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说课稿 >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6篇)正文

《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6篇)》

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可爱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初中历史说课稿(优秀6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七年级历史说课稿模板 篇1

一、教材分析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第一单元第4课,它紧承上一课《盛唐气象》,从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介绍唐朝繁荣的盛况,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因此它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

二、学情分析

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初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因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便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的方向。

其次,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情况。

2、记住与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如:阿倍仲麻吕、鉴真等。

3、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活跃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识记《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等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建立历史学习的空间感和方位感。

2、通过对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自主归纳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将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唐朝时中日、中印的良好关系,同时通过对中国先进文化对后卫国家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鉴真、玄奘的优秀品质学习,培养学生为目标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这节课的重点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普遍不强,认识事物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因而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的理解自然而然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同时他们爱听历史故事,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根据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教法有情景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他们知识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对比分析法等学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学法,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入手,提问《西游记》与现实的历史是否一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疑导思、讲授新课

1、遣唐使来华

提问“什么是遣唐使?他们为什么会来到中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遣唐使来华目的、次数、人数、代表人物)。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日本遣唐使来华的原因及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2、鉴真东渡

首先,教师讲述鉴真生平,引导学生看书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总结。接着让学生观察《鉴真塑像图》和《唐招提寺图》,增强教材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唐与新罗的关系(设问学生边阅读边做答)

4、玄奘西行

首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西游记》,以此来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然后向学生讲述真实的玄奘西行的故事,并让他们将文艺作品与真实的历史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点,让学生意识到文艺作品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以此来培养学生辨别历史的能力。最后,让学生画一幅玄奘西行图,以此来教会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全面提高

首先,老师根据板书设计进行课堂小结,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之后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四)作业布置、深化理解

思维拓展:唐朝对外发展活跃,促进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了唐朝的影响,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对理解今天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图示式板书,以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内在关系与整体结构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同时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将不断地更新我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不断努力!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以及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断、推理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树立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去。

重点、难点:

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意义;二是商鞅变法。

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即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本人采用前一种)。因为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入,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逐一解决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关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目的可以分为"铁农具"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

1、"铁农具"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然后组织讨论)。

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铁器分布非常广泛,说明铁农具不仅开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广。

2、"牛耕的使用推广"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

②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进行讨论,然后回答。)

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这一小目下可设置问题: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组织学生拓深、拓宽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补充)

二、关于"商鞅变法"可设置以下四个问题展开教学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信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进行讨论)

2、你知道"商鞅舌战"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吗?请讲给同学们听听。(对商鞅变法主要的经过补充一些故事,这样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哪条措施最重要?为什么?

4、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将内容与作用结合起来,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挥,教师随机演示)

内容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废除了旧制度增强了

国力

奖励耕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建立县制增强了秦军战斗力

总结:

1、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2、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拓展延伸

1、设置材料问答题:

(多媒体)有一次,前总理朱镕基在北京观看话剧《商鞅》。当该剧最后演到商鞅因变法被旧贵族们处以极刑车裂而死时,朱xx潸然泪下,感慨地说道:"改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①设问:旧贵族为何这样仇视商鞅?商鞅遇害后,他的变法事业失败了没有?为什么?朱xx的话表达了他一个怎样的信念?

②问答题:

为什么"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大一统后出现的政权分立的时期,本课内容正是从政权分立走向统一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讲述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少数民族的内迁使民族融合趋势出现,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先进文化,主要是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而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统一奠定基础,可以说这一课既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的一个总结,又为隋朝更大规模的统一埋下伏笔。同时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于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 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由于这些特点,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 定: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的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的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三)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孝文帝改革。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从社会生活、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的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理所应当成为本课的核心。

(四)难点:

理解民族大融合的含义。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简单的等同起来,这是 不正确的。但是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区别,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积累,我们又不能做出解释。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历史观点来统率史实”,在突破重点的基础上,通 过民族融合的一系列历史事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探索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主要综合利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讲授法、 合作探究

(二)学法

在学法方面,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归纳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多启发设问,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来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生用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来分析重大历史事件,注意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学生听音乐后,教师设问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现在哪里去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

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由学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4、东汉以来,曾统一过黄河流域(北方)的政权有哪些?

5、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归纳和筛选相关的能力。让学生清楚了解北魏统一北方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归纳掌握主要史实。培养其独立思考意识,加深对民族融合趋势的理解。)

迁都洛阳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学生受到这样的思想教育,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忍受挫折的能力,锐意进取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与价值观当中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坚强意志这个要求。

孝文帝改革

提出问题:

1、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用有两个特殊的字眼。你们发现了吗?从“必须”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3、(课本116页“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4、如何评价魏孝文帝改革?

