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万年牢【优秀4篇】正文

《万年牢【优秀4篇】》

时间: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本文是编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万年牢【优秀4篇】,欢迎参考。

万年牢 篇1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教学重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

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6教学难点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7教学时间1课时。

8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起阅读期待

1、板书课题:万年牢

生齐读课题。

2、谈话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万年牢”

1、通读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闷、削

认读词语,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走街串巷、掉皮损伤、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3、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作记号,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故事围绕着哪一件事展开?

⑵课文中三处描写了“万年牢”,想想分别是什么意思?

4、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5、试一试赞美“父亲”,并找出赞美的依据: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读议结合,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⑴“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⑵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⑶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读议结合,感悟理解“万年牢”

1、第一处的“万年牢“是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⑴为什么叫“万年牢“?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⑵这种“万年牢”的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①选料的讲究。

②每一个环节的一丝不苟。

⑶小结:

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有“万年牢”的产品质量,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板书:产品)

⑷读出父亲的自信和自豪。

2、第二处的“万年牢”是指什么?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⑴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是如何“凭着良心做买卖的”?

⑶父亲是如何走正道的?画出文中与此有关的词语。

(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⑷“万年牢”指什么?

(认真实在地做出来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凭着良心做买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这是生意的万年牢。(板书:生意)

⑸读出父亲的真诚和正直。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⑴体会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从产品、生意上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板书:人品)

⑵读出父亲对我的谆谆教悔。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只有万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万年牢的产品。这三次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补充板书:线条)

四、课堂训练联系生活,深入体验“万年牢”

1、依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抓住父亲做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做生意时诚信、实在和具有诚实可靠的品质这三方面,由父亲的为人说出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

2、文中做大买卖的老板,他的生意经对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发表各自的看法。

9作业安排

板书设计人品

万年牢产品

生意

10教学资料及资源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

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敦(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赵敦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岁,却已满头银发了。臣下献上何首乌,说服后能使头发转黑,但他不肯服用,说:“我头发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后,他为李皇后所左右,罢免周必大、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起用留正为宰相,朝政为主和派所操纵。

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和知阁门事韩化胄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敦退位,传位于其子赵扩。太皇太后同意赵敦禅位,称太上皇,闲居寿康宫。

绍熙年间,赵敦最宠爱的黄贵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痊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涤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楂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楂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万年牢 篇2

学习内容:            6、万年牢

学习目标:

1 、认识8 个生字。

2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 、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1、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powerpoint 课件或小黑板。

自学提纲:

1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 、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检测练习:

一、小小书法家:把难写的生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二、词语积累:朗读本课词语,读准字音。

走街串巷  损伤  晾晒  耽误  师傅 邀请 掺假 闺女

三、你读懂了吗?

1、联系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次提到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更正:

1 、小组合作研讨。

2、班内汇报交流。

3、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 、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 、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 、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 、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 、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练习设计: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tiān jīn   liàng shài    dān wù   zhuàn qián   zhú qiān

(    )  (   )  (    )  (     )  (     )

二、请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闷闷不乐      (mēn    mèn)   (2)拮据   (jū     jù)

(3)教诲   (huǐ    huì)         (4)精湛   (zhàn   zàn)

三、课文链接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的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也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点假,他不听。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2、文中的“一点儿也不马虎”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延伸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片断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便把目光(盯、落、)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来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yī   yí   yì )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啊!(ya  na  wa)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取)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选择你认为更准确的字下画“___”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从画线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说明:关于导学案的设计我和所有的老师一样,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今天我把《万年牢》一课导学案设计呈献给所有的同行,仅供参考,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万年牢 篇3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

“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青丝、玫瑰”这些辅料也要求是上乘的,糖必须冰糖,锅一定要用铜锅。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事是那么的实在和认真。

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滚煎……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由此换来了上乘的质量,“糖蘸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接着讲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多赚钱的一套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最后讲父亲的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为孩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这是出自孩子内心的真切感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我的糖葫芦糖蘸的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是指好的产品会受到顾客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

