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课文《童趣》教学设计正文

《课文《童趣》教学设计》

时间:

课文《童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2、指导学生识记文言词汇,理解并积累明察秋毫风声鹤唳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品位文中的精彩语句。

3、让学生学会观察、联想和想象,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

【教学重点】

着重从阅读和写作方面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导读、品读、探究法。

〖思路设计

这是一篇文言短文,根据文体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大体按照诵读感知──品读赏析──探究讨论──延伸拓展──总结评价几个步骤进行学习,(新课标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学法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学法指导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流程】

一、联想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从童年走来,每当想起童年时,一件件趣事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件、两件、三件每一件都是那么有趣,那么令人回味无穷。不过,老师今天想听同学们讲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把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讲给大家,我们一块来分享你的乐趣,好吗?(生二、三人讲童年趣事)

噢,原来,同学们的童年也有如此多的趣事,这也许会成为你一生永恒的回忆。其实,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真、最纯、最令人难忘的时期,常人如此,那些伟人,名人也一样。说到这里,同学们能联想到哪些名人或伟人的童年趣事呢?

(生可能想到《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等,教师也可展示几幅童趣画面。)

(图像可以创设情境,为课堂注入活力, 进一步激发情趣,创造阅读期待。)

教师过渡:可见,名人的童年也和我们一样,充满了童真、童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童年有哪些趣事?我们一块来欣赏他写的一篇非常有趣儿的文章──《童趣》。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指导学生看课文注解①了解作者和出处。)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哪一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从注解①中了解了什么?

教师补充:关于课文的出处和作者老师再补充几点:作者沈复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首先是一个落魄的商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但沈复并非如此,从他的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中我们感悟到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从中窥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兴致之真。今天,我们就通过读他的《童趣》一文来体味这种趣味兴致之真。

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我们不能忽视题目。从这个题目看,课文的重点应落在哪个字上?(师板书趣)

(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联想所了解的名人童年趣事──探究清代文学家沈复有哪些童年趣事,导入课题,简介作者。新课导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种交流式导入,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气氛, 从而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教学。)

二、感知积累

1、指导学生试读课文:

下面,我们就来看作者是怎样写这种趣的。

教师指导文言文诵读方法:请同学们注意: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任务是诵读,诵读的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清句读和停顿:三是读出语气和感情。下面请一位同学试着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的是否符合要求。

(重视学习过程,注重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荐选读课文段落或朗读全文,提示听者注意字音、停顿、感情方面是否恰当,还要注意根据文字展开想象。然后师生共同评读,即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或者建议别人怎样读,(尊重读者的劳动,尊重听者的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能够很好的处理读音、停顿、感情等,实现了培养学生语感的目标。并通过后面的练习读文加以巩固。)

教师强调指导:(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⑴ 字音:

童稚(zhì) 拟(ní)作 鹤(hè) 凹凸(āo tū) 庞(páng)然大物 拨(bá)山倒树 癞虾蟆(lài há ma)

⑵ 句读、停顿。

⑶ 要读出一种轻松、愉快、自得其乐的语气来。

2、学生自由诵读。(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揣摩的机会)

3、概括课文内容。(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和把握)

4、合作学习:

四人为一组,借助小字注释,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可以每人讲一节,也可以推选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请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教师不断巡视,及时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并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和争议中去,然后在了解学生合作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面对全体同学强调重点字词,如果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全班合力解决,必要时点拨深化。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翻译,不求字字落实,学生能对照注视说出大意即可。)

5、师生共同解疑,教师还要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课文中还有几处,因为没有注解,老师没有读懂,请同学们帮我解决:

⑴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⑵ 心之所向则

⑶ 徐喷以烟,使其

⑷ 蹲其身,使与台齐

⑸ 以丛草为林

⑹ 吞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生帮老师解决以上问题)

(老师以求教学生的方式检查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师生间的交流合作。)

另外,从此文中,我们还学到了一些成语,或联想到一些成语,有哪些?

学生可能回答明察秋毫怡然自得等,如果想不到风声鹤唳教师可提醒。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和理解,为下一步的'品读赏析奠定了基础。)

三、品读赏析

课文追忆了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遍课文,品味文中精美的语句,把你认为最有趣的地方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理由,好不好?

