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8)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A、8岁 B、12岁 C、14岁

(9)乘坐公共电汽车时,下面的行为哪个不安全?

A、在车厢内随意站立 B、行车时扶好扶手 C、将手或身体置于车窗外

(10)在有人行道的路上,你应该:

A、走人行道 B、走非机动车道 C、随心所欲,哪儿没车走哪儿

三、交通安全警示语

在大家的。共同学习下,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更多的交通知识,我们不光要了解交通知识,更要懂得时时遵守。来,一起读读这些安全口号

⑴、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交通法规,经常看看。

⑵、实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⑶、转弯抹角要谨慎,减速慢行记心头。

⑷、驾车头盔要戴好,流汗总比流血好。

⑸、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⑹、交通法规要遵守,行车畅顺乐悠悠。

⑺、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⑻、互让半步,处处通途。

⑼、各行其道,平安有靠。

⑽、最大的幸福是平安。

选择其中一句可以把它贴在自行车的车把手上或爸爸开车时容易看到的地方,时时提醒,注意安全。

四、总结:

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我们小学生应该向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大人们郑重承诺:

生:一定学好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用我们的小手去拉爸爸妈妈的大手,文明交通一起走。决不随意穿马路,闯红灯,决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并排走,决不逞能骑英雄车,事事处处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关心他人的文明好少年。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弱起起唱,并能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人文教育目标:通过学唱国歌、介绍聂耳、讲述国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内容。教学难点:三连音与弱起起唱在歌曲中准确唱法。

教材分析: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的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走进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基本训练发声练习

1、教师弹奏C调音阶,学生模唱

2、1=C→F2/412

34

54

32

1—演唱时要求有弹性、饱满。

三、新授

1、听录音《红旗飘飘》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听歌曲,老师问:通过听到的歌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想到了为祖国争光、要热爱祖国……这时教师引导出国歌——切入正题。

2、讲故事:老师问: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介绍国歌的由来,《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战题材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人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由国歌的由来,介绍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坚强决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由《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卖报歌》等。

3、听国歌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播放课件,动画中出现了哪些人物?(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国家领导人)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你知道新中国是如何成立的吗?

4、唱国歌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唱这首歌。

5、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弱起起唱。通过屏幕上的显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一拍里包含三个等长时值的音,在进行曲速度中显得矫健雄壮,仿佛行进的号角、铿锵的军鼓声)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6、想一想国歌在什么情况下演唱?它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并进行表演。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祖国和国家做贡献呢?

五、下课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目标是演唱国歌,国歌大家都会唱,所以在学唱时我只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三连音、弱起等)重点讲述、练习。通过演唱国歌,表演升旗仪式或运动员上台领奖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 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努力,我班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我班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 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着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 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 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与外校九年级数学教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请教交流, 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2、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四章,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议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 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有关的计算方法。理解投影与视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

(2)通过体验探索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有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l、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考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快乐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加强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的培养训练,在新授课时,凡是能当堂完成的作业,要求学生比速度和准确度,谁先完成谁就先交给老师批改,凡是做的全对要给予奖励。

7、加强个别辅导,加强面批、面改,加强定时作业的训练。并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书写的好又全部正确的贴在学习园地中。

8、积极主动的与其他教师协同配合,认真钻研教材,搞好集体备课,不断学习他人之长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配合、适宜、恩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初步了解。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并交流和白鹭相关的知识。出示PPT。

看了图片,你对白鹭有什么初步感受呢?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白鹭》,品味、感悟、欣赏,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读词

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四、出示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五、自学提示(一)

初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

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

六、检查自学结果:

1、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

比喻新奇、贴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色素美: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评价:白鹭“色素的配合”很适宜。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身段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评价:“身段的大小”很适宜。

(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附图比较)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些,太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