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4篇】正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意义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资料;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你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什么路?在20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就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千古不朽、享誉世界的路――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2、 释题,读“金钥匙”,用金钥匙的方法说说你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问题?(老师板书:什么叫丝绸之路?为什么要开辟丝绸之路?是怎样开辟的?有什么意义?)

3、浏览课文,看看这些内容都在文中的哪些自然段在讲。

二、 学习课文

1、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默读。(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2、你对丝绸了解多少?学生谈收集的资料。(可结合学生带来的丝绸直观感受)课件展示(看到这么华丽的丝绸,你想说些什么?,瞧,罗马帝王身着丝绸的高贵)

3、丝绸不仅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在写丝绸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4、默读1、2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交流:“目瞪口呆”“赞不绝口”……“最时髦”“最讲究”“最珍贵”“和黄金等价”……)

5、此时,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子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我们国家的什么位置?(课件展示地图)

2、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在讲?(女生读,男同学思考:找出一个词语概括路的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到的?课件展示地图,()段落,理解这条路环境恶劣,充满艰辛与危险。)

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这样一条危险的、远隔万里的道路是谁开辟的呢?(板书:张骞)哪句话在写?哪些段落又在详细写?

4、再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有何联系?是如何联接的?(像这样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起来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三)学习5---7自然段

1、张骞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容易吗?同学们在品德课上对这个故事已有所了解,谁能说一说?

2、课文中都是怎么介绍的?默读5----7自然段,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用――勾画出来。

3、学生交流:

(1)“他渡黄河、过沙漠……日夜兼程……当了俘虏。”体会刚开始的条件的恶劣都不是真正的困难,遇到匈奴才是真正的困难。板书:日夜兼程当了俘虏

(2)“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他的意志坚定,时刻都想着未完成的事业。板书:等待准备

(3) “……逃走……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板书:逃走

(4) “终于到达……”板书:到达

(5)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他的这一路历程?板书:“历尽千难万险……”

(6)面对这长达13年的困难,张骞为什么还是那么坚定?是什么在支持着他?学习到这儿,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7) 一趟,张骞除了收获面对困难的信心,还收获了什么?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在文中找一句能概括它作用的话,用――画出来。(“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读,“丝绸之路”是什么的纽带?板书:交流与发展)

2、自由读:交流与发展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的?交流的什么?(物产与文化)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交流吗?如果没有交流社会会怎么样?(不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了交流才有发展,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丝绸的出名源于“丝绸之路”,中国在世界上举世闻名也源于“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在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奋进之路,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光明之路。

2、 你还知道哪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知识,向同学们说一说?

3、学习了《丝绸之路》,请你当一当导游,把丝绸之路的故事介绍给周围的人听。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教学准备: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汇报交流:交流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比赛。

3、巩固识字。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写一写。独立练习书写。共同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交流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出示自读提纲,自读交流。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5、想象说话,朗读指导。练读、范读、互读评读。张骞受到哪些屈辱?逃出来遇到哪些困难?

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推荐影片。欣赏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张骞与丝绸之路

从都城出发

渡过黄河

进入沙漠

不幸被俘

忍受屈辱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丝绸之路》是走进西部系列教材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叙述情节具体,容易激起读者对西部繁荣历史的遐想。作者首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由点及面由情入理,然后重点描写了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三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路的历史作用,感受场景描写的具体可感,感受文章四字词语的清新自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自学文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独立阅读文章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集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整理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在大量的交流材料中展开,学生可在材料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由抽象变具体,在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内容。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搭建资料平台,创设自主空间,感悟文章所写,激发热爱之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线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⑴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⑵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测:

⑴什么是丝绸之路?

⑵那是一条怎样的路?

⑶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

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⑵全班交流:

①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

②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

③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

④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2~13自然段:

⑴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的那一幕,你感受到了什么?丝绸之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划一划,读一读。

⑵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⑶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①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

②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也体现了这是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③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想象到丝绸之路的热闹与繁华的场面,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⑷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⑸同学们在课前收集资料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张骞在开发丝绸之路是历尽了千辛万苦,但可以说他创造的是一条伟大的路,那么,此时的你,面对这伟大的创举,最想说些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并说出来。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

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

四、体会写法感读课文

1、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在体会一下文章的首尾与中间一部分的联系。

3、再一次品读全篇,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六、置留作业,激起热爱西部之情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七、练习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考虑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一起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同学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1、同学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俺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

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

3、同学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同学阅读兴趣,培养同学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俺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

丝绸之路

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会提出:

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师依据同学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同学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同学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同学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身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考虑的开始,问题是发生学习的起点。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同学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同学自身去进行阅读实践,自身去感受、考虑,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局部?找出来,读一读。

7、巧妙地把两局部内容衔接起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俺们叫它过渡段。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8、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独立阅读:

理出文章层次,找出重点局部。默读3~12自然段,仔细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多读、多思、多悟,然后和同位交流。同学解决不了的,教师做指点和讲解。如:“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融洽相处,同时默记地形……”

⑴带着问题反复读有关段落。

⑵同位说一说丝绸之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开辟出来的?

⑶为什么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张骞能开辟出丝绸之路?

⑷开辟丝绸之路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回答。

3、交流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点评:珍视同学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了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小朋友展示自身的机会。)

四、重点品读,体会作用

1、默读第13自然段,考虑:

丝绸之路发挥了怎样的巨大作用?

2、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自主学习,书写生字

1、自身学习生字,放手自主识字。

2、同学独立书写,独立检查。

3、同位互查生字书写。

(点评: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要激发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同学发明主动参与和表示自身的机会。放手让同学独立识字,写字,调动同学主动、合作学习的热情。)

六、作业

把丝绸之路的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