(生品读、推荐精彩语句,师生共同交流,欣赏)

如:

1、余忆童稚时(憨态可掬,童真童趣融于其中)

2、心之所向,则也(想象奇特)

3、徐喷以烟(非童稚不能为也)

4、忽有庞然大物(照应上文以为,儿童特有的感受,非世俗成人所能想到)

5、神定驱之别院(物我同趣,令人哑然失笑)

(指导学生仔细读课文,品味文中精彩语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再造文中景象,学生间互相交流感受)

四、探究讨论

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就课文结构、内容、写法、顺序、语句理解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四人一组,合作选题,集体研究。教师准备以下课题:

这些趣事,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来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那么,读了这一课,你能就课外结构、内容、写法、顺序、语句理解等方面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吗?

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联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内之趣指什么?

提示:物内之趣──细察其纹理。

物外之趣──依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在文中一是指童年乐趣,一是身处尘世难得的闲情。

2、从作者的作文思路入手,请说明第3段置于文中的合理性。

3、从情景联想出发,怡然称快与怡然自得的情趣在文中是怎样产生的?

4、第四段作为一个儿童故事,其童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五、延伸拓展

(课件展示周作人的一篇散文,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其实,文中所写的童趣,我们同学也可能听说过、见过,甚至经历过,所以读起来特别亲切。下面我们来看周作人的一次童年经历,共同体味一下其中的童趣(展示文章)

苍蝇不是一件很可爱的东西,但我们在做小孩的时候都有点喜欢他。我同兄弟在夏天乘大人们午睡,在院子里弃着香瓜皮瓤的地方捉苍蝇。苍蝇共有三种:饭苍蝇太小,麻苍蝇有蛆太脏,只有金苍蝇可用。金苍蝇即青蝇,小儿谜中所谓头戴红缨帽,身穿紫罗袍者是也。我们把他捉来,摘一片月季花的叶,用月季的刺钉在背上,便见绿叶在桌上蠕蠕而动,东安市场有卖纸制各色小虫者。标题云苍蝇玩物,即是同一的用意。我们有时把他的背竖穿在细竹丝上,取灯心草一小段放在脚的中间,他便上下颠倒的舞弄,名曰戏棍;又或用白纸条缠在腿上纵使飞去,但见空中一片片的白纸乱飞,很是好看。倘若捉到一个年富力强的苍蝇用快剪将头切下,他的身子便仍旧飞去。

希腊路吉亚诺思(Lukianos)的《苍蝇颂》中说:苍蝇在被切去头之后,也能生活好些时光,大约两千年前的小孩已经是这样的玩耍的了。

六、总结收获

课文我们已学完了,我们读文章也是为了写,请同学们从写作的角度说一下你学习这一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特点)

七、结语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童年时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情趣,以及身处尘世时那种超然物外的闲情,认识到了童心的纯真,童趣的美妙。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童趣》一课的教学方案。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设计导语时,我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并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联想名人的童年趣事,从而自然地导入 课题。

2、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我先让学生感知课文、积累知识,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探究学习并进一步延伸扩展,最后谈阅读收获。

3、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机会。在感知和积累阶段,我让学生自己尝试诵读、翻译;在品读赏析阶段,我让学生自主感受精彩语句赏析;在探究学习阶段,我又让学生自主选题、合作研究;在总结收获阶段,我又让学生针对文章写作方面的特点自由发表见解,所有这些,都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4、从终身学习的观念出发,加强学法指导,为学生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于是,在感知积累阶段,我注意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积累;在总结收获阶段,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进一步把握课文,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运用,做到读写结合。

5、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注意吸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既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又决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在这一堂课中,我用了近一半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知识和文化常识,并在延伸拓展中介绍了周作人的一篇散文,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在设计中,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训练;既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又注重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在最后的结语中,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将这种情感目标直接展示给了学生。

总之,我认为:这一个教案,在过程设计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秉承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华,又积极渗透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其指导思想与新课改的目标完全相吻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课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