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13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
《求平均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教学内容: 篇3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平均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
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 ,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
(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
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
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
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
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
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
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从8本书里拿出1个放在第二层4本书里,再从第一层拿出2本书放在第三层书里,这样他们每层就一样多了。
师:现在每层有几本书了?
生:现在每层有5本书了。
师:5就是8、4、3的什么数?
生:5就是8、4、3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把三层书合起来,在平均分成3层。
师:你能有算式表示表示出来吗?
生:(8+4+3)÷3=5(本)(师板书)
师:8+4+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
(1) 找2-3人来汇报。
(2) 把这个算是各部分表示什么?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2、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统计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小红收集了47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了25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跟我们今天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怎样求出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汇报:
生:(47+33+25+35)÷4
=(80+60)÷4
=140÷4
=3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观察这个算式,哪部分体现了合?哪部分体现了分?哪个数是平均数?
生:47+33+25+35体现了合, ÷4体现了分, 35是平均数。
师:35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生:35是47、33、25、35平均数。
师: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吗?
师:你们怎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数太大不好操作。
师:好,老师把这种方法放到了上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放,学生体验一本一本的移比较麻烦)。
师小结:看起来,真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不方便。我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
(2)师:老师把平均数也放到了统计图中,请你用这个平均数与这四位同学实际的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小组交流)
生:小红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小兰和小亮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少;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平均数同样多。
师:它是每个人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生:不是。
师:它只是反应了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平均数有了较深的认识,那我要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生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那么。。。。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小马过河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河边有个告示牌:平均水深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比平均水深要高,一定能安全过河。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马能安全过河吗?和你的同伴讨论讨论。
学生们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小马能否安全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了你们的分析,一定会谨慎从事的,谢谢同学们。
3、在一次采摘活动中,小明摘了52个苹果,小刚摘了56个苹果,小红和小兰共摘了84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列 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平均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教案 篇6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周的作业,有三位同学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励给他们。大家看统计图,哪三位做得最好,分别获得了几支铅笔?(叶雨7支、叶茹5支、李新3支)(课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把叶雨的7支拿2支给李新,这样每人都是5支。课件展示)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板书)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15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5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5。
教师指出:这里的“5”就是“7、5、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总结。)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
师: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是呀,平均数是5,那么他们每人的铅笔支数应该都是5,是这样吗?(质疑,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师:难道,老师真的不公正吗?他们的铅笔到底要不要重新平均分配呢?告诉你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叶雨书写最干净,而且明显进步,而李新最近书写有些下降了。同学们觉得老师做得公平吗?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今天奖品发放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奖品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见课件)
看来平均数的用处还真大,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哟!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小红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统计结果。
第一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茹李新吴玉刘超
14111013
第二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雨付涛张新江南夏丽
15128119
其中,叶雨的个数最多,我宣布第二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她一个人怎能代表全组,就算叶雨最多,可是张新才8个。
师:那你们说怎么比呢?
生2:可以把每个组的个数加起来,看哪个组的个数最多,哪个组就好。
生3:可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了一个人呀!怎么能比?
同学 (大家领悟到比较平均数最公平,从而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用处。)
下面,我们就各显神通,先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数吧!
小组讨论、汇报。
(将叶茹多的两个分给吴玉,刘超多的一个分给李新,这样,她们每个人都得到了12个,也就是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他用的什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的个数。)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先合再分法)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可是14、11、13、10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2的,它们有的比12大,有的比12小;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是11,可是15、12、8、1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一个11,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1,它们有的比11大,有的比11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 篇7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内容 第43页例2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 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二、指导练习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做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做一做第2题
4、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平均数》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课堂小结 篇10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篇11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平均数 篇12
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能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平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平均分,使它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女男生之间发生的一次争执。 为了备战篮球赛,五(2)班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之间先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图。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略) 这两幅统计图能看得懂吗?从这两幅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现在,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 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有3名男生都投中得比女生少,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 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吗? (女生一共投中28个,男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投得准一些) 可是男生有5个人,女生只有4个人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去掉一个男生。) 去谁合理呢?能去吗? (应该求出女男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有道理,他们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比较,分别求出他们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用平均数来体现他们投篮命中的整体水平,好办法!掌声鼓励。 那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先来求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观察女生投篮成绩统计图,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将徐丹多投中的两个分一个给王戈,分一个给赵越,这样,她们每个人都是投中了7个,也就是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7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移多补少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投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半数:6+9+7+6=28(个) 28÷4=7(个)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男生平均投中的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能帮五(8)班的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投中6个,所以女生投得更准一些。) 观察统计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用直线画出7的水平位置),提问: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投中的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用直线画出6的水平位置。)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挑战第二关:“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131 136 138 140 141 142 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这里最大的数就是142,平均数不可能超过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 指名列式,老师告诉答案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四(2)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你想了解我国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出示:根据健康网的报道,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看到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结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检查反馈
《求平均数》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
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
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 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 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 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 ,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 键,再按 键。
教学设计示例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养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
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
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
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 、标准差 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 ,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
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
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
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 ,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 = ,就得到方差值 .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
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
在中学的普及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
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A组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
1.60,40,30,45,70,58
2.9,8,7,6,9,7,8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
新课
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 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
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 ]
A.标准差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 ]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 ]
A.0 B.1 C.约1.414 D.2
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
A.6.3,1.27 B.1.61,6.3
C.6.3,1.61 D.1.27,1.61
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