(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

从产品、生意的万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上来。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

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文前的提示语提示了阅读的要求,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2.教学略读课文,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3.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4.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

5.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

6.关于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讨论: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7.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带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万年牢 篇4

【课前】 播放冰糖葫芦的歌曲和图片。

【预备铃】 同学们,看着这么诱人的甩着薄薄糖风的冰糖葫芦,你想吃吗?呆会儿老师请客。不过呢——我有一个条件,请看大屏幕。(条件略)

一、导入质疑,激起阅读期待。

1、揭题,导入,出示课题,读课题。

3、质疑,理解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万年牢”

1、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

走街串巷  天津  把儿  掉皮损伤  晾晒  闷炉火  削竹签  蘸糖  甩糖风  耽误  提篮叫卖  赚钱  掺假

2、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3、学法指导:继续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本文。

三、读议结合,感悟理解“万年牢”

(一)学习第一个“万年牢”(出示句子)

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叫万年牢,老师觉得很奇怪哦,冰糖葫芦这个名字不是挺好听的吗?可父亲为什么把它叫“万年牢”呢?请再读这个句子,从句中找理由。

2、交流汇报

3、出示句子: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4、交流:体会到了什么?(一丝不苟,精挑细选、认真、细致)

5、总结。

6、分层指导朗读假

(二)研读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讲诚信,讲万年牢,做生意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二个万年牢)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生读师板书:做生意)

2、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正道”的反义词是什么?(歪门邪道)联系生活,说说歪门邪道的生意人往往有哪些表现?(预设:骗人,掺假,缺斤少两……)结合3月15消费者协会日。

3、父亲是如何走正道的?请自由朗读课文的五、六自然段,划出有关词语。(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4、父亲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投机取巧的生意经,而认真实在的父亲又怎么看得下去呢?可想而知这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用你的智慧展开想象,写一写这场非一般的唇枪舌战。

写对话练习:

看着父亲选料那么认真,那么丝毫也不马虎。

老板(         )地对父亲说:“                                      ”

父亲(         )地说:“                                      ”

老板(         )地说:“                                      ”

父亲(         )地说:“                                      ”

5、交流对话。同桌交流——指名交流——分角色交流。

6、别看父亲老实巴交,可厉害呢!竟然炒了老板的鱿鱼,痛快!老板的那套生意经,父亲永远也学不会,因为父亲坚持的是他自己的一套生意经,我们一起再来读读。齐——(生读师板书:生意)

7、那么父亲的这套生意经到底管不管用呢?瞧一瞧,看一看,我们就知道,有请——(学生表演)

(三)研读第三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万年牢,做生意也万年牢,那第三个“万年牢”又是指做什么呢?出示句子。

2、指名读。

3、那“万年牢”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呢?用父亲的话回答:可靠、实在、认真。

4、改成直接叙述的口吻,然后让学生来演一演父亲对“我”的谆谆教导,要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

5、“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请看——作者新凤霞之所以能成为这么多的家,取得这么多的成就,跟父亲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跟父亲的万年牢人品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再一次聆听父亲的教导,齐——(生读)

7、小结

五、联系上下文,深入体验“万年牢”

1、同学们,这里的“万年牢”和前面2个“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自由朗读思考。(出示句子,并指着板书让学生思考)

2、生交流。

3、根据板书小结:我也可以倒过去说,父亲认真、诚实的“万年牢”的人品造就了质量一流的万年牢产品,万年牢的产品又赢得了万年牢的生意。

4、写作指导:这三个“万年牢”一环紧扣一环,叙述很有条理,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六、课外延伸

1、万年牢的产品,万年牢的生意,万年牢的人品,其中,我认为万年牢的人品是最重要的,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名人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

2、同学们,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故事也很多,选学课文《小珊迪》讲述了珊迪诚实守信的故事,课后请认真阅读,相信你一定会被珊迪感动。下课。

七、附:板书设计

做糖葫芦     万年牢     产品

做生意       万年牢     生意

做人         万年牢     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