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教学设计【优秀7篇】》
课时 篇1
1、理解“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2)谁向谁请罪?
(3)为什么要请罪?
此题不作过高要求。
(3) 结果怎样?
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
大致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
了解两幕剧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
初知课文大意。
作业布置
抄写词语,熟读课文。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课前预习:了解《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负荆请罪”的起因,交流《将相和》中的“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初步认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3.了解剧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揭示课题,故事激趣。
1.揭题板书。谈话。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你由这个这个成语想到了哪些问题?
(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
根据初步的回答板书:廉颇� 蔺相如
2.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请一生介绍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情况,了解秦国的实力。
2)请几生介绍“完璧归赵”和“湎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老师和同学做补充和评价。
3)说说从故事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廉颇和蔺相如?
(英勇善战� 忠心为国的廉颇� 有勇有谋、忠心为国的蔺相如)
3.导入课文。
因为这样,赵国的两根顶梁柱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之间竟有了隔阂。故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自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3)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这篇文章与其他课文从形式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认识多幕剧。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剧本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揣摩,体会廉颇知错就改、顾及大局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和他宽广的心胸。
2.体会当时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课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一幕。
二、品读第一幕,感受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感受蔺相如:顾全大局� 胸怀宽广� 深明大义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态度的对比:蔺相如笑笑�� 再笑笑���� 韩勃:生气� 不满� )
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这结果蔺相如有没有考虑到了?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4.分角色朗读第一幕。评点。
三、品读第二幕,感受廉颇的鲜明特点,深化蔺相如的形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认识了怎样的蔺相如?怎样的廉颇?你是通过那些语句感受他的这些品质的?
2.交流:
(1)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谦虚有礼的人。
(2)廉颇知错就改 ,态度诚恳,深明大义。
3.品析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光着上身,到门上来请罪。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联系第一幕,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明白。也能从赵国的利益出发来负荆请罪。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4.品析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的词句: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迎上去�� 扶起� 双手扶起� 扔在一边)
5.赏析:“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3)指导朗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连同其他两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准备进行表演。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感受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激情。
一位著名的演员说过:“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深入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直到能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灵魂。”在这个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廉颇,认识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的蔺相如 ,更通过课文以外的内容对他们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二、自由搭配,小组练习。并评价。
三、推选全班表演,组织学生评价。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这个故事出自于《史记》,出自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的《史记》。一个小小的片段里就蕴含着这样生动、启发人的故事,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建议大家读一读《史记》。
2.看到蔺相如,想到哪些词语:
看到廉颇,想到哪些词语:
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为了赵国的利益)
廉颇 蔺相如
勇于改过 �� 顾全大局
态度诚恳�������������� 谦虚有礼
英勇善战�������������� 有勇有谋
深明大义�������������� 深明大义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3
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以及“将相如”的前两个故事。
2、课上交流,让学生在学习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宣布举行《负荆请罪》电影大赛,选拔导演!
4、让学生准备参加竞选演员,召开导演会议,研究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
1)、有感情朗读课文,特别是所演角色的朗读。
2)、让学生分别表演着急、气愤、大笑、懊悔时表情和动作。
3)、说说你对你想演的人物的理解。
4)、为文章补白:在文中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5、公布选拔演员的考试题目,只公布1)和4)这两条,2)和3)条要保密。给学生一天时间准备,明天上午进行演员的选拔。
6、各导演分组选拔演员。
7、各演员进行配合,表演,落选演员成为副导,负责指导你想演的角色的演员(如你竞选廉颇你就负责指导廉颇)。同时宣布下午第三节课进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8、从副导 baihuawen.c n演中选择主持人和本次电影大赛的评委。各位同学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想好本小组的组名和口号。
9、举行《负荆请罪》——沈小六(3)班电影大赛。
10、布置星期两天的作业:
1) 把剧本改成故事讲给家长听;
2) 小习作:廉颇(蔺相如、韩勃),我想对你说……
3) 大作文:今天我是演员(导演、主持人、评选……)任选一题
精读剧本第一幕 篇4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 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 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在读懂的内容旁做简单的批注。
集体交流。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分角色朗读。
指导学生领悟颇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进行想象训练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5
《负荆请罪》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也是一篇老课文。听过好几位老师上这篇课文,自己也上过,总留给我相同的记忆:蔺相如有勇有谋,胸襟宽阔,一个坦坦荡荡的角色;廉颇一介莽夫,居功自傲,虽能负荆请罪,但总令人觉得他是起衬托作用的反面人物。而这一次却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片段一
师: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负荆请罪”的画面,在座的其他同学都是小导演,指导台上小演员们表演时的语言,神态,动作。
(生七嘴八舌议论。)
生:廉颇态度应诚恳,来到蔺相如的面前应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蔺相如请罪。
生:蔺相如是一个胸襟宽阔之人,面对廉颇应弯下腰,双手搀扶廉颇。
生:蔺相如应说:“廉将军不必客气,只要你改过自新,我们俩齐心协力,必然会使赵国越来越强大。”
生:蔺相如起身相迎时应面带微笑,而廉颇应满脸悔恨之色。
生:廉颇是背着荆条来表示他请罪的诚意的,所以,我们应准备一个道具当荆条。还可加上廉颇背上荆条时的独白:我一生在战场上功无不克,战无不胜,忠心耿耿保卫祖国,可如今我真是罪不可赦呀!
