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二年级语文《称赞》教学设计(优秀4篇)正文

《二年级语文《称赞》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称赞》教学设计(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称赞教学设计 篇1

设计意图:

《称赞》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獾清晨时还只能做出三只比较粗糙的板凳。傍晚十分,在刺猬的称赞鼓舞下,做成了一把象样的椅子。文章中有许多它们俩的对话,言语十分朴实,但每一句都非常暖人心。因此,我设计的着眼点放在这些对话上的朗读上,从读中去体会小獾和刺猬彼此间真诚的赞美,从读中去感受称赞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快乐,从读中学会怎样的语气适合称赞别人。最后,设计了一首小诗送给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复习本堂课所学的生字,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诗的韵律中再次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记忆。

学习目标:

1、认识刺、猬、板、凳、椅五个字。会写板、椅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由衷地称赞别人,体会称赞带给人们的力量和快乐。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刺猬、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椅子、苹果等道具。

3、学生自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看图识字、写字,故事导入。

1、课件演示刺猬、獾、椅子、板凳的图片,学习生字刺、猬、板、凳。

如:(生猜谜:身体虽不大,钢针满身插,遇敌缩一团,谁来都不怕。这是谁呀?(刺猬)(出示

刺猬:这是小刺猬,快和小刺猬打个招呼吧!(生:小刺猬,你好!)

2、课件演示带拼音的词语刺猬、小獾、椅子、板凳。

(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随机正音:轻声词

刺猬、椅子;前鼻音獾;后鼻音凳。

称赞教学设计 篇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称赞》教学设计及反思。

2、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

二、学习课文

1、师:这篇课文老师也非常喜欢,我给大家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哪些句子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那些句子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

(1)出示句子,练习朗读小獾和小刺猬相互称赞的句子。

(2)师生一起朗读这两句话。

2、那这样的称赞起到了怎样神奇的效果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3、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1)指导同学们观察第四幅插图,说说从小刺猬和小獾的表情和动作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

(2)师: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可以感觉到他们心情很愉快,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学们,想一想,假如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3)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或体会。

(4)我们再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5)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4、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1--7自然段,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结合第一幅插图,理解:粗糙

a)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生:

师:是啊!小獾的板凳做得并不好,那为什么小刺猬还要称赞他呢?

5、出示句子:

(1)、板凳虽然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肯定别人的认真态度。)

(2)、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教案《《称赞》教学设计及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3)、你真能干,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做得好。(肯定别人的点滴进步。)

6、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么做呢?

生:

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不好时,有困难时,泄气时,我们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能使我们增强信心。

7、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时,听了小獾的称赞后,小刺猬的心情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

8、结合刚才的理解,完成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称赞多么重要啊!它能给我们勇气、、、、

二、总结:

同学们,称赞多么有魅力啊!在我们泄气的时候,它能给我们自信;在我们退缩的时候,它能给我们勇气;在我们疲劳的时候,它能消除我们的疲劳…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称赞还带给我们喜悦…称赞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反思: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故事。爱听好话,这是人们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希望收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

这篇课文,通过小獾和小刺猬互相称赞的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称赞的巨大作用,并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在授课中,我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质疑课文,理解课文,最后自己感悟出称赞的重要意义,理解到发现别人的优点是称赞别人的前提,要学着发现别人的长处。并且逐步认识到,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首先得学会称赞别人。

在理解句子时,把生字穿插在句子的理解中,并且结合课文的插图,直观、对比理解"粗糙、认真、一个比一个"等词语,让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中感受到小獾虽然做得很粗糙,但也有优点,那就是做得很认真,没有放弃,有进步。小刺猬恰恰发现了他这个优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刺猬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小刺猬看到了小獾的长处,及时地称赞了小獾,使小獾成功了。善于发现,善于称赞别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感悟课文时,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让学生品读,使学生从读中悟出称赞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学生从阅读上升到感悟,形成自己的理解,最后完成语言训练,情感得到升华。

思考与不足:

这课时的重点我放在了对重点句的品析与感悟上,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还不够紧密。使得教学有过多的说教成分。

称赞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初步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准备:刺猬、小獾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受到过称赞吗?

