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学设计(实用2篇)》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有渠道,支出有方向,收入与支出像天平。《财政收入与支出》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本框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高一教材第五课第一节的第二框,本节共三框。第一框介绍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第二框介绍财政的基本知识,阐明国家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及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框在本框的基础上介绍了税收的基本知识。本框与前后两框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它们之间是整体到部分的关系,本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要求学生识记财政的含义、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范围理解财政的作用掌握制约财政收入的因素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举例说明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德育方面通过了解财政的作用以及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情况,使学生领会现今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
3、 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和社会现实,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 确定其为重点的原因: ①从学生认识上看,学生普遍对这问题缺乏了解 ②从理论上看,财政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财政是国家实现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从实践上看,财政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作用(2)教学难点:财政的前两个作用(即优化资源配置和调空社会经济作用) 确定其为难点的原因:从教材内容上看,这两点涉及的经济专用名词教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就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案例教学法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一个案例围绕三峡工程,多角度的设计问题,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剖析实例,给学生充分的分析问题的时间,最后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2、 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适度的课堂练习,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
教学还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一) 案例设置,疑问导入
首先,用CAI动画显示两组片段:1、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2、三峡水库建成的场景。然后设问:(1)建成这么雄伟的三峡水库大概需要多少钱?(2)这批钱主要由谁来出呢?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财政的概念,并加以点拨提示。
(二)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
1、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范围是本框的重要知识点。讲析时,继续对案例进行分析。首先,设问:这么一大批钱如何筹集呢?CAI展示材料:中国政府在三峡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工程业主,电厂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作为三峡基金;二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区不同标准,每度电适当加价的办法(每千瓦小时征收0.3分—0.7分,近10年,仅此征收388亿元;三发行三峡债券分别为:97年10亿元,98年20亿,99年30亿,01年50亿,02年50亿。
师生共同评议:财政收入的含义以及主要形式是什么?(税、利、债、费),再通过CAI演示,我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图,分析得出财政的支出范围。讲完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之后,点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财政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回答财政的五个作用,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讲解第一个作用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市场机制的缺陷,之后结合案例分析,象三峡工程建设周期十几年,投入上千个亿的项目必需主要由国家财政来解决,然后设置问题:三峡建成之后会带来哪些效益?CAI展示三峡建成后的效益图,学生分析图表,得出结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讲第二个作用前,先让学生讲述我国近五年经济发展情况,提示在发展整个势头良好的同时,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也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尤其是钢筋、混泥土等产品积压有为严重。讲到这时再用CAI 向学生展示三峡工程用混泥土和钢筋的量,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98年前后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在跟学生的共同分析过程中,得出财政的第二个作用:调控社会经济。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本课教学的难点得到了解决。另外讲3、4、5个作用时,可先请学生举一些我国现在正在花大力气办的一些事情,再适当对这些例子进行分类,讲明财政的后面三个作用。到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得到解决。 3、 财政收入的制约因素讲这点时,先点明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教师提问:三峡水库是一个百年梦想,为何在当代得以实现?学生回答,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带领学生分析得出制约财政收入的两个主要制约因素。最后再进一步加以引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分配时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新课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财政收入和和支出的形式,强调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学生明确当前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四)反馈练习
教师围绕本框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能体现学生思维特点和能训练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题目,我设计了两个选择题和一个思考题,以真正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形式:税、利、债、费 财政收入 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财政———含义、预算 财政支出:国防费、行政费、文教科卫生费、经济建设费等 作用财政赤字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
1、贯彻落实课标要求:评议一个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主要涉及财政的基本知识。共设两目——“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第一目:主要讲财政收入。先通过介绍财政的一般知识,如含义、特征以及国家预算的含义,进而阐述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最后讲影响财政的两大因素,即经济发展和财政分配政策。
第二目:主要讲财政支出,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两种现象,以及如何运用具体的财政政策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学情分析】
财政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随处都能感受到;财政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其关注程度不够,社会阅历缺乏;但当前以及今后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因此,学好财政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前准备】
1、了解西安市财政收入状况以及财政收入的形式和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
2、拍摄财政支持的一些工程,让学生对财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新课标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2、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初步知道如何度量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解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预算和决算的含义及作用、
2、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知道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用途
4、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教学方法:实例法、讲授法、自学阅读、讨论式教学等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的因素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西安地铁开通了
地铁作为城市的动脉,以其安全可靠、准点高效、方便快捷、环保舒适的优势,成为许多大城市缓解道路拥堵的重要手段。但地铁建设投入大(平均造价约为6亿元/千米),成本回收周期长,使很多城市望而却步,望“铁”兴叹
图片(地铁)
1、地铁能靠个人出资兴建吗?
2、修建地铁耗资巨大,如果个人难以承担,应该由谁来办?
3、修建地铁的资金从哪里来?
设置修建地铁情景,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修建地铁的主要资金来源。引出财政的概念。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的。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教学流程一:自建知识框架
学生结合导学稿,自学课本,寻找知识点,勾画关键词。在导学稿上画出树状知识结构图。
教学流程二:探究析理:
1、预算、决算的制定有何作用?
预算反映方向、目标、政策,使人可以有法可依;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检查和检验,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预决算都要经过各级人大通过,具有法律效力。)
2、材料解析:2010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长23%;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增长9.8%。
2010年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是多少?这一比例说明了什么?
税收收入占88% 说明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图表解析:西安财政收入增长图(图粘不过来,见谅)
根据西安市财政收入近几年逐年增加的数据,提出:
问题1:从根本上说,你认为我们西安市财政收入逐年稳定增长的原因何在?
问题2: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下,财政收入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引出:影响的主要因素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教师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说:
1、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分配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财政在国家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阻碍经济发展,进而反过来影响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会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
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把“蛋糕做大”,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要把“蛋糕切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提出设问:通过以上学习,大家结合西安的实际,就如何增加西安财政收入提出合理的建议。
4、解读图表:财政支出分类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相关图表,思考相应图表下提出的问题,得出财政支出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方面的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饼形图。特点是体现各方面所占比重。说明税利债费分别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单柱图。表现某一事物变动升降情况。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曲线图。综合比较几种事物,能看出变化和差异。说明我国财政支出在经济建设的各个具体方面的变化。
双柱图。表现比较两种事物的增减情况。说明科教文卫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及增长。
双柱图。表现比较两种事物的增减情况。说明行政管理和国防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及增长。
总的理解财政支出在生产、生活、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注意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从数字中感悟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以及加强国家宏观手段的必要性、体现当今时代的主题,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热爱祖国。
提出问题: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财政的收入与支出。那么,你认为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应该怎样才算合理?
关系辨析: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1)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
①收大于支——有节余
②收支相等——收支相等(最为理想状态,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③支大于收——有赤字
提出设问:在这三种状态中,你认为哪种最为理想?它会存在吗?为什么?那是否意味着财政收支无法控制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有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引发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当然,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而定的。出现通货紧缩,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反之,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
总之,适量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必须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探究讨论:有同学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怎样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答案提示(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即财政盈余);支大于收,有赤字(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其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但如果赤字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利。
(3)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教学流程三:课堂小结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有渠道,支出有方向,收入与支出像天平。经济发展过快,国家应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经济发展过慢,应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摆在政府面前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