生:(一语惊人)
廉颇又没犯罪,为什么他得称自己罪不可赦?而蔺相如怎么能说廉颇应“改过自新”呢?
师:廉颇“犯罪”了吗?
(又掀起了一个讨论的高潮)
生:廉颇虽没有犯罪,但这一切功劳也应是蔺相如的,假如他没有避而不见,廉颇就有机会让蔺相如下不了台,那不就构成犯罪了吗?
生:可毕竟没碰着,最多也只不过是廉颇脑子里有这个想法,又没有付诸于行动,最多也是犯罪未遂!
生:如果廉颇是个卑鄙小人,完全不顾国家的利益,打定主意与蔺相如过不去,难道非得与蔺相如碰面才可吗?像电视里的*官,早用什么见不得人的*计谋害蔺相如了。这说明廉颇心中还是顾着国家利益的。
生:他跟蔺相如平分秋色!我觉得应改一改两个人的台词。
廉颇:蔺上卿,前不久我一时糊涂,险些铸成大错,是蔺上卿的宽阔心胸唤醒了我。有冒犯的地方,敬请原谅。现在请你用荆条责打我吧!
蔺相如:廉将军,你太客气。廉将军为保卫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的勇猛一直令我佩服。今天,蔺某更是佩服廉将军的为人,相信赵国在你我的齐心协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反思: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难免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时候。这一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廉颇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似乎在许多师生心中都形成了一个定势:居功自傲的莽夫,唯一的可爱就在于能知错就改,但很少有更深入地体会这个人物身上的可贵之处。而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廉颇没犯罪,为何称他为请罪?面对这与旁人迥异的理解,老师并没有一棒打死,因为这是学生心里的疑惑,是他们独特体验的反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应值得尊重。这样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片段二
生:老师历史上真的有“负荆请罪”吗?
师: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生:象廉颇这样的大将军,他只不过一时犯了糊涂,而且又未筑成大错,怎么一定要“负荆请罪”,他不能以别的方式道歉吗?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同学们认为呢?
(学生听了议论纷纷。)
生:我认为他可以在上朝时多替蔺相如说话。蔺相如遇到困难时主动去帮他。这样时间久了就好了。
生:他可以写一封信,买一些礼物让仆人送过去。我爸爸就是用“信”和“礼物”来讨我妈欢心让我妈回心转意的。
(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
生:或者他可以把蔺相如约出来吃顿饭,边喝酒边聊。我爸爸常说酒桌上什么话不好说?
师:同学们真会为廉颇考虑这样既道了歉,又不太丢面子,多好呀。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不在乎尊严?!