抛出问题,通过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从不同视角对孝文帝改革的深入理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细致了解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复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这三部分的内容。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仍有难度,有利的是他们对历史充满兴趣,积极性比较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原因及影响,了解市民阶层崛起的表现,能够说出大学发展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城市复兴的影响,提高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世纪人民争取自由、自治的勇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取了图片导入法。

我会在多媒体展示城市的图片,并引导设问:大多数人们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对比的话,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和落后,实际上历史也是在不断进步的,在中世纪时也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这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回答出是城市,接着我会继续提问:那城市的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又带来哪些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集中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我出示的中世纪西欧社会状况的纪录片,思考城市复兴的原因。学生能够结合纪录片的内容得知,随着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我会出示城市兴起的地图提问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学生结合地图能够发现: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坐落在庄园土地上的城市,封建领主对他们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城市居民又是如何做的'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能够找出答案,由于封建领主的压迫,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的方式获取自治权。在此之后,我会向学生出示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概括这一事件的概况,在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琅城市民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最终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值得同学们学习。

紧接着我会出示世界通史中关于城市影响的史料片段,让学生结合史料用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探讨: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时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在讨论结束后我会请学生代表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最终由我明确: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等级——市民阶级,这些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还在稳步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视频,能够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我会出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谚语,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分析为什么中世纪会流行这句谚语?学生回答后我会加以总结。紧接着我会继续追问:在农奴获得自由的身份之后,在城市中他们应该如何谋生呢?我会出示城市中商业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发展的史料,学生结合史料和课本能够找出答案。接下来我会出示关于市民阶层兴起的史料,让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市民阶层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补充总结:市民阶层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后来的资产阶级,为旧制度的瓦解奠定了阶级基础。

【设计意图】呈现史料能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的意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贯彻历史学科素养。

(三)大学的兴起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展示一段大学兴起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大学兴起的过程,最终由我明确:12世纪出现私人办学,13世纪大学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治权。紧接着,我会出示13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表,让学生根据课程表思考大学所学内容和课程制定时的影响因素,学生回答后我会进行完善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烘托课堂氛围。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为了检验我本课的教学效果,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进行。

2.作业:请学生搜集市民阶层不断发展的资料,想一想其产生的影响,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认识。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5

一、说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史、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本课的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这三点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且影响至今。学生应重点掌握。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是本课难点。首先,古代科技史、文学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教师掌握也不全面和系统;其次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充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直观,通俗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1、利用有关“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科。

2、“文字的演变”,内容比较坚深、抽象,尽量用一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尽可能通俗的讲解。指导学生读课后“自由阅读卡”,帮助学生理解甲骨文的价值。

3、“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目的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远古祖先观察、记录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内容,将大小字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用事先剪裁好的圆月模型演示全食、偏食现象,学生直观了解天文现象。

在学习历法时,拿出农历本,让全班学生观看,知道一年是多少月、多少天,知道阴阳合历。让学生写出24个节气中的一部分,最后,教师用事先写好的24个节气的全称由学生朗读一遍。

在学习医学时,在学生理解了我国古代医生诊断病情是用“望、闻、问、切”的含义后,由师生扮演医生和病人,对四种诊断进行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了解四种病情诊断的含义。

4、“屈原和钟古之乐”。一、粗略介绍一下屈原生平;二、师生共同归纳出《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说学法

1、注意梳理知识。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指导学生在课后根据三个子目按类别表格归纳学习内容,也可让学生打乱书上结构,按朝代时期总结这一阶段的文化成果。通过按类和顺应两次梳理、加工知识,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

2、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学习本课后,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分析常见汉字的构造方法,探索中国古代乐器的演进过程。总之,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得到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1、利用“文字起源”的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2、对“文字的演变”,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古代甲骨文的“象形”文字演示出来,学生猜是什么字,然后写成现代字。

3、“动脑筋”: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

4、“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用象形、直观的模型,二十四节气和师生编演历史小剧,使学生了解这些成就。

5、“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介绍屈原生平和《离骚》的文体、内容和写作特点。对编钟作简要介绍。

6、完成练一练,活动与探究。

五、说教学效果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做课后“活动与探究”练习,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课内容在教材中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中共成立的过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共创建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重点:

本课有两个学习子目,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内容,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本课的重点。

4、难点:

是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属于抽象的概念,对于以直观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二、教学方法:

本课面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这个阶段的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渴望,而又不愿被动学习,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欠周到和重表象等不足。我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的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和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程序

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知活动的主要特点,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大部分,课前的预习、课上的积极参与、课后的整理完善,在这里我对课上进行具体说明:

(一)首先向学生概括单元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2)本单元的时间范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6年的红军长征的胜利

(3)本单元的主题知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五四爱国运动的一小段视频,并最终定格在油画《五四爱国运动》上,形象直观的引入本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