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群落的结构优秀教案推荐2篇正文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群落的结构优秀教案推荐2篇》

时间:

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即为群落的结构。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知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群落的结构知识点归纳

名词: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语句:

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5、年龄组成的类型:(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6、性别比例有三种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时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白蚁等。

7、种群数量的变化:

①影响因素:a、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和传染病。B、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②变化类型:增长、下降、稳定和波动。

③两种增长曲线:

a、“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条件:理想条件。

b、“S”型增长特点:级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条件:自然条件(有限条件)。

④研究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8、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看年龄组成。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显示近期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配合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问题—探讨—整合的模式加以完成。

在引入课题时,通过剖析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群落的同时,依然要与生命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想相联系。教师要强调,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寄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并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思考的氛围,使学习的过程愉快而轻松。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二、教材分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包括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此课时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为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下为生态系统的有关内容。鉴于课时内容地位,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群落的结构及基本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时的内容也与现实紧密联系,即学生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立体农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之中。

三、学情分析

这一届高二学生已使用了一年多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生物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生物。这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作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本课通过与图片、事例、模型的有机结合,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C:理解)

2、描述群落的结构体征。(B:识记)

3、种间关系。(C:理解)

(二)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三)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3、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教学难点: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使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探讨”的素材,说明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情境、资料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体现其主体地位,并使学生在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七、课前准备

1、教师:上网查找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本P75探究活动内容,小组按要求完成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制作取样器、讨论选择采集地点和取样,并在课外完成这一活动;把取样的结果带回课堂,为课堂上进行物种丰富度的统计做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学生:看图,完成讨论题。

1.可以从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肉食性鱼、植食性鱼等方面举例。

2.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归纳提炼“群落”的概念

教师:结合问题探讨中池塘生物种群组成的例子,强调各个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群落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归纳情况,突出“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

学生:通过实例提炼出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提问: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教师: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

设问: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有什么不同?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P71研究群落的图表内容,回忆上一课时的探究活动。

讨论:群落研究的内容和种群研究的内容的区别,以及研究群落的意义。

使学生领悟: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四)探讨“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1)结合课本P72图4-8、图4-9、相关信息,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森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别,包括常见的物种、占优势的物种等。 2)引导学生归纳丰富度的概念。

学生:1)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对比、回答: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福建武夷山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归纳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并理解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与气候有关。

教师:通过对课前学生活动作谈论,总结。

提问:1)统计出的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能否代表该取样地点物种的丰富度?有哪些原因使取样地点的物种丰富度不同?2)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较好?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学生:仔细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做好统计记录,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学生:讨论、回答:

1.探究活动的统计结果可以区别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差异,但不能完全代表该取样地点物种的丰富度。物种的生存环境、气候条件、物种之间的关系、人为因素等都会影响丰富度。

2.小组间进行交流,对实验本身提出改进的意见,对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自我批评。

(五)、探讨“种间关系”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2-73的资料分析,再进行讨论: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1.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2.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教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下一环节学习种间的四种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图4-10种间关系。

设问: 1.在资料分析中,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猞猁与雪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什么?

2.请举出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例子。

学生:读图,理解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1.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猞猁与雪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2.列举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其他例子。

教师:及时对学生列举的例子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白种间的关系非常普遍;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

(六)探讨“群落的空间结构”

教师: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并对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进行对比。

设问: 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3.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图片,讨论、归纳:

1.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的特点。

2.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如阳光。

3.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布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教师:使学生认同不同群落在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人为因素等有关;不仅陆地群落具有空间结构,水生群落一样具有。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意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