2、是谁称赞你的,为什么呢?

3、你的心情怎么样?

4、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一篇课文,题目就叫做《称赞》(板书课题)让我们来看看称赞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二、图片激趣,初读课文

1、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朋友吧。(出示刺猬、小獾图片)

2、谁来跟他们打打招呼啊?(相机指导读音:“猬”在“刺猬”一词中为轻声)

3、我们的刺猬和小獾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自己读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不认识的字可要多读几遍哦。

4、生自由读文。

5、读完课文,谁能告诉我,到底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啊?

三、识记生字

1、大家才读一遍就知道这么多事了啊?老师要称赞大家真会读书。那生字宝宝大家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吗?

2、出示含生字的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做小老师带大家一齐读。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读。

(4)齐读。

3、出示词语

(1)出示带拼音词语。。

(2)生自由读。

(3)齐读。

(4)去掉拼音。

(5)开小火车轮读。

(6)男女声赛读。

4、听了大家读句子,读词语老师又要忍不住称赞大家了,因为大家把生字宝宝读的多准确啊,瞧,小刺猬也来称赞大家了,他还带来了红红的苹果做为礼物请大家吃呢!快接着吧。

3、出示生字苹果树,指名认读。

四、学习两次称赞

1、小朋友们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那老师要让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这次难度可大了,大家有信心解决吗?

2、这篇课文到底是谁称赞了谁?用横线划出刺猬称赞小獾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獾称赞刺猬的话。

3、出示刺猬称赞小獾的话。

(1)自由读。

(2)指名学生读,指导读正确。

(3)谁来做做小刺猬来称赞一下小獾。

4、你说小獾做的板凳到底怎么样?

5、理解“粗糙”。

6、那为什么这么粗糙的板凳,小刺猬却还要夸小獾做的好呢?

7、你看,小刺猬多会发现优点啊,让我们再学着小刺猬的样子来真诚地称赞小獾吧。

8、那小獾又称赞小刺猬什么了呢?

9、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读。

(3)苹果香极了,让我们一起来把苹果读得香香的,让整个教室弥漫着苹果的香味吧!

10、同桌互读对话。

五、写字指导

1、小朋友们,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从彼此的称赞中得到了不小的收获,你想像他们一样,得到称赞吗?

2、那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仔细看看这两个字,等会漂漂亮亮地写一个,同桌之间互相称赞一下好吗?

3、生说字形要点。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写,同桌互相称赞。

称赞教学设计 篇4

一、预设目标:

1、学习刺猬、板凳、糙、但、镑、椅、瞧、留等10个生字,学写板和椅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角色,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

随机表扬:

1、扎着两只小辫子,真可爱。

2、老师走到哪里,眼睛就看到哪里,你们上课一定很专心。

3、近半个学期过去了,书还是那么新,你很爱护自己的书。

4、红领巾的结打得真漂亮,你是个爱干净,爱整洁的孩子。

5、铅笔都从短到长排好了队伍,看来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6、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到你们班来上课吗?我听很多老师说,文涛小学二(2)班的孩子特别聪明,特别能干,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你们的班主任汤老师跟我说,你们非常爱看课外书,很会学习。有的孩子很爱劳动,有的孩子非常孝顺。老师这么称赞你们,觉得心情如何,有什么想说的?(看来老师的称赞起到了作用。)

7、刚才都是老师称赞你们,谁愿意来称赞我呀?是吗,你们看我现在的表情,觉得我的心情怎样?(是的,我们班的小朋友从来没有称赞过我漂亮,听了你们的称赞,我感到很以外,特别开心。)

8、善于称赞别人,往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那就是最大的优点。找一找班里某个小朋友有什么优点,你也来称赞他。

你怎么称赞他的?听了他的称赞,你怎么想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想?