生:(迫不及待地嚷道)不,他太要面子了,要不他也不会妒忌蔺相如了。而现在他竟能赤身露体背负荆条来向蔺大人请罪,真让我佩服。
生: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而廉颇竟能向蔺相如下跪,足见他道歉的诚意,真不愧为大丈夫呀!。
师:心胸宽广是一种美德,而坦然面对过错更需要勇气,蔺相如可敬,廉颇更可敬!请同学们带着对他们的敬意再来读读课文。
反思: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不代表着学生说的全都是对的,教师的角色并不是忙着点头:“说得好,说得对。” 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巧妙的引导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是一个信息源,是与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是蹲下来所谓的平等对话,而是站起身来平等对话,要注意把握好度。经过这样一个自主的,发挥个性的平等对话过程后,学生才真正找到了课文的真实,他们心中涌起的是对那些为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私利的英雄的敬佩,使学生的体验程度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深化,情感的深华和价值的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美丽的。孩子们的心灵是那么丰富,想法是那么奇特,个性又是那么多姿多彩,如果得到了教育者的保护和发展,那美丽不仅仅是课堂而是孩子的终生。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语言、神情、动作,认识人物特点,了解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品质,及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
2、通过《史记》、《将相和》、词串、《公仪休拒收礼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等课内外资料的整合,帮助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内涵。
3、在把握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自主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为学习语文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1、韩勃不明白蔺相如“怕”廉颇的原因。
2、人物特点的理解。
课前准备:个人博客。
一、揭题导入,了解剧本。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一起读课题。(读板书:负荆请罪)
2、师:请同学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结构,想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总结:《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而文章是多幕剧。有两幕。
二、明确方法,初读剧本。
1、师:剧本的阅读有讲究的。[出示《负荆请罪》]开头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方括号里介绍的舞台布景、人物活动等,应以浏览与默读为主,不能出声朗读。而小括号里的语气、神情、动作等是帮助有感情地读出人物语言服务的,也不能读出声来。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快速阅读剧本。想一想,这两幕分别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请大家再快速阅读第二幕,看看从哪到哪,是直接写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事。
(复制,发送到留言栏里)
三、品味语言,了解特点。
1、师:剧本是用来表演的。故事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板书:蔺相如、廉颇、韩勃),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廉颇)。这节课,我们先来演一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这一部分,想想你最想演谁?
生自主阅读,交流。
2、说说你为什么想演他。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知错能改、顾全大局。
3、出示词串,辨析运用。
[师总结:许多诗词,积累时我们并一定理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们就慢慢领悟了,多阅读、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4、请大家带着你们独到的理解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从哪里可以具体看出你准备饰演的这个人物具有这些特点。
5、品读交流。
○表现廉颇特点的语言行为:
(1)�� 负荆请罪、身为大将军。
(2)�� 跪、抽、不肯起来。
(3)�� 重点品味:老迈昏庸。
※如果说他是老迈昏庸的,表现在哪?(快速阅读第一幕,交流处处侮辱、为难蔺相如)
※如果说他并不老迈昏庸,从哪里看出来?(经人提醒
明白。出示廉颇的话,指导学生读好。并恰当地加上提示语)
※别人是怎么提醒他的?交流后,引读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
总结: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是秦国不敢侵犯赵国的保障。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护国啊!
○表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行为:
(1)�� 第一幕中的蔺相如的话。不难看出其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
出示“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与蔺相如的话进行对比。
(2)�� 出示韩勃的话:“我真不明白……”你明白吗?快速浏览《将相和》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还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板书上再补上相关的词语: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足智多谋等]
6、人物了解。
师:一位著名的演员说过:“一个演员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深入研究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直到能够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灵魂。”你们了解这两个人物的情况吗?请快速查阅你想了解的人物的资料,把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上传到人物介绍里,进行补充,让人物的资源更为丰富。(生操作),每一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生介绍。
师: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你们觉得在表演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分角色朗读。
1、师: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评议。
4、再指名读。
五、课外拓展
1、相信同学们演好这个剧本不成问题了。对于韩勃这个人物,只要也像研究蔺相如和廉颇一样去解读,一定会演好。
2、这个故事就出自于《史记》,出自于司马迁用了整整13年,几乎耗尽毕生心血、用生命写成的《史记》,这段故事在《史记》中是这样的记载的。[请大家点击《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
3、浏览,试着小声地读一读。
4、这小小的片段里就蕴含着这样生动、启发人的故事,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点出链接《史记》)
六、课后作业
1、一节课只能为你打开一个窗口,希望你们透过这个窗口,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2、选择作业:
选择一:点击欣赏京剧《将相和》,并在博克里写一写自己对人物的认识或自己的感受。
选择二:点击课后作业,可以在作业本上完成,可以在网上直接提交。
(1)�� 看到蔺相如,想到哪些词语:
看到廉颇,想到哪些词语:
(2)背诵并默写词串。
(3)自由合作,表演话剧,下节课比赛。
(4)建议读一读《史记》。
(推荐理由:以文本为入手,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适度的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丰满对人物的认识。)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篇7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