(一)、导入

看来,别人的称赞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给我们鼓励和信心,称赞的力量可真大。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个小动物之间相互称赞的故事。题目就是——称赞(大家读得到位,前面是翘舌音,后面是平舌音。)

(二)、初读课文

1、布置朗读任务:第一遍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找下面的树叶帮忙,仔细地拼一拼,想办法把这个字记住)。想一想:谁称赞谁?

反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出示刺猬、小獾,相机学习刺猬。)咱们把它们请出来,谁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故事中谁称赞谁?

2、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小獾又是怎么称赞小刺猬的?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找。

反馈:出示两个句子。

3、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是怎么称赞的,谁能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一讲。可以再读读课文,想一想。(相机出示生词)

师小结:(小刺猬在去森林里的途中看到了小獾在做板凳,它称赞小獾:“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傍晚,当小刺猬回来的时候,小獾已经会做难度更高的椅子了,而且把椅子送给了小刺猬。小刺猬马上取下两个大苹果,送给小獾,小獾也称赞小刺猬:“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三)、研读文本。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它们互相鼓励,互相称赞。我们先来看看小刺猬是怎么称赞小獾的呢?

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1、齐读一遍,先来看看,小獾的板凳做得怎样?这是怎样的三个小板凳?用自己的话说

备案1:(有高低的、不平的),书上有一个词(出示“粗糙”)

备案2:一下子就说了粗糙,他用了书上的一个词,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2、看着这三个粗糙的小板凳,你再读读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既然小板凳那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称赞他?

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值得我们研究一下,既然小板凳那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称赞他?那小獾肯定有优点,请大家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段,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备案1:他看见一只小獾在学做木工。(是呀,才刚刚开始学,就能做板凳了。是能干。)

备案2: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一下子就做了三个小板凳,了不起。第一个没做好,第二个接着做,不满意,接着做第三个,这时候它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腰酸背痛,流汗)是呀,那么累了,你们看,图上的小獾还是做得那么认真,多有毅力呀,要不要称赞它?)

3、小獾确实值得称赞?谁愿意做小刺猬来夸夸它?

备案1:你读的很流利,声音真好听,可是小獾正在专心做板凳,这么轻,它听到吗?

备案2:你很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板凳做得是一个比一个好。

备案3:小刺猬,我听出了你的一片苦心,你在劝小獾不要放弃。

备案3:小刺猬,你用心良苦啊,小獾听了一定会再接再厉的。

4、老师想做一回小獾,你们是小刺猬,称赞我吧。

师:哎,这可是第三个小板凳了,怎么还是这么粗糙?是谁在鼓励我呀?我还想再听一次?真的吗?那我接下去做会更有劲。

谁愿意做小獾,谁愿意做小刺猬?(全体表演——指名表演)提示:小獾现在在干什么呀?5、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好多小獾都非常高兴,让我们问一问,为什么这么开心?小獾接下去会做什么呢?(称赞多有魅力呀,称赞多神奇,称赞的力量可真大。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书上没写的你们都想到了。)

5、书上写了它后来能做什么了?(椅子)小獾能做出难度更高的椅子,是谁鼓励的结果(小刺猬)如果小獾当时听到的是批评,你的板凳真难看,你的板凳真糟糕,结果会怎样?正因为有了小刺猬的鼓励,小獾才有那么大的成绩,进步。

6、。你想对小刺猬说什么?看来小刺猬也值得我们称赞,它很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7、小獾后来是怎么对小刺猬说的呢?齐读第七段。(小獾多么感激小刺猬呀)

(四)、巩固生字、写字

1、出示词语:男女轮流读——同桌互读。

2、写字:别人做得好我们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小獾在小刺猬的鼓励下,不但板凳越做越好,而且还会做难度更高的椅子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板凳的板和椅子的椅是今天要写的字,有什么新发现?

(五)小结

称赞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给我们进步和成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